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唐山大地震30周年专题 > 正文

专家沈振明:要提高对精神不健康的知晓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18:59 新浪嘉宾访谈

  主持人马骧:如果没有这样的事件,普遍的平均水平发生是什么样的比例?

  马文友:比这个要低好多倍。因为有一个统计学,把所有的精神疾病,轻的重的加在一起是千分之二十二点多,我们这个只有神经症一种就是千分之六十多。

  沈振明:一个是好多人没有去就医,没有这种就医的意识,比如躯体化障碍病人、神
经症病人,甚至有一些得了精神分裂症,比较重的,有些家属的这个意识还没有,跟这个也有关系。所以,真正从医院就诊的人来说,这种统计可能也就不准。

  主持人马骧:怎么样给没有严重到那个程度或者是严重到那个程度了没有就医的意识,而且更多是精神方面受到影响,但是没有必要,可能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要去看病的这些广大人群提供心理治疗,提供帮助,这方面的工作有没有做过?或者有没有这样的计划?

  沈振明:现在唐山市有几家精神

医院,我们做的工作工作,一个是给综合医院的大夫做一些培训,因为好多这样的病人不舒服就诊于综合医院,提高他们鉴别能力。还有到一些中小学,有些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所以我们到中小学进行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市教育局跟唐山市卫生局办了一个唐山市青少年心理健康阳光工程,由于好多原因,启动仪式没启动,但是工作都做下去了。有些当地,像唐山有些电台、电视台应邀我们去做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或者报纸上做些投稿。有这些举措。

  马文友:还可以给大家提一些建议。像沈院长讲的,首先要提高一下对精神不健康的知晓率,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心理有问题、精神不健康。第二,心理不健康者要想到是不是亲历了唐山大

地震,在唐山大地震过程中有没有亲人伤亡,如果有的话,资格要分析一下,是否是大地震的创伤造成现在表面现象是精神不健康,或者是有身体疾病,这时可以找医生探讨一下,我的原因是不是来自于大地震的创伤,这样就可以找到原因。而且你也省掉了好多药物治疗,而且你自己都感到很惊奇。为什么我的高血压、冠心病、胃肠道功能紊乱跟这个有关系,要提高这两个意识。

  第三,专家的意识。在唐山从事这个工作的每一位心理医生工作者,都要想到亲历唐山地震的人,心理焦虑是不是原因跟唐山大地震有关,可以找到病因所在。

  主持人马骧:我们说这样一场灾难给唐山市带来很大损失、很多不幸。是不是到今天,我们说每千人有心理医生的比例是不是也比咱们国家其它城市的平均水平高一些?在这方面的投入是不是也大一些?

  沈振明:在河北省算最高,在全国来讲是中上水平。

  马文友:因为唐山通过抗震30周年的建设,全国各地的支援,党和政府的帮助,经济实力在增强,人们的文化水平也在提高,这样对心理卫生的需求、认识也普遍。精神卫生的从业者也非常多,而且现在参加国家心理咨询职业考试也非常踊跃。北京大学心理自学考试在唐山是办得最火,据我了解在全国也最火,就是人们对心理知识的渴求还是非常高的。

  主持人马骧:在过去的30年可能我们很大一部分时间,由于社会进步的限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时代不同了,会有这方面的觉醒。记得昨天的嘉宾,开滦矿物局的两位嘉宾在谈话的时候谈到,地震完了以后,在地震刚刚过去的那一周或十多天的时间里,当时进去的解放军战士有点奇怪,说唐山人为什么这么冷,不哭,没有人哭,没有哭的声音。

  马文友:这是什么呢?这是一种心理反应,这个人面对天灾人祸、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人有一种急性心理反应,在这个期间,如果正常,他可能要应对,要先求生,然后要保存自己的生命,这是第一需要。有些病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急性的应急障碍,可能感情麻木,感情休克期。我父母亡了或者怎么样,自己好像否认这个,跟自己没有关系。等再过几个小时,但是最长不能超过7天,就爆发出来了。而且这是一种病态的。我个人认为,从人的适应能力来讲,面对这样普遍性的自然灾害,人们的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假如不是这个,就是有一家,他们家地震了,这是不可能的,那他会感觉自己损失太大了。一看全唐山市的楼房都倒了,谁家都死人了,那他自己家死一个人,跟全家亡,是一个比较心理。

  主持人马骧:当时嘉宾解释这种情况,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死的人太多,是不是有这方面?

  马文友:从心理学上也可以解释,人有一个接受认识上的问题。中国第一个下岗的人可能要去自杀,琢磨中国就我一个人自杀了。慢慢的随着改革的进展,可能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机制,可能我下岗也无所谓,我从这儿下岗可以到那儿去上岗。

  主持人马骧:这时候心理承受力就强多了。

  马文友:这也是一种保护心理。

  沈振明:是当时的环境在这儿。一个是大家都不哭,像刚才马院长说的情感休克期,突然来临这么大的灾难,情感可以说麻木了。还有,大家都这样,都是互相认同。

  主持人马骧:除了这个问题之外,另外也有很多朋友感兴趣的问题是,唐山市每年或者是每五年或者是每十年对于大地震的纪念活动多不多?好像我们看到的情况来说,并不是特别多。

  马文友:官方的纪念活动还是以第一个十周年、第二个十周年、第三个十周年,这是政府搞的纪念活动。要是对于每个家庭来讲,如果说大地震经历损失比较大的、亲人比较多的,作为他的后代,每年的清明节都有一个祭祀活动。而且7月28日,对有些人是怀念,对有些人可能也是一种痛苦。纪念日就可以触景生情,让人回忆起。

  主持人马骧:是人们不愿意记的日子,宁可回避。

  马文友:唐山大地震导致的孤儿,他在外地工作,不敢回唐山。我感觉这也是一种PTSD,我要回避,我要唐山有痛苦的体验,要唤起痛苦,何不逃避、回避。如果在唐山生存的人,总认为这件事情太痛苦,已经PTSD已经是一种障碍了,要找心理医生探讨,共同制定一个心理咨询治疗的方案,因为你离不开唐山。我在外地的,可以少来唐山,但是对生活、学习、工作不会有影响。你如果是在唐山工作,就可以进行调整、调试、心理咨询。

  主持人马骧:面对大灾难造成集体人群的心理影响,包括导致的一些疾病,是不是从两位的专业医学角度来说,治疗的难度比一般的更大?有没有特别针对的办法给他们提供帮助?

  沈振明:刚才我们谈的这几个创伤都是长久的持续性的创伤,而且这种创伤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比方说一种情绪问题、人格问题,甚至我说的家庭教育的问题,躯体不适的问题、心理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这一类表现出来了,跟当时急性的创伤应对还是不一样的。现在前一段时间马院长专门组织了一个全国灾难性的危机干预研讨会,主要是针对突发的一些事情,咱们国家目前专门有危机干预小组去进行干预。这个方案是另一个方案。

  但我们现在来说,毕竟经过30年,以多种形式表达出来,治疗上的难度相对也更大,可以说也复杂了。不是说可以培训,直接都是一个性质,都是急性的创伤,那我们处理大概都是这样。现在不一样了,像马院长说的,在唐山如果想做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如果你遇到一个来访者可能出现任何问题,你脑子里会想到是不是跟唐山地震有关系,所以相对复杂一些。

  马文友:我有一个设想,咱们将来是不是在唐山市利用媒体系列地搞一下关于地震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自我检查一下、了解一下地震是不是还对自己有较大的影响。然后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但是这个干预肯定是跟其它的干预方法是一样的。存在是持久性的,怎么减少,比如高血压是这个引起来的,高血压怎么能够促进稳定,减少并发症。

  沈振明:它的复杂就在于它有些急性创伤的心理治疗一般一个格式就行了,现在遗留下来的东西,可能心理治疗是非常非常个体化的。可能这个人就采取这种方案,那个人采取那种方案。

  主持人马骧:你们可以说工作在领导岗位上,同时也是工作在心理治疗的第一线,在临床上面。咱们国家对于整个,不光是地震,对其它的灾害带来的心理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治疗方案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沈振明:整体来讲,前几天7月19日到23日,在唐山市开滦精神中心召开了“全国群体灾难性心理危机干预的研讨会”。咱们国家的水平跟国际相比还是处于发展的水平,跟过去比进步非常大,过去都是心理学工作者,什么地方发生灾难,我们是自愿的,为了我们的职业道德,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无处可用,然后去做一些援助。到后来政府跟社会需要我们做这个工作,像大连的空难、克拉玛依的火灾都是由卫生部派驻心理卫生干预小组去救助,实际上面临大的事故,百分之百的人都会有心理反应,有些人是非常重的,必须进行心理干预,有的人可能自我能够调整的,随着一天两天能够自愈的,而有些人必须干预。也呼吁咱们国家有关部门在救助小组当中应该请心理危机干预者加入到里边去,这是我们专业人的呼吁,我们这次开会也是。过去是我们要做这个工作,有些政府要我们做,但是还没有说全国的政府各级领导在减灾、救灾的救援工作当中主动让心理工作者参与进来,客观肯定是需要的。

  沈振明:真正像危机干预、急性干预的人群,其实给我们的感觉只是受创伤,比如地震死亡或者残疾的人,或者是死亡的家属,咱们这么去想。但是真正干预的人群并不是很多,比如受伤的当事人,还有死亡的直系亲属、旁观的人群,甚至还有一些救助的人员,也有这种场面,抬尸体等等,这些都是干预的对象,不是单纯给某个真正创伤的人干预一下。

  另外,刚才马院长说的我非常赞同,应该发起社会的仪式。其实在以前有些事情,我们也主动冲在前边,但是冲在前边,人们都以为你是挡事似的,是这种感觉。

  马文友:他没能从科学角度认识到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沈振明:对他以后的生活可能影响更大。

  主持人马骧:两位院长、两位嘉宾研究的、临床工作肯定是任重道远,包括宣传方面的工作也是任务很重。我们在电脑前跟嘉宾一起互动的朋友们或者是你有亲戚朋友,有认识的人在唐山,经历过这样事情的唐山的人们,大家对自己自身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包括身体状况有什么样的感觉不适的时候,也要想想这方面,建立这个意识,可以从两位院长那儿能够寻求帮助。

  沈振明:谢谢,也提高这个意识。

  主持人马骧:除了我们今天谈到的这些内容之外,我们有一个衷心的希望,因为今天这次访谈是唐山大地震系列访谈最后一期了,我们希望在唐山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们能够得到安息。另外一方面也衷心地希望,无论是经历过唐山大地震不幸灾难的人,还是没有经历过那样灾难的网友们、朋友们,大家都能从那件事情中和了解那件事情的过程中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保持自己健康、乐观的心态,能够生活得更幸福。同样的祝福送给两位。

  马文友:谢谢。

  主持人马骧:谢谢各位网友的参与,再见!

  马文友:再见!

[上一页] [1] [2] [3]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