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身份信息将使人无处可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13:13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王骞

  人体生物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个人身份信息唾手可得

  岁的美国男孩丹尼(化名),用

  棉签从腮帮内侧弄下一点细胞后,依靠DNA技术和网络,花费了9个月,289美元,就找到了当年捐精给他母亲 的那名男子,自己的血缘父亲。

  在这起2004年发生的新闻事件中,一家家庭DNA测试网站,利用丹尼的细胞,从资料库里找出两名和他遗传特 征相似的男子。随后,丹尼依靠母亲提供的捐精者出生日期、地点资料,通过寻人网站即确定那两名男子中的一名正是他要找 的人。

  英国《卫报》的评论说,“一个小男孩能够用完全开放的遗传测试和互联网搜索找到父亲,这说明警察也可以用同样 的手段,通过搜集犯罪现场的DNA样本来获得嫌疑犯的姓氏。”

  反对者则认为,人体生物信息技术的发展,让DNA之类的个人生物信息唾手可得,最终导致这名匿名捐精的“父亲 ”无处可藏,严重威胁个人隐私安全。

  巨大的应用潜能

  人体生物信息,是个人固有的生物特征和行为,包括脸像、虹膜、指纹、DNA、声音、笔迹、步态等。由于人体生 物信息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比如两个人的DNA序列相似几率是270百万的四次乘方数之一;120万人中,才可能出现 两个相似程度在67%的虹膜,因此在身份识别技术、医药研究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在乳癌患者中,25%~30%的病患的癌细胞上有大量HER2表现,已上市的抗乳癌药物就是针对这种基因表现 而设计。研究人员认为,基因药物可以降低个体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机率。据估计,到2009年,基因药物的市场需求,将达 到39亿美元之巨。

  2006年3月15日,世界上最大的基因库——英国生物银行,在政府的支持下,启动一项收集50万人DNA的 项目。该机构计划在未来3到4年中,收集50万45岁到69岁的男性和女性志愿者的相关医学资料,用于研究乳癌、心脏 病、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理。

  生命银行的负责人罗里·柯林斯表示,“此前还没有任何基因项目能做到如此细致、调查范围如此大的研究。”

  反恐促进生物信息搜集

  反恐,是各国政府加快推进人体生物信息技术应用的另一助力。“9·11”以后,世界民用航空组织向其188个 成员国公布了生物技术的应用规划,提出要在个人护照中加入指纹、虹膜等生物特征,以便更精确地辨认个人身份。

  美国政府已经宣布,从2006年10月开始,所有美国护照都将内嵌存有个人面部特征的数码相片。未来,美国政 府还将在其中加入人的指纹或虹膜信息。

  2005年,

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已开始试用这种电子护照,其中英国和德国已经将虹膜等 信息存入芯片。中国香港特区也决定,将于2007年正式使用电子护照。

  为提高辨认精确度,各国政府都认为他们必须加快建立数量庞大的生物资料信息库。中国1998年就设立了人体气 味库、南北两个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目前中国还拥有国际最大的虹膜共享数据库等。2004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人大代表茅临生还建议,在已经成熟的公安指纹库基础上,建立全国性公民指纹库。

  科技发展的副作用

  “不管你同意与否,一旦交出生物特征资料,就等于让其个人资讯变得无可遁形”,生物专家表示了他们的担忧。目 前在保护个人生物信息隐私权方面,中国尚未出台任何相关法律。

  如果你的

银行卡被盗,客户还可以注销卡号,但用DNA之类代表一个人的身份后,可能打一个喷嚏,都会被人偷走 你所有的秘密。如果基因显示,你到40岁时会罹患癌症,你可能会因此买不到保险。

  “人体生物资料信息库的控制和研发,可能使整个社会体系滑向国家监控、商业监控、犯罪、侵犯人权、社会歧视等 循环”。专家警告,必须慎重考虑可能引发的难以逆转的社会系统风险。

  科技的进步,让藏在个人体内的秘密,不再仅仅属于自己,这在将来也许会带来很多好处,当然,也包括不少麻烦。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