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解密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7:29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 |
中南海急问:震中在哪里 唐山地震发生之后,由于通讯全部中断,国家地震局迟迟不能确定震中,直到一辆红色救护车从唐山疾驰而来…… 国家地震局撒网找震中
唐山地震震动世界,中国国家地震局也成了“震中”。时任国家地震局局长的刘英勇,自1976年以后,便只能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因为他麾下的地震工作者不仅没有对地震做出预报,甚至地震发生之后,迟迟不能确定震中。 国家地震局所在的办公楼,30年前的那个7月28日,和北京所有建筑物一样,发生了猛烈的摇撼。刘英勇披了件外衣就往办公楼跑。“震中呢?震中在哪里?”他喊出的第一句话,和所有前来询问的人一样。值班人员报告:震中只能确定在“北京附近”。 中央领导来电询问:“什么地方发生地震?震级多大?人员伤亡情况如何?”地震局只能回答:“离北京大概不超过200公里……” 5点整,国家地震局决定分兵四路开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200公里范围内寻找震中。如此原始的办法去寻找震中,是中国地震工作者心中永远的痛。 确定唐山是震中的消息,是电信局系统首先报告的。在与各地联络时,惟独唐山打不通。 一个半小时后,向北寻找震中的地震工作者遇到了赴京报警的唐山来人,得知“唐山全平了”。当时是地震发生后两个半小时。 红色救护车驰报中南海 唐山最终被确定为震中,时任开滦唐山矿工会副主席的李玉林功不可没,他被称为将地震消息驰报中南海的第一人。 今年71岁的李玉林说,30年前的那一刻至今刻骨铭心。“我从废墟里脱险后,一看四周,所有的建筑都没了,一马平川。” 李玉林光着脚就朝矿上跑:“这么大的灾难,只能找党中央,我要找车去北京。” 这时,救护队司机崔志亮恰好开一辆红色矿山救护车赶来救人。李玉林马上拦车,同事袁庆武、曹国成也上了车。一车四人,在寂静与黑暗中直奔北京。 对道路非常熟悉的李玉林,幸运的走了当时唯一可以走通北京的路。走天津必须得过冀运河,李玉林说:“这么大灾难,钢筋水泥桥都不结实,木桥柔韧性好,反而没事。唐山当时唯一一座木桥就是阳红桥,见到这个桥的时候,我就知道我是对的,这座桥没坏。” 从唐山到北京,走了4个小时,途中,他们遇到了国家地震局的队伍,几名同事随地震局返回唐山,李玉林驾车直奔中南海。 “过了天安门,响着警报器我就奔新华门去了。当时我只穿个三角裤。告诉警卫情况后,警卫给了我军装,随后就见到了中央领导。我看到纪登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走在最前面,他一把抱住我,我说:唐山全平了,然后哭了。” 14万子弟兵驰援唐山
黑色闪电刚过,余震不断,全国人民就向唐山伸出了援助之手,10多万人民子弟兵急如星火,救灾队伍从四面八方赶赴唐山,一场大规模的抗震救灾斗争,展示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能够抗拒任何灾难的勇气。 唐山大地震有数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生命悬于一线。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14万救灾部队陆续进入灾区,在最初的一周内他们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扒挖被埋群众的战斗中。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也派出十多万人投入救灾。 解放军指战员冒着频繁的余震,不顾生命危险,在骄阳烘烤和饥渴煎熬中,用双手、用锹镐等简陋工具,从瓦砾中救出1.64万多名群众。地震后需要紧急救援的伤员多达73万人,一周内,两万医护人员奔赴灾区,28天里,10万重伤员送到全国各地,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和运输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人类灾害史上,一次又一次重演着大灾之后疫病流行的悲剧,在全国人民支援下,唐山打响防疫灭病的攻坚战,创造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奇迹。 50万唐山人自救互救获新生 唐山大地震之后,60余万人被埋压废墟。据一项研究成果披露,地震发生后,有约50万人是通过灾区人民自救互救脱险的。 作为我国地震社会学奠基人之一的王子平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地震社会学研究,他也是那场地震的幸存者。他介绍说,地震发生后,自行脱险的人们自发形成救助大军,根据有关资料估算,通过灾区人民自救互救脱险的约有50万人,占被埋压人的80%以上。这说明灾区人民自救互救活动在抢救生命斗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王子平告诉记者,最早到达的救援部队是震后8小时,而大批部队是震后20~30小时。灾民处在灾难发生之地,能最及时地进行自救,别的救援者不可能比他们更及时。 唐山地震后的自救活动绝大多数是就近进行的,哪里有脱险者,哪里就有自救互救者。 震后初期的自救互救活动,包括家庭自救互救、邻里自救互救等,由于对被埋压者的情况、环境、位置等比较熟悉,因而救活率高达90%以上。 (综合新华社电)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