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严打战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14:32 中国新闻网 | |||||||||
六、禁毒严打战役 多警种、多地区缉毒执法协作机制初步形成,提高了整体作战能力
200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4.54万起。其中,千克以上毒品案件1794起,万克以上毒品案件342起,打掉制贩毒团伙1550个,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5.8万名,缴获海洛因6.9吨、冰毒5.5吨、鸦片2.3吨、摇头丸234万粒、氯胺酮2.6吨、大麻941千克。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毒品犯罪嫌疑人46359人,起诉各类涉毒案件33750件46013人。 由于打击和查堵力度明显加大,国内海洛因货源紧缺,价格普遍上扬。据毒品消费市场监测数据显示,云南海洛因价格平均上升了31.5%,国内大部分地区海洛因价格上涨了30%至50%,上海、江苏等地海洛因零售价高达1000元/克。一些地区海洛因纯度明显降低,掺假比例明显加大。北京市零包海洛因的吗啡含量由1月的64.1%下降到10月的37.7%。云南省昆明市零包海洛因的吗啡含量由4月的37%下降到7月的23.1%。 加强专案侦查工作 破获了一批重大制贩毒案件 各地按照周永康部长关于“禁毒人民战争必须打总体仗、联手仗”的重要批示精神,大力强化多警种、多地区的缉毒执法协作和国际禁毒执法合作,不断强化专案侦查工作,全年共破获千克以上毒品案件1794起,万克以上毒品案件342起,打掉制贩毒团伙1550个,破获了一批重大制毒和贩毒案件,有力震慑了毒品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3月26日至5月6日,广东省警方破获了“221A”、“221B、“221C”系列特大走私、贩卖、制造毒品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缴获冰毒46.7千克、冰毒半成品20千克、氯胺酮粉400千克、苯基丙酮等制毒前体2200千克、毒资100多万元、“五.六式”冲锋枪、“五.四式”手枪和气枪各1支,捣毁制造冰毒工厂和非法合成苯基丙酮工厂各1间。6月5日,安徽、湖北、河南、广东、云南、湖南等地公安机关成功破获“4.20”特大跨国制贩冰毒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缴获冰毒42.5公斤、咖啡因6公斤、海洛因100克,以及用于制毒的麻黄草10吨,草酸、醋酸酐等易制毒化学品2.5吨,汽车3辆。8月1日,甘肃、陕西、上海、广东、四川、青海、新疆、云南8省区市公安机关联合行动,一举破获公安部督办的“7.24”特大跨国走私、制贩毒品案件,在甘肃、陕西、广东、四川共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43名(包括缅甸籍2名),捣毁地下毒品加工厂1处、藏毒窝点4处、缴获海洛因4.5千克、冰毒10余千克、大麻1千克以及制毒设备一套、制毒原料一批、涉案汽车6辆、手机33部,现场缴获毒资130余万元,并查封涉案房产数处。9月19日,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山东、广东和香港警方联合破获了“8·01”特大跨国走私贩运氯胺酮(K粉)案件,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缴获产自印度的氯胺酮1010千克、汽车2辆、毒资8万余元,成为我国建国以来一案缴获氯胺酮数量最多的案件。 11月,广州港公安局破获了“3.12”特大跨境走私贩毒案,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6名,缴获可卡因275.5千克、冰毒45.9千克,收缴毒资人民币35万元、港币20万元、日元500万元,捣毁两个毒品加工窝点。 广东省针对制贩新型毒品问题突出的情况,集中开展了打击制贩苯丙胺类毒品犯罪和外流贩毒活动,全年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737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394名,缴获海洛因280千克、冰毒1.23吨、摇头丸386.7千克、氯胺酮晶体489.16千克、可卡因275.5千克。 四川、贵州、重庆、甘肃、宁夏、新疆等外流贩毒严重地区还加大了重点整治工作力度,积极协调流出地、流入地公安机关联手打击外流贩毒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云南省在开展打击外流贩毒的“8.01”专项行动中,抓获了外省籍毒品犯罪嫌疑人4743名。甘肃与云南、广东、上海、青海等地联合破获了千克以上外流贩毒案件15起,抓获外流贩毒嫌疑人33名,缴获海洛因77千克。四川破获了6起公安厅确定的外流贩毒重点案件。贵州与云南、浙江等地公安机关联合打掉了多个由昆明经昭通、贵阳到浙江贩毒的贵州籍犯罪团伙。 各地坚持严打、严管、严防、严治,加大对娱乐场所吸贩毒行为的管理和打击力度,集中清查整治了一批涉毒娱乐场所,依法处理了一批违法经营业主和吸贩毒人员,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广东省共清查整治涉毒娱乐场所415家,追究了68名经营业主的法律责任;湖北省清查娱乐场所1240家,停业整顿涉毒娱乐场所40多家;湖南省清查娱乐场所2576余家,停业整顿185家,依法查封涉毒娱乐场所14家,查获吸食新型毒品违法犯罪嫌疑人员3058名;河南省对全省800余家歌舞娱乐场所吸贩毒问题进行了代号为“闪电行动”的集中暗访行动;江西省开展了“夏季风暴”和“秋风肃毒”整治娱乐场专项行动,共破获新型毒品案件200余起,摧毁贩毒团伙7个,查获涉毒人员873名,对存在涉毒问题的25家娱乐场所依法进行了严肃处理。 开展了抓捕毒贩专项行动 抓获了一批重大毒品犯罪分子 公安部重点指导云南等省开展了抓捕毒贩专项行动,抓获了一批境内外大毒枭。1月8日,缅甸警方在缅甸勐冒县新地方抓获中方公开悬赏通缉的大毒枭马顺苏,并于当日下午移交中方处理。3月5日,福建省公安机关实施“啄木”抓捕行动,在该省福安市成功抓获潜逃9年、公安部公开悬赏通缉的大毒贩刘招华。刘招华、马顺苏等人的落网,不仅震慑了境内外毒品犯罪分子,而且再次向世界表明中国禁毒执法部门同毒品犯罪作斗争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拼搏、锲而不舍的精神。 禁种铲毒工作取得历史最好水平 国内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了“天目-05”铲毒行动,运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提高了禁种铲毒工作水平和发现能力。存在非法种植问题的地区进一步落实禁种铲毒工作责任制,特别是在山区林区组织开展了禁种宣传、航测铲毒和人工踏查,及时发现和铲除零星非法种植的毒品原植物,依法处理了一批非法种植的违法犯罪分子,禁种铲毒工作取得历史最好水平,国内零星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重庆、内蒙古等地曾经零星非法种植罂粟问题较为严重地区的面貌出现根本性好转;天津、上海、西藏、海南、青海、宁夏等6个省市区未发现存在零星非法种植罂粟问题;黑龙江大兴安岭、伊春市乌伊岭区、七台河市,甘肃莲花山、四川九寨沟、福建福安市、霞浦县等历史上零星非法种植罂粟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继续保持毒品“零种植”的记录。 七、禁毒严管战役 以贯彻落实新条例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精麻药品和娱乐场所管理 完善法律法规 2005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为规范和加强易制毒化学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依据。同月,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了《向特定国家(地区)出口易制毒化学品暂行管理规定》,加强了对向“金三角”地区有关国家出口58种易制毒化学品的严格管理。 为强化娱乐场所经营业主的自律意识,公安部会同文化部等部门认真修改了《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并将修改稿提交国务院。 严厉打击易制毒化学品 违法犯罪活动 全年共破获易制毒化学品犯罪案件504起,缴获易制毒化学品157.9吨。四川省对全省2977家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使用单位开展了检查,查处违法、违规单位28家。黑龙江省破获了“12.29”走私麻黄碱案件,缴获麻黄碱片935千克。吉林省破获了“6.20”特大非法销售三唑仑案,缴获流入非法渠道的三唑仑56.7万片。福建省破获了一起向菲律宾走私易制毒化学品案件,缴获麻黄素1.8吨。广东省破获了“7.06”特大走私苯基丙酮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缴获易制毒化学品苯基丙酮3900千克。此案是中国和荷兰在谅解备忘录框架下,通过情报信息交流破获的第一起走私易制毒化学品案件。 规范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和运输环节管理 为全面规范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环节管理,全国公安机关启用了新的《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备案证明》、《第一类、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证》和《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备案证明》。江苏省苏州市积极探索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模式,成立了苏州市易制毒化学品行业协会,由协会来监督会员单位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浙江省公安禁毒部门不断加快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系统建设步伐,开发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软件,实现了网上监督、网上审批、网上办证,提高了工作效率。2005年,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通过国际核查成功阻止3250吨易制毒化学品非法出口。 加大培训力度 举办了多期易制毒化学品执法或《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培训班,提高了民警和业主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水平。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与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联合分别在江苏和陕西举办了政府主管部门和化工企业业主在打击制毒犯罪中建立伙伴关系的研讨会。 八、禁毒国际合作 进一步加强禁毒国际合作,不断扩大我国在国际禁毒领域的影响 成功召开第二届东盟和中国禁毒合作国际会议 10月18日至20日,在外交部的协助下,中国政府、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东盟在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届东盟和中国禁毒合作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更新后的《东盟和中国禁毒合作行动计划》,以及《东盟和中国关于2006年开展打击苯丙胺类毒品犯罪联合行动的倡议》,进一步确定了本地区开展禁毒合作的战略和措施,扩大和深化了我国在东盟和国际禁毒事务中的影响。12月,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与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还在广州共同举办了“东盟和中国开展打击苯丙胺类毒品犯罪联合行动启动会议”。 积极参与国际禁毒项目 在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协调和支持下,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积极推动和参与了“跨境执法合作”、“易制毒化学品管制”、“监督东盟和中国禁毒合作计划实施”、“改进收集安非他明类兴奋剂数据的方法与手段”、“提高中国南部地区打击非法制造和贩运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能力”、“加强东亚次区域禁毒谅解备忘录国家伙伴关系”等项目。 进一步密切同周边国家的禁毒合作 2005年,国家禁毒委员会和公安部继续加强同缅甸、老挝、泰国和印度等国家的禁毒合作,特别是在办案协作、缉毒培训、打击境外毒枭和贩毒集团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5月,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率团出席了在柬埔寨暹粒举行的东亚次区域禁毒合作谅解备忘录(MOU)签约国高官会暨部长级会议。1月和6月,应泰国警方的请求,中国警方先后抓获了泰国警方通缉的毒贩吉拉洒.查瓦拉尼蒂和道奇奇并移交泰方处理,泰国总理他信专门致信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感谢。9月10日,中缅老泰四国警方经过11个月的艰苦侦查,成功破获“11.02”特大跨国贩毒案件,摧毁了韩永万跨国贩毒集团,铲除了涉及中、缅、老三国多个地区的贩毒网络,抓获中缅老三国犯罪嫌疑人70名,缴获海洛因726.8千克、毒资人民币60余万元、港币2.22万元、泰铢410余万元、房产8处、地产3块1115平方米、汽车12辆、枪支36支、火箭筒6枚、手榴弹33枚、子弹1586发、发报机两台。9月,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组团赴老挝参加了第四届中老禁毒合作双边会议,向老方捐赠价值10万元人民币的警用通讯设备和价值60万元人民币的戒毒药品,援助50万美元帮助老挝在老北地区建设戒毒中心。12月,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组团赴缅甸参加了第四届中缅禁毒合作双边会议。2005年,中国警方还分别为缅甸和老挝举办缉毒执法人员培训班。 与欧美国家的禁毒合作继续健康发展 2月,美国司法部缉毒署署长凯伦.坦迪女士访华,双方共同签署了《中国公安部禁毒局和美国司法部缉毒署关于缉毒合作的意向备忘录》。6月,美国缉毒署与中国共同举办了“中美反涉毒洗钱研讨会”。11月,张新枫副部长率团赴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参加了中俄首届禁毒合作部长级会议,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和俄罗斯联邦麻醉品监管总局边境地区禁毒合作议定书》。同月,公安部禁毒局派员赴荷兰马斯特利赫特市参加了第二届苯丙胺类兴奋剂执法会议,进一步密切了与荷兰、比利时及其他欧洲国家在禁毒领域的合作。 境外替代发展取得新的进展 2005年,我国共为缅甸北部地区培训农业及医护人员135人,帮助罂粟种植区新增粮食作物5000余亩,积极推动援助缅甸500万元人民币的替代发展项目的实施。在中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帮助下,老挝罂粟替代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向国际社会宣布全面实现罂粟禁种。 九、专业队伍建设和禁毒基础工作 大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禁毒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禁毒装备和保障水平 进一步加强禁毒队伍的专业化正规化建设 各级禁毒执法部门始终把禁毒队伍建设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周永康部长对禁毒民警提出的“四懂”、“四会”的基本要求为标准,以国务院授予“模范禁毒支队”荣誉称号的云南临沧禁毒支队和缉毒英雄吴光林烈士为榜样,继续组织开展禁毒民警大练兵活动,掀起向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学习的热潮,不断提高禁毒民警的政治、业务和体能素质。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仅云南、广西等省区就有20余名公安民警在禁毒工作中英勇负伤。 积极开展禁毒法制建设 加快禁毒立法进程 2005年,在国务院法制办的指导下,禁毒立法步伐明显加快。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相继公布实施,对于加强易制毒化学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将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积极开展了禁毒法立法调研工作,加快了禁毒法立法进程,并已于2005年10月将《禁毒法(送审稿)》提交国务院。 继续加大对禁毒工作的投入 不断夯实禁毒工作基础 2005年,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央编办的大力支持下,禁毒队伍机构编制、专门经费、基础设施等得到加强,禁毒情报研究机构、戒毒康复场所等一批禁毒基础设施纳入了规划建设。广东省进一步加强了禁毒专业队伍建设。2005年9月,省公安厅成立了禁毒局,广州、韶关、汕 尾、江门、中山、揭阳、河源等地组建了专门的缉毒队伍,充实了禁毒力量。 禁毒工作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为提升禁毒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公安部禁毒局与清华紫光公司联合开发了《禁毒信息管理系统》(Nacrotics Control Information System)(NCIS),建成了吸毒人员数据库、毒品案件与情报信息库,实现了全国吸毒人员、毒品案件与情报信息的动态管理,为禁吸戒毒、无毒社区建设以及缉毒侦查案件串并和情报共享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研制开发了毒品犯罪嫌疑人数据库等应用软件,提高了数据统计、信息综合、情报研判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