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CCTV《面对面》专题 > 正文

《面对面》王志走近中国花样滑冰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14:39 CCTV面对面

  导视

  曾经,他是一个无比尴尬的运动员

  在国内是英雄,出去我就是狗熊

  而今,他又成为一个背负太多无奈的成功教练

  没有一个像样的运动员,我不想做教练。

  一种残酷的竞争

  佟健:我们的第四名,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遗憾。

  庞清:我们目标就是拿到奖牌。

  一项美丽与危险并存的运动

  张昊:在她摔完那一刹那,就是心里感觉一下就凉了

  张丹:一定要坚强,把这套比赛坚持下来。

  一群为追逐梦想而执着飞舞的冰上精灵

  赵:双人滑项目,就是用我们教练的话说,生在一起死在一起

  申:对,同甘苦,共患难

  《面对面》王志走近中国花样滑冰队,为您讲述他们精彩的冰上人生。以下为节目内容。

  解说:

  2006年2月14日凌晨,都灵冬奥会的双人花样滑冰比赛进入最关键时刻。由于之前的俄罗斯组合发挥出色,最后一对出场的中国小将张丹/张昊面临巨大压力。教练组决定让他们使用高难度的抛四周跳来向金牌发起冲击。

  然而他们出现了严重失误,张丹腿部拉伤,比赛不得不暂停。出乎所有观众的预料,张丹没有放弃,她再次回到了比赛场上。被感动的观众们全体起立为她鼓掌。最后他们获得花样滑冰双人滑的银牌。中国队另外两对双人滑选手申雪/赵宏博和庞清/佟健分别获得铜牌和第四名,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乃至亚洲选手在这个项目上获得的最好成绩。

  这三对选手师从于同一个教练,姚滨。他也是迄今唯一同时将三对选手送进世界前6名的教练。所以有人说,这个初春,姚滨在都灵为中国花样滑冰写下了新的历史。

  记者:什么都不缺了,就缺一块奥运会金牌。

  姚兵:金牌已经不重要。我跟很多人都说过,我说我这教练活着不是为了金牌而活。如果这个教练是为了金牌而活的话,他活不到今天。

  记者:但是在你们稳拿第二名、第三名的前提之下,张丹、张昊上场抛四周明显就是冲着金牌去的。

  姚兵:代表团早就有一个目标在里面,有预案,早就预案。

  记者:练习的时候成功率有多少?

  姚兵:不到30%。

  记者:当时要做这个动作,就是冲着金牌?

  张昊:(笑),其实金牌嘛,大家谁都想拿。

  记者:张丹呢?

  张丹:只是想在比赛当中可以拼一拼,把这个抛四周拼一下,因为练毕竟练了那么久嘛,然后希望两个人能在比赛当中完成这个东西,如果说完成了,而且拿到了冠军,那当然是非常好了,但是如果是拿不到的话,我们俩也不后悔,因为我俩在比赛当中付出了,这样。

  姚兵:平时训练我肯定就很大声地就得斥责她。摔,摔了都怨你自己,因为不可能你这么摔,你完全可以避免的。

  记者:没想到伤那么重。

  姚兵:对。当时我们也觉得这一瞬间没有想到。

  张丹:我俩就是从最开始练这个难度的时候,都没有出现这么大的事故。

  记者:为什么那天就出事了。

  张丹:可能因为我俩是在最后一个上场,可能心里多少会有一些压力和紧张,而且是一个那么重大的比赛。

  记者:当时那个张昊的感觉?

  张昊:好像在她摔完那一刹那,就是心里感觉一下就凉了。感觉好像跟这届奥运会失之交臂了,有可能是不可能再继续完成了。

  记者:那张丹你那个时候受伤的感觉呢,你知道自己伤了?

  张丹:当时摔完之后,起来真的是很严重,就已经吃不住力量了,所以必须要暂停音乐。

  记者:姚指导这时候过来了,他跟你说了什么?

  姚兵:我就说了一句话,我就说还能不能坚持。我说不行的话就下。别勉强。

  记者:作为队员是怎么理解你的话呢,是让我继续呢还是让我下。

  姚兵:这个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而且我把这个权利也给他们自己。后来西方媒体非常感兴趣,老就问这个细节,说你教练究竟说什么,是你自己要滑还是他,教练逼着你要滑。一个优秀运动员就是靠坚持才能出成绩。所以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能不能坚持。

  记者:你希望他们上?

  姚兵:怎么说呢,我也挺复杂,我又怕她坚持不下来,对吧,但我也不想她们就是说这么好的机会(浪费)在奥运会上。

  记者:最后没有得金牌应该在意料之中,摔倒以后。

  姚兵:对,这个完全都不想了,我们都不想这个东西,只要滑下来也就不错了。

  张丹:虽然已经拿不到金牌了,我俩当时只是想把比赛坚持完,不管怎么样,我要把我们辛辛苦苦练的这些东西都滑出来,我俩一定要把比赛坚持完,接可以了。

  记者:那张昊当时的意见呢?

  张昊:按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完了,这次比赛完了,滑不下来完了,因为这个跟头摔得太狠了。但舞伴跟我商量一下,张昊哥,我还能继续滑。

  记者:当时你们重新返到冰场上的时候,场内的气氛非常热烈,可能出乎所有人意料,这队选手怎么又回来了。

  张丹:其实我俩当时也觉得非常地震惊,当我们摔完了再继续坚持滑下去的时候,而且不管是哪个国家的观众,是全场所有的观众都为我们俩呐喊,为我们俩加油。

  记者:所以有人认为场内观众这种气氛,让裁判给了你们感情分?

  张丹:其实我俩可能也就是不回避这个东西,所以说当时我俩,就当时听完分之后,我俩都觉得不太可能,就觉得非常地吃惊。

  记者:如果没有裁判的高分,那么宏博他们可能就是银牌,佟健、庞清就是铜牌。但是这个成绩会影响到你们队员之间的关系吗?

  张丹:我觉得可能不会吧,因为我想就是作为运动员来说,他都有一个竞争的过程,就不管在下面是一个多好的朋友,但是到场上绝对是竞争对手,我绝对不会输给任何人,我一定要战胜任何人。

  赵宏博:其实这个分打出来之后,让业内的人士都比较吃惊的一件事,觉得哎呀这个分,很多的东西是同情分在里面。

  记者:你们的感情呢?

  赵宏博:我们当时也很激动,因为也很同情他们,我们在场外的电视机前看吗,突然间摔倒了之后,我们都冲到场里头了,我、庞请、佟健,觉得哎呀,怎么能这么大的失误。就是摔得很痛的,以为她滑不下去了。到最后他滑的时候,我们一直在场外去喊,我的嗓子都喊哑了,那个时候,就喊加油,一定要挺下来。

  记者:申雪那个时候

  申雪:她摔完的时候,我眼泪下来了

  记者:最后分数打出来了,意外吗?

  庞清:有一点,稍稍有一点感觉是,没想到会就是说。。。

  佟健:这就是奥运会,我想这就是奥运会。可能当时他们在那种场上的表现,感动了更多裁判。

  记者:那你们怎么看待你们的第四名?

  佟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遗憾,但是对于中国双人滑来说,是一种力量。它确实证明了中国双人滑能在这么严酷的比赛当中,然后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解说:

  从都灵归来的花样滑冰队,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和媒体的竞相追逐。相比年轻而意气风发的张丹张昊,获得铜牌的申雪赵宏博面对鲜花和掌声,却有着一丝不易被觉察的忧伤和落寞。这对曾经得到过数次国际大赛冠军,让中国花样滑冰真正走向了世界的冰坛搭档,原本是想这次能够夺得一枚梦想已久的奥运会金牌,为自己的运动生涯划上一个精彩的句号。然而就在离奥运会还有6个月的时候,赵宏博在训练中跟腱断裂,他和申雪的奥运金牌梦,从那一刻起,也似乎变的遥不可及了。

  姚兵:8月5号赵宏博跟腱断裂,所有一切东西都成了泡影。

  记者:你那个时候心情?

  姚兵:还剩六个月奥运会就开幕,有一点医学常识的都知道,跟腱断裂就长好了至少得六个月,半年,然后你才能行走,你才能锻炼。要作为一个运动员,专业运动员至少得一年以上,当时我们也在设想一个,如果赵宏博能够站到奥运会上,那就不错了。

  申雪:大家对我们两个说,说赵宏博跟腱折了,能站在奥运会赛场上就是个奇迹,但我们两个不是那么想,我想不仅要站在赛场上,还要去争这个冠军。

  记者:赛前的目标就是冠军?

  申雪:对,因为他那时候,奥运会之前的训练随时都有可能断,而且是每天都冒着风险去练的,我们的心就是能熬一天算一天,就是这种心情。所以当时能站在奥运会场上,我们两个就是奔着奥运会冠军去的。

  记者:这块金牌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赵宏博:意味着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一个结果。

  申雪:一个梦想

  赵宏博:对,一个梦想,那个时候哪怕有一点希望,有一个人跟我说你有希望,那我就会努力,我就会付出我百分之百的努力。包括我从我的腿打完石膏之后,刚好一点,我就在床上做腹壁肌练习,能够坐起来的时候,我就开始举她,包括我刚一进到宿舍里,我就想把那个大的杠铃片放到床头上,想起来我就去练一练,因为我的上肢力量我要保持。我的腰腹背肌要保持,所以说真的就是有一点点希望,哪怕一个人跟我说,不懂行的人说,你可以站起来,你可以战胜到奥运会,我就可以去战。

  记者:但他受伤你能干嘛,干着急

  申雪:对,干着急,然后自己一个人去冰场训练,那种滋味是我觉得太难受了。对于当时我来讲有点承受不了。觉得很孤单,当我看到他们在场上滑的时候,心里太难受了。我觉得我原先也可以这样,但我现在不行。所以站在冰场上跟我们教练说话我就在掉眼泪。

  解说:在离奥运会还有两个月的时候,赵宏博终于又站到了训练场上,和申雪一起并肩作战,向奥运会的金牌发起冲击。

  姚兵:既然赵宏博小雪你们俩自己决定了,奥运会上要拼,看着咱们人生的最后一次机会要拼,断了也得拼。但是我们能做到什么,尽量保证不让他断,你断了那就不存在去拼(的可能)了。

  申雪:后两个月训练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休息过,休息的时候只有他脚打封闭的时候,我们能休息一天,我们能做的已经全部都做了,我们能练,和能想到的一切我们都尽力了,已经尽我们两个最大的努力了。

  姚兵:剩几天要比赛了嘛,就开始三周跳的时候那都已经白热化,跳还是不跳,你不跳你没有三周跳你比赛去,你就是一个名次肯定不行。

  解说:赛场上,赵宏博依然勇敢的选择了三周跳。然而,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赵宏博顺利完成了动作,一向成功率很高的申雪却出现了严重失误。

  记者:你动作出现失误以后,你心里在想什么?

  申雪:我想我怎么失误了。一边滑的时候一边就在想,然后我就马上尽量告诉自己快点忘掉,然后去进行下面的比赛,如果你一直在想前面的动作的话,你不会能滑好。

  记者:如果说她不失误,你们离冠军可能会更近,有埋怨吗?

  赵宏博:我觉得也很正常。因为都可能出现失误嘛,在奥运会上我们想到了最坏的东西,包括滑到一半我就滑不下去。

  申雪:对,还有个可能就是他滑的时候跟腱断了,在赛场上。

  赵宏博:也可能说我重新回到医院,然后见到我熟悉的那些医护人员。

  记者:那申雪呢,愧疚吗?

  申雪:我觉得挺愧疚的,回到宿舍里的时候,没人的时候,我就在看,看他受伤的时候的照片,这是我的电脑里都有,那时候是他还打着石膏,然后坐在轮椅上,从医院里推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很对不起赵宏博,我就是这种想法。但是我又问我自己当时,我觉得我尽力了,我尽自己最大努力,但是后悔肯定有一点。(哭)

  记者:还有机会吗?

  申雪:可能我们俩个还会接着干下去,想能滑出一套最完美的节目。

  导视

  曾经,他是一个无比尴尬的运动员

  在国内是英雄,出去我就是狗熊。

  而今,他又成为一个背负太多无奈的成功教练

  没有一个象样的运动员,我不想做教练。

  一种残酷的竞争

  佟健:我们的第四名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遗憾。

  庞清:我们目标就是拿到奖牌。

  一项美丽与危险并存的运动

  张昊:在她摔完那一刹那,就是心里感觉一下就凉了

  张丹:一定要坚强,把这套比赛坚持下来。

  一群为追逐梦想而执着飞舞的冰上精灵

  赵:双人滑项目,就是用我们教练的话说,生在一起死在一起

  申:同甘苦,共患难

  解说:从奥运会归来的姚滨很快带着他三对弟子重新投入训练,他们尽力躲避着媒体和外界的喧嚣, 全力为不久之后的世锦赛做着准备。我们的采访,也是经过了数次努力才得到允许。

  记者:都是天才吗?这三对选手。

  姚兵:我这里面几乎没有天才。最早的是有一个什么,一个就口头语好像习惯,就现象,单人不行干双人,双人不行干冰舞。当时就是这么的,单人滑最好,最主要,说不行了,那就下面凑合凑合滑双人吧,俩人拉拉手,都是这种情况来找的教练,甚至有的是托的我的老师,托的领导,这孩子你要吧。没有像你想像从这选那选。所以说没有一个说是非常一看就是说先天的就是天才,不可能,没有。

  记者:申雪、赵宏博也不算。

  姚兵:不算,太不算了。在国外眼里头,如果在俄罗斯的眼里头那是他俩就,就基本条件都不够。完全是通过后天训练,一步一步练吧,缺哪补哪。

  记者:那按你的说法,那我换几对选手也能有今天的成绩。

  姚兵:这个不是绝对,那样说话那有点太吹了,就是说随便拿来一个我就能出才,这是有点吹。我在做教练不久的时候,我就说过一句话,我想做一个好教练。对吧,但是我说过,教出一个世界冠军那算不上好教练,谁都有这个机会。你教出多个,是吧,多次,这样的教练我佩服,那才是一个好教练。就不管什么样的材料,经过你加工都是一道好菜别人甚至都说不行这个运动员,我就给他教出来。

  解说:说起自己的三对爱徒,姚滨的眼睛里便流露出掩饰不住的疼爱和骄傲。熟悉他的人们都知道这三对徒弟就是姚滨的六个孩子,姚滨平时也用老大、老二、老三来亲切的称呼他们。

  记者:都是你的队员,谁得银牌、谁得铜牌,对你来说有区别吗?

  姚兵:对我来讲就不重要了,第二、第三无所谓了,第一才最重要。

  记者:但是对申雪、赵宏博,对庞清和佟健来说不一样。

  记者:对,对他们来讲肯定是不一样,很明显,领导接见,要接见奖牌运动员对不,那么银牌的走就得在铜牌的前面,奖金银牌都要多,铜牌的就要少

  记者:这些场外的因素,会对你在场上指导的时候起作用吗?

  姚兵:从来没考虑那么多,如果我要是那么考虑到,我觉得不是一个教练员,或者是一个优秀运动员应该想的问题,你想得太多了,那不应该你想,也不应该你去操纵。

  记者:但是尽管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五个手指头不一样,老大老二老三。

  姚兵:说句心里话,我也说过,我真想就是说从心里头,申雪、赵宏博最后一次,这个机会一定要留给他们是最好的,比较完美的,最后站到最高领奖台,拿到最好成绩,是吧。这个句号显得非常完美的,这是最好,因为他们付出的是最多,时间也最长。14年他们俩合作,你算算吧,我教赵宏博已经18年,从教他的那天起,我儿子才出生,年头一样的。

  解说:姚滨1957年出生在哈尔滨一个普通的家庭,小学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入选哈尔滨市花样滑冰队,成为中国第一代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

  姚滨:我从小不知道什么叫花样滑冰,但是我的命运可能就是注定要干这个,为什么呢?上课,小学上课,门开了,进来一个体育老师,你你你你,把我挑去了,干吗,说学滑冰。没练几天,因为我跟旁边同学在说话,那个老师说,你回去吧。东北话就叫刷了。回了,回去就上学。上学没过几天又来一个老师,门开了,你你你,后边那个,又站起来,又把我挑了,我一看还是学滑冰,又换个老师,换了个老师,又学花样滑冰。所以我这命运就从开始学花样滑冰就改变了

  记者:一直是被动的,你热爱过这种项目吗?

  姚兵:后来呀,那当然了,开始不了解,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花样滑冰,后来到冰场一看,那些老运动员,大运动员,大哥哥们大姐姐们一滑,哎哟,是挺好看,特美,还能单脚做动作,那时候第一印象,后来那就学吧,就学。嘀里咕咕噜,嘀里咕咕噜一天摔得,那时候穿大棉裤子,摔得里边全是湿的,到后来一点一点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解说:天赋加上刻苦训练,姚滨很快崭露头角,他曾连续五年获得全国双人滑冠军,创造了中国花样滑冰史上的神话。然而由于中国花样滑冰起步晚,整体水平很低,参加国际比赛的姚滨总是排在最后一名,被国际媒体戏称为“老末冠军”。这使得姚滨漫长的运动员生涯,始终都处在无比尴尬的境地。

  姚兵:我作为运动员离开这个冰上界的时候,我是含着眼泪,为什么呢?我觉得窝囊,我说了一句话,在国内是英雄,出去我就是狗熊。这我当哈尔滨市市长说的,我不希望我老在这里面拿冠军,没有用,我拿十年冠军,说明咱们国家水平太低,低了十年的。

  记者:退役之后选择当教练,是你自己的选择吗?

  姚兵:我不想做教练,因为没有一个象样的运动员咱们水平又这么低,你再怎么搞你跟人家洋人去比这个东西,你只是在看热闹,然后能参加比赛就了不起了,了不起了,甭说名次,就是那个年代的,所以当我专业以后我看这个形势就是没法再干,干也没什么前途。

  解说:尽管很不情愿,姚滨最终还是服从了组织的安排,重新招兵买马,组建一个全新的中国花样滑冰队。大弟子赵宏博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姚滨招致门下,从此开始了两个人长达18年的师生情缘。

  记者:选赵宏博的时候你犹豫了吗?好像很多人都不会看好。

  姚兵:赵宏博我没犹豫,那时候赵宏博已经不再滑双人滑了,他曾经在别的教练手里滑过将近一年的双人滑,然后提前一年多已经结束了。

  记者:为什么退出?

  姚兵:当时那个教练说他不行

  记者:那你又看中什么?

  姚兵:因为当时我从国家队回去以后没有队员嘛,然后赵宏博也是那个,正好面临一个青年运动员(缺乏),说你把他带进来吧,他可能能拿个名次,能给团体得个牌就不错了,就行。当时在地方的时候确实很困难,经费太紧张。做衣服,为什么说我还做衣服,他没钱去做,省钱嘛。

  解说:

  尽管在所有人看来,赵宏博的前途和中国花样滑冰运动一样暗淡无光,姚滨还是带领他的队员们刻苦训练,一次次向世界奖牌发起冲击。2002年,赵宏博和他的搭档申雪终于

  为中国赢得了第一枚世锦赛金牌,他俩也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最完美的一对冰上精灵。

  记者:有传闻说申雪加入这个配对的时候她父亲还给你送礼来着。

  姚兵:这是事实他们也比较,家里头也不是说富裕,但是为了让她这个小雪滑上双人,他爸爸好不容易找到了我,然后我们中午还吃点饭。她爸也不能喝酒,又给他送回去了,然后(说)你等一段

  申雪:前两天和我们教练一起吃饭的时候,我父母还跟他提起这些事情呢,其实确实,因为那时候选四个女孩当中的,那个看好的并不是我。是另一个女孩,因为她的一些跳跃的水平比我要高

  记者:那你看中她什么呢?怎么接受了呢?

  姚兵:这个时候,因为作为几个选择,里面有好几个运动员在选择,有比她技术好的,有比她技术好的。有比她长得漂亮的,但有几个选择一直在这,然后我也在观察。特别是双人滑这个运动,它就像刚才我说的有很大危险,它具备什么呢,有几个条件必须具备,家长首先得支持。你家长不支持老是在后面这个说三道四地拉后腿,这孩子他也不坚定这个信心,家长支持,然后本人还喜欢,你不喜欢你强扭的瓜也不甜,你非得让像童养媳似的,你必须跟他滑,过去有这样,领导决定必须滑,你就必须滑,我不愿意跟他滑我凭什么滑,他一摸我浑身我都起鸡皮疙瘩我滑什么,过去就有这样运动员,所以你没法配合。这样小雪也都具备这些条件,也愿意滑,然后她的性格我观察一下很多,她也不像那很多孩子那么张扬,她不张扬。双人滑女孩子如果太张扬,特拔尖,恐怕两个人就配合不好。

  记者:那时候你眼里的赵宏博是什么样?

  申雪:那时候觉得有点害怕他,然后那时候他是一直在国外训练,或者是在北京训练,我们在哈尔滨市体工队的时候很少能见到他。而且他也不跟我们小孩说话,比较恐惧。

  记者:他不跟你们小孩说话,她们在你眼里是小孩吗?

  赵宏博:对,小孩

  申雪:很小

  姚兵:记得当时很艰苦的一件事那就是说马上要比赛了,赶紧地编节目,成套地编节目,然后进入测验,当时我记得两个月,快三个月的时候,只滑了一个短节目。结果那一个短节目呢,摔了两个跟头还是,那套节目就完全散架了,因为那时候刚开始时间太短。然后我没注意第二天有人说你嗓子都说不出话,上火,因为还有一个月就参加全国比赛。后来经过这个一个月以后,我们在齐齐哈尔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他们俩。当时指标是哪怕能进前三名就行。这样的话来年会考虑一些出国任务,是不是咱们能够承担一些比赛,锻炼锻炼但是拿了第一。

  记者:就你们俩好像都有这个经历,最早开始并不被人看好?

  赵宏博:对,像我们当年,我俩搭手四个月吧就拿了全国冠军,这应该说也是没有的,

  记者:是别人看走眼了,还是你们练得特别辛苦?

  赵宏博:我觉得好像好多的时候,更经历一些,一些磨难吧,才能让人变得更成熟,或者进步更快,或者变得意志更坚定,更坚强。

  解说:

  三对选手在冰场上默契而完美的配合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许多人都把对他们的喜爱转化成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每一对冰上舞伴在生活中都能是真正的情侣。然而,这毕竟只是人们的愿望。实际上,这项运动恰恰对两个人的关系有着许多的约束。

  记者:作为双人滑选手,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赵宏博:像我们这么多年。。。。别给我说了,你说一说。

  申雪:我觉得最重要就是两个人的配合,还有两个人的容忍度。两个人去干同一件事的时候,毕竟会有分歧,所以有的时候为一些动作去着急或者怎么样,可能脾气都不是很好。我们两个所以都需要一个人去忍受。

  记者:但是在外人的眼里,你们俩配合挺好。

  申雪:也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炼嘛,因为从1992年到现在,经历过太多年了,然后我们两个人,现在可能是在场上的一个眼神,或者是一个手势就知道去做什么动作,或者有时候就像我们开玩笑的时候总说,他说错话的时候,我都知道他说的对话想说什么,我说你不用说了,我明白。

  记者:那跟当初配对的时候,你们现在关系有改变吗?从心理上来说?

  赵宏博:应该说很。。。

  记者:她在你眼里还是小孩吗?

  申雪:我们两个人就是。。

  赵宏博:比我都成熟,开玩笑。

  记者:但是别人在介绍你们的时候,可能说冰上情侣,或者怎么样怎么样的,这种叫对你们来说会有压力吗?

  赵宏博:没有,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个事,因为双人滑项目,就是用我们教练的话说,生在一起死在一起

  记者:怎么理解这句话?

  赵宏博:应该说任何事情在冰场上的事情,都要两个人去面对。

  申雪:对,同甘苦共患难

  记者:你觉得对双人滑选手是最重要的什么?

  张丹:信任,互相包容。因为有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所以必须要信任对方才可以完成的。

  记者:你信任他吗?

  张丹:非常信任。

  张昊:作为我男伴我就要保护好我的女伴,所以说我的女伴才信任我,才敢去跟我做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高难度动作。

  记者:在冰场上跟生活中间是一样的,还是有区别?

  张丹:其实也差不多,因为在平时生活当中也是需要两个人去互相帮助,在生活上面也需要两个人去多照顾对方。

  记者:你觉得你们俩中间最重要的是什么?

  佟健:最重要的还是俩人的思想沟通,思想要是不统一的时候,很难做成一件事情,非常非常难。

  记者:很多人觉得看你们在场上表演,那么和谐,那么一致,生活中间是不是也这样?

  佟健:不是,生活当中我们有自己的这个,自己的空间。庞清是上街购物是吧。

  姚滨:这么多年有时候也是经常要求他们就是说,我别的不管你,你上冰训练咱们要求两个字,默契。这指的是配合默契,而不需要你们密切。什么意思密切,那是关系。不需要你们密切,哪怕你都不认识,我也不认识你,两个人只要一上冰场一站就非常默契地配合,像一对情人一样,那最好,下来不认识都没关系,恰恰相反不需要你们在下边非常密切,关系非常好,老在一块,一上去俩人有一种矛盾以后老去解决调整这个东西,浪费时间、没法训练。

  解说:姚滨执教国家花样滑冰队已经整整18年了。18年后的今天,这位曾经尴尬无比的“老末冠军 ”已经被国际权威媒体评选为滑冰运动界的最佳教练。然而,这个在冰场驰骋40载的老将,对成败荣辱似乎也有了更深的领悟。

  记者:未来你怎么设想?接下来马上就是世锦赛?

  姚兵:作为我来讲,甚至每一次大赛领导要给你一个压力,甚至金牌,等等等等,你知道我有什么思想准备吗?状态好了就拿成绩,状态不好那就下来。

  记者:状态怎么样呢现在?

  姚兵:人为的都想把状态一直保到最佳,但是这个东西它不现实,人还有生病的时候呢,还有拉肚子、感冒的时候,谁能老保证最佳状态,那不是人,那是机器。

  记者:你是不是想为下一次成绩不好找个借口?

  姚兵:不,说句心里话,当时起步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很憧憬未来,很憧憬未来,然后多少有希望,将来可能什么样,但打了几年之后,到一定层次以后,我的队员先后都达到这个水平以后,是吧,我这个思想包括我的想法又有一些改变,人与人都在变。事物没有一成不变的。而且从此以后,可能永远水平也没有超过到现在,这也正常,我也有这个准备。

  解说:

  姚滨最喜欢钢琴曲《黄河》,精通音乐、擅长钢琴的他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让他的弟子表演着《黄河》夺取冬奥会冠军,让全世界为中国而倾倒。

  相关专题:CCTV《面对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