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共经贸论坛专题 > 正文

三通是两岸经贸互动的必然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02:41 第一财经日报

  4月京华芳菲初露,为期两天的首届两岸经贸论坛4月15日完满谢幕,500余名与会者和无数关心、支持两岸关系发展的人们喜形于色。细数此次论坛达成的广泛共识,特别是祖国大陆采取的15项政策措施,无不有利于巩固、提升两岸经贸关系,有利于构筑两岸和平发展的坚实经贸基础。

  回顾这次几经曲折才得以举行的首届经贸论坛,我们可以更真切感受到两岸和平发
展的强劲步伐。这不仅是20多年来,两岸经贸交流合作进程中一次划时代的盛会,是落实去年4月国共两党领导人五项共识的重要举措,更是台湾政经学各界要人、特别是多数台商和广大台胞代表艰难冲破阻隔后,一次亲情、友情、商情的恣意流淌。

  两天的经贸论坛,当然无法穷尽关系两岸发展的所有话题,但各方有识之士对过往的总结和对未来的期望,已经了然于胸。“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可动摇,和平发展的潮流浩浩荡荡,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因此成为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20多年来,两岸民间交流日益频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深化经贸合作的紧迫感日增。

  有目共睹的是,两岸经贸交流已具备相当的基础和规模。在大陆的台资企业结构,也从劳动密集型重

化工业及传统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金融服务业转变,许多涉及两岸经贸关系的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

  单纯从经济角度讲,大陆不断扩大开放,并不是非要与台湾进行经贸合作不可。相反,如今大陆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顺差来源地,离开了大陆的市场和两岸经贸交流,台湾工商界却可能步履维艰。对此,连战在论坛开幕式上强调,过去6年来与大陆加强经贸往来,对台湾经济起到了“关键作用”。当然,从两岸融合的历史潮流看,加强经贸交流合作,早日实现“三通”,进而推动两岸在各方面的关系发展,始终是最有价值的现实路径。

  过去一年里我们看到,台湾出产的水果和部分农产品,已顺利进入大陆市场,更多台企投资大陆。此次经贸论坛闭幕之际,大陆方面宣布的15项新政策措施,涉及台湾农产品、水产品、教育、旅游往来、就业、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更是积极深化两岸经贸合作的务实举措,有利于为更大多数的两岸同胞、特别是为台湾农、渔民谋得更多福祉。

  而所有这一切,都只是在拉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序幕。现实地看,要推进两岸早日实现直接“三通”,加强两岸农业合作,推动两岸教育交流,早日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扩大台湾同胞在大陆的就业范围等,仍需要克服重重障碍。比如本届两岸经贸论坛,原计划去年12月在台北举办,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令大陆代表无法入台,只好推迟至今在北京举行,即使如此,台湾当局和个别政党,仍采取种种手法阻止台资企业代表参与论坛。这表明,对于来自“台独”势力的种种干涉和政治阻力,我们务必要心中有数。

  而极具现实紧迫性的是直航问题,已到了必须尽快解决的时候。不断发展的两岸经贸与人员交流,无论是台湾农产品的及时销售,还是台资企业的频繁商务往来,以及两岸广大观光民众,都越来越需要两岸最便捷的交通保障。近几年尝试的两岸春节包机直航反响热烈,但相对于每年近400万台胞到大陆探亲、旅游、经商,以及更多大陆公众类似的赴台需求,区区几趟临时直航包机,实在是杯水车薪。

  如今,各种基础条件已经具备,“三通”早已不存在所谓的“研究需要”。

  台湾工商界的主流倾向,两岸关系的现实与未来,都充分说明加强经贸交流、促进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没有任何极端政治倾向可以左右。本次论坛明确将讨论主轴置于全球化浪潮下两岸经贸互动对双方发展的影响。这是非常宏大的主题,是加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大背景,更是两岸走向和平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关专题:国共经贸论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