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中国测谎第一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13:13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程海涛

  测谎结论在第一次运用到中国侦查实践中时,结论的措词非常谨慎,也仅是侦查的辅助手段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心理测试仪的

  研制与开发一直处于空白阶段。更早些时候,测谎仪在国内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伪科学”。

  1980年,时任公安部五局局长的刘文曾率公安部刑事技术考察团去日本考察。回国后,根据这次考察,刘文认为 对测谎仪过去所持的全盘否定态度是不对的,他向公安部提出报告,要求从国外引进测谎仪。

  “当时进口测谎仪遭到了美国的禁止,刘文局长只从美国带回了两台声音分析仪,但其实这两台机器并不是真正的测 谎仪。”北京公大九鼎

心理测试技术中心总工程师张祖丰回忆说。

  第一台测谎仪问世

  1988年,张祖丰研制出用热笔在热敏纸上同步记录波形的lz-1型心理测试仪,这是当时中国出现的最早用于 心理测试的仪器。lz-1型心理测试仪的成本很高,且操作麻烦,这台仪器最大问题是当时国产的热笔噪音太大,会严重干 扰测试过程,所以并没有得到推广。

  1991年初,公安部正式立项,成立了由张祖丰、陆敏等人组成的课题组,开始研制生产“测谎仪”。

  说是立项,其实当时公安部只是象征性地划拨给张祖丰所在课题组1万元科研经费。“在那个年代1万元连电脑都买 不了。到底搞还是不搞,其实当时公安部也很犹豫。”无奈之下,张祖丰只好在原有心理测试仪的基础上进行真正测谎仪的研 制开发。

  1991年5月,第一台真正用于刑侦测谎的PG-1型心理测试仪问世。同年6月通过了公安部科技司主持的专家 审定,专家们认为该仪器“填补了国内空白,接近和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并确定由十三局管理并监制该PG系列心理测 试系统小批量生产和在实战应用中推广。

  一战成名

  回忆起第一次在办案中运用心理测试仪时的情景,至今仍让张祖丰有一种“千斤重担在肩”的压力。

  1992年1月14日早晨7点,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县下营镇机关

公务员在为党委书记曲健送方便面时,发现他死于 宿舍之中。被发现时,曲穿着汗衫、内裤,赤脚面向东南,双腿跪在地上,身体俯卧,头部搭在西床沿上,地上有大片血迹, 沙发上、门口,到处有大片的喷溅血迹。从现场看,曲健是在被刺伤以后试图到门口去开门追凶手,走了几步发现体力不支又 返回窗前想喊人,但还未到窗前就已支撑不住倒地身亡的。

  案发后,市县公案局迅速组织精干力量赶往现场,公安部门两个多月先后对上千人的筛查,最终将疑点落在了李甲和 孙鹏程等三人身上。李甲在审讯过程中描述的细节与作案现场细节基本一致,但对是在窗外对被害人用一根类似红樱枪的凶器 进行刺杀袭击的这一事实,始终没有进行陈述。侦察进行至此,整个案情陷入了僵局状态。

  “当时犯罪嫌疑人的焦点都集中在李甲身上,但在侦察人员内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李甲就是凶手,另 一种认为他可能当时经过现场但并不是真正的凶手。”两个星期后,张祖丰和另一名心理测试专家徐文海赶到昌邑县,在全国 第一次使用测谎仪帮助进行侦察。

  “当时我们的压力相当大,因为此前根本很少有人知道测谎仪,更不用说用它办案了,一旦测试失误,后果是不可想 象的。”在宣布测试结论的那天,张祖丰记得当时的措词也用得非常谨慎:“从测试结果看,孙鹏程应为本案嫌疑人……”

  “就结论来看,其实也存在着争议,潍坊市公安局连夜召开会议,议题只有一个:到底信不信这个结论。”张祖丰笑 着说,“中国测谎第一案”当时的确给潍坊市公安局出了一道难题。

  经过四天的审讯,孙鹏程交待了全部犯罪事实。一个月后,孙被判处死刑。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