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唐山大地震30周年专题 > 正文

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纪念唐山抗震三十周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9:35 河北日报

  一

  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然而,“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短短的三个十年,唐山犹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座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青春之城、和谐之城、希望之城重新屹立于冀东大地———

  2005年,唐山国内生产总值2027亿元,财政收入226亿元,分别比地震前年度指标增长了25.5倍和55倍;“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全国卫生城”、“全国社会治安治理优秀城市”、“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1990年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2004年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今天,再次聚焦唐山这座英雄的城市,我们深深震撼于其沧海桑田的巨变。这巨变,是一座超越时空的历史丰碑,是一首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

  二

  兴衰谁人定,沉浮岂无凭?

  英雄的人民不相信眼泪,只相信自强、奋斗和拼搏。唐山抗震,靠的是一种精神:“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无数抗震的亲历者告诉我们,震后的唐山没有眼泪,那一刻,唐山人民把所有的悲痛都化作了力量———

  “地震是自然灾害,不能怨天,也不能恨地,让我们把个人的悲伤埋在心底,拼力去战胜自然灾害吧!”……

  “地震震不倒英雄汉”;“地震破坏了一座旧唐山,我们还会建设一座更加美好的新唐山”……

  英雄的唐山人民“奋挣扎之力,移伤残之躯”,震后第7天就组装了第一批自行车,震后第10天就产出第一车煤,震后第14天发电厂并网发电,震后第20天造出了第一台机车,震后第28天炼出第一炉钢……

  伟大的唐山抗震精神,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积淀中孕育,在共产主义精神的催化下形成,在救灾、重建、发展的过程中奔腾、激荡、升华,成为唐山人最可宝贵的收获和财富。据此,唐山人民如逐日的夸父,在废墟上投杖为林,重建起更加美好的精神和物质家园。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今天,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同样需要强大而持久的精神支撑。因为前进的路上依然有许多艰难险阻,与自然灾难相比,有些甚至更加纷繁复杂、难以预料。那么,就让我们像唐山人锻造抗震精神那样,培育起新时期的河北人文精神,以更加坚强的意志和信念,披荆斩棘,奋勇前行!

  三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是唐山重建之根、新生之源!

  党育红、党育苗、党育新———三十年前,为感谢和铭记党的恩情,石家庄市育红学校的老师为三个地震孤儿起了这样的名字;

  “恢复建设如此之快,规模如此之大,在资本主义国家是办不到的!”———二十年前,唐山市十年重建完成后,一些国外人士纷纷发出这样的感叹;

  “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今天,说起抗震,不同年龄的唐山人都会一遍遍向你重复这样的话语!

  历史不会忘记:1976年8月3日,病卧在床的毛泽东主席坚持看完了生前阅示的最后一份文件———《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报告》,并对抗震工作作了叮咛和嘱托;1978年,邓小平同志到唐山视察,对重建工作提出细致的要求和部署;1996年江泽民同志参加纪念唐山抗震二十周年大会,题词总结抗震精神,勉励唐山人民“把新唐山建设得更繁荣更美好”……

  历史更不会忘记:10万解放军官兵、3万多医疗队员、两万余名各条战线的干部职工日夜兼程,赶赴唐山;无以数计的救灾物资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运抵灾区;10余万名重伤员被转运到全国各地,接受精心治疗;国家拨款43亿元,调拨钢材50万吨、木材50万立方米、水泥250万吨;从全国各地调集3000多名专家、学者和7万建筑大军,投入到唐山重建的大会战中……

  一个政党的先进,总是在解国家于倒悬、救万民于水火的时刻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一种社会制度的优越,总是在战胜各种巨大灾难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得以彰显。唐山抗震的历史向世人昭示:当所有的艰难险阻降临时,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把无往而不胜的利剑;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当狂涛恶浪袭来时,党就是人民心中的中流砥柱!纪念唐山抗震,我们更加坚定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四

  坚持改革、坚持开放,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始终是唐山快速恢复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城市综合改革、优化资本结构、科技体制改革……几乎所有的改革,唐山都是试点城市。于是,就有了全市人民的安居乐业,有了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良好氛围,有了快速发展的制度支撑;

  ---1988年被国家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地区,于是唐山的陶瓷、钢铁走向了世界,松下、丰田、西门子等跨国公司来到了唐山;

  ---"用蓝色思路改写煤都历史",于是就有了京唐港,有了曹妃甸,有了现代化沿海大都市的蓝色梦想……

  在不断改革和开放中,唐山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紧紧抓住第一要务不放松,利用一切条件和机遇加快发展。于是,就有了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年增长7.5倍、30年增长25.5倍的奇迹,实现了省委"率先发展、率先突破,成为河北省经济建设主战场,率先走在全省最前列"的希望和重托,创造了唐山美好的今天,展示出更加光明的未来。

  "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活跃起来。"新唐山的发展历程,有力地证明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近20年前的论断。

  纪念唐山抗震,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改革开放之路的决心。

  "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今天,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肩上的任务更加艰巨,还要不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如何"坚定不移"?对此,我们必须作出明确的回答。简单地否定,是历史的倒退;裹足不前,是无能的表现。正确的选择,就是在对以往的改革进行完善和健全的同时,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与时俱进的品格,把改革开放向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不断推进。惟有如此,我们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我们的未来才充满希望。

  五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唐山崭露迷人新姿的奥秘所在。

  唐山的南湖公园,当年是污水连片、蚊蝇孳生、垃圾如山的采煤下沉区,如今波光潋滟,杨柳依依,荷红草绿,游人如织,让人几乎不敢想象,然而它却在这座百年工业重镇如此清晰地呈现。因为经历过灾难洗礼的唐山人,更懂得环境友好的重要,更清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谁说雷锋没户口,唐山雷锋月月有"。17万名青年志愿者遍布全市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近700个各类志愿者服务站星罗棋布于大街小巷……30年前,患难与共的精神让唐山人民互相携扶着走出了灾难;今天,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为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站在曹妃甸工业区循环经济规划图前,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今天的唐山正在完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漂亮转身,向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在新唐山显示着其改变前途和命运的力量,提醒我们必须牢固地树立和坚持!惟有如此,我们未来的发展才能效益更好、质量更高,才能更加连续和持久。

  六

  自然灾难带来的种种不幸和痛楚,可以让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警醒;抗击灾难创造的奇迹,更能激励我们勇敢前行---今天,我们纪念唐山抗震,是因为不应忘记曾经的苦痛,必须告慰罹难者的亡灵,更是因为在唐山抗震、重建、振兴的过程中,蕴含着太多的值得我们珍视的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

  一个民族的精神,因浓缩到一个时段而愈加绚烂夺目---今天,我们回望这30年的历程,为了告慰,为了追忆,更是为了总结和记取一个英雄的城市面对苦难而不屈、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经验。有了这些经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在振兴河北的征程中,我们的方向将更加明确,信心将更加坚定,精神将更加振奋,步履将更加从容。

  本报编辑部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