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有一条底线叫无底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16:52 新世纪周刊

  德与容、美与丑在名利面前,往往会错位

  -本刊记者/胡凌竹

  一直以来,香港小姐的评选在香港面临着各式各样的责问,30多年的港姐评选,底线问题像是个幽灵徘徊在香港的 上空。

  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出名的效果,准港姐们不惜一切代价自爆低级绯闻花边争抢出镜率,开始是不断露点,现在甚至 用“露丑”的方式来获得媒体注意。2004年参选香港小姐的杨施诗,在所有佳丽精心打扮掩饰自己身材不完美的情况下, 却反其道而行之,有意露出自己的粗壮手臂和丰满肚腩,一下子在众多美女之中突围而出。

  这样的举动在第一届香港小姐选举时,是万万不被允许的。

  1973年的香港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还限制在具备中国传统妇女“德颜工容”之上,提出“美丽与智慧并重”的标 准,设定了前五名的奖项。参选港姐的选手们,大都高贵端庄,尽显淑女典范。第一届港姐冠军孙咏恩外貌不算出类拔萃,但 成熟稳重的气质却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几年之后,“德”高于“容”的传统观念逐渐放宽,开始取消第4名、第5名,增设“最上镜小姐”和“友谊小姐” 等几个奖项。但那时选出的港姐,也都不属于艳光四射的美女,仿佛天生就有“母仪天下”的风范。

  1984年,香港小姐评选逐渐进入全盛时期。这一时期评委们不再避讳重视选手的外貌,选手们的穿着也越来越大 胆,因而产生了一大批众望所归的美女冠军,如李嘉欣、张曼玉等。而1987年杨宝玲当选冠军后,在国际性选美中夺得第 5名及“亚洲皇后”称号,刺激了香港人对国际选美赛事的野心,于是企图按照西方的标准推出一些有

竞争力的美女,继续杨 宝玲的辉煌。此时的香港小姐竞赛中,又增加了“国际亲善小姐”等与国际选美接轨的奖项。只可惜接下来的几届香港小姐并 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
香港经济
衰落和娱乐市场的低迷,比赛也随着袁咏仪和郭霭明两届冠军的美 貌褪色一起走向了衰落。

  为了达到争取观众收视率的目的,无线电视台将香港小姐选美变成了花样百出的综艺晚会,报名选手的范围扩大到了 海外。还增加了外景拍摄的项目,并增设“网上最夺目小姐”等奖项企图做到与时代接轨。在比赛现场,司仪发问开始向故意 刁钻靠拢,采取现场淘汰的方式增加节目的可看性。但效果并不可观,在素质下降的港姐选举中,媒体只能靠挖空心思地炮制 丑闻、增加话题来制造看点,香港小姐的“高贵”一说完全沦为笑话。一大批真正拥有美貌和智慧的香港女性也因此望而却步 ,不敢参赛。

  现在的港姐们,大多是想要不花太大功夫、靠着并不完美的长相、怀着以抢夺头版新闻为目的的心态前来参赛,闹出 “不知孙中山是谁”的笑话也不足为奇了。

  当然,香港小姐评选毕竟是以电视选秀形式呈现的,无论怎样花样翻新,在视觉方面,它还是不敢冲破香港相关法律 的底线的。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