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影节变得更专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14:42 新民周刊 | |||||||||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明星阵容非常强大,不仅是历次电影节中星光最为灿烂的,而且比之今年其他的国际A类电影 节也丝毫不逊色。 撰稿/钱亦蕉(记者) 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举办到第九届,这个中国唯一的A类电影节,经历了诞生时的风
看头就在明星上 唐丽君上任后,首先抓的就是“明星工程”。因为对于老百姓来说,电影节很大程度上是看热闹,懂电影的人看电影 ,不懂电影的看明星。明星够不够“亮”,将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态度、记者的参与度和电影节的声誉。以往有几届上海国际电 影节请的明星偏弱,马上引起观众的不满;而中国其他城市举办的一些电影节,也往往因为请不到足够分量的境外明星,而提 升不了电影节的口碑和地位。 今年的“星光”在评委方面就已经体现出来。本次电影节“金爵奖”的评委会主席将由著名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担任 ,副主席为中国导演冯小刚,9人的评委会当中有3位曾获奥斯卡金像奖,分别是意大利导演加布里尔·萨尔瓦托、英国制片 人邓肯·肯沃西和西班牙导演曼努埃尔·居蒂耶雷·阿拉贡,另外还有两位中国导演是徐静蕾和关锦鹏。“亚洲新人奖”则由 对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崛起功不可没的田壮壮领衔。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有分量的电影人将出席本次上海国际电影节。据了解,已确定行程的包括凯瑟琳·德诺芙(《八 美图》、《最后的地铁》)、西格尼·韦弗(《异形》)、娜塔莎·理查森(《伯爵夫人》)和利亚姆·尼尔森(《辛德勒名 单》)夫妇、安迪·麦克道威尔(《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爱德华·诺顿(《一级恐惧》)、张东健、真田广之(《无极 》)、张柏芝、吴彦祖、安东尼·明格拉(《英国病人》导演)、李安、徐克、谭盾等等,还有内地一众“大腕”,如此强大 的实力阵容在历届电影节中尚属首次,届时红地毯上一定会星光璀璨。电影节组委会负责明星工作的任剑伟表示:“本次电影 节的境外明星到达率比之今年其他的国际A类电影节也不逊色,至少肯定比柏林电影节强。” 请明星是电影节的“重头戏”,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而言,也有相当的难度。早些年,由于中国电影市 场开放度和电影节的知名度不够,一些国外重量级明星不愿千里迢迢来上海,而一些国内所谓“大腕”也存在讨价还价、谈条 件的现象。不过,今年出现了很大的改观,今年的请明星工作让任剑伟很感慨,“我们可以说动用了所有想得到的资源和关系 ,除了直接联系外,还邀请一些国际友人如靳羽西帮忙联络,也找了一些经纪公司广发英雄帖。邀请明星的力度很大,但邀请 过程中让我感受更深的是,今年确实比以往方便了,很明显说服不是那么困难了,我想这与上海国际电影节知名度提高有关。 只要电影节做大了,更有影响力,那明星自然不请自来。” 如果仔细研究来沪明星名单,会发现中国电影市场的开放对吸引明星也功不可没,《伯爵夫人》、《无极》等合拍片 ,带来了主演影片的美国和亚洲明星。想想,如今连好莱坞大片《碟中谍3》都选择上海作为外景地(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谁又能说有一天国际级帅哥汤姆·克鲁斯不会走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红地毯呢? 新的选片方式 今年,电影节组委会共收到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746部报名影片,数量为历史之最,比去年增加了42.3% 。这些电影来自领馆推荐、资深电影人推荐,组委会主动出击到世界各大电影节去邀请,也有自己报名参加的。 “报名电影的增多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选片委员会的压力。”负责选片和外联的於侃算得上电影节的元老了,参加了全 部九届的筹备工作,他告诉记者,上海国际电影节在第二届才正式被国际制片人协会确认为A类电影节,从一开始它就按照国 际规范来操作。不过,参与第一届审片的人不到10个,而到今天第九届,选片委员会大大扩充,达到了30多人。以往,担 任影片字幕翻译工作的一批研究生成了天然的第一审片人群,而为了更公正、有效地选片,本次电影节邀请了更多专家(大学 电影专业的教师、导演、影院经理等)参与审片,且经过三轮筛选,才确定最后的参展影片,并提交参赛片候选名单,由广电 总局分管领导最终确认参赛影片。 审片过程到底是怎样的?电影节的参展片和参赛片到底如何诞生的?一直是外界所好奇和疑虑的,参与了今年审片的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石川教授,向记者介绍了一些其中的情况。“我们要从这746部中挑选出最后的270多部参展片,工作 量相当大,所以分成几个小组来看片,每部影片都至少要有2名以上组员签名填写意见,才能入选。我从4月1日开始双休日 看片,一直看到6月中旬,平均每人每天要看5-7部片子。”至于评选原则,石川说:“艺术性第一,大多选择风格化的, 原创性比较强的电影。当然也要注意文化沟通性和价值观原则,一些中国观众不易看懂不易接受的片子,不宜入选。”在审片 当中,石川发现,今年独立制片比较多,总体水平比去年高。法、意、加等传统电影大国,还是有不少好片,而今年亚洲电影 显得比较弱,南美的阿根廷则比较突出,包括最终入选竞赛单元的《爱在城市》等好几部影片,都非常优秀。 如果说参展片的选择还可大而化之,那么仅有的17部参赛片的选择则显得更谨慎。於侃介绍,电影节对参赛影片的 要求更高,必须是2005年6月以后发行的才够条件,并且偏重于艺术片。石川也认为,“参展片是对外售票的,要兼顾艺 术和市场,讲究可观赏性,太小众的不行。而参赛片的选择则倾向原创和导演的个人风格,一般都是能深刻鲜明地体现当地( 或本民族)文化的,因此与观众口味有些差距,这也是为什么往年老有观众会觉得参赛片反而不大好看的原因,其实是观众的 欣赏口味经过这些年被好莱坞化了。电影节其实也起到了对观众的引导作用。” 另外,A类电影节必须遵循唯一原则,即每部影片只能参加一个A类电影节的竞赛单元。上海作为A类电影节的新军 ,底气毕竟不如戛纳、柏林、威尼斯等老牌欧洲电影节足,参赛影片稍稍逊色。而每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都会等戛纳电影节结束 以后才举办,那是因为有一批戛纳未入选的影片还会报名上海电影节,大牌明星也不会因档期冲突而不能成行。 合拍片是特点 相对我们通常的引进片,电影节展示的影片更加多元。唐丽君说,“希望上海国际电影节能成为好莱坞发行体系外的 第二放映渠道”。电影节的影片一般无需付版权费或者按照分账发行,而是在规定期限内限定一定数量的场次来放映。这样的 方式让观众不出国门,就能领略各国电影的风采,而不仅仅局限于好莱坞。 上海国际电影节办到了第九届,但特点一直不是很明显,今年,唐丽君提出尝试把“关注合拍片”作为特点。本届电 影节的国际论坛,将专门有一场是针对合拍片的,已经引起了境外电影人的兴趣。一方面,合拍片是世界电影的发展趋势,欧 洲、好莱坞近来都热衷于合拍;另一方面,中国电影制片市场还处于半开放状态,合拍片合理解决了境外资金进入中国电影市 场的问题,并且能很好地规避市场风险。由于政策限制,上海国际电影节没有电影交易市场的支撑,因此关于合拍片的面对面 洽谈成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个衍生交易渠道,如果能够成功推广,将进一步提升电影节的吸引力。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