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民主与法制时报专题 > 正文

史海回眸:1941年美国特使海明威秘密来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11:04 民主与法制时报

  □《民主与法制时报》特约撰稿刘维荣

  皖南事变发生后,美国左翼记者斯诺和斯特朗先后在美国的《先驱论坛报》和《星期六晚邮报》发表文章,像一颗颗重量级的炸弹,在美国从政要到一般民众中均产生了强烈反响,蒋介石的做法受到了责难。不久从各种渠道传来的消息都相继证实了他们报道的真实性。美国政府不愿中国发生内战,以削弱抗日的力量,他们正指望中国战场拖住日军南进的步
伐,因此,美国政府派出特使居里来到重庆,宣称在国共问题尚未解决前,美国政府无法大量援华。蒋介石受到国内外双重压力,只得取消反共计划。

  就在居里访华的同时,美国政府又暗地里派出另一位“特使”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著名作家来华。

  海明威对蒋介石的印象很坏

  海明威的妻子后来报道:“蒋的腰板挺得笔直,穿着一套黄褐色军装,全身无可挑剔,看上去像一具

木乃伊。”“蒋氏夫妇口若悬河地向我们做宣传,其效果就像往沙里泼水。”“我们所见到的大人物,除了金钱和权势外,他们对其他任何东西毫不在意。”

  1941年2月1日,海明威夫妇乘“玛特桑尼”号轮船从旧金山出发,驶向

檀香山,在夏威夷稍加停留,海明威夫妇在2月下旬乘泛美航空公司“剪子”号飞机到达香港。几经辗转,4月6日,海明威夫妇从广东到桂林搭乘一架运钞机到达国民党政府的临时首都重庆。

  他们在一位朋友家里休息了两个星期,才得到蒋介石的接见。宋美龄担任翻译,会见是以私宴的形式进行的。海明威对蒋介石的印象很坏。海明威的妻子玛莎·盖尔荷后来报道:“蒋是个瘦个子,腰板挺得笔直,穿着一套黄褐色军装,全身无可挑剔,看上去像一具木乃伊。”蒋介石和宋美龄请海明威夫妇共进午餐,整整谈了一个下午。

  在宴会上,蒋介石询问海明威夫妇对广东前线的观感后,又问了海明威对西方报刊上登载的有关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些文章有什么想法。海明威说自己没有读过这些文章,表示无从谈起。这让蒋介石的脸色轻松多了,于是他开始喋喋不休地批判起共产党来。海明威绅土风度十足地听着,不发表任何意见。玛莎这样评价这次午宴:“蒋氏夫妇口若悬河地向我们做宣传,其效果就像往沙里泼水。”“蒋氏夫妇害怕中国共产党人,却不害怕日本人。”

  可是玛莎在重庆看到那些达宫贵人的奢侈糜烂的生活,例如孔祥熙夫人那种骄奢淫逸的作派,她的豪华的衣着,使玛莎深感这样的国家没有希望。中国的伤病员没人管,中国的麻风病人没人管,到处沿街乞讨。当玛莎见到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时,她向他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宋美龄竟大发脾气,说中国人人道、文明,不像西方人那样把麻风病人关起来。她还教训玛莎说:“当你们的祖先还住在树上,浑身涂成蓝色时,中国就早有了伟大的文化了。”玛莎听了大动肝火,可海明威却不以为然,还教她要懂得如何应付这种颐指气使的女人。玛莎愤愤然地对海明威说:“他们为什么不为他们的人民做些事,而是一味吹嘘过去如何如何呢?我们所见到的大人物,除了金钱和权势外,他们对其他任何东西毫不在意。我对他们谁都不信任。这是个腐败的地方,他们是怎么搞的呢?”

  海明威夫妇对国民党政府接待他们搞形式主义的那一套,做表面文章,也甚为不满。他们一路上到处看到“欢迎正义与和平使者!”“欢迎我们的国际友人!”“加强一切民主国家的团结!”等标语口号,军队政治部还专门让人搭牌楼欢迎他们,还有欢迎会、演讲会等等。玛莎对国民党军队不做点实事抗战,却把日本兵丑化得如此无能,让士兵们陶醉在这种虚构的胜利喜悦之中的做法感到很可笑。

  海明威渴望见一见共产党人

  一个穿着中国旗袍、戴着男式毡帽的神秘女人出现在海明威妻子的面前。会见的一个小时中,周恩来只说了三句话,其他时间全是海明威的独自讲演,内容与解决远东诸问题有关。

  4月14日,玛莎去重床的一家市场,遇见一位金发碧眼的西方妇女悄悄地向她打招呼,问他们夫妇想不想会见共产党驻重庆代表周恩来,玛莎茫然地看着这位穿着中国旗袍、戴着男式毡帽的神秘女人。玛莎对中国了解并不多,对中共的了解更少,“周恩来”的名字对她毫无意义,但直觉告诉她,这可能就是她和海明威一直想见的人。她愣了一下,随即低声说:得和海明威商量一下。

  事后才知道,这个接头的外国女子是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干部王炳南的德籍妻子王安娜。

  玛莎飞速赶回住所,告诉海明威发生在大街上的一切,海明威听了很高兴,他正想见一见中共在重庆的最高代表而苦于没有机会呢!海明威要玛莎赶快回去告诉王安娜,说他非常愿意与周恩来尽早相见。

  第二天,海明威夫妇按事先的约定到街上溜达,一副闲逛的样子,直到他俩确定后面没人跟踪时,才来到约定地点,甩开了密探的跟踪后找到王安娜,最后来到曾家岩50号周公馆。

  他们看到周恩来衣着朴素,平易近人。他们之间是用法语交谈的,王安娜担任翻译。海明威选择欧美上流贵族在交际场合使用的语言来表示对周恩来的尊重。可让海明威惊奇的是周恩来竟然不用翻译就能听懂法语。他们谈了一个多小时。

  玛莎认为,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和一个中国人谈得如此无拘无束。海明威大概给周恩来讲了广州前线的情况。由于他们对中国情况不太了解,尤其是对中共的情况不太了解,所以他们主要是想听周恩来讲,只是他们当时兴奋之中没顾得上做记录,所以当玛莎37年后发表有关当年的回忆时,已经记不清周恩来讲了些什么了。但是,玛莎说:“我觉得,重要的不在于他说些什么,而在于他这个人。他坐在那四壁如洗的小房间里,身穿难以形容的衣服,而他却是个重要人物。我们认为,周恩来是个胜利者,是我们在中国所见过的唯一真正的好人。如果他是中国共产党人典范的话,那么中国的未来将是他们的。就我来说,我被这位魅力十足的人强烈地吸引住了。”

  他们夫妇一致认为:这次大战以后,中国共产党必将取得政权。海明威夫妇的预言后来果然变成了现实。好在担任翻译的王安娜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她在后来回忆录《中国——我的第二故乡》中写道:“直到现在,我有时也还回想起与海明威会见的情况,在那一个小时中,周恩来只说了三句话,其他时间全是这位著名作家的独自讲演,内容与解决远东诸问题有关。 ”

  他们俩还去成都参观了中国军事学院,访问了重庆的兵工厂,视察了从仰光到重庆的战略公路。海明威尖锐地看到了国民党政府与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问题,他指出:“从仰光到重庆的整条路线来看,官僚主义、贪污和低效率所造成的麻烦相当于日本轰炸带来的麻烦的五倍。”

  海明威到中国来,目的是想看看这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是怎样打的,但他没有看到战争,所以感到很失望。然而,周恩来能在一次谈话中征服了这位相当自负的美国作家,并且使他预言:真正有能力抗击日本侵略的中国共产党与那些腐败、懦弱、无能的国民党政府和军队完全不同。中国的未来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

  海明威说,周恩来极有

  魅力和智慧

  海明威致信美国财政部长摩根说:“周恩来是一个具有极大魅力和智慧的人,他成功地使几乎每一个在重庆与他有接触的人都接受共产党人对于所发生的任何事情的立场。”周恩来的三句话胜过了蒋介石夫妇喋喋不休的赘述。

  4月16日他们夫妇乘飞机前往昆明,再飞到中缅公路的终点站腊戍;从那里乘汽车到达曼德勒,换乘火车到达仰光。海明威在仰光停留了一周,然后飞往香港。玛莎从仰光飞雅加达转马尼拉。5月6日,海明威从香港乘飞机去马尼拉与玛莎相会,然后一起飞回美国,结束了为期三个月的远东之行。

  海明威夫妇将整个访问经过向美国情报官员报告时,玛莎回忆当时情景是这样的:

  “……他气度轩昂地去了,对那些坐在办公室的情报官员说:这场战争之后,共产党人一定会接管中国,为什么?因为蒋那伙人不是东西,谈中国的民主,那是虚伪的胡说八道,是根本没有的事,人民对任何变革都会欢迎的。那个国家里最优秀的人是共产党人,可以毫无疑问地说,他有一些像他一样的同志。因为蒋介石一伙儿太糟了,奢谈旧中国的民主纯粹是虚伪的废话。那儿不仅没有民主,而且比没有还更糟。”

  海明威在致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的信中说:“周恩来是一个具有极大魅力和智慧的人,他与所有国家的大使馆都保持着密切关系,他成功地使几乎每一个在重庆与他有接触的人都接受共产党人对于所发生的任何事情的立场。”

  周恩来的三句话胜过了蒋介石夫妇喋喋不休的赘述。秘密会见后,周恩来曾兴奋地致电八路军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并报毛泽东,他说根据海明威所谈,我们在外交上“大有活动余地”,这也实际开启了之后一段时间中美关系的示好。

  (

  相关链接

  海明威(ErnestHemingway,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三四十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队》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上世纪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在艺术上,海明威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 “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相关专题:民主与法制时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