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旅游局副局长:把去拉萨的游人留下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20:58 新浪嘉宾访谈 | |||||||||
最近,格尔木市提出,要把旅游业打造为第三产业的龙头。青藏铁路通车前,从西宁出发前往西藏的游客须取道格尔木,转道去拉萨。青藏铁路通车后,旅客可以直接坐火车去拉萨。如何把一部分游客留住,让他们把格尔木作为青藏旅游的一个必经旅游点?铁路通车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给予了格尔木旅游哪些机遇?新浪网就此连线格尔木旅游局副局长马文庆。
新浪网:青藏铁路通车,给游客提供了坐火车直接去西藏的可能,而无须在格尔木倒车。格尔木对此有无考虑和对策?通车对格尔木旅游是挑战还是机遇? 马文庆:铁路通车确实给游客提供了直接去西藏的可能,但实际上通车更是格尔木旅游的机遇。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的游客会在格尔木留下来,在格尔木旅游。 新浪网:吸引这部分游客留下来的是什么呢? 马文庆:有三个因素。一是资源开发,西藏的商业资源还没怎么开发,而格尔木开发得比较成熟,格尔木对一些商人会有吸引力。二是高原反应的生理因素。直接去拉萨,高原反应会比较强烈,而在格尔木休息一段,参观格尔木的景点,作为缓冲,再上西藏就会适应些,格尔木正好是个中转站。这个知识很多人还不了解,但有经验的游客是了解的,通过宣传,知道的人会越来越多。另外,格尔木也有自己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根据这些,我们认为相当部分去西藏的游客应该能被格尔木留住。 新浪网:这个留住的比率有多大,你们有估计吗? 马文庆:铁路通车后,游客数目会增加,大约每年会有40——50万人由青藏路进藏,其中10——15%的人会在格尔木停留。 新浪网:格尔木主要想打造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马文庆:主要有四大块:盐湖景观,格尔木有世界上最大的盐湖;雅丹地貌;昆仑山道教文化;胡杨林。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困难,宣传力度不够。随着青藏铁路开通的机遇,我们也在做一些宣传。比如我们打算派10个人上火车,散发宣传格尔木旅游的小册子。首批已经印制了一万册。我们还会在西宁始发的车上做格尔木旅游的广播宣传。 新浪网:和国内许多成熟的旅游城市不同,格尔木民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城市是一个旅游城市。在普及市民的旅游城市观念上,格尔木将做怎样的工作? 马文庆:目前,对市民的旅游城市观念普及确实还不够。眼下我们的宣传普及还没到这个层面,不过也做了很多工作,一是对一些服务企业培训,二是对出租车司机旅游意识的培训。过两年,就能达到第三产业一般从业人员普及“旅游城市”概念这个层次,最后是市民普遍树立旅游城市的意识。 新浪网:格尔木各旅游景点应该是有相当的价值,但目前知名度还不高,除了宣传的原因,最大的问题或困难是什么? 马文庆:是缺钱,缺少资金搞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眼下格尔木的旅游景点都是没有门票的,因为基础设施不到位,不是成熟的景区。等到建设成熟,这些方面才能规范起来。再举一个例子,眼下格尔木的景点,一天大体只能玩一个,因为景区之间相隔比较远,而公路建设还不到位。等到都铺上油路,交通方便了,就可一天玩两个地方了。 新浪网:格尔木个景区基础建设总投资大约需要多少资金?通过什么方式筹集? 马文庆:我们有一个规划,预计到2015年左右,景区基础建设投资15个亿,远期则需50多个亿。中期投入15个亿之后,每年可接待游客200万人。格尔木市去年的游客是64万人,今年是667万人。这15个亿的资金,除了国家投入,要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外地资金投资。此外我们主张政府集体个人一起上办旅游,像农家乐乡村游等形式都要大力发展。 新浪网:200万游客,可为格尔木带来多少收入? 马文庆:去年我市旅游系统直接的收入是7000多万,200万游客可收入2亿多,这只是直接的收入,不算旅游拉动的第三产业收入。从长远看,格尔木市要把旅游打造成为第三产业龙头,在第三产业中占到15%的比重。 新浪网:招商引资,全民办旅游,会不会带来鱼龙混杂和破坏环境的问题,对此格尔木市有何考虑? 马文庆:这个问题我们考虑到了,主要是通过资质的审查、人员的培训来抓,要打造精品旅游。上项目都要经过环评,像胡杨林这样的省级自然保护区,环评更为严格。旅游和环保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景区基础设施建好了,对废水废物的处理都更严格,也更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相关专题:青藏铁路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