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学生可被保送中学不放行:高考准状元保送之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9:56 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马昌博

  “不要提‘状元’这个词,我不能再听了……”

  当有人提议为气氛压抑的午餐点个“状元粥”时,张利芬哭了——难道女儿学习好也是错?!

  女儿李佳是她的骄傲。3个月前,这个华北某市第一中学的高三学生参加了北京大学保送生招生考试,被北大预录取为理科实验班的保送生。

  但李佳所在的中学不同意保送,要她准备高考。同样成绩优秀,已被清华作为保送生预录取的吴强也遭受了一中的阻挠。原因被张利芬解释为“他们的成绩太好了——优秀到可能考取全省高考状元”。

  保送被拒

  “如果李佳考不上北大,那是她发挥失常,学校没有办法”

  ——年级主任

  李佳被保送似乎是毫无悬念的:她是该市2003年中考状元,高中三年全校9次统考中的6次年级第一。最重要的是获得过2004年全国数学联赛省一等奖——这是教育部认可的保送重点大学的资格之一。

  2005年11月,当得知北京大学开始进行自主招生、保送生选拔时,满怀希望的张利芬找到了一中高三年级主任。

  “但主任拒绝了我们的请求。”张利芬说,“她说一中希望李佳参加高考,争状元。而学校荐她走‘自主招生’。” 与保送不同,自主招生需要参加高考,然后在原成绩上加20分录取。

  在张利芬的记忆里,双方随后的对话如下:

  “万一考不上怎么办?”

  “那是她发挥失常,学校没有办法。”

  ……

  关于上述争论,本报记者曾先后多次联系该年级主任寻证,但主任拒绝了采访。

  张利芬致电北大招生办公室,对方的回答是:今年的“自主招生”与保送一起进行,只要有教育部规定的保送资格,学生通过考试后由北大来确定走哪条路。

  身为侦察系副教授的父亲权衡后决定:先不和中学“较真”,报上名再说。

  11月24日,李佳按照中学意愿,将填报了自主招生的申请表交给一中,并注明具备保送资格。一个月后,李佳进入了复试。“在复试的见面会上,招生人员讲,不管当初是按照哪一种推荐的,进入这个环节后只要具备保送资格,同样对待。”张利芬说。

  与此同时,和李佳同级的学生吴强,被一中推荐为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学生。但吴强又按照清华可以“自荐”的规定,自荐为保送生并通过了初试。

  接到保送生认定通知的一中拒绝将其交给吴强。没有通知函,这个男孩将无法参加下一轮考试。

  一番请求之后,清华最终给了照顾——先参加完考试后再说。

  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们拖延时间是为了不让孩子转学”

  ——张利芬

  2006年1月24日,李佳接到北大从网上发来的通过复试的成绩单,并通知说:如果具备教育部规定的资格,并希望成为保送生对象,请填写保送资格并选择志愿。

  但年级主任仍要让李佳“置之死地而后生”,双方再次不欢而散。

  张利芬找到一中主管教学的副校长。2月13日——选择志愿的最后截止日,家长意外地得到副校长的通知,“他说北大根本没让李佳保送,网上的东西是不可信的。”

  而北大招办老师王亚章对记者称,这次北大保送生招考的各种程序,都是在网上进行的。

  本报记者多次联系该副校长,对方一直不接电话。记者通过校长联系到他,副校长说“一会就来”,但两个多小时过后,仍未见踪影。

  2月20日,北大在网上发来预录取通知书:李佳作为保送生被预录取到北大“理科实验班”,通知要求李佳从北大招生网下载相关表格,由中学盖章后发回。

  家长把表格交给了学校,两天后,一中拒绝了这个要求。

  一中校长对本报记者说,“我们认为家长从网上下个东西来就让学校盖章,非常不严肃。当时提出的要求是北大来个公函,或者招办负责人来电话。”

  3月13日,北大招生组带着书面“预录取通知书”来到一中。一番交涉后,校长依然不同意。

  家长认为这是一中的“骗局”——高考报名是3月10日,之前学校害怕孩子转学,所以拖延到报名之后。通过复试已经被清华大学预录取的吴强,也遭受了相同的命运。

  高校扩权与中学失权

  “(自荐保送)就等于甲方和乙方达成了协议,让丙方来签字盖章”

  ——一中校长

  为什么在高校已经同意接收的情况下,中学却不同意保送?

  一中校长认为,北大招生政策变动导致中学的“无法接受”。“我们已经推荐李佳为北大的自主招生,为什么大学还要把她转为保送生?”在校长看来,推荐保送还是自主招生是中学的权力。

  北大老师王亚章说,为了“顾及在选拔过程中才取得保送资格的学生”,北大今年的招生政策并未要求中学在一开始推荐时就区分自主招生或者保送,因此中学所谓“已推荐为自主招生”,是没有意义的。

  除中学推荐外,北大和清华都规定了学生可以“自荐”保送——这样就不需要中学环节,但最终录取时还是需要中学在程序上盖章同意。

  “这就等于甲方和乙方达成了协议,让丙方来签字盖章。”一中校长不满地说,“大学搞招生改革扩大自主权,应该和中学达成共识。”

  但上述理由被家长认为是“表面化”原因——北大2006年给了一中3个推荐名额,在也可以保送的情况下,中学最后推荐的却全部是自主招生。“他们一开始就没想让学生保送。”

  一中校长对本报记者的解释是:“本来我们这几个学生自主招生就足够了,不用加分也能考上北大,加20分绝对没问题,为什么还要转成保送生呢?”

  但家长认为,“谁都知道,参加高考就会有风险”。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