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人物周刊专题 > 正文

世界杯里的非典型性怨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11:23 南方人物周刊
世界杯里的非典型性怨愁

  世界杯已经把超女和国脚这样和世界杯完全没有关系的人团结在一起,证明的正是消费市场的多元化、深入化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离德国世界杯开打还有几天,如果觉得时间实在难熬,就吐点怨恨,再做一场2050年的春梦,以忘记现实的不堪吧

  -阿乙

  6月3日,中国队与瑞士队为后者的世界杯之旅进行了一场热身赛,结果是1比4。

  但这并不妨碍国内媒体苦中作乐,某专业报在中瑞热身前夕打出超粗黑大标题:中国代表亚洲?

  这种苦中作乐的例子在中国海外球员的报道里俯拾皆是。董方卓在比利时乙级联赛稍微出点彩,就被认为离曼联只有一公分。谢晖和杨晨当年看起来也完全是为解救德国足球去的。李铁直到被埃弗顿扫地出门,还有报道认为他价值非凡。最典型的例子是曲圣卿,这位在申花没位置的球员被迫沦落到澳大利亚超级联赛混饭,但有人硬生生把他写成MVP,后来这个在大洋洲升起来的太阳,回到中甲谋饭。这和NBA最佳球员纳什要到奥神队效力一样,你能理解吗?

  在网站里,海外球员一有风吹草动,其报道往往就被置顶,这说明它们在点击率上占优势。一位曾编辑海外球员新闻的媒体人员对笔者说,很明显能够看到这里边存在着错位,也就是在英国踢球的中国球员并不是当地球迷歌声中的太阳,而可能只是个在

麻将桌上封闭自己的“暂住人员”。

  读者的需要决定了报纸的产品制造,读者说:要有鸦片。于是就有了鸦片。但是并不是每盒鸦片都能卖到好价钱。可以断定的是:读者对中国足球的消费已经集中到海外球员报道一块,而曾经红火的中国队报道和联赛报道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中国足球原创出来的球迷正在锐减。

  今年4月26日国青与日本队热身赛前,一位叫卡佳的女网友在博客放出话来,要与当场中国队表现最佳的球员共度浪漫一晚。所有在中国足球身上没吃饱饭的记者都去采访了这位女网友,结果她的知名度大幅度超越国青队内任何一位球员。我们今天可以叫这为“卡佳奇迹”。

  之所以是奇迹,是因为发生得太少了。就像公交车上唰地站起一位年轻人,把老人搀扶到座位上,我们也叫它奇迹。卡佳事件受到了网友的两种质疑:一、卡佳你想出名,也不用这么炒作吧?这是把卡佳当成木子美的;二、中国足球现在都这样了,还有必要吗,傻不傻呀?这是替卡佳觉得不值的。

  但在过去这不是奇迹,人们也不会很快将当事人定性。对待上世纪90年代那些在中国队大巴面前跪下的球迷,人们说他傻,但唾沫和空气中多少还有一点悲壮的味道。但是今日有谁还跑到中国队大巴面前拦车,大家准会呵呵哈哈。这是一件搞笑的事情。

  当年鞍山著名球迷罗西不要老婆不要事业,只要足球。但是中国足球今日已中“假黑”二毒,犹如屡战屡败的蛐蛐,已不值得任何普通人进行物质上和感情上的投资了。现当中超联赛的观众席出现在电视镜头时,往往是警察不比观众少,空座倒比话剧院多。

  当年足协副主席阎世铎意识到联赛不景气,下决心改“甲A”为“中超”,但名字好听了,上座率还是继续往下降。另一名副主席杨一民曾在中超联赛工作会议上公布中超联赛的上座人数及电视转播情况,结果2004年首届中超联赛的上座率(平均每场1.1万人),比2003年末甲A下降了整整38%。而电视观众则下降了42%。长期关注大连足球的当地记者姜末在博客上说出了大连队今年的上座率,“平均只在8000左右”。

  在总结观众缺失的原因时,很多人倾向于认为假球、黑哨给中国足球带来了诚信危机,进而导致赞助商的信心危机。但是,这种论点只适合主观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它不能解释客观上的崩溃与必然崩溃。

  今年5月17日,巴萨与阿森纳的冠军杯决赛将打,笔者偶然走到一个叫光棍基地的酒吧,发现这里已经被巴萨中文网北京站的球迷占领了。也就是这一夜,一扇未知的大门彻底打开。我过去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国外球迷举动在这里得到了无差别的呈现。这帮80后的小孩子在开赛前对着大屏幕唱了整整半小时的巴萨队歌,而他们的身上则穿着自己印制的巴萨纪念衫。在拉尔森出场后,他们有节奏地狂喊“拉森”“拉森”,中间少念一个“尔”,说明他们是用标准洋文念的。

  我感觉到只有在周杰伦演唱会出现的场面在这里出现了,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奇异。人会迷成这样吗?人会为自己偶像的小小失误痛哭吗?这种痴迷不悟以前出现在“5·19事件”上,出现在大连金州,但是今日倾诉的对象是一支八杆子打不着的外国球队。

  像我们这些老去的球迷心里很可能会问,巴萨是你家亲戚吗?

  我生于上世纪70年代,印象中1994年开始通过中央电视台接触意甲,但是因为有线和加密频道的原因,看到的比赛还是很少,所以重心还在国内足球,还在关注中国足球的一城一池。随后我们能够看到德甲了,但这个糟糕的联赛未能将中国足球拍死。进入本世纪后,省级、省会级电视台都搞了体育频道,英超、西甲都进入中国,连法甲、阿甲、南美解放者杯也间或有转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联赛与它们逐渐起到了一个相辅相成的作用。即:中国联赛越难看,外国联赛就越好看;外国联赛越好看,中国联赛就越难看。

  但是我们这些半路加入到外国联赛观赏席的人永远只能称作“移民”,因为我们还残留着热爱中国足球的记忆,我们在看巴萨和国米时还带着很多中国足球的乡土气,经常会开些齐达内像宋黎辉的玩笑。但是80后的球迷从看球开始就接触到国外联赛,他们和国外联赛一起成长,和鲁尼、梅西一起成长。他们眼里的中国足球先是死亡的,然后是不必要讨论的。这就是“土著”。

  “移民”意味着很多语言和风俗需要学习,意味着眼前有门槛,“土著”则意味着天赋和与生俱来。

  以前中国队没出线有人给主帅寄刀片和绳索,现在谁要是得罪皮耶罗,可能招致皮迷的砖头。刀片和绳索意味着某种民族情感,砖头则意味着一种转播时代的偶像忠诚。

  我的上个东家今年一开春就说,世界杯是报社的生命线。这话对一贯是二等部门的体育部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压力。报社领导的强烈态度根植于什么呢?

  放在以前,我肯定认为这届世界杯是应该放弃的。因为中国队没有进入世界杯,这意味着民族情感的市场完全缺失,市民看不到中国足球像霍元甲、李小龙一样争光,只看到一帮洋人抢只皮球,肯定没有购买积极性。但是今日之市民,已不是古旧之市民。今日之市民在有《霍元甲》上演时,仍然热情洋溢地去看了,看了以后也觉得李连杰为中国人争光了,但是出了电影院后,大家嘴里都是周杰伦的“霍霍霍霍”了。这是一个游戏和娱乐的时代。

  我的老东家还做了一期世界杯观战指南,薄薄一个小册子,听说卖了200多万元的广告。这就是市场庞大的明证。市场告诉我们,世界杯离开中国队,照样玩得转。就如宇宙离开一亩稻田,不会出现大饥荒。与之相匹配的是,中国球迷的整体审美水准也大幅度提升。像张慧德这种资料型解说嘉宾淡出应属必然,类似于黄健翔、张路、刘勇这样有技术判别力的解说员正在担纲唱戏。

  而被放逐的中国足球又将继续什么样的作为呢?在刘越、黎兵先后做上解说嘉宾后,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生存路线,那就是利用自己在中国足球的经历来解说足球。像陶伟、张路、李惟淼则已经解说了国际足球。世界杯前,搜    狐已经与李毅、李铁等国脚签订合作协议,前者付出五位数到六位数的报酬,后者给前者写评论。这个交易其实早在上届世界杯时就已经有了,当时的《体坛周报》就开设了国脚专栏。我在想一个问题:是不是叫他们国手,或中国手球队好一点呢?

  用勤劳的双手而不是勤劳的双脚证明自己,确实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现实。能继续作证这种狂欢的事实是:不少球评人已经开始与各地都市报合作,世界杯每日供应一篇稿件,以一篇300元,十家报纸使用计算,一篇就是3000元,一个月就是9万元。这个价格相当于半个李宇春。保守估计7家都市报将联合推出李宇春世界杯专栏,据说李宇春将能拿到15万元-20万元,而张靓颖的价码也不会低多少。

  世界杯已经把超女和国脚这样和世界杯完全没有关系的人团结在一起,证明的正是消费市场的多元化、深入化。

  对狂欢的消费已经大过对民族情感的消费。奇怪的是,世界杯最大的卖点恰是民族情感。但是今日可以这样解释,我们消费的是大罗小罗小小罗们的民族情感,我们已经置身事外。我们看世界杯身轻如燕,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他们的为国争光,或为国抹黑。

  足球复制了战争模式。我们欣赏战争本身,已不愿意记得自己是失败者了。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南方人物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