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台商投资大陆须“政审” 赴台观光门槛大幅提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11:15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建华

  据《联合报》23日报道,台“行政院”推出了“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配套机制,全面从严管理两岸经贸、人员等往来,并增设对台湾企业投资大陆的“政策面审查”。岛内各界对此反应强烈,认为这些措施严重干扰经济。

  措施很苛刻

  台“行政院院会”所谓的“政策面审查”是指对超过一定金额或者与敏感科技有关产业的大陆投资案件,除项目审查程序外,先由有关部门邀请企业负责人及经理人,就企业财务计划、技术转移、输出设备、在台相对投资等要项,以确定业者的具体承诺,并由业者出具同意接受当局“实地查核”的承诺书后,再送“投审会”审查。“经济部次长”施颜祥解释,“政策面审查”主要由相关“部会”首长讨论决定,需要审查的资金标准将高于目前的2000万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下同)。

  “行政院”对“积极管理、有效开放”配套机制的其他重点还包括:人员管理方面,加强对大陆民众来台观光的管理、落实大陆配偶面谈制度等。其中,旅游业接待大陆旅客保证金额度,从100万元新台币提高为200万元;大陆旅客脱团滞留,从记点处分改为扣保证金,每人扣款20万元新台币。对大陆投资管理方面,对违规赴大陆投资案件,除加强调查及处分外,大幅度提高检举奖金,最高金额达200万元新台币。加强对企业大陆投资的事后管理,业者获准赴大陆投资后,主管机关将针对其母公司在台湾的后续投资、技术升级等情况,在大陆增资或扩大经营等情况,持续追踪管理。

  各“部会”“积极落实”

  目前,为“落实”“行政院”的决定,台“农委会”也提出加强查处重大投资及技术品种外流违规案件,并规划两岸渔业劳务协商。台“金管会”也将强化对台湾金融机构在香港及大陆分支机构的检查,特别是对香港分支机构确定最短15个月、最长24个月就检查一次,“金管会”人员计划每到香港出差一次,就把“所有都检查一遍”。

  对于这一给两岸交流带来严重倒退的措施,苏贞昌在会见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杨苏棣时辩称,“积极管理”机制不是两岸经贸政策的紧缩,只是希望“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鼓励台商到世界各地投资。但不管如何狡辩,民进党当局的真实意图还是想进一步巩固“深绿”选民的支持,为2008年“总统”选举占据有利位置。

  岛内各界反应强烈

  对于民进党当局的这一做法,岛内各界反应强烈。

国民党“立委”费鸿泰指出,紧缩政策只会造成台湾股市利空。若陈水扁一定要把政治跟经济绑在一起,最后受伤的还是台湾的企业。亲民党“立委”吕学樟也表示,现在台湾的外汇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大陆,“当局应该因势利导,在正确的时机做正确的事”。如真想让台商“根留台湾”,应赶快“三通”。

  岛内工商界也迅速做出反应。金融界人士认为,在全球化浪潮下,台当局不应阻拦两岸正常经贸活动。以“积极管理”的方式来强迫台商“根留台湾”的做法其实是在害台湾。岛内工商界大佬级人物,如“商业总会”常务监事王应杰、台商交流协会理事李治台等也强烈呼吁,希望有关部门不要只为意识形态服务。而一些业务主要在大陆的科技业者也认为,新措施不利于台商在大陆的布局,只会让台湾企业丧失

竞争力。急切期待大陆游客的台旅游业者则认为,这套措施无疑是全面封杀两岸观光交流,平白让台湾每年丧失数百亿元的观光商机。

  岛内舆论也认为这是“失衡的政策”,并且,按新规定,台湾企业大老板想要到大陆投资,第一关得先和“政府”官员面谈,如此程序,无异要在经济中伸入政治“那只看不见的手”。并且,如果落实这些措施,将使钳制名目更多,给两岸关系更增添不可预测性,进一步损害台湾的竞争力。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