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红色故土行-贵州专题 > 正文

侗族大歌的“申遗”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22:48 新浪网

  2005年8月1日的省城贵阳,气温高达32℃,连日的炎热的天气使人们显得无精打采。然而,临近中午时分,从贵州民族招待所一间会议室内,却传出了阵阵清泉般悦耳的歌声,歌声悠扬、神秘,宛如天籁,在酷暑天里使人感到非常地清凉舒爽——这就是人类口头传承文化遗产宝库中的奇葩——黎平县侗族大歌。此时,在这间会议室内,正在召开“侗族大歌申遗文本论证研讨会”,来自贵州省内外的专家们激烈研讨、论证的焦点,正是将侗族大歌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代表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相关问题。

  汉人有字传书本 侗族无字传歌声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据传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聚居在我国贵州、湖南、广西、湖北4省,现有人口260多万,主要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而在我省的黎平县是全国侗族聚居最多的县,有侗族人口35万。侗族居住的地方不仅风光秀美、民风淳朴,而且侗族也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民族,有民谚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与欣赏的民间音乐。 由于以前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是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一代往下传,“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是侗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侗族大歌在侗语中俗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因此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现打架骂人、偷盗等行为,人们甚至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

  侗族大歌“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的。大歌的结构一般由“果(组)”、“枚(首)”、“僧(段)”、“角(句)”来构成;大歌的演唱场合是比较讲究的,除平时训练外,大歌在重大节日、集体交往或接待远方尊贵的客人时才能在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里演唱,所以侗族大歌又被称为“鼓楼大歌”。侗族大歌分为四大类:声音大歌(侗语称“嘎所”)、柔声大歌(侗语称“嘎嘛”)、伦理大歌(侗语称“嘎想”)、叙事大歌(侗语称“嘎吉”),其中的声音大歌是最精华的部分,声音的标题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的名称命名,如《蝉歌》、《知了歌》、《三月歌》等。1986年10月,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执行主席约瑟芬·玛尔格维茨听了侗族大歌后激动地说:“在亚洲的东方一个仅百余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保存这样古老而纯正的、如此闪光的民间合唱艺术,这在世界上实为少见。”

  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在侗族地区,歌师是被社会所公认的最有知识、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侗族大歌作为侗歌中最精华的组成部分,它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无不与侗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

  歌师年逾古稀 大歌后继乏人

  8月1日晚上,在宾馆的房间里,记者与此次来筑演出的大歌班三位老歌师吴三妹、吴品仙、吴学桂攀谈良久。三人中最年轻的吴三妹也已45岁。她是最早把侗族大歌唱到法兰西去的侗族姑娘。从十二三岁的时候,吴三妹就按照村寨里的习俗开始学唱大歌。1982年她和伙伴们参加了广西南宁的一个民族音乐赛歌会,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1986年她随一个苗族歌舞团远渡重洋参加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的演出,她们的歌声征服了西方这个浪漫的国际大城市,被西方音乐界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此后吴三妹曾到过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等国家进行演出。吴三妹说,她对大歌有很深的感情,在上山劳动、闲适忧愁的时候、开心快活的时候她都会唱大歌,她告诉记者,此次来筑演出的有几个女孩都是她的弟子,在民间她也收有一些弟子。她说,现在侗乡唱大歌的不多了,但是她会把她所掌握的歌曲传下去。

  今年58岁的吴学桂老人随身携带着一个相框,相框里约80厘米长、20厘米宽的老照片表面都有些皱了。相片上有一个横幅:“毛泽东、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与全国少数民族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全体代表合影”落款日期:“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吴学桂老人告诉记者,1964年她随团到北京参加演出,她们演唱的侗族大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毛主席还亲切地和她握了手。可是,将近半个世纪之后,老人的4个儿女中有3个都没有学侗族大歌,惟一唱得还不错的女儿现在由于外出打工,只偶尔逢年过节回家时才唱两句。打心眼里希望侗族大歌能够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的她,只有在民间教授一些徒弟来继承侗人的歌曲。

  与吴学桂同住在永从乡九龙村的吴品仙老人,1959——1964年间,曾在北京中央民族歌舞团唱了5年的侗歌,后来回到黔东南州歌舞团。现如今退休在家的她早已是远近闻名的歌师,教授的弟子不计其数,然而她自己的3个子女、4个孙子却没有一个会唱大歌的。“子女都到广东打工挣钱了,哪有工夫学歌啊?”想来也是。同样令吴品仙痛心的是,自己年轻的学生们刚学会一些歌,就被县上旅游局要去了;还有一个同村的人,带走了十几个年轻歌手到福建一带从事商业演出,而这个人去年春节回家后,走的时候竟又带走了她们的十几个学生!“钱钱钱,他们就只想挣钱……”吴品仙老人言语中有无奈和惋惜。

  在记者为其拍照时,她们换上了亲自手工缝制的传统服装,她们说,连布料都是自己织和染的。可是,最近5年来,这种传统民族服装平时穿得越来越少了,“有人说不方便,可是过去几百上千年怎么就没人说呢?”

  这就是侗族大歌面临的严峻现实: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侗族大歌正面临着现代文明、外来文化、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侗族大歌赖以生长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根据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院邓敏研究员等人多年来的实地考察:目前侗族大歌主要流行的贵州省黎平县南部地区,总面积不到1000平方公里,流行区总人口不足10万人,而且正在逐年减少。同时,许多著名的侗族大歌歌手、歌师均已年过古稀,而大多侗族青年外出打工,参加大歌演唱活动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侗族大歌正在面临着歌死人亡、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

  侗族大歌的保护和“申遗” 鉴于侗族大歌濒临失传的危机,贵州省黎平县人民政府决定对大歌进行一些行之有效的保护,并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侗族大歌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两年审批一次,2001年公布的首批名单中,中国江苏昆山地区的“昆曲”列于其中;今年将公布第二批通过申报名单(该批申报名单中有中国的古琴);而侗族大歌正在抓紧时间争取2005年的第三批审批。黎平县自古以来就是侗族聚居地区的中心腹地,保存着较好的侗族原生态文化,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侗族音乐,无疑是世界口头文化遗产宝库中的奇葩。

  对此,黎平县提出了“抢救、保护、继承、发展侗族大歌”的行动计划。他们将通过一些活动建立大歌文化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研究和制定侗族大歌歌手、歌师的奖励及命名政策;将侗族大歌纳入学校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中;发掘、抢救和整理濒临失传的大歌作品,进行文字记载、制作出版物等等工作。最后将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所杨晓辉先生告诉记者,非物质遗产申报的一般程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负责提出项目,向文化部外联局申请并提交申请材料,由专家小组进行综合评估并经文化部审批后,由外联局统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每次申报的截止日期为联合国正式宣布之前一年的9月1日”。

  据了解,侗族大歌是首家向贵州省文化厅提出申请的项目,省文化厅在收到黎平县政府的书面请示之后,以最快的速度交由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具体负责项目的专家论证及正式立项事宜,于是就有了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组织贵州省内外权威侗族文化研究专家、学者等,汇集贵阳,进行侗族大歌申遗文本(专家讨论2稿)的论证研讨。

  黎平县政府负责人告诉记者,黎平县人民政府已于今年2月成立了“侗族大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下设“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并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签订了《侗族大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协议书》。为了使保护和申遗同时进行,还制定了保护大歌的十年工作计划,根据计划,将陆续投入2000多万元人民币。

  专家学者舌战贵阳

  8月1至2日,在筑的侗族文化研究专家们与来自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们齐聚一堂,就侗族大歌申遗文本进行了讨论。与会专家们以高昂的激情对此次会议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争论,甚至多次出现激烈交锋状况,但大家普遍认为申报文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说服力与煽动力,在结构上要更严谨。

  研究侗族文化长达35年的张中笑教授认为,要在申报文本中对侗族大歌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力求准确地表达出侗族大歌的精深内涵——因为这个大歌申报的文本在将来不光是侗人的范本,贵州的范本,甚至还将是中国的、世界的申报范本。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要对侗族大歌所呈现的危机感陈述得更加紧迫一点;要消除人们对侗族大歌的文化误读;要从文化视觉的角度在大歌的形式建设上下工夫以及如何解决后工业时代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四川师大艺术学院的杨晓是此次会议中研究侗族文化最小的汉族女孩,从做硕士论文开始,她数次到侗乡进行居住式调研、为大歌的考察和研究收集了40余万字的笔记资料、95小时的音响资料。她说她已经是被“嫁到”侗族大歌里了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肖梅女士认为,侗族大歌由于其从历史一代一代传承到今天,这种特殊的传承方式体现了侗人对本族群的认同和凝聚力;而申报文本也可着重考虑其文化价值中维系族群的认同感,塑造民族整体性,传递民族文化功能,以及侗族人民对大歌的珍视就如同捍卫他们的信仰等这样一些角度引起关注。

  张中笑教授在会议快结束时做了总结发言,他希望文本能够说清楚侗族大歌的价值,要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族群的和平以及和睦相处、侗族人民勤劳质朴的人生观、价值观。他还说,在音乐上,大歌有完美的形态是一种流动性的艺术形态,在表演上是一种独特的传承方式;并要求制定一套切合实际的、可行的保护规划,加强数据方面的考证,对现状进行描述,不要牵强附会,要以围绕文化为中心。

  “若不唱歌青春好像流水过/人过三十好似绿叶变枯黄/人生一世多短暂/春秋已度心有余/而力不足/岁月如梭你我各奔前程/此时相聚应永记心中”——这是侗族大歌中一只曲子的

歌词大意,充分说明了侗族是一个喜欢歌唱的民族。而这样美好的歌声不被流传下来也是无比遗憾的事情。记者也衷心的希望黎平县人民政府在申遗的征途中坚定踏实的走下去、走好。

  相关专题:2006红色故土行-贵州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