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鼓斗志 浓墨重彩写贵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22:18 新浪网 | |||||||||
由省委宣传部、省党史研究室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沿着红军的足迹——穿行多彩贵州”大型宣传报道活动开展以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全力以赴,按照总体要求的实施方案,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写出了一批主题突出,思想性强,文采流畅,深受听众好评的新闻作品。《贵州新闻联播》从2005年12月16日开设“沿着红军的足迹——穿行多彩贵州”专栏以来,到2006年4月18日止,共播出各类新闻稿件75篇,其中可听性较强的报道有56篇。归纳这次大型主题宣传报道活动的总体感触是:长征精神鼓斗志,浓墨重彩写贵州。其突
以鲜为人知的史实写故事新闻 长征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军队的宝贵财富,而且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型象征。中国工农红军树立革命的远大理想,与敌顽强作战、不怕流血牺牲的重大历史事件虽早已彪炳史册,但红军长征途经贵州打富济贫,救助劳苦大众;贵州各族群众了解红军是自己的队伍后,帮助红军“休养生息”,军民鱼水相连,唇齿相依的一些生动故事至今还广为流传,鲜为人知。立足史实,体现时代先进思想写新闻,应当说是新闻写作的一大创造。赴黎平报道组采写的八集系列录音报道——黎平篇其中的《永不磨灭的印记》、《永不忘怀的记忆》、《红军故事传侗乡》、《肖克与法国传教士勃沙特的故事》、《侗乡奇葩三件宝》;赴瓮安报道组采写的11组录音报道其中的《想起那片红子林》、《朱家山的回忆》、《黎星福珍藏的红军铜盆》;赴遵义报道组采写的12组录音报道其中的《传播长征精神的火种——访老红军王道金》、《娄山关上话当年》、《长征专家谈长征》;赴毕节报道组采写的10组录音报道其中的《贺龙在黔西的故事》、《将军山战役》、《父亲的故事》;还有最近赴石阡报道组采写的录音通讯:《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自百名壮士困牛山的报告》等新闻报道,都是记者寻找见证人或见证人“遗传”下来的史实写成的新闻故事。情节生动,事实感人,加上流畅的文笔润色,使长征精神通过卫星广播在黔中大地展现和传承着厚重的红色文化。 以弘扬长征精神的建设成就写目击式新闻 以红军在贵州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写新闻,中心思想是再现红军当年气壮山河的精神,而落脚点,是通过记者的腿、眼、笔来展示全省各族儿女弘扬长征精神,立志建设美好家园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从而鼓舞全省各族人民抢抓新的发展机遇,与时俱进,众志成城打造品牌贵州、宣传多彩贵州,又快又好地实现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 新闻专栏“沿着红军的足迹——穿行多彩贵州”播出的开篇评论:《红军精神传万代·多彩贵州展新容》、录音报道其中的黎平篇《翻天覆地慨而慷》、《多彩文化耀侗乡》;录音通讯:《漫步猴场看变化》、《乌江天险不足惧·如今天堑变通途》;录音访问:《崇拜红军·做好本职》、《革命老区的精神动力》、《历史名城焕新颜》、《红色旅游涌大潮》、《拔除穷根奔小康》、《革命老区木黄镇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等这些目击式新闻,都展示出长征精神宝贵财富在黔中大地的弘扬光大,实为与时代同步,加快发展,宣传多彩贵州的经典之作。 以过硬的作风练队伍 按照省委宣传部的要求,台领导一把手亲自部署这次大型宣传报道活动;分管副台长亲自撰写开篇评论,同时还到一些重要关节点指导记者采写稿件;新闻中心各部主任分别带队深入一线采访,内练采编功夫,外树电台形象。各报道组每到一地,不怕天寒地冻,大凡红军当年路过(战斗过)的地方,几乎重越体验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虽然多半路程行车,但步足爬山涉水也不少。从探险问路,走村窜寨,寻找红军当年留下的至今还鲜为人知的又能启迪后人奋发向上的遗迹、故事,到与当地各级干部群众座谈,介绍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记笔记、录音响,从不放弃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不怕苦、不怕累,不分昼夜采访,加班整理录音,按照“三贴近”原则精心制作节目,采、编、播密切配合,一线和二线都充分体现出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的团队精神,有的报道组还创新新闻写作格式,比如一天采访下来,回到住地,通过记者重走红军路的亲身感观,几个人坐下来围绕《记者印象》畅谈各自的感受,这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与主题篇目连接配发播出,听众反映是比较好的。 以浓厚的舆论氛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除《贵州新闻联播》播出的新闻专稿外,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制作中心与综艺节目联手,精选了一批有关歌颂红军长征的诗歌、散文、小说、歌曲进行播送,使整个纪念宣传报道活动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树立了贵州对外宣传的良好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省电台刚整合的《今日传播》影视新闻网站和网络部刚接手的《贵州广播》杂志,与第一套节目的整点新闻紧密配合,有关重点稿件除及时上网供听(观)众点击外,还在《贵州广播》上刊载采编人员的体会文章,再现了现代广播的多种功能。再就是这次采访活动很多同志都是带病坚持工作,尽管电台因缺乏经费补贴,但全体采编人员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完成好各自承担的任务。 相关专题:2006红色故土行-贵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