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网络恶搞何时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13:16 观察与思考

  -观察记者 傅宏波

  “恶搞”(KUSO)最初由日本传入台湾,再经网络传到香港、继而扩散至内地。恶搞一族利用PhotoSho p等技术,借助于网络无可比拟的自由传播性和民众参与性,形成了一种以爆笑、搞怪、恶作剧为主要特征的另类创作风格。 那么,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人对于这样的“恶搞”乐此不疲呢?

  网络世界

  刮起一股“恶搞”风?

  我们说,恶作剧自古有之,但当它插上IT技术的翅膀,再驶上网络传播的高速公路的时候,便一发而不可收。网络 无可比拟的自由传播性和民众参与性,对网络“恶搞”起到的助推作用毋庸置疑。

  近几年来,“恶搞”之风越刮越猛:比较早的如《小鸡过马路》、《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近期的有《吉祥三宝》、 《无极》;最新鲜的则是黄健翔的“解说门”,短短几天时间,网络上就出现了以此为素材的“恶搞”文字、音频、视频不下 30段,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和热门事件。

  我们再来看,马特拉齐在世界杯球场到底对齐达内说了什么?就在两人各有说法的时候,喜爱“恶搞”的网友在网上 迅速制作出各种版本的现场对话,包括追债、看头发等10余种版本。

  还有像奥运吉祥物福娃、歌曲《吉祥三宝》、超女等都无一幸免。“恶搞”的对象早已超出文娱圈,公众人物、普通 大众以及各种影音图像作品,甚至一些著名著作和经典影片,都惨遭“恶搞”。

  2006年4月中旬,一部署名“倒胡戈”的网友为央视第12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制作的网络视频短片《闪闪的红星 之潘冬子参赛记》,就是把我国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作为“恶搞”的对象,在9分36秒的片长中,所有画面均出自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闪闪的红星》。其中,演员对白、配音及影片字幕全部被篡改,片头“八一电影制片厂”变 成了“八七电影制片厂”。原本一心想参加红军的潘冬子,在短片中却整日做着明星梦,希望挣大钱。显然,这种篡改不仅伤 害了电影创作者,也伤害了观众,尤其是在价值观上会给青少年观众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此行为立即遭到八一电影制片厂的 严厉谴责和广大观众的批评。在强大的舆论面前,“倒胡戈”最终以公开道歉的方式收场……

  观察记者在关注一系列“恶搞”现象中,发现其形式主要这么几种:

  图片移植,即通过图像处理软件修改、拼接数码图片,达到搞笑的效果;篡改歌词,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些流行歌曲 重新填词,有的还像模像样地找人重新翻唱,制作成搞笑版的新曲目;假唱表演;文字模仿;动作模仿;而影视剪辑这种“恶 搞”形式非一般网友所能为,需要具有导演、编剧水平,还要具有相当的视频图像处理能力。其题材大多取自各类电影和电视 节目,通过二次剪辑、后期配音和添加字幕,形成新的视频短片。

  网络“恶搞”为何能够风靡和盛行?观察记者问过很多人,答案五花八门。一种比较大众化的答案是,网络“恶搞” 娱乐性、搞笑性的特点,迎合了人们期望丰富多彩生活的需要。还有一种说法是与我们当前过于呆板和说教式的网络媒体导向 不无关系。过于呆板、说教式语言以及纯政治性话语过多,令“叛逆”的青少年特别反感,这就给网络“恶搞”以可乘之机。

  此外,也不排除一些网站以及商人在巨大利益驱动下,为了追求点击率和销售量,对网络“恶搞”推波助澜。

  究竟是谁在“恶搞”?

  “恶搞”,在年轻人中影响很大。在他们看来,“恶搞”并不是搞恶,而是颠覆、重构。如今,在全国各高校都有一 帮“恶搞”分子。他们有的创作了“恶搞MTV”、有的制作“恶搞照片”、有的甚至还创作了专门的“恶搞剧”,建立“恶 搞”内容的网站、成立“恶搞”的组合……

  有校园第一爆笑组合之称的“后舍男生”,其成员是来自广州美术学院2002级雕塑系的两位学生。他们为给自己 简单乏味的生活找点乐子,创作了类似“双簧”对口形式的搞笑视频,模仿最热门流行歌曲的MV,制作成网络“恶搞”版本 ,以此自娱自乐。两人出众的表演天赋、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精巧的编排与默契的配合也让“后舍男生”迅速风靡网络世 界。之后,他们陆续推出了《分开旅行》、《童话》等“恶搞”作品。人气飙升,很快拥有了一批铁杆FANS,甚至还获得 了一家唱片公司的青睐并签约。

  观察记者在杭州某高校篮球场随机采访了几位大学生。他们说网络“恶搞”太平常了,在寝室里,同学们经常灵感来 了,马上就有一个作品产生。例如把某明星的头换做自己的头像,旁边再配上搞笑的话语;或者几个人合作拍搞笑DV,在网 络上进行加工;还会做些突兀的动作或表情,制作各式各样的QQ表情等等。

  在他们看来,“恶搞”是一种很自然的宣泄方式,让平时枯燥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有趣和谐。

  “数码照片的流行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恶搞一张图片太容易了,甚至不需要Photoshop这样的专业软件,只 需要用Windows中的画图软件就能解决。”一位IT界人士告诉观察记者。

  “恶搞”现象在大学生中之所以尤为明显,是因为学业、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是被压抑的一群。同时,他们又 急于宣泄自己内心的情绪,于是“恶搞”成了很好的途径。

  一位心理学研究专家在和观察记者聊“恶搞”这个话题时说:“从情绪心理上来看,我认为某种行为的背后应当有种 情绪在推动。比如,发泄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不满,或者表示喜爱、尊敬等;从社会心理方面来说,网络上的“恶搞”,是一 种从众心理的体现。一种形式出现了,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传播极快,效果极佳,于是同种形式的东西就会大量产生。这是正 常的。”

  网络“恶搞”也反映出眼下一批年轻人内心中对社会的一种态度。

  “恶搞”一族的话语体系、思维方式与主流文化不同。他们会按自己的喜好呈现出随意性、超前性等。例如酱紫(这 样子)、晕倒、菜鸟等词语。

  而在生活方式上,“恶搞”一族热衷于追求新事物,对新事物表现出较多的兴趣和较强的接受力。他们是所有新鲜生 活方式的簇拥者,服饰也标新立异,耍尽法宝将原本清秀的长相进行搞怪扮丑,只为创造个人风格。

  较之话语体系、生活方式上的不同,价值观是更为深层的部分,它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和价值取向。他们对社会、生 活和人生的理解,往往有独特的个人见解,不遵从正统的思想;对事、对人,是非的判断标准不拘一格;审美观和生活情趣, 充满着不羁的想象和夸张;将工作与休闲娱乐之间的界限模糊化等。

  概言之,网络“恶搞”的流行是网络时代人们寻求心灵突围的集体默契。

  它满足了人们缓解内心压力、寻求解脱的心理需要,当然,也满足了人们内在的逆反心理和人们追求角色认同的心理 需要。

  但同时记者认为,“恶搞”也是一把双刃剑。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承担起维护和发展社会文明的义务。社会对网络的宽松 绝不是放任自流。网络“恶搞”必须有个“度”,而这个“度”就是法律的规定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只图自己痛快甚至为了“ 点击率”等商业目的而肆意侵犯别人知识产权和人身攻击等问题,都应当受到谴责和制止。

  “恶搞”,智者的游戏

  自从胡戈一搞成名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恶搞”的行列,现在每出一个热门事件,基本上一个礼拜内就玩出高 潮,例如黄健翔那“惊天一吼”更是在一夜之间被“恶搞”泛滥。

  浙江大学一位社会学教授对观察记者说,我并不反对年轻人的“恶搞”行为,相反,“恶搞”是一种创新,网络使很 多有才华的人崭露头角,这种创作的原动力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宽容甚至鼓励的态度。既然知识产权的理念是“鼓励创造”,就 应当也鼓励再创造、后续创造。

  这就好比大家喜欢周星驰的电影一样,反讽一下,嘲弄一下,搏个捧腹大笑。很多的时候,网络“恶搞”还成为了一 种全新的文艺批评形式,它体现的是群众的力量和智慧。

  也有专家认为,好的“恶搞”,讲究的是创意,贴合时下的热点,又能反映出一定的社会问题,让观者为作者匪夷所 思的想法所折服,这样的“恶搞”才有意思,充满着智慧。尽管“恶搞”首先是一种侵权改编或创作,但它本身也闪耀着创意 的光芒。这种光芒或是一种挑战权威的表现或是一种全新的解读和创作,因此,很容易被普通民众接受。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胡戈“恶搞”《无极》,是代言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不满,很多网民声称如果胡戈败诉的话, 大家捐钱赔款,一方面是在为胡戈的才华鼓掌,更多的却是借此表达对《无极》的失望。而胡戈的最新作品《血战到底》与无 偿“恶搞”《无极》不一样,这次胡戈是拿了片方“不菲的报酬”去创作的,效果如何?网上几乎全是对胡戈“江郎才尽”的 评论。

  胡戈的走红让其他一些网络“恶搞”作者跃跃欲试,一时间网上“恶搞”风昌盛,从“倒胡戈”这个笔名到他借电影 讽刺娱乐事件的形式,都是在复制胡戈的走红之路。只不过把“恶搞”对象转移到了“恶搞”革命题材、经典名著上,如红色 革命经典电影《闪闪的红星》身上,结果招来骂声一片。

  “恶搞”讲究的是创意,要贴合时下的文娱热点,同时又能反映出一定的社会问题,让观者为作者匪夷所思的想法所 折服,这样的“恶搞”才有意思。单纯的模仿顶多引人一笑了之。

  “恶搞”原本是没有的,是在网络和多媒体发展到白热化阶段才真正开始形成的。关于时下对“恶搞”这一网络的种 种是非曲直,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现代社会是年轻和充满活力的社会,各种文化、信息更替速度很快,年轻人更有技术优越感,对新鲜东西的摄入更快 ,消化能力也更强,反映在文化层面上就是这种网络“恶搞”必定与主流文化发生冲击甚至冲突。但有一点我们必须得承认, “恶搞”现象的存在,有它的道理,它并不是“洪水猛兽”,因为“恶搞”只是智者的游戏。第一个搞的是天才,第二个搞的 是人才,第三个之后就是庸才了。-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