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个体户消亡是市民社会的隐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15:00 观察与思考

  -江苏南京 王石川

  如果不控制个体户嬗递的态势,谈何中产阶层,又谈何市民社会?

  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表明,1999年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下降为235 0万户,6年间净“缩水”81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135万户。国家工商总局
的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 国内资企业实有350户,比上年净减少30.1万户,下降7.9%。(8月21日《人民日报》)

  短短6年时间,810万个体户消弭于无形,如此锐减实在惊人,联系到“国内私企平均寿命只有2.9岁”的报道 ,这一消息发出危险警号。谁榨干了个体户的“油水”?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认为,严苛的政府规制、沉重的税费负 担、缺位的创业服务等是抑制创业活力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这种消亡不能归结为单纯的市场沉浮,它有着深层次的体制性 原因。其实,个体户的消亡,对市民社会的构建也将产生消极影响。

  众所周知,发达的市民社会,是以个人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为基础,以独立的个体(公民)为主体,它推崇法治、 反对滥权等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民社会发展迅速,突出的表现之一即是个体户飞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贡献占GD P的比重已超过1/3,按照官方说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下,如果放任个体户消亡,不仅损害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而且加剧就业难,造成新的失业大军,从而对培育市 民社会百害无一利。深层次意义则是,产权的多元化必将促使社会的多元化,个体户越发展越有利于市民社会的发育,随之个 人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越松弛。同时,个体户的茁壮成长需要健全的法治环境,而不是权力之手肆意扩张,这恰恰契合了市 民社会的要求。

  曾有学者指出,逐渐强大的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主作为一股新生的力量将逐渐改变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态。而 且随着财产权的初步落实,公民个人的权利意识和参政意识,纳税人意识的增强必然导致真正的代议和责任政府。应该说这种 论断是乐观的,也是令人向往的。

  遗憾的是,环顾现实,个体户的遭遇实在糟糕。比如,登记审批制度之繁琐令人咋舌,创办公司的手续在加拿大只耗 时2天,而我国内地则多达111天;“1/3的税,2/3的费”,创业“油水”几被榨干;“每个管理部门都是爷”,都 得毕恭毕敬地孝敬;当碰到融资等经营困境时,管理部门却不管死活了……所有这一切,既背离真正市场经济的内涵,也极大 地伤害了市民社会的发育。

  美国社会学家巴林顿·摩尔说:“没有中产阶级,就没有民主。”如果中小企业以及随之而来的个人创业精神遭到扼 杀,大型企业的动力也将逐步消失,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人数与实现资源的有效匹配等社会目标也将随风而去。如果不控制个 体户嬗递的态势,谈何中产阶层,又谈何市民社会? -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