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迪·李伯森专访:钱越多电影的想象力越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15:20 外滩画报 | |||||||||
文/ 张嫣 图/ 小武 80 多岁的桑迪·李伯森是英国电影界的传奇人物,他是赫尔佐格、黑泽明、贝托鲁奇等大师级电影导演的制片人,是《星球大战》、《异形》等好莱坞巨作的监制,甚至还是滚石乐队最早的经纪人。如今,作为伦敦电影协会主席,李伯森应邀来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
尽管身为英国电影界的传奇人物, 但所有认识桑迪·李伯森的人都叫他“桑迪”,而不是“李伯森先生”。年届八十,李伯森的精气神很好,他坦言怀念1960 年代在罗马感受费里尼的《甜蜜生活》的时代,推崇1970 年代《星球大战》时期和20 世纪福克斯公司用很少的钱拍出好电影的高智时代。 显然李伯森不是如今好莱坞高成本电影的蹙拥,他对中国年轻导演发出忠告:不要以为有大笔的钱就能拍出好的电影,钱和想象力往往是成反比—后者才是推动电影蓬勃发展的动力。 B =外滩画报 S =桑迪·李伯森(Sanford Lieberson) 花小钱赚大钱的特技时代 B:你制作的《星球大战》的特技效果影响了几代人的宇宙观,当时的特效花了很多钱吗? S:没花多少钱,成本才2000 万美元,所有的特技都是我们自己想出来并制造出来的,而且很多都是全新的尝试。与其说这是一部高投资电影,不如说是一部高智力的电影。现在拍这样的片子可能要花2 亿5 千万美元,现在的电影环境和当时不同了。 B:现在的很多大片在特效制作上都花了很多钱。 S:是的,我认为钱的多少与想象力是成反比的。例如我在20 世纪福克斯公司制片的《异形》,成本只有1000 万美元,这点预算可以说是捉襟见肘。不像《碟中谍3》,随便你怎么花钱。我觉得钱少一点可以让想象力更丰富,穷则思变;太有钱了恐怕就不会去思考, 以为用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一批影响了后世的恐怖、惊悚电影 B :《异形》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当时担心效果吗? S:在《异形》之前,我看过一部科幻片《黑暗之心》,投资只有20 万美元。我非常震惊,怎么可能花这么点钱拍出这样的电影来?当《异型》的编剧拿剧本给我看时,我觉得我们也可以花很少的钱拍一部那样的电影。 B:你在各个时期和《异形》的导演斯科特都有过合作,斯科特后来执导了很多著名的电影,比如《角斗士》等。能谈谈你和他的合作吗? S:我和斯科特正式合作前,他是BBC 的艺术指导,当时我刚搬到伦敦, 有了一套新公寓,室内装潢都是他帮我做的,包括粉刷墙壁、选家具,我们由此成了很好的朋友。 《异形》一开始定的是另一位导演, 但中途有变,必须临时换导演,于是我说服了其他同事,请斯科特接手。当时斯科特只拍过一些广告片,但我相信他的能力, 果然,他没有让所有人失望。 我非常幸运,如果由原定的导演执导, 可能我们就看不到斯科特的影像风格了, 可能也看不到《异形》系列电影了。 B: 1977 年德国导演赫尔佐格执导的《吸血僵尸》也是你担任制片人的, 片中克劳德·金斯基扮演吸血鬼,他似乎和现在的明星不同,为了角色可以牺牲个人形象。 S:其实当时克劳德·金斯基虽然在德国拍过一些很著名的电影,但还不是大牌影星,所以用不着担心自己的形象。你说的对,在如今的好莱坞,明星们都非常注重外表,比如朱莉娅·罗伯茨、塞隆,她们都是超级巨星,却很想演普 通人,想让别人不要看出她们的本来面目,但是我觉得这很愚蠢,反而表明她们注重外表。 B:《吸血僵尸》的风格比较诡异,当时的好莱坞接受它吗? S:这部片子我们准备了三种版本: 德语版、法语版和英语版,我们在美国用英语版预映时观众都笑了。后来20 世纪福克斯公司建议我们试试德语版,结果各方面的评价都非常高,所以你永远都不知道电影界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B:1977 年,你制片的电影大多是新鲜、神秘的题材,这种类型的电影对后世的恐怖电影和惊悚片有什么影响吗? S:每一代的电影都对以后的电影有所影响。法国的新浪潮在20 年里深深地影响了好莱坞,而现在,亚洲电影比如中国、韩国的电影也都在影响美国。亚洲电影正在影响好莱坞 B:你和亚洲导演黑泽明也有过合作, 《影武士》的制片人就是你。 S :《影武士》是科波拉和卢卡斯联合制片和出品的,我参与了部分制片。黑泽明对于美国及所有英语世界的影响非常大,他虽然没有拍过一部英语片,但他电影里的很多元素在不断被复制和重拍,这也说明了电影是全球化的东西。 现在比如王家卫、张艺谋和陈凯歌等中国导演,美国观众对他们也不再陌生了。连拉美如墨西哥这些国家的电影也在影响好莱坞。我对此很高兴,好莱坞电影一向制作很粗糙,我虽然看,但没什么兴趣,能看到其他国家的电影真是太好了。 B:中国有很多年轻导演都希望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你觉得应该建立怎样的机制帮助他们? S:这就是我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参加论坛的初衷。在美国也有很多独立制片的导演,他们也没有资金,也向他们的亲戚朋友借钱,也在网上求助。美国的独立制片电影在电影公司那里不会得到很多钱,他们都是靠自己,这是好莱坞电影持续前进的动力。你看一下美国成功的独立电影,比如近两年的《SIN CITY》,早期的《THE EVIL DEAD》等电影都是花了几百万美元拍出来的小成本制作,但是它们代表了美国电影生机勃勃的部分,这点值得中国的年轻导演借鉴。 好莱坞的电影态度 B:你在20 世纪福克斯公司不仅制作了《星球大战》,还制作了贝托鲁齐的《1900》,这两部电影的风格截然不同。 S: 对。我是在好莱坞的电影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后来又接触了一些欧洲电影人,他们让我找到全新的角度去感受好电影。比如《星球大战》和《1900》,虽然风格不同,但都是好电影。 能制作《1900》这样的电影对好莱坞的大制作公司来说也是不寻常的。在20 世纪福克斯公司有些人和我一样在欧洲工作过,我们都会从不同角度来看待电影。 本来《星球大战》被很多大公司拒绝了, 比如环球公司既不相信这样的电影可以成功,也不相信乔治·卢卡斯,最后20 世纪福克斯公司决定拍摄,这就是因为我们这群人的不同视角起了作用。 B:有评论家认为世界上最能平衡艺术和商业的电影导演是卓别林和希区柯克,他们都来自于英国,也都去了好莱坞。你对此怎么看? S:好莱坞电影总是受到外来的影响, 比如比利·怀特、卓别林,因为好莱坞的电影都是比较程式化的,它没有惊喜, 一切都是预知的。外来电影的涌入会让好莱坞电影变得有趣,这是件好事。比如现在李安也影响了好莱坞。如果没有这些外来导演,好莱坞的情况可能比现在还要糟糕。 B:你在好莱坞、罗马、英国都工作过, 这三地的电影运作有什么差异? S:语言是最大的差别,虽然英国和美国都讲英语,但在意思表达上还是不同的,在文化上的差异更显著。电影制作形式上的差别不是很明显,都要先找到资金和发行公司。 我在好莱坞是和20 世纪福克斯公司、华纳兄弟、米高美公司等大公司合作的,它们有自己的方式和程序。但在罗马就不同了,当时是新现实主义盛行的时候,费里尼的《甜蜜生活》非常风靡。 费里尼、维斯康蒂、罗西里尼等人的电影关注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拍的也是个人化的电影,和他们合作就与跟好莱坞合作不同。在这两地工作,让我开阔了眼界,也学到很多新东西。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