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正军职离休干部刘应启:七十年他一直在长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09:56 扬子晚报 | |||||||||
【人物背景】 刘应启,今年96岁,扬州军分区干休一所正军职离休干部。参加过长征、三次过草地的他,历经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参加大小战斗150多次,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荣誉勋章。1965年离休后,他继续书写着人生辉煌,先后被全国、全军评为“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先进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荣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希望工程贡献奖”。在扬州,人们都亲切地尊称他“百岁老红军”。
70年前,他随红军主力部队长征,三过草地。 时光荏苒。当年的红军战士,已是年近百岁的老人。对刘应启老人来说,当年的万里长征,只是开启了他的真正人生。此后,在他历经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到和平建设乃至离休后的41年时间里,他一直用长征精神激励着自己前行。 有人说,这70年来,他一直都在长征。 三过草地的收容员 “过草地的时候,我在收容队抬担架,背伤员,有时候一抬就是半天,除了跟战友轮换着抬伤员外,每天都要背、扶病号和彩号。伤员没吃的了,我就把身上带的干粮分给大家吃,自己饿得实在受不了,就吃草根、牦牛粪……” ——刘应启的回忆 在扬州市长征路一处安静的小院里,记者见到了百岁老红军刘应启。还是一身军装,身板依旧硬朗。岁月沧桑,只在他黝黑面庞上刻下道道深深的皱褶。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老人的回忆,把我们带回了那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三次过草地时,刘应启都是大部队的收容队员。 “收容队员不好当,一怕不明真相的藏民追杀,二怕跟大部队落下距离,三怕战友们体力不支倒在路上。”三过草地,刘应启和他的战友一共收容掉队战士300多人。 在收容队,虽然艰苦,但刘应启和战友们苦中作乐,自编了很多战歌。“睡泥地,盖的天,头枕山,星星明月来相伴,红军变成了活神仙,把那小鬼子吓破了胆。” 在刘老23年的战火生涯中,历经大小战斗150多次,到底负过多少次伤,他自己也数不清。但刘老说他命大,好几次都从鬼门关转了回来。抗战期间一次行军途中,他的左脚伤口不幸染毒溃烂,实在不行了,被送到了野战医院。院长检查后,认为无法治了,抓了一把大洋塞到他手上:“你恐怕不能再干革命,回家好好养伤种田去吧。” “我要革命,不要钱!”刘应启自己把脚包扎了一下,硬是拄着拐杖去找老部队。走了几百里,终于在前线又找到了部队。奇怪的是,几仗打下来,脚却神奇地不治而愈了。 刘老印象最深的一次战斗是百团大战反扫荡阶段的一次伏击战。1940年10月11日,他所在的新十旅接到上级命令,伏击日军运输队。13日上午,鬼子车队过来了。快到伏击圈的时候,狡猾的鬼子先派一辆车试探。我方沉住气,一直等到敌人的车全部进入伏击口袋才打。战士们把手榴弹和炸药包扔到鬼子的汽车上,汽车被炸得翻了个跟头。一个小时内,鬼子一个都没跑掉,摧毁汽车48辆。 现实版的“石光荣” “他的两个儿子一个下岗帮人看小店,一个在小区摆摊修摩托车,一个女儿在金湖农村。离休老红军像他家这样的太少见了。儿子提干、入警,老伴三次入党,都被他挡住了,刘老‘太正统’了、‘太革命’了,是现实生活中的‘石光荣’”——周围人的评价 刘应启的家就在干休所里。陈旧简陋的几件家具,在刚刚装潢一新的房子里显得更加不协调。刘老的房子是今年4月刚刚装修的,原因是有记者要来采访,怕太寒酸了,省军区、军分区和干休所特批了一笔钱。 其实刘老的收入不低,正军职离休的他,大部分钱都用在了希望工程、扶贫帮困上了,所以至今都没什么存款。刘老说这是社会主义,老伴田静笑言他是“穷光蛋主义”。 刘老的老伴正团离休,三次入党都给刘老“卡”住了。第一次申请入党时,作为党委书记的刘老不同意,说她思想上还没入党 。第二次申请入党时,刘老说她离党员标准还有距离。田静离休后,又向干休所党委第三次递交入党申请。刘老找党支部、找党委,说她关心群众疾苦不够,还对他为扶贫帮困捐钱捐物有想法,思想上还未完全入党。直到今天,田静已经80岁了,还不是党员。 刘老的大儿子刘东星曾经参军到了他当年的下属部队。第三年春天,团政委写信给刘老,说准备给他提干。刘老不放心,赶到部队明察暗访。一圈下来,他对团领导说:“他学习学不过城市兵,干活干不过农村兵,这事还是缓一缓。”就这样,儿子没有提成干,退伍回来在扬州机械厂当了一名修配工,如今下岗帮人看小店。 刘老的二儿子刘中冬从部队退伍后,有一年,公安干警队伍扩招。他去报考被试中。市公安局领导来家访,刘老知道了这件事,对来人说:“我的儿子我知道,他的综合素质不是干公安这块料。”结果儿子没当上警察,现在城北一个小区里摆了个摩托车小修理摊。 1975年,刘老带头响应号召,把女儿刘兰新下放到了金湖县塘港乡。国家落实知青回城政策时,女儿想请他出面,把一家的户口迁回扬州。他对女儿讲:“农民的孩子可以种田,红军的后代也能种田。” 女儿家庭生活拮据,农忙之余就到集镇上的烧饼店烤烧饼卖。一次,刘老和老伴去看女儿,看到女儿两只手被炉火烤了蚕豆大的水泡,难过地流下眼泪。回来后,老伴对他说:“老头子,这辈子就求你一件事,把女儿调回来吧。”刘老却开导老伴:“没有烤饼的,哪有饼吃?我的女儿不烤饼,别人的女儿就得烤饼。”一句话把老伴堵得没话说。 离而不休的“学习狂” “一个人不学习,理想信念就会淡化,大脑思维就会僵化,思想行动就会退化。打仗时不学习,就会跑错阵地,就会打错枪;工作中不学习,就会思路不清,就会出乱子;离休后不学习,就会犯迷糊,就会老年痴呆。”——刘应启的笔记 在刘老的房间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床头放了好多书,《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军史》、《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学习问答》等等。记者翻开这些书籍,发现不少地方都被刘老用红笔重重地划了横线。 紧靠着床头的是一张简易书桌。一块废弃瓷砖和一把坏了的自行车软管锁,被刘老废物利用成了“镇纸”,整齐地压着当天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扬州日报等报纸。 听广播、读报纸、看新闻,是刘老离休后每天必做的三件事。刘老年纪虽大,但眼不花,现在还能用放大镜看报。而且他还喜欢作笔记。由于上了年纪,他抓笔的右手往往写着写着就不听使唤了,笔经常滑落掉到地上,他就弯了腰捡起来再写,就这样捡了掉、掉了捡。他居然写下了100多万字的学习体会和读书笔记,剪贴的资料本堆起来一人多高。 刘老的女婿是中学校长,每次来刘老这里也都要提前“恶补”一下国际国内最新时政要闻。否则,一见面,刘老就会进行“地毯式”提问。回答不上来就要“补课”。 干休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刘老不仅自己带头学习,还经常提醒和帮助身边的工作人员学习。每当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好文章,他都要拿到街上自费打印或者复印,发给大家和所在党小组成员。 一天夜里,刘老刚上床睡好,忽然想起前几天报纸上刊登的一篇文章写得很好,就立即下床开始找。从房间找到客厅,几大堆报纸一张张地过,一直翻到了天亮也没找到。等干休所工作人员一上班,他又去他们办公室挨个找。找了三天终于找到。干休所的人都松了口气。 “学习就是输氧理疗。现在我能跟上形势,精神不错,活得很健康,要给学习记一功。”刘老说。 记者 耿 联 通讯员 魏瑞明 王绍云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