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普京访华专题 > 正文

能源之旅使中俄关系超越单纯友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03:37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刘坤喆

  3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将离开北京,结束他对中国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尽管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中国的“俄罗斯年”活动揭幕,尽管访华期间两国签署的22项最新合作协议覆盖了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但能源合作依然毫无争议地成为普京此次访华的重中之重。两天的访问成果也清晰地表明,普京此次“能源之旅”不虚此行。

  在北京的第一天,普京就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其中“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是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国第一天签署的15项合作协议中,有3项堪称是最受世界关注的能源协议。这3项协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分别与三家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签订,内容涉及石油、天然气和管道建设三个方面。中石油方面表示,这3个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中俄两国企业在油气领域的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对俄罗斯的能源需求在未来数年还会上升,只要这3个协议中的任何一个得以执行,双方的能源合作总额都将发生突破性改变。

  好消息还不限于此。日本共同社和英国BBC今天都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普京22日在北京谈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的石油管道建设计划”时表示,“将建设通往中国的支线管道”。塔斯社援引俄罗斯能源部长的话说,通往中国的输油管线将于2008年底开始建设。据悉,如果通往中国的管道项目能确定下来,西伯利亚的东部油田每天将向中国东北地区输送60万桶原油,这将成为中俄之间迄今为止数额最大的原油交易。英国《泰晤士报》认为,在2008年之前,俄罗斯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单一能源供应国。

  200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进口俄罗斯原油共计518万吨。但是,由于中俄之间迄今尚未铺设任何输油管道,约占中国对外原油采购量5%的俄罗斯石油进口必须依靠早已不堪重负的跨国铁路运输系统。因此,将铺设输油管道列入议事日程,是两国能源进出口猛增过程中的一条绕不开的“必经之路”。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更加坚实的经济合作基础,国际社会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双边关系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俄罗斯《独立报》认为,中俄两国之间不存在联盟,但也不限于单纯的“友谊”,而是“以在21世纪进行战略合作为目标的信任型伙伴关系”,两国关系正日益从政治上相互理解转向解决双边关系中的具体问题。

  此次普京访华是他本人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不到1年时间内的第5次会面,而且又是在胡锦涛4月份访美之前展开的。因而有分析认为,普京此次访华不仅是中俄双边关系中的大事,也具有重大的国际战略意义,它意味着莫斯科与北京的战略关系不仅会加强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也将使双方倡导的多极世界构想更加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本报北京3月22日电

  相关专题:普京访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