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水库年久失修成为抗旱中薄弱环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09:01 南方新闻网 | |||||||||
历史欠账总要还 很多水库年久失修,不能有效进行抢险灌溉,成为抗旱中的薄弱环节 五桂镇出现眼中灾情后,潼南县来这里打了8口井,其中一口没有出水。从当地人打井的经验来看,地下水下沉得越来越严重了。
更为严重的是,在潼南县普遍存在水利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五桂镇镇长吉光进说,该镇没有一座可作饮用水源的水库。目前,农村一般都用山平塘、石河堰蓄水,这些用石头砌成的塘堰,在干旱天气,也很容易干枯。潼南县救灾办提供的资料称,该县塘堰的蓄水量已较往年下降了60%。 在该县现存的这些水库中,也有很多因年久失修而成为病险水库,不能有效进行抢险灌溉。五桂镇防坡村村支书胡学文说,这些水库大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修建,改革开放之后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自上世纪70年代始,滥砍滥伐非常严重,有些山坡都是光秃秃的一片,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泥土被水冲下,把水库的河床填充得越来越高,有些水库几乎丧失了蓄水的功能。 在五桂镇金家坡大队,村民曾多次申请修建水库,解决用水问题,但因资金无法拨付而一直未能如愿。五桂镇的官员常常提到邻近的大足县,那里因为水利设施完善,在这个漫长的旱热夏季,基本没出现大的用水危机。 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朱宪生说,在今年抗旱救灾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的地方,村民基本上没有出现饮水问题,而水利设施差的地方则相当困难。有的乡镇的水库和塘堰因多年没有维修,已经发不出水,或者水到达不了目的地。一个被提到的例子是,在1997年夏季,荣昌县因中度干旱,县城5万人饮水困难,当时已做好用火车去长江取水的计划,后因一场及时而来的大雨解了急。此后,该县修建了高升桥水库,它在今年的特大干旱条件下,保证了县城的生活生产用水。 这次旷日持久的旱灾,使重庆市政府认识到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各地也纷纷以此次旱灾为契机,抓紧对病险水库和水毁工程的修复,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潼南县,列入今冬明春整治计划的有2座病险水库和320处水毁工程,此外,他们还将新建12口山平塘和530口小水池,46处村镇供水工程,并维修280公里的渠道。这些,都是历史的欠账。 8月19日上午,在潼南县五桂镇金家坡大队三里外的药王东庙里,香火缭绕,70余岁的郭超前老太太跪在那里祈雨。据介绍,因时常干旱,村民们在数年前恢复了作法祈雨的传统,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是这一行动的中坚。 五桂镇官员称,该镇虽为科普先进乡镇,但“作法祈雨”在农村具有普遍性。这不是潼南县特有的现象,在重庆市的其他区县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近几个月来,重庆市一直努力欲采取人工降雨的方式解决旱情,但收效甚微,因为上空一直缺乏相应的云层条件。到了8月中旬,随着降雨云层的增多,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火箭弹和降雨弹才开始部分发挥作用。人工降雨后偶然出现的反常天象,也让一些人对神秘力量有了更多的想象。8月15日下午4时,重庆市长万高速路分水至万州路段突发狂风,沿途的标志牌和收费站室外空调全部被吹飞,高边坡路段还飞下了许多开裂的巨石,最大石头有一人多高。这场因人工降雨引发的狂风持续了近一个半小时,其猛烈程度创长万高速路的历史记录。 一种观点受广泛批驳 气象专家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而不是“木桶效应”导致重庆近年灾害不断 重庆合川市的大风来得更加突然。8月12日18时30分,合川市金子镇火矢村村支书王俊民正和村民一起在稻田里收谷子,天很晴,但突然间就来了大风,紧接着就有直径1-2厘米的冰雹落下来,砸痛他的头部。 据介绍,当时合川市金子镇、大石镇、古楼镇、龙凤镇同时遭受6-8级大风的袭击,其中金子镇还有一群众被大风吹倒摔伤。个别村落伴有冰雹。此次气象灾害造成稻谷受灾面积达602公顷,损坏房屋904间,吹断电杆5根、树木1602棵。 夏天落冰雹这两年在当地时常发生。王俊民还记得2004年五六月份,下的冰雹有鸡蛋那么大。他把这看作是天气反常的一种表现。 潼南县五桂镇金家坡大队的金辉钟根据自己67年的人生经验,也认为,“这几年,天灾越来越多了”。金辉钟的经验,与国家气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杨贵名的观点相吻合:“应该可以这样说,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气象灾害会越来越频繁。可能是干旱,也可能是洪涝等其他灾害。” 对于此次四川与重庆发生特大旱灾的原因,有着多种解释。其中,北京地理环境学者王红旗认为主要和三峡大坝有关:如果把四川盆地比作一个大木桶,最短的一根木条就在三峡的位置,这个自然形成的狭长缺口成为向盆地输送水气的关,但大坝使自然地貌遭人为改变,短的木条被接长了,水气循环的主要通道被阻挡,常年累月导致“桶内”气温失衡,大旱高热天气随之产生,这就是所谓的“木桶效应”。这种观点受到广泛的批驳。杨贵名也认为,这种观点没有说服力。“三峡大坝从空间尺度上是非常小的,即便对气候有微小影响,也是一个长时段的过程,不可能一建起来马上就发生变化。”杨贵名还举例说,如果三峡阻挡了水汽向四川盆地的循环,那湖北、湖南等省地应该下大雨才对,但那里同样干旱。 气象学家对此次干旱成因的专业解释是,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具体原因解释起来五花八门,也没有一个定论。我们从大气的角度讲,和全球变暖有关系,这个是主因。”杨贵名表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温室效应必然越来越严重。 2004年9月初,重庆市连续数日特大暴雨,导致500余万人受灾,数十人死亡。杨贵名认为,重庆在此次大旱之后,再次发生大的洪灾,亦非没有可能。重庆市气象中心已经预测出,在8月28日前后,全市范围内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达暴雨。早在8月17日,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通知各区县:“大旱之后必有大汛,各地一定要对当前的天气灾害形势和防汛压力有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增强防御大汛的警惕性,全面做好迎战大洪水的各项准备工作。” 重庆市防汛抗旱办工程师严永辉还表示,不排除明年大旱的可能性。 本报特派记者韩福东 (南方都市报) 相关专题:重庆四川遭遇严重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