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儿开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14:34 新民周刊 | |||||||||
永玉先生说,“从历史角度看,哭的时间往往比笑的时间充裕。”所以,我们今天知道的黄裳先生是“大庭广众酒筵 面前也几乎是个打坐的老僧”。 撰稿/毛 尖 因为陈子善老师在华师大,所以,常常有老头儿开会的场面。5月份的东方蝃蝀作品
我们就在下面笑,老头儿互相调侃,旧时光哗啦解冻,当年醉红颜,今朝忆青涩,哪里还有什么顾忌,老头儿说话比 谁都生猛。所以,前两天,黄裳作品讨论会,一向坐主席台的官人们纷纷靠边坐,这边角落是头文字“总”的总裁、总编和总 管,那边靠门的是一溜“长”结尾的局长、处长和科长,今天没他们说话的份儿,因为一线坐着邵燕祥、王充闾、郑重、黄宗 江、李济生、谢蔚明,年纪一个比一个大,声音一个比一个响,那话儿,也一个比一个长。 黄宗江先生开门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在座还有比我更老的老头,然后,忙不迭地抖料,当年容鼎昌跟我说,唱戏得有 个艺名,于是他帮我起名“黄裳”,可我觉得这个名字太过华丽,觉得还是父亲给的名字好,就没用。没想到,容鼎昌马上将 “黄裳”收作自己的笔名,一用六十年。 本来,我猜黄宗江先生的意思是想一次性终结“黄裳艳说”,可是,比他更老的老头、还有四个月就九十岁的谢蔚明 先生才不管,抢过话头,“黄裳”分明是“黄宗英的衣裳”,怎么成了你黄宗江的衣裳?我们台下坐的,多是荤人,也都愿意 相信那是黄裳一片冰心在笔名,再说了,钱钟书赠送的对联“遍求善本痴婆子,难得佳人甜姐儿”,当事人黄裳也没反对啊。 看老先生斗嘴实乃人生乐事,嘿,这么大年纪的人了,说话比我们还孩子气。可是,真要觉得那是孩子气,就错了。 听听老顽童黄永玉说了什么?永玉先生人是没到,但写了文章来,一开头就说:“黄裳生于一九一九年,这是开不得玩笑的时 代,意识和过日子的方式全世界都在认真地估价,‘生和死,这真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这样说;‘剥削和被剥削的’,十月 革命这样说;……” 听这些老头儿说话,一个我从来没有见过面的老头儿活灵活现了,“曾经沧海难为水”,它既可以解释对甜姐儿的痴 情,也可以解释他当右派时候,一声求饶都没有的苦熬。永玉先生说,“从历史角度看,哭的时间往往比笑的时间充裕。”所 以,我们今天知道的黄裳先生是“大庭广众酒筵面前也几乎是个打坐的老僧”。 老僧没有来开会。他说,今天是公审我,我来做什么。公审状一箩筐,我听下来,结论有二:黄裳的散文是中国文化 的结晶,就像托尔斯泰称赞契诃夫文章说的“既美丽又有用”;黄裳本人是神,想想看,五十年前他不仅开过美军吉普车,居 然还是坦克教练!这样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定是有一说一,不随时风飘摇,而且可以做到五十年不动摇。 有一说一的例子很多,随便翻翻六大卷的《黄裳文集》,俯拾皆是,譬如黄裳的朋友钱钟书批评周作人《中国新文学 的源流》不该漏掉张大复,黄裳认为,周作人回应钱“不应将大米白面与不知何瓜之子的苏式零食混同看待”不失为清醒的见 解。由此可见黄裳先生的书生意气,这样的脾气要“识大体不做声”也难。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才看到了一个几十年自凌 辱、迫害的深渊从容步出的,原本有着快乐坦荡天性的山东人笔下的文化排场。 说这个排场五十年不动摇,证据就是赶在这次会前刚刚出版的《插图的故事》。这本书的序,写于一九五七年八月十 二日。当时“编校甫定”,“罡风忽起”,书稿“从此压在箱底”。二〇〇六年五月十二日,黄先生重写《千秋绝艳》作为跋 语,此书才得以出版。这恐怕也是中国出版史上压箱底时间最久的一部书稿了。一放五十年而未改一字,足见其“不动摇”了 。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