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唐山寻亲专题 > 正文

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队员在唐山开滦抢险40多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03:47 山西晚报

  采访对象:张日义、刘胜利、张步焕等,唐山大地震期间为大同矿务局(今同煤集团)矿山救护队队员,在唐山开滦矿务局参加抢险救灾40多天。

  愿望:集体到唐山及他们当年参加抢险的地方看一看。

  ◆借了20元紧急出发

  7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同煤集团矿山救护队。得知有人来采访,已年过五旬的张日义、刘胜利、唐和平、张步焕、张贵顺都过来了。30年前,他们才是20出头的小伙子,有的还没有成家。“想起当年抢险的事,就有一种莫名的激动,那是一生都难忘的战斗。”张日义感慨万千。

  1976年7月28日11时许,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队接到调度室电话,称有事故发生,要求迅速集合乘车到怀仁机场。当时,张贵顺在3小队,刘胜利和张步焕在4小队,张日义、唐和平则在5小队。3小队、4小队是当日的值班队,接到指令后就走了,5小队是预备队,没过一会儿,也被派出。时任大同矿务局革委会副主任的范成群带队。中午12时许,39名抢险指战员从怀仁县军用机场登机起飞,下午1时15分,飞机到达唐山机场。

  “出发时,几乎所有的救护队员都不知道要去哪里,执行什么任务,也没来得及和家人打一声招呼。”张日义和车队司机关系比较好,匆忙中借到了20元钱。

  一路上,所有队员默默无语,直到飞机在唐山上空盘旋时,队员们才看到,唐山楼房坍塌、公路开裂、铁路扭曲,唐山已成一片废墟……

  下了飞机,军用汽车直接把救护队员们拉到开滦矿务局指挥部报到。然后,他们被分配到马家沟煤矿进行抢险救援。

  ◆抢险前夕遭遇地震

  下午6时许,3个小队的救护队员们在指挥员的带领下,来到马家沟煤矿。这里也是狼藉一片,食堂、饭店、家属区以及8栋宿舍楼无一幸免。他们只好在马路边的树阴下安营扎寨。

  “得知我们还没有吃中午饭,一位在地震期间被砸伤的副矿长,腿上还绑着绷带,瘸着腿爬进还未完全坍塌的食堂里给我们取来了食物,此举令所有救护队员感动。”张贵顺回忆说。匆匆吃过饭后,救护队员们开始换衣服,准备投入战斗。这时,丰南县再次发生强烈地震,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一瞬间,我们根本无法站立,有的紧紧抱住树干,有的干脆趴在地下,地动山摇,我们惊恐万分”。

  “震动停止四五分钟后,我们才缓过神来,看到前面不远处刚才的残垣断壁再次倒塌,我们对此后的任务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心情稍微稳定些,救护队员们马上换好抢险的衣服,来到废墟中开始搜救工作。

  那时,救护队员依靠眼睛看、耳朵听来判断生还者的信息。张步焕说,大家都精神高度集中,在一片地震废墟中,这里看看,那里听听。只要有呻吟声或者发现有动静,就赶快进行挖掘。

  ◆昼夜搜救临危不惧

  当天晚上,3小队和5小队挖出几个活着的伤者,4小队解救出一个被困的人。刘胜利向记者讲述,他们4小队在搜寻中,听到有人在叫,循声搜索,发现在两块坍塌的水泥板中间有一小块空间,困着一个人。他们4小队的队员硬是用手把水泥板搬开,把这个人解救出来。他记得这个被救的人姓刘,30多岁,是马家沟煤矿运输区的工人。

  随后几天里,他们3个小队轮流下井,先是搜救被困矿工,接着开始探测有毒气体、排水,配合矿工们清理井下巷道。经过救护队员和矿工们10个昼夜的奋战,马家沟煤矿生产出灾后第一批“抗震煤”,成为全开滦矿务局第一个恢复生产的煤矿。同时,出井的救护队员还担负着挖掘、掩埋遇难者遗体,在家属区搭建简易房,从机场运送救灾物资等重要任务。

  转战林西煤矿时,他们的任务是在井下巷道堵水。队员们都知道,林西煤矿就在滦河的河床下,随时都有透水的可能,但为了国家的利益,队员们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没有一人退缩。

  本报记者刘俊卿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勾天)

  相关专题:唐山寻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