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争力跃升至19名 单项排名仍然两极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15:53 环球时报 | |||||||||
环球时报记者 张楠伊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计划于5月11日发布《2006年全球竞争力年报》。在今年的报告中,前三名和去年相比没有变化,依然是美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而中国大陆则从2005年的31名跃升至19名,拿下了进入评比以来的最佳成绩。而韩国则是衰退幅度最大的国家,从29名降至38名,中国台湾从第11名降至第18名,是衰退幅度第二大的地区。
中印今年表现最抢眼 拥有50多年历史的瑞士洛桑管理学院,是世界上最好的商学院之一。该学院也是世界上较早进行国际竞争力研究并颇具影响力的机构,其自1989年起,每年编撰并发布《全球竞争力年报》,和每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一起,被视为国际上最权威的两份竞争力排名,颇受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的推崇。 报告每年对全球60多个经济体进行评估,评估标准按照经济表现、政府效率、商业效率和基础设施分为四大类,具体的评判标准有314条。在今年的排名中,中印无疑是最大的亮点,分别前进了12名和10名,排在第19位和第29位,成为涨幅最大的国家。研究小组还在报告中特别指出,中国大陆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了9.9%,印度的GDP年增长率为8.1%,这样的数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成为两国排名大跃进的主要原因。 单项排名仍然两极化 在单项评比中,中国大陆的排名仍存在两极化的现象。经济表现一栏成绩最好,排名全世界第三,其中就业率更是高居榜首。而尽管中国大陆的公共财政也是世界第一,但由于商业立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缺陷,使得政府效率排名第17位。商业效率是中国大陆落后印度的唯一一项,但与去年相比进步了20名之多,由第50位升至第30位,拉低分数的主要原因在于评估小组认为中国大陆缺乏资深管理者。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中印两国排名都被甩在后边,中国大陆排在第37名,印度排在第54名,其中污染及城市规划一项,中国大陆倒数第一。 报告还指出,中国大陆与印度的发展面临着相似而严峻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过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两国都面临着巨大的人口负担和低效率能源消耗的困境,中国大陆每年消耗的基础原材料,如铝、钢、铜和煤炭等,占到了全球消耗的20%到30%,水泥消耗占了全球产量的40%,而这种对原材料的需求还在不断扩大,居高不下的世界原材料价格可能在不远的未来给两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压力。如何解决这种压力成为两国共同面临的艰巨课题。 除中国大陆和印度之外,其他名次跃升显著的分别是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日本与墨西哥。报告指出,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的竞争力增长在于全球能源与商品价格的上涨,日本的经济复苏日趋稳健也提升了其竞争力。 政治风险拉低台湾排名 今年,同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和台湾竞争力有明显滑坡。对于韩国竞争力排名为何下降如此之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亚非拉室主任李敦球教授评价说,韩国的竞争力还是具有相当的基础的,但由于韩国60%的国民经济掌握在大企业和大集团手中,这种“财阀经济”当年把贫穷的韩国领进“富国俱乐部”,如今却限制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SK集团、三星、现代等跨国公司一把手的相继倒台必然带来经济上的连锁反应,也会影响到韩国自身的竞争力。 台湾在政治稳定风险、社会凝聚力、政策方向一致等三项的排名中,都徘徊在倒数的位置上,专家指出,台湾政局不稳定,大大拖累了其整体竞争力的排名。▲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