马斌读两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11:41 CCTV2 | |||||||||
CCTV2《两会接力站-马斌读两会》3月8日节目内容。 两会接力站,站站都精彩。该我了,这里是《马斌读两会》。说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前两天我给您读过相关的报道。这是涉及9亿农民的大事,今天咱就再来说说。这回主要看看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先给您说个顺口溜: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娱乐基本靠搓,就是搓麻将,还有,通讯基本靠吼。这说的是部分农村的现状。
建设新农村了,该好点了吧?听这个:厕所贴瓷砖、门前建喷泉、贷款建洋房、扛着锄头进电梯。一听您就知道,这不是真好,这是假好,面子工程。(翻页)还有的地方提出要建设农村的小社区,像城里一样,把村子合并到一起,把旧房子拆了建高楼,不建它个十几层二十几层的,咱都不好意思跟人说去。农民的房子是高了,可债台也高起来了。您说,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嘛。《人民日报》的文章就说了,“新农村不等于建‘新村’”。电梯和别墅,不等于新农村。 《科技日报》的文章说,《人大代表直击新农村建设六大误区:形象工程要不得》。代表们认为,一些地方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出现了偏差,片面理解新农村建设,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农民对此抱怨很多,也弄不清什么是新农村了。 《经济日报》的文章也注意到了这些情况,指出《建设新农村要防止“四多四少”现象》。哪4多4少呢?这一是重外表形象多,重生活质量少;二是重农户单干多,重集体合作少;三是重经济发展多,重社会发展少;四是重锦上添花多,重雪中送炭少。新农村建设不光是修路盖房,更重要的是改变农村面貌,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幸福。 谁的幸福谁知道,所以首先要闹清“谁才是新农村的主人”,(翻页)《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就认为,新农村建设既然是要增加农民的福址,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形象工程就是伤民工程。用常说的话就是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这瓜不能强扭,强扭的瓜不仅不甜,兴许最后还变成了苦瓜。 那什么才是新农村建设最需要解决的呢?《中国经济时报》认为新农村最缺“新”农民。新农民要成为经营者、创业者,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而不再是常常需要慰问、让人看起来就心酸的“父老乡亲”。有了社会主义新农民,才谈得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的幸福我做主。 来看两会留言。别把“新农村”变成“洋农村”。说这话的是政协委员冯骥才,他说我国的农村有着风情各异的民族文化,要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丢了个性,变得千篇一律,这个损失就永远都不能挽回了。所以他认为应该把文化遗产保护列进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在马斌博客里,有一位叫左看右看的网友说:农民的娱乐生活太少了。就拿电影来说吧,村里有个放映厅,可放的都是几年前的“大片儿”,翻来覆去的看得我都会背台词了。对,别管是国产大片还是进口大片,咱不能光顾着城里人,也让农民尝尝鲜! 好,马斌读两会,媒体大拼盘。马斌这一站就到这里,两会接力站的下一站是《谁来说两会》,今天的嘉宾会是谁呢? 相关专题:央视经济频道2006两会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