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工会界委员发言摘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01:35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工会界委员发言(摘要)

  让广大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黄彦蓉(全总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民工队伍规模日益壮大,目前已占全国人口10%左右,占整个社会劳动力七分之一左右,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十一五”规划纲要响亮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以及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这些都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有直接关系。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四次提到农民工,包括了工资、就业、子女上学和社保。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工是理所当然的主体,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都显得特别重要。

  农民工是工人阶级队伍的新成员,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对象,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做好在农民工中组建工会、发展会员、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工作,让广大农民工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职工参与是企业创新的群众基础

  杨兴富(全总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要是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观念,没有广大职工对创新的追求,就不可能生存发展,更谈不上为“十一五”作出贡献。所以,各级工会要组织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到企业的创新活动中去。

  职工参与是企业自主创新的群众基础,要让创新成为全体职工的一种自觉行动。广大职工要着眼于技术进步上的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小发明、小创造等创新活动,要积极参加企业内部培训,养成爱岗敬业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注重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技术。

  积极推崇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创新文化,为职工参与创新活动创造条件,使职工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和意义。企业领导要努力创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尊重创新愿望,发挥创新才能,肯定创新成果的良好企业氛围。同时将优秀创新成果收集整理汇编成册,供职工学习、借鉴,激励职工参与创新活动,更好地为“十一五”建功立业。

  推进地方立法从源头上维护职工权

  益刘文(重庆市人大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

  重庆是我国的六大老工业基地,由于企业兼并重组乃至破产改造,全市困难职工达70多万人,再加上农村的困难人口,这个问题一直是各级工会组织非常挂心的事。

  为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自1992年起,重庆市每年都要开展大规模的送温暖活动。13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用于送温暖活动的资金已达3.4亿元,走访慰问困难职工200多万人。如今,每到年终岁末,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带头深入一家一户访寒问暖,这已成为重庆市送温暖的一大特色;工会干部包户服务、对口帮扶困难职工也形成了制度;从2003年起至今,全市已建立市级“帮扶中心”一个,区县级“帮扶站”25个,企业“帮扶点”近千个,全市社会化帮扶长效机制正在全面形成。

  重庆市总工会还通过推进地方立法,从源头上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如率先在全国制定了《重庆市职工权益保障条例》和《重庆市进城务工农民保护和服务管理办法》等多部地方法规。

  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吸纳到工会中来

  李志斌(河南省人大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工作,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并对工会组织提出了明确要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我作为人大代表、工会干部,深感责任重大。河南是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和新兴的工业大省。截至去年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已达1520.8万人,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展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任务相当艰巨。为此,首先要增强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承担起党和政府赋予工会组织的这一重要职责;其次要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另外在维权方面要做到及时到位,努力构建长效的社会化维权机制,叫响“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为农民工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多解难事,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把“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叫响叫实

  龙超云(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

  年初,中央领导同志对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民工的关怀,也是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全总提出了“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贵州各级工会在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使命。

  建立困难职工、农民工维权长效机制。省总于2003年成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之后又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部,开通维权热线电话,开展为农民工追薪行动。目前全省已建立起省、市(地、州)、县三级工会一体联动的农民工维权网络。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工会已为农民工追回欠薪1300多万元。

  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问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努力探索社会化维权机制,整合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农民工维权工作的开展,把“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叫响、叫实。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应得到充分保障

  王秀芳(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的付出与所得却不成比例,他们的基本权利和合法利益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障。

  为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还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这必将对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推动构建和谐社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包括工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精神,从解决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子女就学、工资拖欠、劳动安全、大病和工伤保险等问题入手,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体制性障碍,实行统一的国民待遇制度,使他们能够真正以主人翁姿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作出更大贡献。

  努力构建“大工会”格局

  臧胜业(河北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构建“大工会”的格局。所谓“大工会”,就是构建一个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各方配合、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这样一个格局。

  为此,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工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促进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要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工会肩负重大历史责任,即要把广大职工组织起来,投入到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中来;二是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只有企业和谐了,社会和谐才有基础。怎样抓好企业和谐呢?首先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要把三个合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专项合同)的签订履行工作抓好;其次要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要监督企业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当前,尤其要抓好农民工的入会工作,特别要维护农民工的政治、劳动、收益、安全方面的合法权益。

  “十一五”规划为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汤维英(广东省人大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凝聚13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奋发图强,努力把‘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篇章。”“十一五”规划也为广东工人阶级立足本职建功立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到2010年,广东省生产总值达335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4400元,进入宽裕型小康社会。各级工会要抓住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这一契机,为实现全省人民富裕安康的总目标,着力于自主创新、提升质量、提高效益,从全省重点工程劳动竞赛、行业和地方技能竞赛、企业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三个层面上入手,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各级工会还要全面推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和“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强化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维护职工权益应建立发展成果共享机制罗林书

  (四川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结束“十五”进入了“十一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工会工作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如何围绕党的工作重点、政府工作的难点、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来找准结合点、切入点,显得非常重要。

  要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三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首先,就业乃民生之本,维护职工权益必须从就业开始,工会应广开就业门路,开源节流。开源是协助党政,通过发展增加就业岗位,节流则是建立起企业合理裁员的制约机制,避免集中大规模的将职工推向社会;其次,要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加大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培训力度,通过培训提高职工再就业的能力;再次,工会组织要高度重视发展成果共享机制的建设,诸如在岗职工工资正常增长、领导层与职工合理的收入差距、退休费正常增长比例、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金等等,让所有劳动者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工会在创新型企业建设中大有可为

  何明芬(四川长虹集团董事、工会主席)

  近年来,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需求出现重大逆转,长虹公司在前进路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永不服输的长虹人以创新的思维模式,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迎来了柳暗花明。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工会组织在创新型企业建设中大有可为。

  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形势,长虹公司工会有效组织开展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职工参赛率达80%;组织职工开展了QC、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公司节能挖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组织开展的“安康杯”竞赛活动,减少了事故发生率,保障了公司的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还协助行政实施顾客满意、员工满意、股东满意的“三满意”经营理念,建立了劳务工医疗保险金、爱心救助金、生日慰问卡等多项以人为本的关怀制度,企业劳务工入会率高达95%,建起了具有极强凝聚力的和谐集体。

  扩大覆盖面加强企业工会建设

  徐德明(全总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企业工会是直接联系和服务于职工群众的,因此,企业工会工作是工会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当前,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国企改革又对企业工会组织机构、人员编制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这些都给企业工会组建、发展工人加入工会增加了难度,也使企业工会工作的对象、内容、环境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企业工会建设就十分重要和紧迫,这关系到职工权益的维护,关系到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关系到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

  加强企业工会建设,首先要在扩大覆盖面上下功夫,尤其要加快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的步伐,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来;在此基础上,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尤其要探索有效的维权机制,切实履行各项职能,增强工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凝聚力,并努力形成组建、维权之间的良性互动。

  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方嘉德(全总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劳动关系是否稳定,直接关联到国计民生,是整个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当今我国的劳动关系仍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的状况:劳动者利益诉求机会和渠道相对缺失;集体谈判过程中劳资双方力量失衡;劳动合同文本中往往存在不平等内容;收入分配中的贫富差距悬殊;企业管理中劳动者地位日益弱化;劳动者工作场所存在健康和安全隐患;劳动者在司法救助中存在不平等的缺憾等。

  要改变这种不平等现状,就必须从劳动关系的起始、过程、结果入手,全方位、全过程的实现劳动者关系的平等地位。首先,要加大劳动者参与国家立法的程度和力度,完善劳动立法,实现劳动关系的起始平等。其次,组织起来,集体谈判,实现劳动关系的过程平等。第三,强化劳动关系的执法监督机制与司法保障机制,实现劳动关系的结果平等。

  确立行业性生产技术和劳动定额标准体系

  董力(全总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劳动定额管理是由国家劳动保障部门会同企业主管部门进行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后,许多专业部委被撤销,成立了一批行业协会,但这些机构不再具有制定和实施行业性生产技术和劳动定额标准的职能。

  随着大量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原有的一些标准不再被企业执行,导致我国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定额标准体系趋于崩溃。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业性生产技术标准和劳动定额标准,已是迫在眉睫。

  建议尽快明确各有关单位和工会在制定、管理生产技术标准和劳动定额标准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在劳动保障部门设立专门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定额管理机构,负责研究制定加强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指导意见或办法;协调各行业协会与各产业工会就制定本行业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定额标准进行协商,开展研究和修订工作;政府劳动监察部门应对行业生产技术和劳动定额标准的执行进行监管和监察。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让电力为经济发展护航

  王禹民(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对电力工业的阐述很清楚,对电网、火电、水电、核能及其它清洁能源的发展都做了详细描述,是经过上上下下、多方面专家多次系统认真研究的结果。作为来自地方电力行业的委员,我对此十分赞同,并从中欣喜地看到了国家勾画的电力工业发展的美好蓝图。

  从电力改革的实践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

  如今,电力已不是一统天下了,一个开放、公平、竞争的电力市场正在逐步形成,缺电的现象将在近两年内得到解决。电力监管正在逐步到位,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树立科学发展观,已成为电力发展的主旋律。

  电力的发展,涉及国计民生,与企业有关,与百姓有关。因此,正如“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所阐述的那样,我们要以大型高效环保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火电,并大力发展风电项目,让电力成为先行官,为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

  李奇生(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全总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决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的一个特点,也是促进科学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报告强调,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要把加快科技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为此,“十一五”规划纲要适应国家战略需要,对启动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作出全面部署,涉及信息、生物、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紧迫问题。我们坚信,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对于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带动相关领域技术水平的提升,一定会产生重大影响。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要抓综合治理

  林用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关乎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问题。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必须采取全面、具体、有效的措施,从六个方面抓起,进行“综合治理”:第一,通过宣传,让全社会认识到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推进维护农民工权益的良好氛围。第二,修改、调整不合理的规定,制定相应的政策并立法,建立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法律体系。第三,加大投入,对农民工进行教育和培训,开展职业指导、咨询,让他们学到知识,逐渐融入城市生活,并提高自我维权意识。第四,加强监督检查,对损害农民工权益的人和事,必须严查严办。第五,明确农民工管理责任单位,从上到下形成服务体系,合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事业。第六,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宣传好的典型。

  发展中医中药业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何界生(中国金融工会原主席、

银监会委员)

  近年来,国家加大财政投入,用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农村卫生工作。这是多年来前所未有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七部分“高度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中,提出“突出抓好医疗卫生工作”,并强调抓好这项工作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重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结合对总理报告的学习和领会,我建议,把我国中医中药产业发展的问题,响亮地提出来。中央应在政策和财政上加大支持力度,做强做大中医中药业。

  中医中药是国宝,在世界四大传统医学当中,以其自身的优势扎根于民众。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中药业的发展,提出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等方针,但截至目前,国家对中医中药的研究并没有完全展开。中医中药发展历经几千年,形成了完整的体系,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需要努力推进其向前发展。

  大力发展中医中药业,对解决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营造舆论氛围依法维护农民工权益

  谢伟民(河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维护农民工的权益,让他们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是当前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首先,要努力争取在政府调控下,实现农民工有序流动。在劳务输出集中地,设立驻外办事处,承担起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协调、指导、服务与维权工作。

  第二,完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培训的投入,使他们接受有组织的培训,让他们掌握若干专业知识与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第三,依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加强劳动监督检查,通过进一步落实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法规以及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制定农民工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等,维护农民工权益。

  第四,全社会建立起尊重农民工、爱护农民工、维护农民权益的舆论氛围。新闻舆论要为他们的工作、生活呼吁,要宣传农民工队伍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与先进事迹,让全社会关心他们,支持他们,帮助他们。

  加强法制建设维护职工权益

  吴耀文(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董事长)

  听了总理的报告让人振奋,对前途充满信心。结合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谈几点感受:

  一、关于减员增效问题。我感觉现在的政策更加理性,但不够完善。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劳动法制建设,企业不能随便解聘员工。相比之下,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显得不够健全。

  二、关于国企改制后的职工身份问题。目前不少企业实行“一企两制”的用人制度,职工同工不同酬,企业达到了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但却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对此,国家应下决心加以解决。

  三、关于就业问题。国家应当更加重视就业问题,努力扩大就业面,减少失业人数。同时,还应当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的推进力度,让更多的人享受社保。

  四、关于能源问题。目前,能源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解决能源短缺,一靠开源,二靠节流。目前我国“实物能耗”比国外发达国家高出40%,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这个问题必须及时得到解决。

  规范市场秩序严格监管

医疗广告

  康交阳(内蒙古包头消化病医院院长)

  目前,电视、报刊、广播等传媒上的医疗及药品广告,许多都缺乏科学性,这样不仅会误导群众,也给医药市场造成混乱。对这种医疗广告我认为必须严加监管。

  医疗药品作为特殊商品,专业性很强,一般群众缺乏自我选择能力,所以对媒体广告的依赖性很大。而医药广告只讲优点,不讲缺点,甚至夸大疗效,不讲副作用、副反应,更不讲危险性、危害性。这些不真实的宣传,使得不少老百姓吃了亏。虽然目前媒体的医药广告也要进行审批,但这种审批难以纠正医药广告的片面性。

  我认为,应该像禁止播放香烟广告一样禁止播放医药广告。有关医疗和药品的信息可由卫生行政部门、医药管理监督部门及医学学会等学术团体定期发布,同时向老百姓介绍就医指导和用药知识,还应加强医药科普,让老百姓了解更多的医药知识,建立起良性循环发展的医疗、医药市场。

  加快深水海域开发突破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

  曾恒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

  温总理的报告非常鼓舞人心,“十一五”规划的美好蓝图更是催人奋进。

  近几年来,我参与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专题研究及规划纲要部分内容的编制,也参加了国家海洋发展规划、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的研讨工作,我一直在推进海洋石油走向深水的战略准备工作,推进我国天然气水合物(最有前景的清洁能源)开发的前瞻性研究工作。

  这次“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的章节中已将天然气水合物列为重点开拓的领域,并提出要加快深水海域的开发。所以,我特别高兴和激动。作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决心带领这个团队,在中海油创新体系及国内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下,准备用较短的时间实现深水技术的跨越,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的重点突破。

  高技术产业需要社会中间媒介

  陈永满(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20多年的改革发展,使我国企业和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作用越发突出;另一方面政府作为管理方,更侧重服务。

  但与此同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在资源分配上存在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这样的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同样出现过,其解决方法可为我们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社团法人性质的社会中间媒介组织。这类组织一方面能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作为政府制定政策的咨询主渠道,有为政府服务的责任,有获得较多资讯的能力。这种双重优势可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并为有关方面科学决策提供了保证和支持。

  因此,组建具有独立社团法人性质的中间媒介组织,并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势必对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实现“十一五”目标起到极好的推动作用。

  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让企业发挥自主创新作用

  于天忱(辽宁本钢集团公司总经理)

  就业、分配、医疗、教育、农民工权益维护等问题,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对此,结合对总理报告的学习领会,我谈两点体会:

  一是“十一五”时期,应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上下工夫。我们是经济大国,但不是经济强国,出口产品能耗高:一美金的能耗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5倍、日本的11.5倍;产能过剩:去年钢铁产能过剩1.2亿吨,但仍有8000万吨在建,8000万吨拟建。电解铝、汽车等都过剩。

  二是以人为本,关爱民生,加速和谐社会建设。只有加快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

  为此,我建议:第一,政府应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使产、学、研一体化,使企业真正发挥自主创新主体的作用。第二,改革现行基础研究管理体制,强化高校在创新中的作用。第三,增加低耗能的三产比重,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新能源。第四,建立企业公平发展的良好环境。

  传统行业创新要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

  高颖维(北京工美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听了今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感到非常振奋,一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报告都涉及到了,说明政府工作贴近民生、贴近实际,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政策取向和真诚回应百姓期盼的务实态度;二是报告用详实的数据说话,更富说服力;三是报告讲成绩谈不足实事求是,体现了“十五”与“十一五”的有机衔接;四是体现了与时俱进和创新精神,尤其对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强调,体现了党中央和政府的高瞻远瞩。

  结合工艺美术行业的特点,我认为,工艺美术这样一个传统行业,如果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有着巨大的创新潜力。因此,建议有关方面加强工艺美术知识产权的保护,珍视原始创新成果;加强对工艺美术大师的保护,挖掘传统艺术的精髓,让传统艺术能够发扬光大;重视系统的工艺美术教育和培训,培养新型的工艺美术人才;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推介中国工艺美术品,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工艺美术行业的物价管理。

  改变投入模式强化自主创新

  沈雯(上海紫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自主创新能力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当前更重要的是,如何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第一,国家下一步要改变目前单一的科技投入模式,建立国家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大学和科研院所等为支撑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重点要突出企业在创新中的核心地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国家要加大支持力度。

  第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是创新的根本。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高层次研究教育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在高水平人才培训方面的资源投入,按区域、有重点地培育和建立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理工科大学;另一方面,对于海外

留学人员回国自主创业,不但要在启动资金、政策配套等方面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更要给予他们法律支持援助,鼓励他们自主研发。

  最后,要在全社会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

  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曾涛(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了优化发展能源工业的许多设想,并特别指出,煤炭工业要有序发展,对此我很是赞成。

  加强煤炭资源勘探,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提高回采率,减少煤炭开采对生产环境的影响,以及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设想,无疑都将对煤炭生产产生积极影响。此外,加强国家对煤炭生产的宏观调控也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对煤炭供需矛盾的调节就显得十分重要,它不仅影响煤炭工业本身健康平稳发展,而且波及整个国民经济。上世纪末煤炭生产大起大落的经验和教训要认真吸取,其中某些负面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当前煤炭基本建设规模很大,这也是为了补偿上世纪末基本建设投入不足的空缺,缓解煤炭供应紧张局面。但应该提请人们注意的是,这种基建规模不宜过大。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