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丽:孤儿的婚姻容易失败(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12:19 华夏时报 | |||||||||
人物志·地震孤儿张雅丽 一位爱慕者画的张雅丽童年时的画像 张雅丽和她的婆婆在一起 青年时代的张雅丽 张雅丽5岁时母亲得病去世了,10岁那年父亲死于唐山大地震。张雅丽说,那种在一瞬间知道自己从此成为孤儿的恐惧,是语言没法形容的。后来她知道像她这样的地震孤儿,唐山市有4000多。 张雅丽热爱文学,她相信文学是她人生的一种寄托和出路。唐山大地震30周年前夕,张雅丽开始走访当年的地震孤儿,她试图记录他们30年的生活,快乐或悲伤。
但她告诉我,孤儿们总害怕采访,因为那等于在揭他们的伤疤。而对于张雅丽自己来说,这次走访和写作也将是最后一次,对自己的孤儿的命运做清理。 简 介 张雅丽,1966年生,女性。唐山大地震孤儿。现在是开滦煤矿铁运公司水质检验员。业余写作,在《家庭》、《羊城晚报》、《女性大世界》发表文章近十万字。 父亲咽气时,没顾上和她说一句话 父亲被扒出来之后,活了30多个小时。这30多个小时,父亲没有顾得上跟她说上一句话,要么昏迷,要么就是在喊:“疼死了,疼死了……” 张雅丽对母亲的印象已经不深了,因为母亲很早就走了,那年她只有5岁。母亲在世的时候,长期被心脏病和肺结核所折磨,身体孱弱,常年住在医院的隔离病房里,母女二人没有机会接触。童年时,她喜欢听电影《小街》里的那首歌:“在我童年的时候,妈妈教给我一首歌,没有欢乐没有哀愁,啦啦啦……”她就是靠着这个来遐想母爱的温暖。 母亲去世后,在武汉当兵的父亲为照顾女儿,提前退伍回到唐山。地震那年,张雅丽的父亲死于大地震。她说:“长大以后,经常想,要是父亲不为了照顾自己,如果不回来的话,就不会死了。” 地震那天,她一个人住在隔壁的小厢房里。母亲过世后,父亲娶回了继母。父亲和继母以及继母生的孩子住在正屋。那天热得出奇,她脱了衣服,甚至连内裤也脱了才睡着。半夜,突然被“嗡嗡嗡”的声音吵醒了,后来才知道那是地震的声音。“一醒来,就感觉地往这边晃了一下,又往那边晃了一下,然后我就坐在了废墟上。”厢房的大梁塌了下来,压住了她临睡前脱了放在枕头边的内裤,但没有砸到她。天很黑,年幼的张雅丽半梦半醒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以为是自己家的房子被什么坏人给拆了。周围还响着那“嗡嗡嗡”的声音,张雅丽坐在废墟上,看见地上的房子全没了,只剩下几棵大树。 她还看见父亲和她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被压在正屋的梁下,继母没有砸着,当即就翻身爬起来。 张雅丽说,地震过了十多分钟,被吓蒙了的人才开始哇哇地哭,大家都乱了。所有的人都忙着去救父亲。张雅丽后来说,如果先救弟弟兴许他还有救,因为刚开始他的哭声还很响亮。弟弟被扒出来之后,一直让张雅丽抱着。弟弟的头上砸了个洞,流着血,但他不哭也不言语,身体还是热的。张雅丽长大后回忆起来,才明白弟弟那时候就已经死了。她说:“如果当时知道弟弟已经死了,就不敢抱着他了,但他的身体还是热的,我以为他还活着。” 父亲被扒出来之后,活了30多个小时。当父亲被抬走的那一刻,张雅丽看着父亲露在外面的脚,知道自己从此成了孤儿。她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爸妈与自己阴阳两隔的心情,一般人很难体会。”成为孤儿的那年,她10岁。 至今张雅丽念念不忘的是,在这30多个小时里,父亲怎么就顾不上跟她说一句话呢?这30多个小时,父亲没有顾得上跟她说上一句话,要么昏迷,要么就是在喊:“疼死了,疼死了……”她眼巴巴地看着父亲,但父亲就是不跟她说话。张雅丽伤感地说:“我觉得他不惦记我。” 大雨中,她在废墟上睡着了 地震后的第二天夜里,下起了瓢泼大雨,没有房子,大家只能站在那里生生地浇着。张雅丽又困又怕,不知怎么居然倒在地上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大亮的时候,10岁的小女孩张雅丽还没有找到衣服穿。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她说:“这是我一生最羞耻的事情,当时害臊得没法形容,觉得自己的身体很可耻,一直低着头。”后来才有人给了她一条床单还是毛巾什么的披上。 邻居知道张雅丽父亲已经死了,就把她当孤儿来对待。因为她的继母是没法指望的,即使是父亲活着的时候继母也待她不好。张雅丽经常吃不饱饭,稍有不如意继母就罚她跪搓衣板。有次,张雅丽偷吃了人家的花生,被抓后送到老师那里,老师原谅了她,老师想起来她是一个吃不饱的孩子。 这件事情传到继母耳中之后,就演变为张雅丽去外面到处说继母虐待她。继母不依不饶,哭着喊着要父亲把张雅丽带出去弄没了。父亲带着张雅丽走在夜里的大街上,走了很长时间,又把她带回来了。因为他没法把张雅丽“弄没了”。回去之后,继母就递来一根针,让张雅丽自己扎自己的嘴。她扎了。见张雅丽嘴唇上的血珠子冒出来,继母才解了气。 说到继母时,张雅丽避开了“坏女人”、“狠毒”这样的字眼,她不想用这些词语来献给继母。在张雅丽看来,这些字眼都只触及了生活的皮毛,而生活的实际情况是——那时候确实太穷了。说到继母的现况,张雅丽用的是“她还健在”这样的句式。她说,继母现在也觉得对不起我,她岁数也大了,只是我们很难再走近了。 地震后的第二天夜里,下起了瓢泼大雨,没有房子,大家只能站在那里生生地浇着。张雅丽又困又怕,不知怎么居然倒在地上就睡着了。“醒来之后,就是共产主义了。”她说。大家都遭了难,谁家扒出粮食或水来,就支起简单的灶煮了粥。她吃到的第一口饭是邻居给的菜粥。后来解放军就来了,搭起了简易棚,所谓“棚”,也就是床上面遮了块布,能钻进去睡觉就行。 几天之后,父亲在廊坊的哥哥来找他们。伯伯一来,知道弟弟没了,只可惜连看都没看上一眼。因为当时天气太热,尸体很快就被掩埋了。 张雅丽说,那些天大家见面打招呼,张嘴就是:“你家挨了几口?”张雅丽家挨了两口,爸爸和3岁的弟弟。她家住的那条街算好的,孤儿不是很多。她说:“我家是乙30号,甲10号一家的四姥姥、舅舅和小惠姐三辈一口人没剩。” 张雅丽的伯伯当天没有带走她。因为她的继母有孕在身,父亲走时又留下了两三个月大的遗腹子。伯伯觉得接下来的生活会比较困难,所以留着张雅丽给继母做伴。 没过多久,继母就和地震中没了妻子的一个男人走到了一起,带着张雅丽的一个弟弟和肚子里的孩子走了。这下子,张雅丽彻底没人要了。后来,继母和那个丧妻的男人也分了。张雅丽告诉我,像这样临时组合的家庭,地震之后有很多,大都过不了几年,因为各自都拖儿带女,孩子们过不在一起,大人也没办法,只好分开。 她不肯去孤儿院,因为她不想当“孤儿” 张雅丽不想随别的孤儿一起去孤儿院。她觉得“孤儿院”这个名字太难听了。她不想当孤儿,就想起了在廊坊还有个伯伯可以投靠。 后来大批孤儿被集中到一起,准备送往石家庄、邢台等地的“育红小学”。当时还不叫“育红小学”,叫“孤儿院”。 张雅丽不想随别的孤儿一起去孤儿院。她觉得“孤儿院”这个名字太难听了,她不想是孤儿。但张雅丽现在很羡慕当年那些同是孤儿的小伙伴。她说:“自己当时太小,不懂事。去孤儿院的孩子后来结局都挺好的。至少可以把书念完,有些还当了兵。” 张雅丽不想当孤儿,就想起了在廊坊还有个伯伯可以投靠。张雅丽的父亲家一共三兄妹,有个伯伯,有个老姑,伯伯是老大。没地震之前,伯伯每年都会从廊坊背米来给她家。伯伯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老功臣,有一点津贴。伯伯一生也没有娶妻,因为如果结婚了就会受到限制,就没法照顾弟弟妹妹了。那时候,伯伯每年往张雅丽家送一次粮食,每年见一回,就觉得特别亲。现在没爸没妈了,张雅丽就指望着到伯伯家去。很快伯伯就把张雅丽从唐山接到了廊坊郊区农村的家,这样张雅丽就不再是孤儿了。 廊坊生活的那些年,给张雅丽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她说,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天打开书包居然收到了一封男生写给她的“情书”。可惜她把情书交给了老师,更可惜的是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狠狠地羞辱了那个男生。长大以后,张雅丽想起这件事,有些后悔。 后来张雅丽考上了廊坊市的重点中学,要住校。住校生每月要缴12块伙食费。这样一来,伯伯每月都要为她那12块钱的伙食费挨家挨户地借。那时,他们生活的唯一来源是伯伯挣到的工分,一个工分8分到1毛钱。张雅丽说:“坚持了一年,我就不敢上了,坚决不去了。” 虽然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但张雅丽并不愿自暴自弃,她靠自学拿到了中专的师范毕业证。 16岁,开滦煤矿照顾23名孤儿的工作,这23名孤儿是开滦煤矿最后一批照顾进去的固定工,后来的都是合同工。张雅丽从此离开了廊坊的伯伯,到矿上当了水质检验员。一干就是24年。 婆婆准备的嫁妆,令她尝到了久违的母爱 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她未来的婆婆把她叫到家里,拿出了提前为她做好的“嫁妆”,这一刻,失去了十几年的母爱仿佛又回到了张雅丽的身上。 16岁时,张雅丽就成了个标准的“文青”。如今,张雅丽的书架上放的书有老子的、庄子的、鲁迅的、福克纳的等。张雅丽对自己走上文青之路的解释是:“我的童年很孤苦,少年也很孤单,又多愁善感,好像这样的人都把文学当成寄托和出路。” 张雅丽第一个月领到工资后,就去书店捧回了一本《第二次握手》和一套《红楼梦》。那一年,她在矿上过了自己有生以来的第一个一个人的春节。她说:“那天,我买了十多个布娃娃围在床边(至今她的家里也到处都是布娃娃),把所有灯打开,然后坐在它们中间,坐着坐着就哇哇哭了。”从此,她认定自己是一个情感的饥渴者。张雅丽老在琢磨“那些跟妈妈一样高的女儿怎么跟妈妈撒娇”这样的问题,上班的时候,一听同事说“我跟我妈妈怎么怎么之类的话题”,她就竖着耳朵贪婪地听啊听。 就在她对感情的需索快到极限的时候,她遇见了后来的丈夫。张雅丽拒绝说出他的名字,因为他们结婚4年就离婚了。张雅丽说:“说出他的名字,对他是一种打扰。”所以她在说到他的时候,坚持用“前夫”这个称呼。 有天晚上,他给她拉了一段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她当场就被镇住了。要知道,在生活枯燥乏味的矿区拉小提琴和在平地上、在城市里拉大概不是一个概念。就像当年凡高在煤矿给矿工们画像一样的非凡。何况他还会吹萨克斯,何况他还读了很多世界名著,英语又好;何况他还送了她一套《巴金选集》和《四世同堂》;何况他还比她大十岁(正好符合她想找个比她大N岁,既能代表父亲,又能代表兄长,还能代表丈夫的男人);更何况他虽然比她大十岁,相貌却很年轻。她被他迷住了,为他倾其所有,当然也幻想他为她倾其所有。 张雅丽告诉我,这桩婚姻彻底填补了她内心深处母爱的空缺。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她未来的婆婆把她叫到家里,拿出了提前做好的两套铺盖对她说:“你拿去,结婚时再带过来吧,也没人给你做,怕你觉得冷清,就当是娘家人给你的嫁被吧。”(唐山人说的‘嫁妆’)而这一刻,失去了十几年的母爱仿佛又回到了张雅丽的身上。说到这里,张雅丽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她把头扭朝一边,瞪大了眼睛,不让眼泪流下来。 孤儿的婚姻容易失败,因为他们想要的太多 张雅丽和前夫1985年9月结婚,1990年离婚。她说:“孤儿的婚姻容易失败,是因为我们欠缺的太多,于是要的也太多。” 张雅丽和前夫1985年9月领了证,1986年1月办了事,1987年有了女儿,1990年离了婚。 后来她说,前夫其实是个非常好的人,只是脾气太暴躁,因为一直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始终落落寡欢。而那时候的张雅丽还是一个羸弱的小女人,对感情的索取近乎偏执、任性。张雅丽对前夫冀望也多,失望就更多,每当他冲着她发火,她就心灰意冷。终于她再也忍不住了,主动提出离婚。 现在她说:“每个人都有暴躁的时候,在亲人面前都会更肆无忌惮一些,这些事,当时是不会明白的。”离婚的事也一直不敢跟婆婆说,后来婆婆知道了,却没怪罪她。只是跟张雅丽说:“以后我们还是娘俩,你还是我女儿。” 离开了原来的那个家,女儿也判给了前夫,因为跟着爸爸,有奶奶照顾着,生活会好很多。张雅丽说,有一阵子,女儿特别想她,经常过来和她住,可是她竟然发现自己口袋里只有几块钱了,还要过两个星期才到领工资的时候。 张雅丽想自己一个人,对付一下就过去了,但想到孩子正在长身体,不能随便打发,就劝她回去跟爸爸在一起,女儿不听,而张雅丽又不能把自己狼狈的现状告诉幼小的孩子。憋了很久还是说了,女儿听了。心里又盘算出另一套对付妈妈的办法。第二天,她故意把课本忘在家里,以便放学后借故回来。张雅丽抱着女儿故意落下的课本,哭坐在床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有次张雅丽生病,婆婆带着孙女来看她,临走的时候,往她的枕头边放了20块钱,那次也是哭得自己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一个人的生活虽然孤单,但多年来张雅丽似乎已经习惯这样了。现在,张雅丽还是孑然一身,尽管她的身边不乏追求者。 张雅丽告诉我:“孤儿的婚姻容易失败,是因为我们欠缺的太多,于是要的也太多。” -印象 其实每个人都是孤单的 一 廊坊那个给张雅丽写过情书的男生,后来当了兵,再后来结了婚,再再后来又辗转找到了张雅丽的电话。二十多年过去了,张雅丽一直对当初自己告状的行为耿耿于怀,如今联系上了,张雅丽决定回廊坊去看看。 见面的时候,说起小时候的事情,那个男生提起笔来画了张张雅丽十岁时刚到廊坊时的样子。张雅丽把那张画翻出来给我们看了,画上的小姑娘穿着带圆点的小裙子,头发扎成两个小角。也许那个男生现在还很喜欢张雅丽,也可能张雅丽现在也为该男生动心了。但张雅丽说:“不把友谊和爱情一同失去的办法是不把友谊变成爱情。”他们最终决定不再单独见面。 二 现在,张雅丽已经学会不再沉溺于计较感情的得失,因为她现在明白了——每个人都是孤单的。如今,她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思考着自己想思考的问题。她喜欢写作,就发奋写作,2003年一年挣了两万多稿费,加上平日的积攒,又借了点钱在市区买了套二手房。她也喜欢旅游,只是钱不宽余,就在唐山周围转转。 三 今年,张雅丽不怎么写作了,“因为要沉淀一下。”处在沉淀期的她找了份信息台的兼职,一是要给她18岁的女儿攒点嫁妆,一是积累写作素材。信息台隔天去一次,工作就是接电话,听各式各样的倾诉电话,所以很方便积累素材。 张雅丽在信息台的工作,薪水按接电话的分钟数提成。接一分钟电话,听别人说一分钟话或自己说一分钟话得一分钱。上月张雅丽说了和听了60000分钟话,拿到600块钱,加上在开滦煤矿挣的400块,她有1000块收入,刨掉日常开销能攒好几百。而她的生活开销大头用来旅游,吃的用不了多少,她很节俭,从小就懂得节俭。采访完,我们请她吃饭,她把剩下的菜打了包。 四 采访张雅丽的时候刚好快到世界杯了,没想到,她也是个球迷。她说:“我从宋世雄解说时期就迷足球了,最开始用半导体听球。” 她还说:“喜欢足球是受前夫的影响,我们在一起时每逢球赛他必看,还说电视剧天天有,而球赛却不是,他给我讲足球新闻轶事,我看不懂他充当讲解,慢慢地我也爱球了。”他们的女儿也喜欢足球,她说:“上届世界杯,巴蒂下场时,她(女儿)哭死了,我也要哭了。” 前些天,张雅丽发来短信:“我已经不去接电话那儿上班了,因为看球,一场精彩的赛事,巴西对澳大利亚。” 撰文 本报记者 苏娅 摄影 武文琦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