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最感动的采访:春去花还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11:09 法制周报-e法网
最感动的采访:春去花还在

李春华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最感动的采访:春去花还在

吕曦东


最感动的采访:春去花还在

文花枝


  “都说英雄不随波逐流,怎知他也不堪风雨骤……都说英雄是硬骨头,怎知道温柔心他也有,有泪的时候不轻流,有愁的时候不能愁……”

  最感动的采访 春去花还在

  《一位80后大学生的生死抉择》

  见报时间:2006年7月31日

  新闻回放

  2006年7月21日傍晚,家住湖南衡阳市雁峰区岳屏镇山田村的湖南师大大三学生李春华回家途中,听到不远处的池塘传来呼救声,李春华立即奔过去,跳入水中救人。

  将近处的落水少年抱上岸后,干了一天农活的春华体力明显透支,但他仍再次扎入水中,把另一落水者艰难地推上岸,自己却沉入水中。

  7月31日,本报以5个版的篇幅重点报道了此事,此后又进行了连续报道。

  2006年7月22日晚8时,我接到一个朋友的短信:湖南师大大三学生李春华为救两名落水小孩牺牲。23日一早,我与李春华的大学同学和老师,没顾得上吃早餐便赶往衡阳。

  舍己救人的英雄、一贫如洗的家、伤心欲绝的父母,让我感受到了一场从未有过的震撼。

  接下来的4天,我踏寻了李春华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的点点足迹,一次次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我无法知道李春华在选择救第二个小孩的那一刻在想什么,只知道他用人生中的最后一脚挽救了一个小孩的生命。这一脚,他把生还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了自己,这就是李春华的生死抉择。

  “春华不该丢下我们一家人就这样走了。”春华的父母不止一次说起这句话。我能深深体会这句话的重量,因为李春华曾被视为一家人的支柱,但现在春华却走了,全家人的支柱突然垮了。

  许多次,春华的父母自言自语地说起春华,站在门口等春华回来,甚至深夜里突然跑到外面去叫春华吃饭。因为他们总以为春华还活着,他们宁愿相信春华在学校里还没回来。

  采访中,我和摄影记者伏志勇一直强忍着感情和泪水,我知道作为一名记者,要做好见证与记录,让更多人知道让时间定格的这一瞬间和足以感动中国的李春华。在春华家里的两天,悲痛让我们都吃不下饭。与春华的父母告别时,我们终于止不住泪水,紧握着他们的手,痛哭在一起……看到一贫如洗的家,我留下200元钱,含着泪水离开了。

  为了找到春华儿时的玩伴、中学老师和同学,我们多次往返于衡阳市、衡南县以及春华的家之间;为了第二天的稿子能更完美,深夜12时,我还在等一个采访对象的电话。经过4天的深入采访,我终于从春华的父母、兄弟、乡亲、好友、同学、老师的述说和回忆中,挖掘出了一个有血有肉、平凡朴实而又伟大的80后大学生英雄形象。

  7月31日,本报重磅推出《一位80后大学生的生死抉择》后,新浪等国内知名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随即,李春华被共青团湖南省委、省青联联合追授“舍己救人好青年”称号。8月10日,李春华入选由人民网举办的“2006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

  春去花还在。李春华,一位平凡朴实而又伟大高尚的80后大学生,用他的忠、孝、义、勇、德,感动了记者,感动了湖南,感动了中国。

  本报见习记者 蒋伟

  枝伤花更美

  《美丽文花枝的生死抉择》

  见报时间:2005年12月19日

  新闻回放

  2005年8月28日下午2时35分许,文花枝所带的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团队乘坐的旅游车,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境内210国道上与一辆货车相撞,造成6人死亡,22人受伤,其中重伤15人。

  车祸发生后,文花枝被卡在座位里动弹不得,当救援人员准备将她救出来时,她却说:“我是导游,后面都是我的游客,请你们先救游客。”最终,绝大多数游客获救,而因延误了抢救时间,文花枝的左腿不得不被截除。

  2005年12月15日上午,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位于湘潭市建设路的新天地旅行社门口,高挂着“向英雄导游文花枝学习”的红色横幅。在该旅行社员工小赵的带领下,我走进了马路对面中建五局施工公司的宿舍区一出租屋内,找到了卧病在床的文花枝。

  “很抱歉,这里很乱,你们请随便,不要太拘束了。”花枝一脸的微笑。此时,小文的伯母刘建平端来一个大药罐,并将药水倒进了塑料盆中,然后吃力地将躺卧的小文扶到床边坐着,用沾着药水的热毛巾包裹着小文的右腿膝盖,而其左裤腿却空荡荡的。上药时,花枝紧皱眉头,显然是非常痛,但她一直没叫出声。

  随后,花枝向记者介绍了出车祸时的情况。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花枝一直带着她标志式的甜甜微笑,显得那样的乐观。但看着花枝那空空的左裤腿,我觉得心情非常沉重,甚至忍不住要流泪。

  随后,我又来到花枝的老家——韶山市大坪乡林家湾村,见到了花枝的父母。在那里,我发现,花枝家住的还是1980年建的土坯房,连窗户都没有,四面漏风。惟一值钱的东西,是前年春节花枝给家里买的彩电。

  通过几天的采访,通过花枝家人、亲友、同事的述说,英雄导游文花枝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鲜明……回到报社,我迅速写好了报道,并于12月19日刊发,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本报记者 刘卓

  最新进展

  花枝应邀入读湘大

  湘潭新天地旅行社负责人张军告诉记者,今年5月,文花枝就赶到北京某医院接受康复治疗,假肢已经安装,康复情况非常好。今年9月,文花枝将入读湘潭大学管理学院旅游专业。

  据介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国务委员陈至立得知文花枝想到大学深造的事后,批示教育部尽快落实此事。今年1月27日,湘潭大学党委书记彭国甫前往看望慰问文花枝,邀请文花枝到湘潭大学学习。

  晨曦照东方

  《80后英雄吕曦东感动中国》

  见报时间:2005年10月3日

  新闻回放

  2005年9月18日,在贵州遵义“爱丽新娘”影楼当摄影师的吕曦东,在市郊为两对新人拍摄婚纱照后,沿铁路走向数百米外的公路,准备坐车返城。这时,火车来了,人们纷纷跳出铁轨,但抱着小孩的妇女张某却不慎摔倒在铁轨上,怎么也爬不起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吕曦东几个箭步冲了过去……

  吕曦东一把拉出小孩,随后又将张某拉出铁轨,但他却被车厢挂住,重重地摔在离铁路5米远的水沟里,当场重度休克。手术后的吕曦东仍然昏迷不醒,生命垂危。

  2005年国庆节前夕,我从一则简短的消息中发现一个重大题材——湖南青年吕曦东在贵州从火车轮下救人受重伤,一直昏迷不醒,在遵义某医院接受治疗。

  我时刻关注当地媒体的报道,并来到吕曦东的家乡邵阳板桥乡板桥村采访。采访中,我了解到,吕曦东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是影响他救人的重要因素。在祖辈父辈的影响下,吕曦东从小就喜欢阅读英雄人物的传记,在生活中他也一直助人为乐。

  一个人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并非偶然,而是因为他在生活中长时间的培养和积累的优良品德。要与飞驰的火车抢时间救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假如能够让时间停止,我们来剖析救人瞬间的精彩;假如这是大片中的场景,每一刻都能重放,那么,曦东的举动绝对是危难中拯救生命的英雄。吕曦东临危不惧,从火车铁轮下救出两人,这就是他的生死抉择,而做出这样的抉择,又需要多大的勇气!

  2005年10月3日,本报以三个版的篇幅重磅推出《“80后英雄”吕曦东感动中国》的特别报道,随后又连续推出《“80后英雄”脱离生命危险》、《戴碧蓉握手吕曦东》等报道,总计21个版,超过10万字,其中许多报道被各大媒体转载。

  2005年11月11日,遵义市政府授予吕曦东“见义勇为公民”称号。2006年1月,吕曦东被评为“湖南十大新闻人物”。

  本报记者 刘俊

  最新进展

  曦东圆了大学梦

  “谢谢你们,是你们帮我圆了大学梦!”8月11日下午,一身休闲打扮的吕曦东出现在本报采编中心,脸上洋溢着微笑。

  吕曦东告诉我们,目前他的身体已经康复,并未留下后遗症。由于本报的鼎立相助,他已被湖南师范大学破格录取。在大学,他将继续学习摄影。“我会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曦东说。

  湖南经济电视台副总编辑、法制周报社总编辑谷良表示,吕曦东学业有成后,可以考虑聘为法制周报社的摄影记者,助其实现摄影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