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约会:关注城市择校(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13:06 CCTV2 | |||||||||
朱永新 节目现场 央视2套3月7日播出《春天的约会》3月7日播出《关注城市择校》,以下为节目内容。 孙衡——初中学生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
金燕——安徽省铜陵市教育局局长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 王晋堂——原北京一中校长 李江洲——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校长 周群——北京景山学校教师 伟鸿: 怀着共同的期待,这个春天我们依然在一起,大家好,欢迎收看我们的春天的约会。就在昨天的节目当中 教育部部长周济先生波来到了我们春天约会的现场,和我们大家一同关注了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其实对于在城市当中的家长和孩子们来说,教育又何尝不是一个牵动人心的话题。中国有句老话叫,“可怜天下父母心”。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将带大家一块来走进这些为了前途而奔波的家长和孩子们。 小丫: 在我的手里就有一份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孙衡同学,根据北京市招生规定,经审核批准你已经被我校初中部录取,谨向你表示热烈祝贺!请你在规定的日期内来我校办理注册手续。 一份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真的是一个天大的喜讯,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那现在孙衡就在我的旁边,我们要来问一下孙衡,他当时的这个心情是怎么样的,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是什么感觉? 孙衡: 当时心情是非常激动的。 小丫 都怎么激动的?是不是当天一下就跳起来了? 孙衡: 一蹦三尺高吧。 小丫: 我们今天请孙衡来并不是说要想分享他的这份喜悦,因为孙衡很快就陷入了一个困境当中,就开始发愁了。跟大家说说,你怎么就一下从一蹦三尺高,一下就开始跌到地上开始发愁了,为什么? 孙衡: 因为当时家里情况不是特别好,可能父母供不起我这个重点高中,因为钱比较多嘛。 小丫: 需要多少钱? 孙衡: 五千,差不多一年是五千。 小丫: 一个学年是五千。 孙衡: 一个学年是五千。 小丫: 三年初中下来要一万五? 孙衡: 对。 小丫: 家里觉得供不起? 孙衡: 对。 小丫: 假如说你拿到了这份录取通知书,但是因为一个学年要交五千块钱,家里交不起这个钱,你不得不放弃去这个你喜欢的重点中学上学,你会埋怨父母吗? 孙衡: 如果真的是不能上的话,我觉得我不会埋怨父母的,因为我觉得父母把我养到这么大他们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小丫: 那如果说真的是父母不能供你上这个重点中学,那你会把这个录取通知书放在哪里? 孙衡: 当然是放在柜子最底下了,因为怕一看见就伤心呗,就是觉得自己当初好不容易考上了,但是由于家里没能力靠不上,就特伤心呗。 小丫: 真是个好孩子。 伟鸿: 其实刚才我们真的是听到了孙衡的心里话,作为一个孩子能够说出这样让父母亲都感到非常宽慰的话,真的是相当不容易。其实今天不仅孙衡来到了我们的现场,我们还把他的爸爸妈妈请到了现场,这样,我们一块掌声请出他的父母亲。 小丫: 来,欢迎孙衡的父母。 伟鸿: 来,您好!来,请坐,请坐。 小丫: 您是孙衡的妈妈,孙妈妈好,孙衡的爸爸,孙爸爸,您请坐。孙衡刚才说他特别能够理解父母的苦衷,如果说真的去不了这个重点中学,他也觉得不会埋怨你们,只是他会把这个录取通知书放在那个箱子的最底下,因为他一看他就会伤心,他会难过。 伟鸿: 珍藏起来。 小丫: 他很喜欢这所重点的中学,那你们当时是怎么想的呢?家里当时很困难是吗? 孙爸爸: 以前我们这个上班基本上挣的钱,工资全都用生活里了再有以前我们刚刚工作,就是在他考入这所学校的时候,那时候我们都刚刚工作,以前我们没有工作。 伟鸿: 就是刚刚找到工作? 孙爸爸: 对,刚刚找到工作。 小丫: 刚刚能够解决吃饭的问题。 孙爸爸: 对。 孙妈妈: 当时确实是悲喜都有吧,又喜又忧,忧的是就是要给他再积攒一部分钱,但这时候我们就去找我们亲戚,然后给他积攒这笔钱,因为孩子已经考上这个重点中学,也是他的努力的结果,也是表现了孩子就是很有出息吧。对平常家庭来说。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上,不管怎么着一定要他上,只要他喜欢的学校,我们一定要让他上那个学校,达到他的心愿。 伟鸿: 想尽各种办法也得让他上? 孙妈妈: 对。 小丫: 可是孙妈妈我注意到,这个录取通知书上有这么一句话,就是请你在规定的日期内来我校办理注册手续,就是这是有一个时间期限的,而对于你们来说这个积蓄是非常非常少的,那你们怎么能够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凑到那么多钱呢? 伟鸿: 我们想知道这个有限的时间,究竟是有限到几天? 孙妈妈: 几天吧,有个三四天。 伟鸿: 三四天就必须要去注册。 孙爸爸: 准确是三天,他是二十六号上午十点多钟来的通知,说截止到二十八号把钱交到学校来,如果过了这个时间就等于你放弃。 伟鸿: 那怎么办啊?你们夫妇俩有没有合计合计啊? 孙爸爸: 是,当时合计了完了之后就是赶紧找亲戚朋友。 伟鸿: 打电话,还是亲自上门? 孙爸爸: 亲自上门。 伟鸿: 亲自上门,先找的谁的啊?孩子的什么亲戚? 孙爸爸: 先找的孩子他二大爷。 伟鸿: 二大爷。 孙爸爸: 对,他二大爷。 伟鸿: 您是开门见山就跟二大爷说,我想找您借钱,还是先铺垫了一下再提这个要求? 孙爸爸: 就说孙衡考上市重了,需要多少多少钱。 孙妈妈: 但是现在我这儿没有,我说你们先给集资一下吧。 伟鸿: 那找了一个二大爷,我估计也解决不了五千块钱吧? 孙爸爸: 还有他大妈。 伟鸿: 还好,找了两户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孙爸爸: 对。 伟鸿: 但对你们来说要去找人家借钱,是不是心理负担也是有一些的? 孙妈妈: 那肯定。 小丫: 我能感受得到对吧。 孙妈妈: 那肯定的,压力肯定是有。 小丫: 那其实孙衡刚才也说了,他说他不去上这个中学,也就是把这个录取通知书放在箱子底下不让自己伤心,他特别能够理解父母,不会埋怨父母,那当时二位为什么非得要去给他去凑这笔钱?三年下来是一万五千元啊,为什么非得凑这笔钱呢? 孙爸爸: 因为当时我的考虑是这样的,孩子如果他有这个能力上,那么我们就要满足他,让他上一个更好的学校。在我们那个地区,经常会看到一些个普通学校的学生,打人、打架、骂人、刁着烟卷,非常的让人揪心害怕孩子到了普通学校之后接受一些个不好的这种影响。 伟鸿: 孙衡的爸爸妈妈,我们在现场可以感觉到,就不管自己吃多少苦,不管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一定要筹集到这笔学费,让孩子进入他理想当中的学校。其实我觉得从他们的谈话当中可以感觉到,他们把不同学校之间的这种差距,估计得是非常大,非常大的,但是是不是在不同的学校之间这种差距真的像我们想象的,或者说是我们家长判断的那样,现实情况和我们的判断之间究竟有没有距离。今天我们有很多从事教育方面的专家,我们来听听专家的高见。 王校长: 学校和学校之间是有差别的,所以造成我们的家长择校,造成我们家长的恐慌。但是这个差距并不那么大。 伟鸿: 我们来问问身旁的李校长,您觉得大家对于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这种想象是合理的吗?这种判断是真实的吗? 王校长: 不是那么可怕的,老师和老师之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不是那么大,现在人为地夸大了这个差距,好像那个是优质资源,你进去以后就是清华北大了,那个进去就是工读学校了,没那么严重。 王小丫: 您这太形象了。 李校长: 我和王校长的看法是相似的,学校的差距应该说不是这么大,特别是最近这些年,各级政府,包括我们北京重点治理的是改造困难校,应该说改观很大。但是有一个问题,今天谈的这个例子,是一个很典型的择校的例子,他们的家长被迫交赞助费上一所好的学校,这个不是他的家庭,成为一种社会的风气,我们把学校人为地分了重点和不重点,有等就有特权,人们讲的、相信、追求的是平等,但是现在呢,实际上家长趋向的是追的这个特权,宁可花钱也要成才。 伟鸿: 花钱成才的现象确实很多,刚才虽然孙衡的父母亲很辛苦筹到了钱,但是相对而言我觉得你们还是幸运的。小丫咱们俩共同认识的那个朋友,每次一约他他说不行,我带孩子上奥数班哪,又再约他,不行,我带他上这个班,他孩子是准备要上初中的呀! 小丫: 对,然后那个孩子特别可怜,每天周转于各种班,奥数、英语,还有英语的口语,那个分得特别细。然后还有一个是叫做写作,完全就照着怎么培养一个作家来培养的。写作,你看见一片树叶你得写三页纸,我觉得对一个小孩来说太难了,真的! 伟鸿: 总而言之,他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未来在初中能有一个理想的学校,就是反反复复、不断地在上各种各样的班。孙衡之前上过这些班吗? 孙爸爸: 没上过。 小丫: 一个都没上孙衡真厉害。 伟鸿: 一个走没上? 孙爸爸: 一个都没上。 伟鸿: 但没上会不会有影响咱们也问问孙衡,你觉得上跟不上有什么不同? 小丫: 对啊。 伟鸿: 不上不是你也照样可以考得上吗? 孙衡: 要是上的话有个人辅导,有不会的地方可以随时问,其实我觉得要是在家里自学我觉得也没什么。 伟鸿: 你的同学当中肯定有很多,是去有上过这个班那个班,是不是?他们有没有告诉你说上这个班的确有好处,最实在的好处是什么? 孙衡: 最实在的好处,没准就是上完这个班之后参加什么比赛,比赛完之后能够得奖。得奖完了就可以加分呗。 伟鸿: 一堆证书就可以加分。 小丫: 这就是荣誉。 孙衡: 对。 小丫: 你当时有没有想过去参加一个什么比赛? 孙衡: 我觉得因为不是没上过什么班嘛,所以知道这些参赛这些途径非常少,就是也想上家里像证书都特别少,除了几个学校的。 伟鸿: 就听你这么一说爸爸会不会觉得还真的是挺内疚的,孩子平时很少跟你提及他心底的这种愿望,实际上你看 他也很想说能够多上几个班,多拿几个证书,未来上理想学校的时候,又多了一个敲门砖。 孙爸爸: 是,是想起来挺愧对孩子。 伟鸿: 但是你还是觉得如果有条件,一定也让他去上。 孙爸爸: 对,如果有条件肯定让他上。 伟鸿: 那您的想法是什么呢?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上呢? 孙爸爸: 因为不让孩子上将来就是怕耽误孩子的前程。 伟鸿: 这个上与不上是不是真的这么的重要,有没有老师和专家可以给我们解释一下。 周老师: 据我所知吧,现在确确实实很多学校有各种各样的特色班,这个特色班在招生的时候恐怕就是,比如说我是民乐或者说是数学,或者英语特长等等,肯定对学生就是在这个方面,他要拿出一些证书来,所以现在我了解到不少学校确确实实因为有这样的这个择校,关于特色班的这种择校的问题,所以孩子们实际上在小学就是要拼命地就去学。比如说我手里带过来的就是有各种各样的证书,那这个是全国民族乐器演奏艺术水平考试等级证书, 都是咱们学生获得的。中央音乐学院的这种考级证书,然后还有这是跆拳道的证书,然后还有剑桥英语,刚才咱们说剑桥少儿英语,现在还有什么,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是吧?另外还有比如说全国少儿计算机考试等等这种证书。其实按的我的理解来说,我觉得一个孩子如果真正地说是本着素质教育的这个理念,那么他去学有所长,我自己发展自己特色本身无可厚非,但是现在我觉得可悲的确实就是在于,咱们这些东西已经被拿来做了,刚才咱们说升入中学,升入高中的一个敲门砖。 伟鸿: 而且实际上是不是也给我们的家长,无形当中增添了太多太多的负担? 周老师: 增多了很多的压力。 小丫: 对,我有一个同事就是这样的,他的女儿学大提琴,那个孩子我觉得跟大提琴差不多高。 伟鸿: 但家长也得逼着他学呀。 小丫: 因为做电视都是要加班嘛,他也没有时间送他去学,然后这个孩子就背着一个大提琴,他还专门给他缝了一个双肩背的一个提琴套让他背着,然后他就挤公共汽车,然后所有的人都觉得的这孩子特别可怜,他也觉得特别可怜,他也不愿意让孩子去学,孩子也不愿意要去学。 伟鸿: 但是没办法。 小丫: 他就说了一句话,所有的孩子都在学,我的孩子不学,那跟人家一比,人家都在这样长,他就只有这么高,那不行,所以还得让他去学。下这大雪,然后那孩子背着跟自己一样高的琴特别可怜。 伟鸿: 家长的心态可能都是像小丫说的这样。 周老师: 对,你比如其实我的身份也有家长身份,你比如说我的孩子没有去报任何班,到现在为止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那么我们的同事都是老师嘛,同事的孩子就在报班,各种各样的班,然后我已经受到警告,就是说你的儿子现在天赋挺好的,你有没有想过几年他们之间的差距会有多大,那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 伟鸿: 这句话是致命的打击,我觉得。你听这句话会不会有点心动了? 周老师: 我现在还在咬牙坚持着。8 伟鸿: 咬牙坚持。 周老师: 对,就确实有这样的压力。 伟鸿: 我觉得像您这样的家长应该致敬,因为其实报那么多班对孩子来说,确实是承受不了的负担。 周老师: 我也可能会妥协的。 小丫: 可能会妥协,听见没有? 周老师: 可能会妥协。 伟鸿: 我白致敬了一下。我们的杨教授是不是曾经了解过,一个孩子手中握有多少证书? 杨教授: 是,这个事前两年新华社有个报道。南京市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小学生,他获得了四十四个各种证书。 伟鸿: 天哪!四十四个各种证书!您觉得这种出发点是不是也是为了让他上一个理想一点的学校? 杨教授: 对,现在小学生当中的这种奥数热、考证热,是当前应试教育的一种新的变种,因为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我们现在小升初的考试,就是升初中的考试禁止进行考试,这是国家的规定,这个规定本来也是从加强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的,但是因为学校初中学校事实上存在着,刚才讲的是种等级化的一个制度,有好学校、有普通学校、有薄弱学校,所以家长为了进入好学校,那么就要显示你的这个孩子有不同的才能,所以对各种证书的考核和奥数成绩的考核,就成为升中重点初中的一个条件,所以很多家长不择手段给孩子施压,就是为了进入重点初中 获得一个敲门砖,大概齐这么个情况。 伟鸿: 我觉得这个是家长常受的一个苦,现场的其他家长还受过什么样苦,我们都不知道的 。这个考级的、考证的,现在我们都明白了,还有没有别的?这个也给我们打打预防针。 观众: 我觉得最大的痛苦,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 小丫: 是对孩子、还是对家长? 观众: 我觉得主要是对家长。 小丫: 都怎么折磨? 观众: 因为我就是通过择校现在这件事,我就不知道为什么,老让我想起以前咱们中国女人缠小脚这件事情。 小丫: 为什么呢? 观众: 为什么呢。 伟鸿: 这之间有什么联系? 观众: 所有的孩子的家长都为了自己的女儿将来有个好前途,有个好出路,所以下定狠心把自己孩子的脚给它缠骨折了,缠畸形了,为的就是未来将来有可能有朝一日嫁入好人家,有个好前途,那么如果她真是说缠完了以后嫁入好人家了,没准还行,可是万一要赶上解放了,缠完了小脚以后最后小脚没人要了,这个东西怎么办?所以我觉得太痛苦了。 伟鸿: 这真是家长深刻的心声。 观众: 他太痛苦了。 伟鸿: 这是一位遭受了精神上很痛苦折磨的家长,还有没有其他家长,为了孩子的升学问题,为了所谓的择校问题 尝过很多苦? 家长: 您好,我是一个孩子家长,我们家小孩今年上刚上一年级。 小丫: 小学一年级吗? 家长: 小学一年级,对。但是说我从他四个月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给他学习打下基础了。为什么。 小丫: 四个月学什么? 家长: 四个月,为什么?有点恐怖吧!他四个月的时候,我们家刚搬到一个朝阳区一个比较好的一个学校附近,然后我们马上就把家里人的户口,加上他的户口马上挪过去,挪到当地的派出所。为什么?因为如果说,我听别人说吧,说如果说你如果一个家长在这儿,或者另一个家长在这儿,或者专一个孩子在这儿,赞助费都要交择校费。 小丫: 所以您得把所有的隐患都解决了。 家长: 对对,三个人的都挪了。 小丫: 就孩子四个月的时候,都已经打下了这个基础,做好这个准备了。 家长: 对对。 伟鸿: 所以会安全顺利地进入你认定的那所小学? 家长: 对对。 小丫: 您刚才一说四个月就打好底了,我突然想起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 家长: 这个确实是那么回事。 伟鸿: 谢谢这位家长,谢谢实话实说的家长。 小丫: 就在刚才这位家长说这一番话的时候,我注意到了我们很多,我觉得是家长都有孩子他们都在点头。 伟鸿: 对,我觉得她是展示了一种比较典型的家长的心态。 小丫: 其实我们都看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叫《中国式离婚》,那个里头关于这个孩子的教育,它不仅是一个婚姻的问题,还涉及到孩子的教育的问题。 伟鸿: 对。 小丫: 那个里头我觉得有很多非常精彩的对话,我们来看一下。 伟鸿: 有个细节看看。 小丫: 这其实根本就不是电视剧,我现在总算是明白了,听了刚才那么多家长说,他们遭受的这种折磨。 伟鸿: 精神上的折磨。 小丫: 我觉得艺术真的是源于生活,但是真正的艺术就在生活当中。 伟鸿: 你看刚才他们说的那些话,大家不用想都能接得上来。 小丫: 对。 伟鸿: 这是一个连串的过程,我想问一下孙衡的爸爸妈妈,你们在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刚才哪句台词你们感受最深?跟你们的想法是一模一样的是哪句话? 孙妈妈: 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这孩子这一辈子就完了。 伟鸿: 你看这都不用背,直接脱口而出,孙衡的爸爸对哪句话感触最深? 孙爸爸: 也是这句话。 伟鸿: 也是这句话? 孙爸爸: 也是这句话。 伟鸿: 我估计可能家长的这个心声都是相通的,在这句话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愈演愈烈的这种择校大战,刚才这个主人公的朋友要上实验一小,虽然要上实验一小。 小丫: 交赞助费。 伟鸿: 对,要交很多的钱。很多人也像男主人公一样有这个困惑,这到底是怎么了? 小丫: 而且人家当当才六岁耽误了什么?我原来也觉得六岁的孩子哪儿耽误了,不过今天我听了这位母亲,孩子才四个月就开始做准备。 伟鸿: 所以当当确实耽误了。 小丫: 我觉得六岁已经耽误得太多了,真的。 伟鸿: 确实是耽误了。当然这个玩笑之余,我们还是得来看一看这个严峻的现实,我们来继续请教一下我们的专家,告诉我们这究竟是怎么了?杨教授来给我们回答一下。 杨教授: 择校热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一个老百姓难以承受之重,高昂的择校费,炽烈的择校大战,那么这个现象我想主要是由于我们长期实行的这种等级化的学校制度造成的,就是刚才讲的,人为地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在北京市 因为它的教育资源比较好情况还好一些,那么在各地都有,有省级重点学校、市级、区级然,后普通学校、薄弱学校等级森严,待遇、资源、政策各不一样。所以刚才讲到其实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到薄弱学校,除了学校风气以外,还有一个就是升学率。因为好的学校升学率比较高,所以在这么一个升学率导向下,就拼命追求到好的学校,但这个现象是严格地说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就是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公民、全体儿童的一个一视同仁的教育,不应该分成三六九等。 伟鸿: 两位专家还有没有不同解释观点简单补充一下? 王校长: 刚才有一位家长打了一个非常好的比喻,他把学生去参加这个班那个班,拿证书比喻成裹小脚,然后他要问 什么时候这个小脚就不裹了,我想从这个会场上就可以看出来,咱们这个会场上是有一种潮流,是不裹小脚的, 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家长有这种从众心理。因为小学都在校门口,早早地去接孩子,然后家长就互相聊聊,你那孩子报什么班了,他这孩子报什么班了,结果有一家长说什么班都没报,然后旁边的家长都有一种有怀疑的眼光看着他,说你是后妈吧? 小丫: 怎么那么负责任。 伟鸿: 就完全不符合潮流了。 专家: 周老师这个孩子也很有天赋,但是她没工夫,她太忙,所以也没有给孩子。 小丫: 没有,没有,周老师是亲妈,但是周老师她是另外一种观念。 伟鸿: 周老师自己在家里教他就行了。 专家: 从这个会场上已经看出来,大地微微暖气吹,这不是春天的约会嘛!这个报班热会被埋葬的。 小丫: 会被埋葬?您估计,您觉得以专家的身份您觉得要什么时候差不多? 专家: 我想这次两会就要通过《义务教育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它是使我们这个教育走向均衡的一个禁军令,那么随着人们的认识变化深入和教育的,大家从糊涂中逐渐清醒过来,我认为到十一五,2010年这个小脚就不要再裹了差不多了。 小丫: 现在的孩子真的是挺可怜的,那所有的孩子听到刚才您说的这个消息,我觉得他们都会很高兴,家长也会高兴,其实很多家长真的就是互相在担忧,怕别人都去上了,自己不去上给落下来的。 伟鸿: 从众的心理。 小丫: 而不是说自己真的想上。 专家: 不要择校就是孔夫子的有教无类,不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所有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伟鸿: 确实像您说的,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是我们大家都必须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政府也看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大家也关注了这方面的问题,而且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看得到的也确实有了一些改进和改善。 小丫: 对,比如说吧就在不久以前教育部的发言人再次强调,小学、初中不得设立重点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也不许收取择校费,还有很多大城市也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北京市教委就紧急叫停了一个叫做迎春杯的小学数学竞赛,不要搞这些数学竞赛。那在上海就禁止名校,就是那些有名的学校举办,小学升初中的衔接班,这其实是一个额外的一个负担,不许组织小学生参加,有选拔性的竞赛和培训班,这些都是一些好消息。但是我念过了这些好消息之后,我还是在困惑,我觉得为什么这个择校还是这样的问题还是屡禁不止?大家还是特别担心,每个人我觉得我们今天的《对话》现场,每个人都是皱着眉头的。 伟鸿: 接下来我们希望大家这个眉头能够舒展一点,因为接下来我要为大家介绍一座城市,这座城市被称作是不需要择校的城市,在这所城市当中,如果孩子想要上一个满意的学校,你不需要交钱,不需要考证,不需要托人走关系,也不需要转户口。那么在这个城市当中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呢?这里是春天的约会,待会儿我们继续来关注。 欢迎大家回到我们春天的约会的现场,刚才我们谈到了是城市的义务教育问题,而且我给大家透露了一个好消息说,在咱们中国有这样一个不需要择校的城市,这个城市就是安徽的铜陵。在这个地方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分,每一个同学都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应该说在全国很多城市被众多家长渴望的,这种优质的升学环境,在这里已经率先成为了现实,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今天我们为大家请到了来自安徽铜陵市教育局的金局长,好,掌声欢迎她。 小丫: 有请,我估计看见您出场,可能我们电视机前有很多家长都特别愿意去铜陵。 伟鸿: 又开始转户口了,是吧。 小丫: 对,我们那边有一位家长孩子才四个月,就已经转户口,我估计会您有这样的号召力。 金局长: 我听到感到很恐惧。 伟鸿: 新的一轮恐惧来了,你们要对待的学生会越来越多了,你发现没有我们金局长出来是满面笑容,小丫刚才说看到现场,有很多人是愁眉不展的。 小丫: 对。 伟鸿: 我们也希望像您一样能够满面笑容。 小丫: 让我们的眉头舒展开来。 伟鸿: 没错,没错。咱们先回到十多年前吧,在十多年前的铜陵是不是你们的眉头也是像今天,我们现场观众这样紧锁着,因为也有这种所谓择校的烦恼,有吗? 金局长: 有,刚才我们有些家长讲的那些滑稽的事情,在我们那儿同样也发生。你比如讲那时候我们有十五中这样一所学校,过去是我们的一个重点的高中。 小丫: 那是一所好学校啊。 金局长: 是一个最好的一所学校,是完全中学。每年招生完了都是超计划招生,那么有一年我们就要求,像这种超计划招生,对学校要做出处理,完了以后从那以后,我们就觉得好像每年学校的门口就有一个检讨,就是我们校长的检讨。 小丫: 检讨? 金局长: 检讨书。 小丫: 向谁检讨呢? 金局长: 就贴在学校门口,因为教育局要追究这个事情,你超计划招生要追究这个事情,那么校长就贴一张检讨, 今年我没有按照教育局这个计划招生,怎么样,怎么样。好几年连续都这样,那么有一年我们想总不能每年都是下不为例吧,所以那年我们讲,不行,今年新招的学生就是超计划招收的学生必须要退出去,必须要退出去! 小丫: 退了吗? 金局长: 然后就是人家家长知道这个信息以后,就让孩子背着书包到市委市政府去上访,人家家长讲得非常可怜。 小丫: 那去了多少孩子呀? 金局长: 那次去了大概有几十个学生和家长。 小丫: 都背着书包? 金局长: 背着书包到市委去了,然后当时我就记得非常清楚,要我们处理这个问题,当时有的家长就跪在地上,就数那个钞票,他讲我昨天晚上已经跟孩子讲好了。 伟鸿: 一定要上这个学校。 金局长: 一定要好好学习,你看我都把你的钱都准备好了,准备得非常充分,他就让孩子数,让他记住花了这么多钱,买来的这个学籍。 伟鸿: 看来在铜陵曾经也是遭受到这种择校之苦,所以今天当有教育专家称铜陵,有可能是全中国惟一一个在义务教育阶段,不需要择校的城市的时候。我们就特别好奇,很想知道铜陵的这些经验是不是能够在我们中国其他城市也来复制一下,也来使用一下。所以我们来慢慢挖掘一下金局长的这个经验之谈。 首先我觉得,我们从第一点开始谈起,比如说我们就先谈针对这个禁止择校,我们禁不住你们怎么办? 金局长: 禁不住我们想,首先是一个教育资源的问题,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够用,所有的家长都愿意进来,关键还是一个还是为了教育资源,所以我们当时考虑首先是布局调整,让每一个学区、每一个社区里面,都有相应比较好的这样一所学校,让孩子们接近入学。 小丫: 可是我在想这个调整应该是很困难的,比如说重点中学的老师,你突然你要把我调到一个不怎么好的中学去当老师,我肯定不乐意。 金局长: 我刚才讲首先是布局调整,紧接着后面就有很多的一些配套的一些政策,比如讲资源的配置,均衡资源配置,这是我们首先要做的一个工作。 小丫 那也就是说先把老师好的老师分散开来。 金局长: 我们首先是抓硬件建设,因为家长对学校他情况不是很清楚,就是刚才有些家长担心的那样,总觉得学校差距是很大的,实际上学校差距不是很大,那么他看到的呢,有些看到的是因为外表,就是硬件,好像有的硬件特别好,有的硬件特别差,他是从这上面来取舍的,还有的是从师资这一块,升学率这一块,那么我们首先抓硬件 因为家长看到最直观的就是硬件。 小丫: 那你们让家长看到什么了?你们调整之后。 金局长: 所有的办学条件,就是所有学校就是九年义务教育这个阶段的学校,办学的条件大体都差不多。 小丫: 都一致? 金局长: 对,我们所有的实验这一块,办学这块都达到了国家的一类标准,所有市区学校都达到了一类标准。 小丫: 硬件改了。 金局长: 这是仅仅是第一步。 小丫: 第二步呢? 金局长: 第二步我们就是主要采取,就是教师的配备,校长的配备就是抓我们软件建设,抓内涵建设。我觉得一个学校你要吸引别的学生和家长的话,关键是你的教育质量,那么现在家长对我们学校衡量的教育质量,就是我们的升学率的问题,所以我们这些学校,你升学率能不能上去,这是衡量一个很主要的标准,所以我们当初首先抓校长的配备,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做这个工作,校长的配备、培训。 小丫: 那怎么做呢?比如说就把好的校长再分,分分分。 金局长: 对,我们是这样的,凡是新建的一所学校,凡是比较薄弱学校,我们都从机关、科室里面挑选管理能力特别强的这样一些同志,派到这些边远的地方去。 小丫: 当校长去。 金局长: 当校长,当一把手,然后从每一所学校,就是非常好的一些专业水平很高的一些教师,就是教学能力很强的这些教师,把他调到学校里面当教务处处长,或者是我们的副校长、业务副校长。 伟鸿: 所有的学校的校长可能都会想说,我们禁止择校,禁止择校,但是最后我们禁不住了,顶不住了,然后这种择校之风反而愈演愈烈,在你们那儿你们是通过什么样方式是制定法规,还是说开会召集等等?你们用什么方法? 金局长: 我们可能主要是一个制度建设,但是我们的制度也不是很多,就两张纸,两张纸里面一共是二十六条,其中涉及到我招生这一块的,就是择校的问题,我们当时在制定这个政策的时候,把所有学校的校长和我们的机关的同志,开了一个会议大家统一认识,我们讲这个择校的问题引起的面这么大,引起的负面的效应这么大,我们大家说怎么办,因为当时我们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的校长就跟我们提出来,你们机关里面首先机关不能择校,你们不要给我们递条子,然后我们就借之这个校长的话,我就借这个校长的话我就讲,首先从我做起,所以我局长,我不能给我们所有的局长副局长和我们的招生的同志,包括我们学校校长递一个条子,那么我们招生的这个校长、局长,包括我们的副局长,你不准给学校递一张条子,就是我们包括机关的这些同志,我们有这个严格的要求,完了以后就是我们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我们向市委、市政府去汇报,把我们的这个政策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因为这个问题涉及面是很广的,而且做起来难度非常非常大的,我们知道。 伟鸿: 是吗,大到什程度呢? 金局长: 我们知道就这个事推广开肯定难度是非常大的。 伟鸿: 您自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在当时。 金局长: 对,压力肯定很大,因为各方面的朋友、亲戚各种关系都是很多的,对不对?所以当时制定这个政策以后 我们所有机关同志表态,所有的校长和局长都表态,不给学校递一张条子,不递一张条子而且我们也是这么做到的。 伟鸿: 这可能是你们的第一个经验,就是管得严就是我们制定了这样的一个规章制度,而且上传下达,所有的人都必须了解,然后监管也非常有力。您告诉我们在铜陵市市领导的孩子都怎么上学的?他们都读什么样的学校? 金局长: 在初中这一块所有的领导的孩子都是按照学区就近入学,划片招生,这个我们在全国可能是走得最早的。我们是1987年就已经开始,就是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全部实行的免费入学,而且是划片,那么从十年以来,我们所有的孩子,包括我们领导的孩子,那都是按照你就近,你在哪个学区在哪个学校,你就上哪一所学校,可以讲所有的这些我每一个学校都有我们领导的小孩。 小丫: 那是因为这所中学就离他的家近呢? 金局长: 就家近。就是按照我们的学区划分,因为我们每年划一个学区,这个学区所有的孩子,就必须在这所学校去读书。 伟鸿: 只有远近之分,没有好坏之分。 金局长: 对。 伟鸿: 我知道铜陵的家长,每当孩子需要入学的时候,他们手中都会拿到一个招生手册,这是谁发给他们的?里面都有一些什么样的条款帮助他们了解? 金局长: 就是每一年,应届高中的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我们都印一个招生指南,让人家家长知道我们有哪些政策,我们会怎么做,让他一目了然,心里很清楚,所以今后像这种情况也不要来找了。所以现在我们每年招生教育局这块很轻松,不像过去,教育局里面围的满满都是人,都是排队大家排队来咨询这个,了解那个,而且有些递条子这种问题现在都没有了,现在很轻松。 伟鸿: 城市无论大小,可能都会思考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公平问题,铜陵给了我们一种做法的启发,那我想我们在春天约会的现场,也很希望能够汇集到大家更多的智慧,来解决我们目前普遍关注的城市的义务教育问题,接下来我们要请出下一位嘉宾,他有一个特别的称号叫教育市长,因为常年关注教育,而且在教育的研究方面也颇有心得,他是来自苏州市的副市长——朱永兴先生。他这次特地到北京来参加两会,让我们欢迎全国政协常委,朱永兴先生,有请! 小丫: 有请。 伟鸿: 您好,朱市长。 小丫 欢迎您,欢迎,欢迎。这边请。 伟鸿: 朱市长在我们请出您之前,我们现场最热烈讨论的话题就是,铜陵的做法是不是可以被全国其他城市借鉴和采纳,您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什么? 朱市长: 因为我一直也在关注铜陵,应该说我觉得它的经验是有朴实意义,在配置教育资源的时候尽可能根据公平、公正的原则去配置,多一点雪中送炭,少一点锦上添花。 伟鸿: 金局长,您个人觉得呢?您觉得你们自己的做法,是不是能够让其他地方的城市的教育管理人员来采纳、来借鉴? 金局长: 有些地方是可以的,像均衡配置资源我觉得是可以的,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吧,但是它多少都有些钱,但关键就是钱往哪投的问题,不要搞锦上添花,一定要雪里送炭,这是刚才我们朱市长讲的,这非常重要。 伟鸿: 这听起来好像还有一些是不能够被借鉴的,你说有一些可以还有一些是不行? 金局长: 我想不能借鉴就是铜陵市很小,就是你的学校,就是你涉及的学校不是很多,你推动这个工作可能难度相对来讲要小一点。 小丫: 朱市长,您同意吗? 朱市长: 我同意,我觉得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个性和特点,铜陵做法不能简单地移植到所有的城市,那么只是我们借鉴的是它的一种,就是像政府这样一种理念,政府这样的一种决心。 伟鸿: 朱市长和金局长,其实私下里也是非常好的朋友,因为他们对于教育的问题都有着共同的关注,但是我听说这样一个观点,不知道是否确切,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金局长是反对择校的,而且做了很多的事情,来让择校的事情在义务教育阶段在铜陵消失。但有人说朱市长好像是赞成择校的。 小丫: 是这样吗? 朱市长: 不是我赞成择校,因为我觉得择校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学校有差距就会有选择这是必然的,关键是政府应该有清醒的头脑,怎么样把更好的教育资源,怎么样把更多精力,去关注那些薄弱的学校。 伟鸿: 知道在苏州,除了就近的这个原则之外,苏州特别强调的是这种特色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按照特色 来做一些选择,是不是确有其事? 朱市长: 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学校它就写字,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波都写一手漂亮的字,我觉得这也很了不起,我说你想写字的就到这个学校去。 伟鸿: 这个学校的特色就出来了。 朱市长: 对不对,另外一个学校,它所有的学生都会两种以上的民乐,音乐教育非常好,那些喜欢音乐的就到这样的学校来嘛。 小丫: 那比如说我打羽毛球不错。 朱市长: 那当时也有我们羽毛球是奥运冠军在苏州,我们也有羽毛球学校,有桌球的特色学校,有很多各具个性,各具特色的学校,事实上人最后的发展并不是看他考了多少分,而是看他有多少特色,越是有个性、有特长、有特色的孩子他今后也是会拥有幸福的人生,现在我们的家长,更多的父母亲,更多的把孩子押宝押在分数上,实际上这个保的风险是很大的,就像刚才那个讲缠脚的同志讲的一样,这个风险是很大。实际上我一直认为,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小丫: 其实生活当中,很多道理都是这样的,不光是说学校比如说找对象也是这样的。 朱市长: 对。 伟鸿: 必须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小丫: 对啊,找工作也是这样子的,很多道理是一样的。 朱市长: 对,择校看来是一个很小的一个学校的问题,实际上它是个社会的大问题,它需要一个系统的工程来进行治理。 伟鸿: 虽然您说是学校的小问题,但是不少的校长,包括我们更高一层的教育的管理者,其实为这个问题非常头疼,但是今天如果能看到你们两人的侃侃而谈,也许他们会觉得好解决一些,但是更多人也许依然会心存疑虑,他们会觉得这个问题好像就是一个无解之题,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努力,这个现象还存在。那从你们两人的角度 金局长能不能您来告诉他们,其实这个问题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难,是可以解决的。 金局长: 我觉得几个方面吧,一个来讲就是你一定要落实,依法办学的这样一个政策,依法投入这样一个政策,又有一定保障机制,这个从我们国家来讲,十一五期间我们国家已经明确提出来,对教育投资这个已经有相应的政策,刚才我们有位校长已经提出来,马上人代会期间《义务教育法》要重新颁布,这已经给我们看到了希望;第二个来讲,就是我们的教育政府这块,大家已经感觉它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都在采取一些具体的才能,也在落实国家的相关的一些政策,自己也在制定一些均衡配套的这样一些机制,这个是很重要;第三个对我们教师这一块各个地方都采取不同办法在扶弱,所以这个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关键节看你愿意不愿意。 伟鸿: 就是看看你的决心有多大。 金局长: 能不能下得了决心,能不能坚持下去,它也不是短期任务,能不能坚持下去这个是很重要的,我觉得。 伟鸿: 金局长提了一个关键词是决心和坚持,朱市长您的关键词是什么? 朱市长: 我认为还是两个,一个资源配置。因为你首先政府你,现在你建学校一定有个国家的办学基准,所以我是提出国家可以分几个基准,比如三个基准,所有的学校必须达到一个最低的基准,这是国家保证的各地地方政府和省级政府、中央政府财力来保证它也就需要所有的设施配置都必须有,哪怕就是一个人的孩子,一个人的学校,它也必须有计算机房,也必须有图书室,这是国家配置。这是很多国家的在推进义教育的时候都是这么做的,那么这样来说实际上从硬件上来说,就没有太大的差距,所以硬件配置一定要有国家标准,第二个就是配置完四以后抓什么?抓评价,评价应该抓在政府的手里,当然民间机构也可以参与评价,就是你国家一定要保证各地地方政府达到这个标准,就是搞达标的评价,而不是搞示范学校、星级学校、现代化学校、那些好学校,好学校根本不要需评,根本不要去管它,现在我们大家不断地关注排名,好学校的排名、考分的排名,你根本不要去管这些,你把没有达标的学校,政府给它不断地在媒体上登黑榜,这样来说你可以抓紧不断地去,另外当然还可以国家还可以设置均衡指数,我觉得就是说现在学校和学校之间,特别是像在一些城市比较大的学校、大的地区,学校本身有差距了,这个差距有人做过调查,好学校和差学校可能要差十倍。 小丫: 十倍? 朱市长: 十倍。就是它拥有的各种资源、优秀教师、教师的待遇,最大的可以达到十倍。那么当然普通地来说,一两倍是很正常的,一两倍、两三倍是很正常的,那么在这个时候国家应该可以建立一个均衡指数,你一个城市最差最差你应该,比如说好学校和差学校之间的资源配置达到个什么样的标准。 伟鸿: 有一个具体的规定。 朱市长: 有个具体的规定。 伟鸿: 其实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城市的义务教育问题,今天春天约会的现场,请到了这么多关注这个话题的专家、 老师、还有家长,还有孩子们,我觉得是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我们也希望集思广益,大家把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把你们的智慧,你们的建议,你们的希望一起提出来,我们上小丫记录下来,也托我们的全国政协常委朱永兴先生带到我们的两会上去,把我们的民意、民生一块传达一下。好,来我们来看看现场谁有建议要提。 观众: 我的建议是什么呢,希望说学生入学的时候,所有的信息是公开化、透明化的。 伟鸿: 好的,谢谢,谢谢。 周老师: 我想提个建议就是要办家长学校,从教育的根本解决问题,而不要把教育的问题都推给学校。8 伟鸿: 好,谢谢你的建议,来。 观众: 提一个建议,在国家实行两减一免,实行彻底的义务教育的同时,政府要保证教师的结构工资。 伟鸿: 好的,谢谢,谢谢。 观众: 有一个建议吧,就是我们从事教育的老师或者是官员们多吃几顿麦当劳,就能解决我们这个择校的问题了。 小丫: 为什么? 观众: 为什么这么讲,我们不会说军博这儿有麦当劳,我们不会为了吃麦当劳跑到前门去吃去,因为它完全是一个标准的。 伟鸿: 谢谢。 观众: 我觉得就是要通过媒体宣传,然后扭转一些家长们的观念。 小丫: 什么观念? 观众: 就是不要以为就是资源好的学校,对自己就有帮助的,就是慢慢的把这个问题缓解一下。 伟鸿: 把这个观念扭转过来,好,谢谢你,来。 观众: 我希望能够更加明确地定义义务教育,然后我建议可以是不是考虑把初中和高中分离办学,不是仅仅以那种 初中部和高中的形式出现。完了,谢谢。 伟鸿: 好,谢谢。 观众: 我本身是教师,我觉得教师待遇的平等也就是教育资源的平等。 伟鸿: 好,谢谢你。杨教授有什么建议没有? 杨教授: 我觉得各级政府官员要以身作则,率先贯彻义务教育化的方针。 伟鸿: 不要再给我们校长写条子了,不要给我们的局长打电话了。 校长: 我想是教育行政部门也好,校长也好,应该有一个观念,要教好学生不一定非教好学生,就是头一个好是补语,就是你要把所有学生都教好。 伟鸿: 第二个是定语。 校长: 你不一定非去挑好学生。 伟鸿: 好的,谢谢谢谢。在现场我们已经汇集了大家很多的心声,我们知道朱永新先生,在多年前就一直在两会的提案当中涉及了关于城义务教育的话题,今年我想您的这个提案的内容可能还是跟此有关吧? 朱市长: 对,我今年已经准备了十五个提案,其中有十个是教育的提案,择校的问题,我今年本身就做这个提案,我今年就是希望国家还是要重视这个问题,重视主要是从资源配置和评价的角度来提的。 伟鸿: 也希望我们现场的这些建议能够融到您的提案当中去。 朱市长: 对,我会充分地考虑大家的意见。 小丫: 那金局长有什么建议呢? 金局长: 从我们教育主管部门本身来讲,从事教育的同志,无论做什么工作你要有爱心,只要有了爱什么问题都解决。 伟鸿: 有了爱,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我想我们这份珍贵的记录,就委托朱永新先生带到两会上去, 朱市长: 小丫的亲笔记录我可以收藏。 小丫: 说实在的,其实我在记录大家这些建议的时候,我为自己感到庆幸。为什么呢?我觉得我的童年和少年,不是在这个时代度过的,是在以前我想起我小时候,真的,我们的生活是很快乐的,我们的童年无忧无虑,我们根本不用上这个班那个班,我们也不用天天写作业,我们甚至……我觉得我的童年真的是太好了! 朱市长: 而且更重要的是小丫照样很优秀。 伟鸿: 这个潜台词要由您来揭示一下。8 小丫: 尽管今天的这些建议让我感觉不是沉甸甸的,但是我老觉得这个里面有很多家长和孩子们皱着的眉头,我们希望我们的朱市长,能够把这些声音都传递到两会上去,让他们的眉头早日地舒展开来。 伟鸿: 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 小丫: 谢谢,谢谢。谢谢您,谢谢,谢谢。 伟鸿: 今天这样一次短暂的聚会,其实带给了我们很多真诚的感动,我想这份感动源自于孩子们对于未来的一种向往,源自于父母亲一种无悔的付出,当然也源自于我们教育管理者改革的这份信心、决心和勇气。 小丫: 我特别想说,谢谢老师们,谢谢校长们,我更想说家长们、孩子们你们辛苦了! 关注民生,感受阳光。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伟鸿: 好,明天再见。 好,谢谢周市长,谢谢金局长。 (结束) 相关专题:央视经济频道2006两会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