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青藏铁路通车专题 > 正文

记录青藏原生态文化:聆听高原上天籁之音(音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10:24 上海smg广播新闻中心
走近青藏高原的天籁之音

新闻视频汇总  新浪宽频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播新闻中心播出广播节目《巅峰之旅上的天籁之音:纪录原生态》,以上为音频内容。

  金亚:在SMG巅峰之旅的采访中,大多数人会自然而然地把关注的焦点落在青藏铁路的交通的环保上。而我一路上在思考另一个问题:因为青藏铁路不仅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路,它还是我们通往西藏这个神秘地方的桥梁,它代表着文化的沟通,民族的交流和融洽。在
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那一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着特别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感情的方式,那些在民间自然状态传衍的文化是木之本,水之源,可以称它为“精神植被”。而声音,无疑是真实记录原生态文化的良好的载体。我的巅峰之旅的声音档案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自然、宗教、民俗以及原生态民歌。

  实况:僧人诵经、跳锅庄舞、羊群

  金亚:如果问:西藏为什么让那些或长或短去过的人魂牵梦绕?我想答案首先是它的自然风光。雪峰、荒山、草地、湖泊、河流全在一个画面里,容易让人引发怀想,在距离格尔木160公里的地方,绵延着众多5000米左右的山峰,这便是拥有亚洲脊柱万山之祖之称的昆仑山。2006年6月6日我第一次登上了海拔4400米的昆仑山北冰川,能够如此贴近雪线。

  实况:冰川消融的水声(夹杂冰碴)

  金亚:这就是冰川消融的声音,其中夹杂着大块冰碴儿。虽然录音过程中有大块乱碴随消融的冰川而下,又正好掠过我身边,但总算有惊无险。下山时我收到了无数来自远方的短信祝福,那么巧,那一刻正好是2006年6月6日晚上6点。

  实况:拉萨曲水县的鸟鸣

  金亚:鸟类是天之灵物,是自然之美中最富魅力的成分。青藏高原鸟类复杂多样,自然环境给鸟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绝好的条件,西藏鸟类在我们鸟类资料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恶劣的天气使得科研变得异常艰苦。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卢欣教授多年来不畏艰险,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在他的指点下,我们采集到了不少鸟声。

  实况:拉萨曲水县雄色寺音响尼姑唱歌

  金亚:这是一段录音我很喜欢。它采自于拉萨曲水县海拔4300米的雄色寺这里是西藏红教最大的尼姑庵。我们用“森海塞尔”指向性话筒和拾音器在距离音源200米的地方,录下了自然与人最完美的和谐:尼姑们一边唱着歌,一边从树上采下用于入药的花瓣,野蜂飞舞,牛羊成群。而不远处,就是蜿蜒的拉萨河谷以及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据说:藏传佛教中有不少关于环保的内容,不杀生的观念至今仍有相当的约束性。当地政府已经开始把有些环保的职责交给寺院。而我们到雄色寺的任务正是寻找西藏特有的藏马鸡;据说,在非繁殖季节,有的藏马鸡甚至跑到尼姑的手里啄食,它们对身着红紫僧衣的表现的非常友善。而这个季节正好是藏马鸡的孵化期,自然选择使他们懂得有效的防御天敌是繁殖成功的重要保证。他们把窝安置在陡峭的岩石上间或是茂密的灌丛下,据说这时期很难见到他们的身影。

  实况:藏马鸡的啼鸣

  金亚:不经意间,一种急越、嘹亮而奇妙的声音传入我的耳畔,这,就是藏马鸡。虽然只有短短的十秒钟,但也算是小精灵对我们身背40斤,在这海拔4200米等待三小时的一种回报吧!

  金亚:在野外录音,有时真要碰运气。六月正好是鸟类孵化期,在孵化过程中如果成鸟受到惊吓就会出现弃巢现象,这给我们的录音工作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而我们此次行程中有一站就是全国八大重点鸟类自然保护区之一的青海湖鸟岛,我自然不能错过。上岛录音要经过青海省动植物资源保护局的严格审批,更何况是在孵化期,当我拿着一张盖了四个大图章的介绍信坐在上岛的电瓶车上的时候,我感觉值了:

  实况:鸟岛的鸟群声,一对斑头雁从头顶掠过

  金亚:这里栖息着数以十万计的候鸟,堪称鸟的王国。鸟岛由三部分组成。西边的叫蛋岛,鸟类数量最多,这里是斑头雁、棕头鸥和鱼鸥的世袭领地。

  实况:鸬鹚群鸣叫

  金亚:前面的一块巨石上,筑满了鸬鹚的窝巢,俨然是鸬鹚的城堡,这里是鸬鹚岛。美丽

  的青海湖鸟岛是鸟儿的乐园,鸟儿的天堂,也是青藏高原的一大奇观。

  金亚:一个民族的骨子里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根源习俗和生存态度,它会长久地根植并存在于民族成员的血液当中,藏民族也是如此。这种印记从他们的民俗上体现的非常集中:

  实况:打酥油

  金亚:这是羌塘草原那曲的牧民们在打酥油的声音。这种劳作在我看来很枯燥,不想却插上了歌声的翅膀。

  (边打边唱)

  实况:辘轳

  金亚:这是一种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中国广大农村很普遍的声音,它是由我们古代的一种用于取水的简单机械辘轳发出的,辘轳曾广泛应用在农业灌溉上。这个音响采集地点是西藏当雄,辘轳古老的轴心没加足油,吱吱嘎嘎倒也别有风味。

  实况:藏族服饰上的银饰品

  金亚:藏民族是个浑身披挂着美的民族。从头到脚,全是艺术。这是藏族妇女行走时服装上的配饰所发出的好听的声音。胸前的珠宝玉碎,就是全家的财产,根本不需要带钱。一个九眼珠,三十多万,就一年不愁。在游牧社会,钱财是炫耀在身上的,便于搬迁又便于保存,这就是家财万贯。西藏文化是诗意的,哲学的,它单纯但不单调,简洁但不简单。西藏民族的精神是让人感动的,有时候一片荒羌,简单不敢让人相信会有人类生存,突然有歌声响起来了,篝火燃起来了,男男女女围着篝火跳起了锅庄,通宵达旦,据说西藏的民歌无论曲调多么缓慢,它都是优雅的、快乐的,因为这个民族他们从来不以悲为悲,以苦为苦,他们永远有希望,永远不会悲观。

  金亚:说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人们经常提到原生态,这曾经是一个冷僻的词汇,是从自然科学上借鉴而来的。我关注从“刀郎现象”开始的,因为我发现《2002年第一场雪》只不是把新疆木卡姆融入简单的流行元素,这是以现代手法对原生态民歌的再加工,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文化。而这次走进青藏高原便能看到独特的地貌,结识特殊的血统,发现少数民族的部族符号,接触到各部族还在延续的习俗,民族劳作,歌舞以及表达感情和婚丧嫁娶等等形式,相信这些才是原生态民歌生存的土壤。

  实况:花儿

  金亚:青海是花儿的故乡,花儿是一种山歌,内容多是歌唱男女爱情的。歌中常把女孩子比作花儿,而小伙则称做少年。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土族的民间文学和音乐大多以口头方式代代相传,花儿便是其中一种。据说,由于花是情歌,唱得时候很有讲究:有大小辈分的禁忌,还要看场合,不仅家里不能唱,即便在村子里也是有禁忌的,只有在田间劳作,山中放牧,赶车上路或是河里掏金时才能扯开嗓子,所以又叫野曲儿。平时即使是过年过节或是什么喜庆,也是从来不唱花儿的。县文化馆干部刘丽萍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刘丽萍:2000年,我们县物资交流会上,

体育彩票抓奖的那么一个项目上,就是文化馆的人都去,大家完了以后就是中间唱个歌,就是唱花儿的了。快到中午了,底下的人特别多,搭了一个高台,(有人)搀了一个老太太就上来了,我说她肯定是
中奖
了来领奖的,她上来了没去领奖,她到这边来了,来了就把我的话筒夺过去了,来了就说:我来唱一个,你们年轻人怎这么唱着,我还想唱歌什么的。我就没相信,她的妹妹把她搀过来的,她妹妹六十三了,那个老太太七十三了,我就没想,我说这不可能吧,赶紧递个凳子让她坐下来,坐下来,她就拿着话筒唱了两个半小时,她的嗓子简直就是跟我们的嗓子一样,比我们还亮,我当时被感动的:我以前(没见过)对花儿那么感兴趣的,我是唱歌的,我说这么执着的人有吗?七十三了,我感动的!我说,赶紧拿点水让她润润嗓子再唱。不要!她就唱,她妹妹就在那里跟我说,这是我的姐姐,她已经七十几个,她的一个心愿就是在大家面前唱,她的心愿就是不要喝水不要啥就是让她唱,她能唱多久就她唱多久,把我感动的,我就在那里哭着。最后我说停一下,喝点水,她不要,我就拿了一个薄荷糖放在她嘴里含上了,她就一直唱了,唱了两个半小时,她就根本她嗓子就不累,我佩服得我在那里就哭了……

  金亚:刘丽萍说:老人叫什么名字她最后也没搞清楚,反正是这件事触动了她,才使她一个汉族人下苦功夫去学习土语,以抢救土族的花儿。她还向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说是那个不知名儿的师傅有个很有名儿的徒弟,名叫马明山,是个唱花儿的高手,人称花儿把式。

  金亚:今天去劳动了吗?

  马明山:去拔草了。

  金亚:拔草,刚回来?

  马明山:拔草刚回来。

  金亚:你今年多大年纪了?

  马明山:五十八

  金亚:还自己坚持劳动?种点什么?自己开了一个饭馆?

  马明山:油菜。自己开了一个饭馆。

  金亚: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唱花儿的?几岁的时候?

  马明山:十岁的时候,十岁、十一岁的时候我们这儿的人就能唱花儿。

  金亚:有老师吗?

  马明山:没有老师。

  金亚:花儿我们都知道是情歌啦,那当年谈恋爱的时候你爱人是不是唱花儿唱来的?你们认识是不是在花儿会上认识的?

  马明山:是的。

  (叠同行者翻译声:)花儿会上他们就是情歌对歌,花儿对歌,他骑着马唱了一首,我们的马明山也唱了一首回过去,两个人的感情爱情的火花就碰出来了。

  实况:马明山演唱的花儿

  金亚:有时候,最单纯的东西是最有魅力的,原生态民歌就好在它单纯、真挚,几乎不需要伴奏,更不需要花哨的外表,它是歌手面对天地、面对自己,面对劳动、面对羊群,面对自己的心上人用本嗓唱的。

  金亚:在我所有采录到的有关花儿声音档案里,马明山的歌声是最动人的。正如她自己所说,如今唱花儿的人不少,有的嗓音条件也不错,可不知咋的就是唱不出那个味儿。我想,也许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吧:因为现如今在土族,歌唱的好坏已不能作为择偶的主要标准,不像马明山那个时代。而且采访中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关于马明山到底有没有老师,她始终回答不清楚。她说没有拜过师,学唱花儿是通过子子孙孙口头相传,但她又承认文化馆提到的那个不知名儿的老人确实是她的老师:这也许就是民间音乐自我寻根的结果吧。而这一点如今又不同了:因为现代音乐只通过大众传媒来传播。

  实况:贡桑德吉的歌声

  金亚:对于观众来讲,感动是最高的境界,听那曲的贡桑德吉唱歌,我几乎要哭出来,这真是天籁,我毫不迟疑,直到今天,制作这套节目,我还是不忍心在当中插话。

  金亚:这首歌也是牧歌?

  贡桑德者:对,妈妈教的。我汉话不太好,我不太会说……

  金亚:对于我的提问,贡桑德吉的回答只有只言片语,她说她的汉话说得不好,也很紧张。其实,她的歌声就如同纳木措的湖水,已做出了清澈的回答。回到上海我才知道,她今年早已闯入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唱法的决赛。而采访时问她取得了哪些荣誉她却自己也搞不清楚。据说今年的比赛中,有人点评说她唱的很象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金奖获得者,如今在北京发展的索朗旺姆,而巧的是,她正是从小与索朗旺姆的一边牧羊一边歌唱的亲表妹。

  贡桑德者:小时候我和姐姐一起放牧,一起唱歌。姐姐说:你的嗓子好,我说:你的嗓子好……

  (音乐)

  金亚:人类的工业化进程中,有过破坏生态环境中自然植被的教训,如果我们丧失了具有人性本真的原生态文化——根和源,就犹如丧失了我们的精神植被。我们不能拒绝现代文明,不能拒绝西藏的发展。做为一个文化人,我当然希望永远保留那片牧歌式的诗一般的生活,将它留在那片高原上。但实际上,人类是要进步的,那片高原上的人还是希望过上文明的生活。

青藏铁路为了生态保护多花了十几个亿。我想,其实文明和文化并不矛盾,文明总是把文化带到更高的层次,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付出代价,关键是如何把这个代价和阵痛减轻到最小,这便是我们的责任。

  撰稿主持: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播新闻中心 金亚

  录音合成: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技术运营中心广播技术部 柯影影

  相关专题:青藏铁路通车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