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郑保定:进洞房当法官完成人生转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16:16 新疆都市消费晨报

  晨报石河子讯:

  郑保定没有想到西去的列车不但使他提前结束了自己的单身生活,而且在新疆完成了由会计到法官的人生转变。

  郑保定来疆时不满18岁,来之前在河南巩县(现巩义市)当农业社会计,家中只有他一
个独子。郑保定的父母亲虽然舍不得爱子远离,但也是识大体之人,知道支援边疆是件光荣的事,因此犹豫之后就同意了。

  郑保定在村里已经有一个包办的对象,临走的时候,对象不同意郑保定来新疆,说新疆那么远,走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岳父为了女儿闹到了乡政府。乡里经过短暂的商议之后作出了决定:干脆让他们结婚,然后一块去新疆。

  当时郑保定只有17岁,对象16岁,都不到结婚年龄(1954年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20岁,女18岁)。在他们一再请求下,工作人员如实填写年龄后,给他们办理了结婚证,但他们走出门不久,婚姻登记处的领导骑着自行车追了上来,要让他们回去重新办理手续。原来领导知道他们要支援边疆建设,情况特殊,算是特别办理,然后把他们的年龄改为法定结婚年龄后,他们终于又拿回了结婚证。

  当他们相互看着这来之不易的结婚证时,长出了一口气。他们也没有任何准备,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妻子就直接走到郑保定家,在家过了一晚就到县里集中,随后他们共同坐上了西去的列车。

  在苦难中磨练

  坐了两天火车,到达甘肃张掖后,兵团派车把他们直接拉到了农八师23团(现143团),整整坐了一个星期的敞篷车。休息了两天后,郑保定被分到了一连(现18连),开荒种地。

  当时大家都住在集体宿舍,在地上铺上麦草就成了大通铺。住了一段时间,团领导考虑到要照顾夫妻关系,就指示准备盖房子。由于没有条件,所谓的盖房子其实是用苇子搭起来的棚子。平地挖沟,把苇子一栽成隔墙,房顶也是用苇子遮盖。好在那时雨量小,下雨的次数也少,不然他们就要成“落汤夫妻”了。

  郑保定的家中只能放一张一米多长、一米多宽的用麦草做的所谓的“床”。家里没有什么可以走动的地方,一进门就是“床”,鞋子脱了要放在门外,脸盆都要立起来放,这样他们已经非常满足了——毕竟算是有了他们自己的“洞房”了!

  现在回想起来,让郑保定还心有余悸的是用抬把抬土。用两根棍子和一些柳条编成抬把,然后两个一前一后人抬土。刚开始郑保定还能用两个胳膊抬起来,走到最后就成了走一步用腿把棍子顶一下,帮助手换一换,如此交替才能接着走下一步。前面的人也要停下来等一等。第二天早上起来,两个胳膊疼得抬不起来,手上全是磨得血泡。

  郑保定也曾偷偷找没人的地方哭过,但干活时还是照样咬着牙坚持,他不愿让别人瞧不起。那时郑保定虽然年龄小,但是干活却不愿落在别人后面。一天三顿都在地里吃,没有午休。吃了晚饭还要突击两、三个小时才能收工。身边有人受不了苦,撑不下来就跑回家了,但郑保定还是硬撑下来了。

  在磨练中成长

  凭着吃苦耐劳,郑保定第二年当上了班长。当时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主要是看劳动,郑保定干活特别卖力,自己也十分用心,爱学习。从河南来之前又是团员,当班长后又被选举为团支部副书记。由于郑保定汇报工作时特别扎实,成绩突出,办法新颖,后来就被提升为连队文教。在团里小有名气。

  这时连里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人偷了东西,陈元善副指导员就让郑保定和他一起调查。陈元善当时与嫌疑人谈话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丢失的物品是被里、被面,嫌疑人也承认是他偷的,但陈元善接着问他被里、被面是如何装走的,嫌疑人回答说:装裤子的口袋里。

  一般人问到这也就会相信嫌疑人说的话了,案也会因此了结,但陈元善找来一套被里和被面(当时的被里、被面都是用粗布做的,十分厚重)让嫌疑人往裤子口袋里装,嫌疑人怎么也装不进去。不得不承认是装进包里的,包则是偷另一家的。

  陈元善通过一个疑点发现了另外一件事,虽然是一件小事,但郑保定感觉到侦破的技巧远不止这些,善于观察、学习的郑保定对侦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陈元善发现郑保定对侦察有很大兴趣,又爱思考,就把郑保定推荐给了团保卫科副科长。与副科长见面后,他对郑保定印象非常好。随后安排郑保定到兵团政干校政法班去上学。从1959年到1961年,经过一年半系统学习,郑保定回团保卫科后主要搞侦察兼内勤。

  在成长中执法为民

  1961年,劳改队一名叫王军(化名)的犯人死亡,死亡人名单都要报保卫科,报到科里后由郑保定登记到死亡登记簿上。两年后死者的儿子找来了,说受母亲委托要把父亲的遗骨搬回老家去。

  “当时那个年代正在讲阶级斗争,因此我们给他做工作,劝他不要挖坟了。但他说母亲哭闹着一定要迁。科长就把这件事交给我办理”郑保定回忆。

  郑保定记得两年前一次办案返回时,穿过坟地的便道旁边,看见有一座新坟,木牌子上写着犯人王军之墓。现在他儿子来迁坟,郑保定就带着他直奔那里去了,但发现牌子不见了。

  同时,这一片坟地所有给死亡者立的木牌都不见了,原来是被附近职工拿走当柴烧了。郑保定就凭记忆告诉王军的儿子是路边的这一个坟,但挖出来后王军的儿子说死者不是自己的父亲,因为父亲临死前给他寄回了一颗牙,而挖出来的死者一个牙都没有,当时他的父亲死时才四十多岁,寄给儿子的牙不可能是最后一颗吧!

  那就是边上的这一个坟--郑保定想应该没错了。可挖出来后一瞧,满嘴牙,也不是。这下麻烦大了,郑保定心里也着慌了,不能再挖了。郑保定赶紧去

医院把当时住院的犯人名单都找出来。因为那时犯人死了都是犯人去埋。郑保定终于找到了埋王军的犯人。

  由犯人来指定,然而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也不敢肯定,就又叫来一个犯人商量。结果确定下来后,挖出来一看,尸体就缺一颗牙。这时王军的儿子把父亲寄给他的那颗牙掏了出来,一安,刚好安上。

  终于找到了,郑保定也松了一口气。同时但郑保定内心感到十分愧疚。因为路每年都在变化,死亡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层呢!虽然当时谁也没说什么,但是通过这件事郑保定告诫自己一定要从中汲取教训,今后做事应该更加严谨。

  1972年落实政策后,郑保定被分到石河子纺织厂保卫科,几年后当上了保卫科科长。1979年元月被任命为石河子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不论任何案件,郑保定只依法办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他判过许多大案要案,直到1996年退休。

  郑保定自豪地说:“如果大家都依法办事,什么事情都好办。这关键是看自己愿意做正派的人,还是愿意保住乌纱帽。本人最大的满足就是不论工作中还是退休后,从来没有人找过自己的不是,过得心安理得”。

  现在郑保定与老伴新买了一套110平米的楼房,居住环境十分幽静,五个子女都十分孝顺。除了代理案件外,闲暇时郑保定还养养小动物,每天外出散散步,锻炼锻炼身体。感觉虽然退休了,但也没闲下来。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人物简介

  郑保定,男,汉族,中共党员。1938年11月出生,原籍河南巩义市未河镇。1996年退休,现被聘为石河子市红山法律事务所律师。高级法官职称。

  1956年支边来到新疆,曾任公安侦察员、法院审判员、保卫科长、中级法院副院长17年。曾在兵团政干校、新疆大学、中央政法干校、中央党校、人民大学高级法官培训中心学习。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已被录入《世界优秀专家名典》、《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等7本名典。作品有《人民法院依法执行的财产,财产所有权从何时转移》、《国营农场的农业承包》。曾审理、代理仲裁过不少大案要案。

  北疆新闻中心实习记者 刘红艳 北疆新闻中心记者 陈重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