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中国民主政治:有序的政治参与 根本点即突破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16:4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7日电 《瞭望》周刊文章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十一五”规划的实现提供政治保证。

  文章说,每年的两会,都是中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而民主政治本身,亦是两会议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次两会审查和讨论的“十一五”规划(草案),在指导思想和原则中强调:“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九大目标中明确要求“民
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这意味着在未来五年,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为政府工作重点之一。

  接受采访的代表、委员认为,中国民主政治的独特道路、大方向及渐进式长期发展方式都是应该坚持的,但这并不与特定时期和有关体制上的突破相矛盾。“十一五”正是这样的特定时期。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高点,而经济改革遇到瓶颈制约的攻坚阶段,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涉及政治层面的建设与改革越来越被热议。

  文章说,在诸多表明中国宏观愿景与长远发展取向的重要理念中,民主政治一直都是重要的内涵,从未缺位。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大报告还首次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之一。

  文章称,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民主法治”又成为

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之首。从此,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今年“十一五”规划(草案)中用单独一篇阐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其中包括积极稳妥地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证公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内容。

  根本点即是突破点

  文章说,正因为没有先例可循而又必须推进,纵观近几年来的中央文件,涉及民主政治建设或政治体制改革,一个常见的足以表明态度的词即“积极稳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白钢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和政治体制改革一样的渐进的长期过程。”。

  白钢以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为起点,将这一渐进的、积极稳妥的进程梳理为:从克服权力过分集中,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到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从“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进行“规制”改革,建立公务员制度,到行政许可法的颁行,全面开展行政体制改革;从反腐倡廉,到建立健全党内的、人民群众的和司法的监督机制;从用“海选”、“票决制”发展基层民主,到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尊重和保障人权”,实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到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言以蔽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文章指出,尽管如此,由于“任何民主都不能超出本国国情、生产力水平和人民思想文化水平”,一位代表指出,目前中国的民主政治对照目标与愿景,还是有不少有待加强与完善的地方,各种因素加在一起,注定了这一渐进的过程仍在“自我完善”当中。因此,如何使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匹配、如何将“经济拉动政治”与“政治促进经济”结合,如何在积极稳妥的渐进发展中有更多具体的突破,成了“十一五”时期需要凝聚改革共识的一个重点问题。

  文章说,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几位代表和委员都认为当务之急的改革重点就在于这三个根本要素。

  有序的政治参与

  文章说,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白钢认为,以“执政能力建设”为突破口,从“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和“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两个方面,着手解决执政党的执政体制和执政机制的问题,可以说是触及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

  文章说,作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实现形式。“十一五”规划(草案)中还提出,“健全重大问题决策前协商的制度”。这意味着担负“政治协商”功能的政协将有更大的作为。

  文章指出,除了“自上而下”的党内民主建设、人大制度建设等,还有代表、委员特别重视“自下而上”的民主制度与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通过对基层的大量调研,郑功成认为,老百姓参与选举的意识增强了,民主程序也逐渐规范。

  文章称,法治同样是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按照这一要求来谋划、部署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的工作,需要主管部门和代表委员的共同努力。要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主任应松年看来,“服务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公开政府等等,最终都要落实到法治政府。”2004年颁布的依法行政纲要预计用10年的时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应松年相信,这方面的法律体系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应该没有问题。据悉,制定衡量法治政府的具体标准已经开始筹划。应松年认为,其中一个标准应该是制定出行政法方面的基本法,即他呼吁多年的《行政程序法》。“但更重要的还是法律要落实,即执法问题。”(汤耀国 游志斌 李洁 韩雪)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