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朱振兴: 我说还是新疆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16:16 新疆都市消费晨报

  “我说呀,还是新疆好。”朱振兴老人1956年从河南省荥阳县贾峪石佛沟村支边进疆,回忆起在新疆生活的50年里,开荒种田,打土块盖房子,自已泡制中药……他总是感慨万千。

  6月6日上午10点钟,记者如约来到32小区朱振兴老人的家中。推门进屋,干净整洁,清清凉凉;头发花白的朱振兴老人退休在家已有7个年头,我们不禁感叹时光飞逝。当年进疆
时,他还是一个年仅17岁,身单力薄的毛头小子;如今已是儿孙满堂,头发斑白的老头儿。

  采访中,他还给记者念起了6月份才完成的一篇纪念河南支边青年进疆50周年的诗稿:“五六支边进新疆/风风雨雨五十秋……年高叶落不归根/献了终身献子孙”。

  顶替别人来新疆

  1956年春天,新疆向河南荥阳县“招兵”,要求18岁-25岁之间,身体健康、未婚的男女青年都能来报名。荥阳县的年轻人知道这个消息后开始涌跃报名,朱振兴也是其中之一。

  朱振兴家住河南省荥阳县贾峪乡石佛沟村,家里弟兄5个。听说可以“参军”,17岁的朱振兴激动的几夜没合眼,好不容易捱到报名的日子,看着同村的年轻人一个个报上了名,负责报名的工作人员却对他说:“你年龄不够,个子太小,身体也单薄,去了可能连自已都照顾不了。”就这样,朱振兴被拒绝了。

  就在朱振兴伤心不已时,事情却突然有了转机。报名第二天,石佛沟村的生产队队长急匆匆的找到朱振兴说:“村里空了一个去新疆的名额,你顶上,明天收拾下去县上集合吧。”

  兴奋的朱振江仔细询问才知道,这个名额是同村的一个青年的,因为他一直与奶奶相依为命,父亲早年外出至今未归,奶奶听说唯一的孙子去那么远的地方,怕他像父亲一样回不来,死活不依,朱振兴这才圆了“当兵”梦。

  告别家乡,告别亲人,朱振兴背上行囊来到荥阳县集合。到了县上他才仔细的看到“招兵通知”,“那哪是参军呀,到了县上,才知道自已要去的地方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根本不是去参军。”朱振江虽然有点失望,但是一想到从没有出过远门的自已可以做上火车,可以独自一人闯天下还是兴奋的把一切甩到了脑后。

  就这样,朱振兴和同村的朱继妮、朱敬云一同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我们一个村就来了我们三人,我们是同村、同姓,又是同学,按年龄排,朱继妮是我们当中的老大,我是老小。”朱振兴回想着当年,呵呵的笑说,个子属我最小,来新疆后我们三人还分到了一个连里,就是后来我调去上护校,在医院工作后大家也没有断联系。

  在新疆的几十年里,朱振兴与朱继妮、朱敬云比本家的兄弟还亲。现在,另两位老人都已经相继去世多年,但他们的孩子还是会经常来看望朱振兴。

  那天临行前,黑压压的人群,大家扛着行礼,胸着别着印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自已姓名的小红布,坐上了由郑州向西开的专列。一火车的人对自已要去的地方都没什么概念,火车上一天提供两顿饭,就凭胸前的小红布免费领取。

  一路颠簸,因为大家都是同乡,年轻人在说说笑笑中到了张掖。“下了火车天还没黑,我们又改乘汽车到达张掖市的一个兵站留宿。”朱振兴老人还记得,一辆辆大篷汽车一字排开,拉着我们浩浩荡荡向前开进,大家都把自已的行礼垫在屁股下,紧挨着晃到兵站。

  第二天,天刚朦朦亮我们都被叫醒,坐上汽车继续赶路,大概又走了一天的行程,在天没有黑透的时候我们赶到了酒泉。就这样,我们白天赶路,晚上到下一个兵站住宿,经过酒泉到玉门,从玉门到安西,又到猩猩峡、吐鲁番、玛纳斯,最后在农八师24团(现在的农八师146团)多住了几天。

  在朱振兴老人脑海中,安西的大风,猩猩峡的骆驼、吐鲁番少数民族的辫子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还有过了乌鲁木齐后满眼不再是戈壁,有了更多的绿色。

  “我们在玉门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出发到安西,一路上风好大,我们在兵站打饭的时候,都要赶紧把饭盒盖住,速度慢点就得多刮进点沙子。”朱振兴老人笑着说,吃饭的时候兵站一位同志还打趣地跟我们讲:“这里的风也欢迎你们来呀,看这一年只刮一次的风,还叫你们给跟碰上了。”

  听了这话,大家就着沙子吃饭的心情好多了,谁知这位同志又补了一句:“我们这里的风,得从大年初一刮到12月31,天天如此。”想想,这也是对当地气候的一个形象描述。

  稀里糊涂上护校

  一路兴奋,一路新奇,年青人似乎都忘记了旅途的劳顿。

  经过十几天的行程,河南支边青年们终于到达了农八师24团,就在他们安心休息的几天里,24团的9个连队都接到了通知:“赶着马车来接分派的支青。”

  2-3天以后,支青们被分到不同的连队,朱振兴和同村的三个人被分到了24团8连。行礼放到马车上,朱振兴与伙伴们徒步跟着马车,满天的星星出来时才走到8连。“记得当时没有电,天黑漆漆的,每个屋头都挂着汽灯。”

  朱振兴说:“我们到的时候,连队里只有火房是用土块垒的,所有人住的都是芦苇屋,就是把许多芦苇扎成把,然后捆在一起,中间插一根木棍,芦苇两头一弯,门洞前挂个布帘子,地上也是芦苇把子,铺上一层麦草就大功告成了。”

  据朱振兴老人讲,这一个芦苇屋可以住8-9个人,大家睡觉时都是头朝门,每个人的头前整齐的摆着各自的洗脸盆。“每到夜晚,你经常可以听见狼叫,天黑时,远远的还可以看见一双双绿绿的狼眼。”朱振兴说,那时候狼好像不吃人,只吃小羊、野兔之类的小动物,与人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且大片的苇湖中,不光有狼,还有狐狸等野生动物。

  没几天,刚刚熟悉环境的朱振兴就和同伴们一起下地劳动了。“我们到的时候,棉花苗已经一扎多高了,第一天下地干活就是给棉花‘脱裤腿’,也就是把棉花最下面的两片叶子摘掉,有助于苗之间通风。”

  朱振兴老人回忆着说:“那段日子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大家都没有表,也没有日历,过的连初一和十五都不知道,反正每天天不亮就被喊起来下地干活,中午吃完饭接着干,晚上天黑的分不清是苗是草的时候才收工,天天如此。清晨时,人乏的根本听不见敲铁板叫下地的声音,直到有人挨个拽着耳朵叫才迷迷糊糊起来。”

  “粗粮吃,细粮卖,下雨天当礼拜。”这是那个年代非常流行且具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所有的人几乎没有时间概念,天天拼命干活,而且是比着干,只有到了下雨天才算是老天赏赐的休息。

  也不知道干了多久,朱振兴老人只记得在自已收完麦子的那个季节里,一天上午,连长把他叫到跟前:“你下午别干活了,收拾一下东西到24团团部报到。”“我跟谁去呀,有没有人送我们?”莫名奇妙的朱振兴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连长回答道“就你一个人去学习,大小伙子了还怕什么呀?”“那我还是不去了吧。”也许现在的人对于朱振兴老人的回答不能理解,据老人讲,那时到处都是苇湖,到团部要走近1天的路程。

  “那苇湖大的放眼望去看不到边,高的你伸手都够不到顶,而且到团部去必须穿过苇湖才能到。”对于17岁的朱振兴来说,放弃学习是他当时最想选择的。

  至于为什么选他去,到现在朱振兴都还不明白。“我年龄小,高小毕业,还算是有些文化,那时候每个连队分来的支青越来越多,卫生人员明显不足,我想这可能是让我去学习理由吧。”

  朱振兴又背起行囊,和9个同志一起从24团团部到农八师师部,各团的人员加起来有48个,大家集中以后又坐汽车来到小李庄(原石河子八师医院旧址)开始学习护理。

  朱振兴他们是这里的第二批学员,到1957年2月28日,由于机构改革,培训班撤了,通知学员各回各连,而当年的二医院要成立精神科,校长向学校要10名男护士,而朱振兴又幸运的成为其中一员。

  兢兢业业干工作

  到二医院精神科实习以后,朱振江才算有了时间观念,因为从那时候开始,他开始有规律的三班制工作。在一年的实习期里,老护士带着他们给精神人打针、服药、洗头、喂饭、清洁……。到1958年,医院又组建了中药房,朱振兴被调到药房做调剂员,这一干就是一辈子,他不但长了一身的技艺,还干出了名气,直到1998年退休。

  在医院上班,朱振兴觉得自已经历了两件大事:一是在买不到成药的时候自制成功小活络丹,二是入了党。

  在那个缺少药品的年代,经过多次实验,朱振兴和同事们终于自制成功小活络丹,不过他也差点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由于新疆冬天寒冷,许多人得了风湿病,由于小活络丹止痛的作用很好,所以很多人认它。但是有一段时间,这种药根本买不上,医院就让我们中药房自制。”

  小活络丹里包括:川乌、草乌、南星、地龙等成份,其中川乌、草乌、南星的毒性是非常大的,当制作的差不多的时候,因为朱振兴是主要的制药者,在药配制完成后,他第一个把药放进了自已的嘴了。“没过几分钟,我感觉自已头发昏,有点站立不住,就赶紧提醒身旁的工作人员煮了肉桂,喝下去才算解毒,捡回一条命。”

  朱振兴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每一个人都看在眼里,1965年,经过指导员的鼓励,朱振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至今让他非常自豪的一件事情。

  “在新疆风风雨雨50年,我已经离不开这里,只希望走的时候把骨灰撒在南山,撒在这片留有我们血汗的沃土。”朱振兴说,他就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对国家也没什么大的贡献,没有什么发明创造,但是他问心无愧。

  朱振兴6月份完成的诗稿

  五六支边进新疆

  风风雨雨五十秋

  平易近人四邻好

  辛勤工作荣三优

  花发爱妻常伴守

  同甘共苦无他求

  改革开放政策好

  目睹石城大巨变

  路宽楼高林成荫

  游子归来不认门

  小康生活第二步

  丰衣足食看今披朝

  年高叶落不归根

  献了终身献子孙

  文/图 北疆新闻中心记者 李丽

  相关链接:

  人物简介:朱振兴,男,汉族,中专学历,中共党员。中药师,1939年4月生,河南省荥阳县贾峪乡石佛沟村人。1956年支边进疆,分配到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抽调到护校学习,后调兵团二医院工作至今,担任中药调剂、中药师、主管中药师等工作。几十年,为兵团的医疗卫生工作做出了贡献。荣获众多的荣誉称号。1958年受兵团二医院党委奖励一次,1958年、1959年受兵团奖励各一次,1960年被评为石河子管理处优秀团员,1960年被兵团政治部树为红色青年标兵,1961年被兵团第二医院评为五好干部、五好青年标兵,1962年、1963年被兵团二医院评为优秀团员、五好干部,1963年兵团直属石河子地区代表筹委会奖励一次,1964年至1997年被兵团二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优秀团员2次,优秀党员2次,优秀工会积极分子2次。1993年由农十师一八五团授予扶贫医疗三等功一次。在工作期间,写经济论文10篇,参与编写(兵团卫生系统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考试大专水平考试复习纲要)(中药部分)一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