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上海交大老校长唐蔚芝先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10:07 上海交通大学网站 | |||||||||
在上海交通大学六十年的历史当中,任职校长最久贡献最多,而对于学术风气、人格教育、人材造就最有深长影响的,当首推唐蔚芝先生。先生之于交大,有如北京大学之有蔡元培先生,和南开大学之有张伯苓先生,都是一个大学学府建立过程中的中心人物,和学校的荣誉是离不开关系的。唐先生在交大由前清任监督以至民国以后任校长连续十三年多,在这时期内,国家由专制转入共和,在学校则由普通科转入专门科,在学风则渐由恬静而人于动荡。五四运动之第二年,先生因目疾日甚,乃辞职家居。计长校的十余年,不但对于学校的
笔者于前清宣统二年初受业于先生之门,中学文凭,大学文凭都系先生所授与,派遣赴美也是先生的保送与敦促。曾在先生长校时,一度在校任教,先生辞任校长,曾短期代理其事。自后在上海,在无锡,以及抗战时在内地就教于先生,三十七年在上海南阳路谒见,曾承先生赠以《茹经堂全集》一部为最后一次之谒见。离开上海时,先生年事已高 (时已八十五),且已失明多年,隐居上海,不问外事,从此音尘不接,消息渺然。今兹交通大学举行建校六十周年纪念,自不能不对此经师人师表其最崇敬之意。笔者自惭不学,不克对先生述其万一,然在台同门中稍知先生者亦无多人,为就所知先生之事纪其概略,至关于国家之大节,治学之源流,’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作者不敢妄拟也。 先生名文治,生长于一个书香之家。前清光绪初年,即从几位有名老师肄业,知道文章应先从立品始。十六岁人太仓州学,十八岁中举人,二十八岁中进士,分发在户部补了主事之职。依先生的早年经历,这完全是科举时代仕进途程的一个典型。而先生的功业乃在三十二岁时考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开始一个新的转变。时在光绪甲午我国对日战败之后,国势脆弱暴露于世,外交问题渐为当时朝野所注意。先生在总理衙门曾有如下一段的自述: “阅各国条约事务各书,并评点万国公法,及曾惠敏黎纯斋诸家文集,自是于经济之学粗得门径。”其时先生专办机要文电,因此常值夜班,每至天明。在值班之暇,常在条约柜内取阅与各国所订条约,加以研究。又以暇时学习俄文,每于晚间油灯之下,对中俄各条约的文字细加校对。先生目力之受伤实开始于此时。未几戊戌政变,继以拳民起事,京中发生戕杀德国公使及日使馆书记官之事。拳民在京市起义,先生仍赴总署办事。某日拳民数百人首裹红布拥入总署办公室,时总署已散值,仅剩先生一人,拳民谓署中妖气极盛,且听说署内详文书极多,都要烧毁,如有通洋语之人即系奸细,应即杀却。先生力予驳斥,谓与洋人交涉不能不通洋文,至杀人须依法办理,不能乱杀。拳民无奈,转向先生说,要给先生焚香升表,如表能上升,便是好人,否则先要杀却。后来将表焚烧,果能上升,未将先生杀害,先生付之一笑,其临难不苟免如此。拳事既平,翌年辛丑,清政府与各国议和,先生参与其事。和约既成,清政府派大臣那桐赴日为道歉专使,以先生为随员。先生因得出国赴日,于递国书后在日参观各项事业,憬然于日本维新之效。明年英国新王爱德华加冕,先生又随专使大臣载振赴英致贺,并顺道访问法、比等国,转程赴美游历,经日本返国,周行人万里,自是更注意于欧美诸国所以致富强之道,使先生于治学治事之余,对于国际情势,与新政设施,增加不少观感。先生有代载振所编英轺日记叙述至详,其时先生年三十八岁。 先生归国后,适清政府设立商部 (后改农工商部),以载振为尚书,广揽人材,以伍廷芳陈壁分任侍郎,徐世昌与先生分任左右丞。虽先生对于外交学研究已有数年,雅不愿舍此就彼,然自是先生乃得大用。商部设有通艺司,专管铁路、轮船、电信,以及工业、矿务之事,先生致力于交通事业乃自此始。曾请准颁布铁路简明章程,为后来铁路法规的张本。又令各铁路督办大臣按期填送表谱图册,自后始有初步的铁路统计。又如厘定全国铁路轨制,明定以四英尺八英寸半为标准轨距,以及颁布路务议员章程等,皆由先生主其事。此类初期交通建设擘划的功绩,乃为先生文名所掩,恐世之知者或不多。先生在部并创立北平祖家街之工业学校,又为商务印书馆与上海科学仪器馆立案成立。先生四十一岁升任商部侍郎,其明年署理农工商部尚书。正在先生年富力强励精图治之时,其太夫人在京逝 世。按照清制,凡正缺官员有父母丧即须开缺,先生于是开缺居丧,而农工商部自后即一蹶不振。 其时邮传部已成立,任尚书者为先生在商部时之同官陈壁。所有路电邮航之事,已由商部移归邮传部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之前身,即高等实业学堂,亦由商部移归邮传部管辖。于是陈氏奏请以先生任此校监督。先生到校以后,将普通工程科改为铁路工程科,后改为土木科,创设电机工程科,商船科,与铁路管理科,自是学校教育始以交通事业为对象,实行建教合作。先生添聘英美教授,提高课程水准,增加试验设备,建筑图书馆,每年派遣毕业生赴国外深造及实习。先生在校则提倡国学,白编大学国文讲义,星期日自己授课,每年举行国文大赛,并提倡体育、拳术、音乐、演讲,倡导军国民教育,使学生实行实弹操练,大开教育界风气之先。先生设教以勤俭敬信为训,以求实学务实业为鸽的,以出处进退辞受取与为人生大节,俭以养廉为立品之始 基。当先生在商部时,有某巨商请办铁路,又有某巨商请办银行,曾向先生致送巨金,皆为先生所峻拒斥责。故先生以前清一品大员,而寒素逾常人,其淡于荣利与安贫乐道的风格,即此一点已给予后进一个极深刻的印象。 先生少受业于王紫翔先生之门。初攻性理文学,常书毋不敬、毋自欺六字于座右。十八岁开始作读孟札记,理学亦日进。二十岁始从事经学,受业南菁书院先后院长黄元同王先谦两先生之门。尤喜治易经,作周易大义,额其斋曰茹经堂,著述之盛自此始。自游京师,获交当世贤俊,始稍周旋于世故。二十五岁始授徒。馆于顾氏家。自通籍从政后,更注意经世之学,为文亦以奏折或公牍一类为较多。戊戌年清室酝酿政变,先生 “谨弹竭血诚以维国脉”一折为人传诵,有声于时。自长沪校后,编成曾子大义二卷,国文阴阳刚柔大义八卷,古人论文大义二卷,论语大义二十卷,孟子大义七卷,大学大义一卷,中庸大义一卷,为学生习文治学之范 本。离校以后之十余年间,著有十三经提纲十三卷,周子大义、程子大义、朱子大义、张子大义各若干卷,洪范大义三卷,性理学大义十四卷,政治学大义四卷,国文经纬贯通大义八卷,尚书大义二卷,诗经大义九卷,礼记大义五卷,阳明学发微七卷,紫阳学发微十二卷,周易消息大义五卷,此皆先生七十以前著述之大者。自后以完全失明,犹以口授著述无一日或息。先生生于叔季,虽抱匡朝政抒国忧之盛德宏愿,而不获多见于功业,退而讲学,以正人心维世道为己任,闻风感发,立德立言,可谓不朽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