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物业集团并购风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17:35 民主与法制时报 | |||||||||
员工担心巨额国有资产流失 曾经创造了举国闻名的“深圳速度”的深物业正遭逢一场收购风波。近三年来,深物业年均净利润超过8300万元 ,其实际总资产近45亿元,净资产20多亿元。然而,收购方——来自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卓见投资有限公司仅出资约5.6 亿元。
□特约撰稿德清发自深圳 愚人节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 5月8日清晨,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前面的街上,依然人如潮涌,车流穿梭。然而,这座曾经以“三天一层楼”代 表“深圳速度”的大厦却正面临被收购的命运。 同一天,香港九龙建业执行董事黎家辉表示,已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全面收购内地上市的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物业”),预料全购涉资约5.6亿元。而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正是深物业旗下的产业,且是深物 业的总部所在地。 九龙建业公司主席、有“澳门李嘉诚”之称的柯为湘表示,希望维持深圳巿物业发展的上市地位,而内地规定公司的 公众持股量最少为10%,故若有需要,公司会向外配股,而按内地收购程序,估计由公布全购建议起计,需两个月完成收购 。 然而,与并购消息相对应的却是来自深物业员工的不同声音。部分员工坚持认为,此次并购不但程序违规,而且涉嫌 巨额国有资产流失。 这种反对的声音从2005年4月至今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2005年4月,深物业公告称,深物业70.3%的国有股代表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建设投资控股公司(以下简 称建设控股)以及第二大股东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以下简称深投公司),于2005年4月1日与卓见投资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卓见投资)签署了《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卓见投资的控股公司即香港九龙建业公司 。 根据协议,本次股份转让采用协议转让方式。建设控股将其拥有所有权及处置权的深物业发起人国家股323747 713股及定向法人境内法人股485899股,深投公司将其拥有所有权和处置权的深物业定向境内法人股5662800 0股一并转让给受让人卓见投资。转让价格在2004年12月31日每股净资产人民币1.047元基础上溢价15%,每 股作价为人民币1.20405元,股份转让价款总额为人民币458576423.93元。 公告同时称,此项股份转让事宜须经国资委和商务部批准后生效,股份转让完成后,建设控股和深投公司不再拥有深 物业的股份,卓见投资将持有70.296%的深物业股份,为绝对控股股东。由于本次股份转让涉及深物业股份比例超过总 股本的30%,已触发要约收购义务。收购人卓见投资在《收购报告书》中称,将向证监会提出豁免申请,如获得豁免,将以 协议收购方式进行本次收购;如未获得豁免,收购人将承诺履行全面要约收购义务,向深物业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全部股 份的要约。 公告显示,卓见投资于2005年2月2日成立,注册地为英属维尔京群岛,股东为九龙建业公司和刘慰慈先生,实 际控制人为保利达控股国际有限公司。 很快,这个消息以短信、电话、口风等形式在员工中传播。很多人在一开始还认为这是愚人节的一条玩大了的假消息 ,可随后,港方派来了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大家才知道是真的。“这么大的公司,这么多的产业,才值几个亿?”很多人疑惑 不解。 部分并购程序被“省略” 对于员工来说,深物业曾是他们的骄傲。 “那可是创造了‘深圳速度’的企业啊!以这么低的价格被收购,我们有点想不通,就目前而言,仅固定资产也应该 能超过这个价。”一位员工告诉记者。 记者拿到的一份资料显示,近三年来,深物业年均净利润超过830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均在12%以上,上缴税 金每年都在一个亿左右,是深圳市屈指可数资产优良的国企之一。其实际总资产近45亿元,净资产20多亿元。 其实,对这起外资并购事件存有疑问的,不只是普通员工,公司管理层、经营层乃至精通经济、证券知识的独立董事 也心存疑问。 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规定,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价格在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基础上,参考上 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合理定价。 然而,据深物业员工反映,深物业此次股权转让价格的确定,不仅未按国家相关政策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财务 审计等程序,也未按上市公司股份的市场表现、盈利能力、管理水平等予以参考来确定交易价格,而仅以年度例行财务审计报 告的账面净资产为依据简单地确定价格。 一位员工说,这样一来最终就会导致一个结果——国有资产流失。 实际上,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物业所拥有的土地、房产、车牌等有形、无形资产已大幅度增值。 以其拥有的出租车牌为例,其下属汽车出租公司,拥有近800台深圳、广州出租车,其账面价格才20万元/台, 而目前市场拍卖价格最高可达70-80万元/台,已升值近6个亿。 再以深物业的土地储备为例,公司在深圳拥有待开发土地50多万平方米,市场可变现价格是15亿元,而年度财务 报告体现的价格仅4.5亿元。 另以储备房产为例。仅国贸大厦一处,深物业拥有大厦1-5楼商场、16楼、20楼、39楼、42楼,以及邓小 平南巡时俯瞰深圳的曾被国务院列为“中华之最高层旋转餐厅”的旋转餐厅,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市值约6亿元,而年度 财务报告里体现的价格仅为2700万元。这个价格,如今在这一地段连购买不足2000平方米的商品房都很难。 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上述三例深物业净资产升值在20亿以上。深物业实际上已进行了13个亿的坏账计提,就 是说已经把资产的水分挤得很干,以上数字是非常客观和真实的。国家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此价格应按照净资产、净资产收 益率以及它在二级市场的股票表现来确定。深物业在停牌以前的价格是5.2元,据业内人士测算,深物业的净资产应该是每 股4元钱左右。而卓见投资有限公司仅以每股作价1.2元,总价为4.59亿元收购深物业70.3%的股份。 受让方面目模糊 2005年4月初,有媒体报道,香港九龙建业公司收购深物业,后来员工们看到公告才知道,受让方并非九龙建业 公司,而是九龙建业公司的子公司——卓见投资有限公司。员工们疑窦顿生:一开始报名时说是九龙建业公司,一直以来谈的 也都是九龙建业公司,为什么到最后一天签约时,却突然变成卓见公司?据深物业的员工反映,卓见公司还有以下几个让他们 放心不下的地方: 其一,卓见并不符合深圳市当初对外公布的重组收购人的标准:十个亿以上的净资产,三年的正常经营经历,有现代 企业管理能力。深圳市国资委对早期报名的意欲收购深物业的36家企业,就是用这样的硬标准来筛选的。 卓见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才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仅40余万元,与此标准相差甚远。它却要花4.59亿收购深 物业股权,员工们对卓见是否有交付股款的能力,以及卓见经营深物业的诚意和实力存有疑虑。 其二,《国际金融报》报道说:卓见投资于2005年2月2日成立,注册地为英属维尔京群岛,控股股东为九龙建 业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保利达控股国际有限公司(持有九龙建业公司约62.25%的控股权)。因此,有人猜测,该公司很 有可能是专门为此次收购特意成立的。 在世界地图上,英属维尔京群岛只是加勒比海上的一个小岛,但这个仅有153平方公里、总人口1.98万人的弹 丸之地,却汇集了35万家公司,人口数与公司数的比值为1:18。在这儿注册,可以不纳印花税和所得税,可以不公开财 务状况,不公开公司股东及董事的直接资料,做到完全保密,没有任何外汇管制,每年只需交800-1600美元维护费即 可继续经营。根据有关方面统计,数十万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企业中,大约近20万家与中国企业有关。专家指出,众 多中国企业对英属维尔京群岛趋之若鹜,无非3个目的:避税、上市和转移资产,因而成为国际游动资本注册的“天堂”。卓 见投资有限公司为收购深物业而选择在维尔京注册,令人担忧。 其三,产权关系设置怪异。此次收购人为卓见投资有限公司,此公司85%的股权为香港九龙建业公司,15%的股 权为香港自然人刘慰慈。员工们认为卓见仅是一个空壳,没有投资能力和商业信誉,其收购资金皆由九龙建业公司承担。 九龙建业公司为何不直接出面收购,而非要重新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一个公司来运作收购,内中有何玄机?员工们 百思不解。 其四,员工们认为重组方案中已经提到的重组项目,大多是虚设的。 卓见收购深物业的重组方案中,要注入的高新科技和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共有六个。记者注意到,第一个项目是正在同 日本有关公司洽谈中;第二个项目“尚有个别资产包的投资额以数亿元计,现正在洽谈中”;第三个项目“目前收购正在洽谈 中,预计总投资额约为两亿元人民币”;第四个项目“目前收购正在洽谈中,预计总投资额约为一亿元人民币”;第五个项目 “现在进一步商谈中。”第六个项目是金融服务与财资管理,承诺“无论金融市场有多大的波动,每年都能够获取可观的收入 ……” 对此,深物业员工气愤地说:“全是画饼充饥嘛。全是正在洽谈中,洽谈能不能成功,成功后能不能将项目给深物业 ,这就是个未知数了。用洽谈中的项目来搞重组,太虚了!” 独立董事持反对意见 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规定,国企改制方案和国有控股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的方案,必须交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其中,职工安置方案需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 。 2004年初,深圳市政府公开宣布转让深物业的股权。据员工反映,在如何选择战略投资者、员工补偿安置办法、 交易价格方面,从未与公司决策层、经营层以及员工进行沟通和协商。 一位员工说,深物业的董事长也是公告后才知道此事。据了解,负责此次股权转让的受让方选择、接洽、谈判等项工 作的是深圳市投资控股公司副总裁郑宏杰。收购深物业的协议是4月份签的,5月份此人就调走了。 2005年12月14日下午,收购方召开“股权分置改革讲座会议”,会上,收购方提出要拿出2000万元资金 投入运作。最终他们以大大低于股改平均送出率兑价支付完成了股改,其股改送出率仅为6.9%,是平均送出率的1/4。 深物业有三位独立董事。2006年3月,在获悉舆论反映后,三位独立董事向中国证监会发出了关于国有股转让有 关事项的独立董事函,提出:在限于相关资料的了解下,在去年关于聘任受让方卓见投资推荐的总经理、财务总监的董事会上 ,三位独立董事对收购方卓见投资的主体资格、后续重组项目可行性提出了疑义,出具了保留意见,并就该聘任议案投了弃权 票;鉴于本次深物业重组、股权转让涉嫌国有资产流失,有可能对中小投资者权益造成损害,建议尽快聘请外部机构进行专项 审计,对本次深物业收购进行专项审计、评估。 据悉,国家证监会没有批准豁免卓见投资要约收购义务。国资委的批复中则强调:“关于深物业转让的价格,要按照 它的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市场表现予以确定。” 相关专题:民主与法制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