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专家呼吁加快中国慈善事业立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19:46 新浪嘉宾访谈
专家呼吁加快中国慈善事业立法

全国工商联常委童石军(右)、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中)做客聊天室。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主持人:今年两会的时候,杨澜也提出加快中国的慈善事业立法,民政部门的官员也表示,慈善事业的立法已经列入了明年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内容,是不是立法就可以疏通富人帮穷人的渠道?

  童石军:立法就是规范我们的行为,如果不立法的话,你吹你的号,我吹我的调,这样不好做。我们要两点:一是促进慈善事业法,我们造成一个社会的氛围,大家帮贫困的,
这样第三次分配里面就可以调动很多的积极性,民主的责任,爱心的奉献;第二个是慈善事业的监督法,它要监督。刚才我们的杨女士说的非常好,如果没有这个监督法,慈善事业很容易乱,我捐助灾民的钱,但是这个钱最后没有到水灾地区去,这是一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个社会体系建设考验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考验我们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另一方面考验我们的慈善机构,你的钱是不是按照国家的要求,确确实实用到这个上面了,是要审批的,这是社会的公益钱,如果达到这个标准,是很优秀的慈善单位。为什么中华慈善机构大家对它有信心,因为他代表的是国家的信用,如果这个放开了,国家级的募捐机构,省级的,还有地区级的,还有县级的,还有一个社区,这个社区募捐是我们募捐机构的很大基础,你一谈到上面,刚才说了,很富的人,他一定想我给社会做贡献的话,把这个数字做更大一些,转移致富了,就是富人的第三次转移致富,就是达到了我们的目的,穷人在这个方面可得到一些救助,我觉得要从这三方面看这个问题。

  杨团:对法的问题我觉得没有法的时候要呼吁有法,现在中国不是说完全没有法,当然这个法律不完善,我们现在有一个公益事业捐赠法,99年10月1日公布的,第二个我们有一个社团登记条例,还有一个事业单位登记条例,还有一个最近出台的,04年6月1日执行的基金会的条例,也就是说有四个法规,在中国短短的20多年当中,属于慈善公益事业方面不能说完全没有法律,只能说没有完善。

  我带来这份报纸,这是基金会年度检查办法,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我觉得这个方式走下去有门。基金会有了一个温家宝总理批准的基金会的整个条例之后,这个相当于细则,这个细则很具体,比如说所有的基金会你必须要公布你的年度审计报告,你就要对社会公开公布,你不公布等于违法,这个东西我觉得有用。也就是说我们的法律要想办法完善,很重要的是细则要出来,同时要执行出来,还要把评估出来,而且这些细则、评估、执行的工作要非常的透明化。我当年讲的话被很多人说,玻璃口袋你从这里看那里,完全是一样的,做NGO这块,企业和政府也讲透明度,但是NGO的钱是来自于老百姓,这个事情要这么做,要全体老百姓有意识,这是我们大家的钱,我们要监督它,要让他用的是地方。

  网友:现在社会保障部门提出来对低收入的阶层保护,同时扩大中层收入的人群自收益,调整高收入阶层的收益。是不是违背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原则?

  童石军:不能这样说,这是比过去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说法更完善,第一步让中等的壮大,富的多做一些贡献,这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因为在这个里面我是这么想的,你比如说我们最近个人的所得税调到1600元了,这是一个例子,1600下是属于中低的,但是在北京是比较低的,如果市县是中等了,在这个水平上我们不成立,高于这个水平我们就开始征,这样就稍微获得多一点的个人收入调节税的人,在第二次分配上为国家多做一些贡献。

  主持人:现在贫富拉大了,现在很多人说有一个仇富的心态?你怎么看?

  童石军:不能这么说,我们两个人如果在一个环境里面,生活的品质不一样,低的肯定心里不舒服。我们不应该仇富,我们把慈善机构做好,把这个事业做到最大。城市2200万、农村2600贫困人口,等等加上其他的,突破了1.2亿的贫困人口,如果让这个庞大的人口在第二次分配当中得到收益的话,这个问题没有了。

  杨团:这个仇富有一个很复杂的背景,中国在20多年的转轨当中,很多人富起来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致富的,是靠官商勾结,倒买倒卖,甚至贪污盗窃,各式各样致富的方法,很复杂,老百姓看到了这个现象,他觉得是由于社会对这些蛀虫没有很好的限制他们,把他们挖出来,导致这些人反而富了,老百姓的心里是对并不是靠自己能力的仇富,对这些人抵触心,社会并没有维护一个公平的秩序,是对这点的不满,不是针对靠能力致富的人的敌视心里。

  主持人:我们如何协调让富有的人继续财富增长,同时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富人帮忙穷人对社会的和谐有什么关系?

  童石军:这个问题对社会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的捐助不应该是运动、浪潮式的意识是我们中华传统的美德,有困难的大家帮助。我们做到在我们发展的同时,可以想到还有没有发展的,还有比我困难的人,把我们的财富进行第三次分配。我跟很多企业家算过帐,很多人跟我讲,童会长,如果我们企业家能够按照那种没有额度的限制的话,这个捐赠会得到很大的发展,为什么呢?如果不作为广告支出,而且以法律的形式保护了这种行为,我也可以交一部分费用,我可以办慈善会,这样我们的慈善面大了,12个人帮一个人,我觉得是很有希望的事业。

  杨团:我觉得童先生讲的非常好,最重要的是中国的问题,我看到西方最近提倡的公司的社会责任,他是把这个公司和穷困的人分开的,他曾经有一个说法,如果富人不能够很快的分解你的财富的话,你的财富越来越大,总有一天把你自己压垮,为了自己和后代的安全,所以我要做公益,要做责任。但是中国的文化不是,中国的文化你要捐点什么那是积德行善,我们中国的企业有一种社会企业文化,就是说,它绝对不是以利润为第一目标的,它是想我怎么样能够给我们的乡亲乡里给国家或者民族带来好处,所以我觉得要发掘我们中国企业的问题,自己的工商文化有利我们的企业家更好的投身捐赠,能够使得这个社会更加的和谐。

  主持人:全国政协委员李海滨主张大力的发展富人帮穷人,减少社会的矛盾,我们怎么样把更多的普通人,达到工薪阶层的人参与到慈善事业里面来,让更多的人对慈善事业做一些贡献?

  童石军:这个慈善事业分很多类,有钱的可以出钱,有力的可以出力。

  我在加拿大看到一个现象,大学生没有钱捐赠,但是他做义工,他通过自己的劳动力把花园、公园搞的很漂亮,做服务,帮一些老太太、老头,这就是有钱捐钱,无钱捐力。还有我们可以用一种造血的功能帮助我们的慈善事业,我们的慈善事业按道理来说是事业为主,还有企业穿插在里面,我们作为慈善机构的免费机构,全部返还给贫困的人口,做慈善的社会企业,这种也要搞。

  杨团:不要光从穷人和富人来讨论,更好的是我们的民营企业怎么参与慈善,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民营企业建立自己的基金会,现在国家同意了,他们自己亲手做公益的事情,然后把做公益当成自己企业当中的一个目标,把它纳入到自己的企业规划当中去,同时还可以再增加一点,就是说他们可以带动自己的职工,让他们的职工成为社会的志愿者,成为专业的志愿者,带动这个职工和他的企业成为推动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先锋队。

  童石军:我再补充一点,我记得98年洪水的时候,我们把这个消息跟我们的职工讨论,一天之内,几百件衣服,多少万块钱就齐了,马上交给市政会,这不是老板自己的事儿,是社会责任的事情。不是不愿意做,而是不知道怎么做,如果我们组织的话,一定会做到最好。

  主持人:希望我们的慈善事业越做越好,感谢两位嘉宾,感谢网友,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再见!

[上一页] [1] [2]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