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唐山大地震30周年专题 > 正文

纪念碑前我们捧上献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8:28 南京晨报

  7月27日、28日,对唐山人民来说是两个特殊的日子。30年前的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地震了!顷刻间,24万余人离开了他们的亲人。30年后的今天,活着的人们赶来悼念逝去的人们,活着的人们比过去更懂得珍惜今天宁静的生活。

  在唐山,有个著名的建筑———唐山抗震纪念碑。许许多多的人曾经来到纪念碑前祝福天国的亲友。晨报记者昨天下午也捧着花篮代表读者将散发着阵阵芬芳的百合、康乃馨
献给30年前在地震中罹难的人们。记者把带来的花篮轻轻地放在纪念碑的碑文前,那里已经排满了一束束鲜花。这时,天上落了几滴雨。市民高女士带着孩子来纪念碑广场散步,她说孩子还小,等他五六岁会指着纪念碑问“妈妈,这是什么”的时候,她会把唐山地震和全国人民抗震的故事讲给他听。高女士介绍,纪念碑有四根大柱子,象征着四面八方。纪念碑四周是一圈浮雕,全是当时唐山人民自救和被救的画面,有擎着房梁的,有护着孩子的……正对着纪念碑有四组台阶,每组7级,正好是四七二十八级,象征着灾难来临的日子———7月28日。广场摆放了24万盆鲜花,每一盆都是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

  73岁的张焕兰推着80岁的老伴,绕着纪念碑,静静转了一圈,张女士不时弯下腰,贴着老伴的耳朵讲几句,老伴则不停地点头。“自唐山

地震后,每年我们都要回来看看,当时我们不在唐山,回到唐山的时候,才知道家里死了三个亲人……”张焕兰说。

  纪念碑前有人在哭,也有人在呼喊亲人的名字,在安静祥和的广场上,白色牵牛花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摆,三五只风筝在天空高高地飞翔……

  ■历史永恒的见证

  一伸手就能触摸断壁残垣

  在河北理工大学校园里,静静地站着或躺着学校上世纪70年代新建但却未使用过的

图书馆。这座已经坍塌了的图书馆是唐山几个重要的地震遗址之一。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河北理工大学这个当年7月才建成的图书馆还没开始使用,就被宣告谢幕。图书馆的原建筑面积有4049平方米,分为阅览室与书库两部分。由于图书馆处于地震发震构造带以西4公里,阅览室西部倒塌,东部震裂,书库向东北方向剪切移动约1米,底层全部破碎,而二至四层仍然为一个整体。蜘蛛网拉着有几米长,蜻蜓矮矮地飞,站在图书馆前,看到的仿佛不是只有30年历史的建筑,它的残破似乎存在了数百年。

  图书馆书库最西边的外墙上挂着个“此处危险,请勿逗留”的牌子。从它倾斜的角度,你能想像出地震一瞬间,这个建筑的倾覆。楼房塌了,楼板断裂了,很多断了的楼板折成“人”字形支撑着,这一支撑就是30年。

  图书馆的前面就是运动场,大学生们尽情地打着篮球。听过往的学生说,每年的这两天,都会有人带着鲜花来到原图书馆凭吊他们的亲友。因为其他被震毁的建筑都没有了,只有这里能寄托他们的哀思。

  图书馆已经被黑色的铁栏杆围了起来,走近它,你能感到新老生命的交融。坍塌的楼房是历史,是记忆;而在夹缝中蓬勃生长的绿绿葱葱的小草却是现在、是未来。绕着图书馆走一圈,你能找到一处地方,蹲下,将手伸进栏杆,你能触摸到断壁残垣。但是,历史的东西永远都是在栏杆里面。那些极富生命力的植物却能窜出栏杆向你招手。

  ■纪念碑前的心声

  远去的亲人们,安息吧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唐山抗震纪念碑前,很多唐山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凭吊亲人。

  “爸爸、妈妈:你们离开我们整整30年了,现在唐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带着您没见过面的外孙女和她的女儿瑛瑛从广州开车经过五省二市来故里拜祭你们。经过抗震救灾洗礼的‘火中凤凰’将会飞得更高、更远、更美丽。安息吧,爸爸妈妈。”

  昨天,59岁的吴艳玲为父母献上了一束鲜花,花上放着这封寄往天国的信。她的外孙女瑛瑛也用稚嫩的字体写上了“太婆,我们很怀念您。”的字样。

  “爸爸、妈妈:一晃30年过去了,我们姐妹俩已长大成人,虽然我们没等在这里守候你们,但我们的心始终牵挂在这里。今天,我们带着你们的外甥女从上海来到这里拜祭,请你们放心,我们会坚强地生活下去。爸爸、妈妈,安息吧。女儿:郁政、郁洁”“爸爸您好:今天,我们姐弟3人带着您未曾见过面的儿媳妇、孙子及您女婿、二个外孙子,来到您的面前。30年来,我们未曾把您忘记,特别想念您,如今我们都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孩子,我们都很好,您放心吧。爸爸,您安息吧。女儿:茹子”

  ■30年后新貌

  新唐山三十而立

  在唐山抗震30周年之际,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系师生一行9人奔赴唐山,进行了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在那里,他们感受到了新唐山的魅力与气质。30年过去了,新唐山三十而立。30岁唐山包容伤痕

  “比在家方便”,“都挺开心的,习惯了”,在唐山截瘫疗养院,57岁的芦东芳这样说。据了解,唐山截瘫疗养院是我国现存最具规模专为截瘫患者服务的一家特殊疗养院,很多唐山地震后的伤残者都生活在这里。

  “在疗养院生活的日子比在家方便。”芦东芳说,在疗养院的病友们都有一辆方便出行的手摇三轮车,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病友们摇着车去吃饭、洗衣服、聚在一起聊天,与平常人相同的生活内容让他们感受不到生活中的不便。

  “这里有食堂,不愿吃了就出去买点。有事了有护士、病友都帮衬着。”芦东芳说,在家没有人长期照顾,有很多地方不方便。在疗养院住着,到了周末亲人们有时间了也会来探望,平时可以跟病友们聊天,房间里也有电视,去年疗养院还组织出去旅游了,日子过的不孤单,也不会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这么多年住下来,大家也都把疗养院当成了家,把病友们当成了亲人,把疗养院的医生、护士当成了亲人。

  对于社会所给予的关怀和帮助,芦东芳也深有所感。“像我们这样的人在唐山有许多,出门别人都很照顾。”30年了,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方便,也能常常到街上逛逛。无论走到哪里,受到的礼让都是一样的。

  芦东芳喜欢走出疗养院的大门,看看整洁的街道。她说:“30年前的今天唐山饱尝痛苦,30年后的今天唐山包容起伤痕,大步昂扬!”30岁唐山生机盎然

  汽车驶进唐山,灰蒙蒙的天空一直延伸出去,很少有高楼的棱角将天空分割。平坦宽敞的马路纵横交错,路面非常地干净。震后兴建的城市,一眼看上去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影响,应该是深层次的。

  河北理工大学的校园里有唐山市区惟一一个地震遗址———当年还未投入使用的图书馆。在遗址旁边就是理工大学的运动场,很多学生在夏日的阳光下挥洒着汗水。喧闹燥热的午后,遗址更显出了它的庄严。在一片残垣断壁里,破土而出的绿色植物长得生机盎然。30岁唐山冉冉升起

  一场天灾,让一座百年老城顷刻间毁灭。

  一场天灾,让一座年轻的城市冉冉升起。

  1976年7月28日那场灾难性的大地震,让唐山成了中国最具“震撼”的城市名。

  新的路面,新的楼房。没有古的痕迹,连树都显得很年轻。是啊,3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而立之时,何况对于一个城市。它不像北京那样庄重,没有上海的繁华,也许和那些大城市比起来它还显得很稚嫩,但它更有唐山的特点。

  在参观唐山抗震纪念碑时,我看着那四面的浮雕,觉得只有唐山这样一座城市,只有唐山这样的人民,才能顶得住这些苦难,才能用顽强不屈的精神、坚忍不拔的奋斗来对抗这种苦难。(以上文字由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系赴唐山参加社会实践同学提供)

  作者:/来源:南京晨报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