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愤青患了道德焦虑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18:21 青年参考 | |||||||||
张颐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最近我写了一篇短文《“草根”是谁》,略略申说今天所谓“草根”,并不是当年我们理解的群众,而是一个依赖互 联网构成的新的、模糊却影响巨大的群体。我当时对于“草根”表达了这样的意见: “我觉得他们是一些‘后小资’,他们有相当的文化水平,通过互联网和‘看碟’已经见多识广却又并不是‘高雅’ 的文艺青年;有在现实中成长不足的苦闷和压抑感,也有朦胧的期望和随时变化的情绪与感觉;有和当年的‘小资’相似的情 绪和趣味,却有远远比当年的‘小资’多得多的人数和复杂的结构。” 我们所描述的这些“草根”,其实既不是我们想象的广大无边的“群众”,也不是一个具体的阶层。但这些人在现实 中的沉默和在互联网上的强势构成的反差,值得我们高度关切。他们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网上的“跟帖”,形成一种强烈的“群 体意识”,这让过去的沉默变成了相当夸张的社会“共识”。这样的情况正在改变着目前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生态。我以为,一 种舆论的“草根化”已经初步形成了声势。 舆论的道德化倾向已经越来越清晰。由于这样“后小资”的“草根”,并不是对社会有深入体验和广阔观察的人,也 并非各个专业的专家,因而他们对事物的了解当然仅仅是一般性,仅靠一些简单的“常识”来判断事物。为了让自己的表达有 合法性和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他们内心的压抑感也使他们必须以一种“绝对正义”的形态出现,于是他们就只有升高自己言论 的道德尺度,使得如今中国的互联网,似乎进入了一个以“道德”立言为惟一言论角度的时期。 如今我们看到的都是异常激烈的道德谴责和抨击,对于社会现象和人物“负面”的思考和指责,是互联网上言论的主 要潮流。每一个三言两语的跟帖都是一次激烈的道德讨伐,每一句锐利的言论都是一次夸张的善恶斗争。这样的激烈从互联网 开始,渐渐也影响到平面媒体。 我们好像陷入了一种道德焦虑之中,对于社会道德问题的高度警觉和敏感,超过了我们对于具体问题认知的愿望和应 对的能力。虽然这种道德化的倾向对于揭露明显的社会丑恶,批判社会的不良问题,是非常有效的,也有积极的贡献,但它的 局限度和问题其实也因此暴露得相当明显。它使复杂的社会问题变成了一种简单的善恶是非的道德对立。当代社会其实有大量 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不能仅仅从道德问题出发。 现在由这样的“草根”主导的舆论氛围,使得对于公共政策和价值的许多复杂讨论,变成了一个个简单的道德问题。 比如网上对于钟南山、李银河和“经济学家”的口诛笔伐,就是典型的例子。特别是当把许多专业性和技术性问题的讨论,变 成一种充满激情的道德陈述时,我们就往往难以有真正客观和真切的信息,更不要说具体而实在的交流讨论了。这也就有可能 使偏见变成了绝对的真理。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