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大学四年 渐渐明白大学的真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10:18 新世纪周刊

  -华中师范大学 文小锋

  大学四年,渐渐明白了大学的真谛,逐渐体会了学习的快乐,感受校园文化的同时爱上华师,尽管没有在这里找到心 爱的姑娘

  这4年,我慢慢明白了什么是大学。记得大学第一节课,张三夕老师就问了我们这样
一个问题:什么是大学?大学是 干什么的?当时的我们还很懵懂,只是谈了一些浅显的、简单的、幼稚的看法。今年,在张老师的课堂上,他又提出了这个问 题,问我们经过近4年的大学学习,对这个问题是否又有了新的想法。有同学引《大学》里的名言说:“大学之道,在明德, 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有的同学则引用已故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的话说:“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 师’之谓也。”还有的同学认为,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我们一只脚已经踏入了社会。回想大学4年生活,可不正是这样 嘛。在这个有大楼、大师的社会群体、社会空间里,我们学习能使人达“至善”之境的文化知识,努力培养“至善”的道德修 养,希冀有一天,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高中时的我们,只知道大学是美好的,是我们的乐园,却不知其究竟为何 物。

  这4年,我逐渐体会了学习的快乐。

  说实在话,高中的学习生活是苦役,每天两点一线,身陷题海,苦不堪言。而在大学课堂上,听手执折扇、脚穿布鞋 的老先生讲先秦诸子风范而仰慕之;听带浓重方言口音的老师讲陶渊明的淡泊恬适而神往之;听用地道的英语授课的老师讲莎 士比亚而赞叹之……其乐融融。在大学里听讲座,也是一件极有意思的事情。请来做讲座的往往是大家名流,内容相当精彩。 我曾有幸聆听教诲的著名学者教授就有陈大康、章培恒、严家炎、邓绍基等等,他们或以学理深厚见长,或以激情昂扬胜场, 无不使人深受启发,其益罔极!

  大学学习还有一乐,那就是读书。我喜欢到

图书馆把感兴趣的书借回来,把自己关在宿舍里,看到哈哈大笑或者痛哭 流涕。喜欢看书就喜欢淘书,学校南门的旧书店我是常去的,东南门旧书店的老板和我是朋友。每每淘得一本好书,总要高兴 好一阵子,其乐无穷。

  这4年,感受了深厚的校园文化。

  这不仅仅体现在学术讲座上,也不仅仅因为这所百年老校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它还体现在能反映当代大学生精神 面貌的校园文化活动上。我简单地称我们的校园文化为艺术的文化、竞赛的文化、爱的文化,当然还不能忘了娱乐的文化,因 为它们本身就带有娱乐的成分。每年的文化艺术节和科学文化节都一起开幕,将科学和艺术联结在一起,是一种艺术的文化, 也是文化的艺术。而每学期举行的舞蹈大赛、歌唱大赛则舞出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唱出了时代骄子的精神面貌。“爱” 的文化则最集中地体现在“圣兵爱心社”和“桂苑之歌”上。前者是我国高校中最早成立的爱心社之一,15年来,她给许多 贫困的农村子弟送去了温暖,送去了关爱,帮助许多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积极的影响。耳濡目染这个 爱心社团的工作、事迹,我深受感动。而后者,则被广大学子誉为华师的“

同一首歌”,她集中了全校的优秀歌手,精心打造 ,对外售票,所得票款悉数用于扶贫支困,在湖北高校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写到这里,我不能不说说在武汉高校中流传甚 广的一个说法:“爱在华师”。不了解的人经常会理解为华师美女众多,故乃武汉广大学子爱之所在。其实,这样理解“爱在 华师”未免太狭隘了。此爱,非独“情爱”之爱,乃“仁爱”之爱也。用英国诺丁汉大学名誉校长杨家福先生的话说,这是一 种“大爱”,乃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爱众生,爱万物之谓也,华师的爱心社就是明证。

  这4年,我爱上了华师。

  爱上华师并不是爱上了这里的女生,虽然她们真的很可爱,但我在这里没有找寻到自己的爱情,而这丝毫不影响我对 她的爱。我爱华师,爱她的“忠诚博雅、朴实刚毅”;我爱华师,爱她的“求实创新、立德树人”;我爱华师,爱她的秀美风 光、青春靓丽……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生活了4年,对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有了深厚的感情。那春天的玉兰、秋天的桂子, 夏天的枇杷、冬天的梅花……一切的一切,都曾联系着我们的喜怒哀乐;那整修的球场跑道,新盖的教室宿舍,都见证过我们 的勤奋疲惫。

  带着无知的空行囊来,这4年,却让我背着充实的包裹离开。虽也可算小有所得,但也常懊恼浪费的时间太多。奥斯 特洛夫斯基说:“人,应该赶快生活。”我们也应该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争取在大学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充实自己, 服务社会。离别在即,竟无语,不敢凝噎,惟寄此数语为后来诸君作前车之鉴。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