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小组寻访:茅台酒曾是红军疗伤良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4:50 新京报 | |||||||||
重访长征路———赤水 8月2日,遵义习水县土城镇,住在红军长征时毛泽东住居的张帮珍老人,在讲述当年红军进镇时的情景。 8月3日,青杠坡战斗遗址,当地的一位老人给元勋子女送上了自己做的草鞋。 重访长征路———赤水 1935年1月29日拂晓前,红军主力分三路从猿猴场(今元厚)、土城南北地区一渡赤水河,向古蔺、叙永地区前进。 2月18日至21日分别由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河,向黔北的桐梓地区急进。
3月16日,中央红军为寻求新的战机,在茅台及其附近三渡赤水河,向四川南部的古蔺、叙永方向前进。 3月21日晚,红军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四渡赤水河。 红军四渡赤水,将国民党军甩在乌江以北。四渡赤水之战,毛泽东等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中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本报讯 8月2日和3日两天,“情系长征路”活动组一行参观了四渡赤水的四个渡口———古城(一渡)、二郎滩(二渡)、茅台(三渡)、太平渡(四渡)。元勋子女为红军烈士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还收到了当地老乡亲手做的草鞋,并在茅台镇倾听了红军当年和茅台酒的不解之缘。 当地老乡扭秧歌欢迎 红军一渡赤水前,在遵义市习水县青杠坡和川军打了一场硬仗,伤亡惨重,是长征以来除湘江战役外,最惨烈的一次战斗。 昨日下午,活动组驱车来到了青杠坡战斗遗址,为红军烈士纪念碑献上了花圈。当地人在烈日下排成两排,热情欢迎活动组的到来,身着各色服装的秧歌队、龙狮队,也在太阳下挥汗如雨地表演。 为烈士献完花圈后,开国元勋的子女们正慢步走下台阶,一群热情的当地人迎了上来,将手中的草鞋递上,“这是我们亲手做的草鞋,当年的红军就是穿着这种草鞋离开这里的,送给你们留念。”操着浓重的乡音送上心意,老乡的脸上绽放着笑容。 家家户户都曾是红军驻地 在习水县土城镇(一渡渡口所在地),家家户户门上都挂着块写有“红军驻地”的小牌。当年红军进土城时,都曾在这些善良的老百姓家住过,和老百姓一起吃饭。当地老百姓收留了不少红军的伤兵,尤其是青杠坡战役以后。红军一渡赤水时,当周恩来号召红军征集门板时,老百姓毫不犹豫地就拆卸了自家门板和床板。红军离开后,老百姓从水里捞出板子,也不知道是谁家的,捞上了板子就往门上装,七拼八凑、厚薄不一。 据土城镇83岁的老人张帮珍回忆,当时毛泽东就住在她现在的住宅所在地,但那时候11岁的她并不知道这里住着毛主席,只知道有红军的大官住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得知。 老人对红军有着深厚的感情,只要看到军人来,就会很开心。当元勋子女们来看毛泽东住居时,老人还高兴地为大家唱了一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另外,贺晓明(贺龙之女)因故暂时离开大部队,不日将在昆明和队伍会合。 对话 “我们点燃粑粑灯给红军照路” 习水县土城镇老人回忆当年红军驻扎时情况 8月3日,在习水县土城镇长征街,81岁的罗明先老人回忆了当年红军驻扎时的情景。红军长征到土城镇寄住百姓家时,他11岁。 红军给老百姓开仓放盐 新京报:红军当时进土城镇时,老百姓是什么反应? 罗明先:早就跑得没了踪影。在红军到来之前,白军就谣传红军“共军共匪,共产共妻”,能跑的都躲山上去了,只有些走不动的老人留了下来。我哥哥当时也在家里看家。后来我哥哥胆大,和红军接触了,发现情况并不是那样,大家才陆续回城。 新京报:你们回城后看到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罗明先:遍街都是红军,他们没有进老百姓家里休息,就把门板给卸下来,铺在门口睡,后来还把门板给我们上好了。他们不拿百姓的东西,我卖香烟,他们给的票子都是苏维埃的票子,他们一走我们就用不了。红军后来回来时,又用银元、铜元把纸票子给换回去了。 新京报:红军在城里还为老百姓做了什么吗? 罗明先:有啊,把盐帮里一两百斤的大盐块拿出来,凿小了分给老百姓。那时候这里非常缺盐的,这就是开仓放盐。还没收地主的财产分给老百姓。 老百姓卸门板给红军搭浮桥 新京报:红军离开后开始一渡赤水时是什么情形? 罗明先:红军离开时,带走了我们门前的晒衣竿,用来做火把。因为遍地是竹子,我们没有要他们的钱。晚上他们走时,我们都把门前的粑粑灯点燃,给红军照路,那时候整条街都是亮的。 全城老百姓把自家的门板、床板全给卸下来给红军搭浮桥。红军过了河后,用刀把对岸那头的绳子给斩断,板子顺着河水又漂回了这边,还给了老百姓。 寻访 茅台酒曾是红军疗伤良药 茅台酒厂演绎传奇故事 本报讯 8月2日下午,活动组一行一路闻着酒香到了茅台镇,参观了三渡赤水的茅台渡口纪念碑,并来到茅台酒厂,听取了当年红军长征与茅台酒的传奇故事。 史料上记载,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询问周恩来,听说红军经过茅台镇时用光了所有的茅台酒。周恩来随后回答,长征路上,茅台酒是红军包医百病的良药,洗伤、镇痛、解毒、治伤风感冒…… 据茅台酒厂宣传部长李增驰介绍,1935年3月16日,红军来到茅台镇准备三渡赤水。那时候红军进了茅台镇后,不像白军一样抢东西搞破坏,自然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当时老百姓间流传着一句话:“红军到,干人(穷人)笑,白匪跳。”所以当红军准备离开时,老百姓就捧出美酒进献红军。 因为当时红军部队缺医少药,后来就用茅台酒擦脚疗伤、消毒解乏。当时身为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给大家讲述了茅台酒的历史,告知茅台酒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代表,曾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拿过奖。 红军战士在茅台期间遵守纪律,为了保护茅台酒厂这个民族工业,当时王稼祥等人发布了一个保护茅台酒的布告,布告的大概内容为,茅台酒为民族工业,是保护的对象,红军应该公买公卖,对酒具、酒瓶等都应当予以保护等等。 这个布告是红军长征期间惟一的一张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布告。 花絮 红军渡河有一大难题 参观四渡赤水的四个渡口时,刘太行(刘伯承之子)提到,父亲曾高度评价当时的工兵连连长王耀南,他虽然没读过几天书,却解决了红军渡河的一大难题。 刘太行说,在四渡赤水前,红军长征强渡乌江时,多次想法渡河未成功,竹排总被湍急的河水冲走。刘伯承将大家聚集在一起想办法,王耀南最终解决了渡河问题———用装满石头的竹笼放入水中,固定住船和木板,这个办法到后来也用在了四渡赤水上。“没有王耀南,河都过不了。” 本版采写 本报特派记者 王卡拉 本版摄影 本报特派记者 浦峰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