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谁该对孤儿学校负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09:46 南方新闻网

  本报记者何海宁 □谭江华

  一度被形容为“中国慈善事业翘楚”的胡曼莉,现在坐在了火山口上。离婚官司、房产纠纷、教师抗议、政府审计、 神秘举报人……9月5日,当离婚官司开庭时,胡的丈夫段灿标说:“她两个黑眼圈,脸上皱纹多了,老了很多。”

  2006年6月,胡曼莉神秘消失了,直到8月末才回到丽江民族孤儿学校(下称孤儿学校)。目前,这个被其掌控 了7年的学校陷入了混乱。

  家族式管理

  最高峰时,孤儿学校曾有300多个孩子,现在则有120多名,有32名教职工。他们主要接受3个人的管理:胡 曼莉,法定代表人兼教学校长;32岁的陈斌——胡曼莉抚养孤儿中最年长的,财务兼出纳;段灿标——胡的第二任丈夫,学 校“校长”,主管人事。

  2003年段灿标与胡曼莉结婚。但他们的爱情并不甜蜜,争吵成了家常便饭——尤其对房产的归属问题。直到今年 6月28日,胡曼莉把家里的部分物件搬走后神秘消失。段灿标的校长职务也被悄然解除,跟上任时没有聘书一样随意。

  “战火”很自然延伸到孤儿学校。陈斌并不买段灿标的账,“他跟胡曼莉比母子还亲。”段灿标说。陈斌比段灿标高 出半个头,不少大孤儿已跟他一样强壮,段把这群成年的孤儿形容成“围在胡曼莉身边的保镖”。胡曼莉离开期间,学校又住 进两个强悍的男子,据说武功不错,孩子称他们是“妈妈的保镖”。

  段灿标顾及到可能的人身伤害,进校总是偷偷摸摸地不让陈斌知道。一些他所招聘的教职工成为他的“耳目”,一有 风吹草动,段灿标的手机就响了。

  纷争从一场没有召开的动员会开始:段灿标以校长的名义想开会,但陈斌宣布所有老师都到外面吃饭,不愿意离开的 不发年终奖金。而解雇教师的风波把其推向高潮——学校教职工基本上都是段灿标去年聘请的,试用期一年。而在临近开学时 ,学校忽然宣布,试用期满的教师全部解聘。老师们为此向市政府递交了报告。目前,学校又保留了这些教师。但有一名曾接 受记者采访的老师担心不可能留校,已开始找工作。

  孤儿学校:天堂?桎梏?

  在纷争中,孤儿处境如何?

  本报记者8月底在丽江采访时,一些老师称,新学期即将开始,但没有人通知教学安排。孤儿没有时间做暑假作业。 日程安排是上午“锻炼身体”,下午和晚上就一起看连续剧。

  此时,两名“保镖”正带着留校的数十个孩子上“武术课”。这被一位中层干部描述为“虐待”。“老师打了我两个 耳光,踢了我一脚。”一个孤儿指了指胸口被踢的地方,原因是他没有回答出某个动作名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5年前,本报发表了《跨国调查中国母亲》、《胡曼莉再调查》已描述了孤儿的遭遇。今天 ,一些已离校的孤儿不愿再回忆往事——在一名18岁男孩眼中,学校充满着“责骂”、“殴打”;另一名11岁的女孩称, 她经常被高年级孩子通宵罚站。香港一家慈善组织的负责人则说,他们曾把一个孩子接到外面洗澡,洗了3次头才算把跳蚤弄 干净。

  学校曾发生了一件秘而不宣的“丑事”。一个姓庞的香港男子,2003年初来到学校当“义工”,事后至少有两名 孤儿承认与庞发生同性性行为。尽管时隔一年后学校将他开除,胡曼莉也曾向有关部门报告此事,但给孩子们留下阴影却难以 抹去。

  这一切,大多数外来者无从得知。“这是一个特别注重接待的学校。”办公室一位女职工说,“有重要客人来访时, 全校的孤儿都要停课,穿校服或者民族服装表演节目。而且,一定要外表干净。”而在许多孤儿寄给捐赠人的信中,孤儿学校 被描绘成快乐的天堂,胡曼莉则是呵护孤儿成长的慈母。

  “她养育了我们”

  在校的孤儿非常默契,仿佛织成一密不透风的防火墙,没有人愿意吐露心扉。一名上高二的女孩充满敌意地瞪着本报 记者:“就算是听到坏话,我也左耳进右耳出。”

  在农场,两名快上初中的孤儿把头埋在膝盖间,麻木听着提问,几乎都是脱口而出“不知道”。只有在问及为什么喜 欢胡曼莉时,他们才像背诗般流利,而且异口同声:“因为她养育了我们,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自1989年为武汉钢铁公司代养孤儿开始,胡曼莉就一直“投身”慈善行业中。从武汉、福州到丽江,从武汉市中 华绿荫儿童村到目前的联谊会,胡曼莉接管的孤儿已经难以估计,她在孤儿心目中的地位也被逐渐放大。

  胡曼莉有许多令孤儿感动的故事。几年前,她自称有脑瘤、子宫癌,并对外宣称,捐款人给她上百万元治病,她把钱 都捐给了孤儿。“胡曼莉还告诉孤儿,她结婚完全是为了他们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句话让段灿标哭笑不得。但旁观者和媒体 的介入让“中国母亲”头上的光环更为耀眼,有人辩称“胡曼莉就是欺骗,也是善意的欺骗”。

  “孤儿在乎的是一张床、一日三餐,他们不会在乎是不是被人当成摇钱树。”张春华很感慨。60岁的美籍华人张春 华是美国妈妈联谊会会长,自2000年起,一直在举报胡曼莉。香港一家慈善机构负责人也说:“几乎所有的孤儿都是从贫 困地区走出来,自幼失去亲人。一张白纸,随便你在上面画些什么。”

  对在校的孤儿,记者听到最多的评论是“自卑”。有老师让孩子到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东西,孩子不敢去;今年期末考 试,四年级甚至有四五个孩子不知道红绿灯亮时该如何走。 来源:

南方周末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