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三角开发开放和环杭州湾经济发展研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21:40 新华网

  新华网长三角频道9月7日消息:长三角地区跨江、浙、沪两省一市,传统地理意义上的长三角包括江苏沿江8市即苏南(南京、扬州、苏州、无锡、南通、镇江、常州、泰州)、浙江环杭州湾6市(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上海全市,共15个城市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区域。2003年长三角区域论坛会上,浙江台州市被长三角接纳为又一新成员,这一举措说明长三角概念已从传统的地理和计划概念向市场和经济概念突破。因此考虑到行政区域的相对稳定性,也为分析研究方便,除特别说明的,本文所指的长三角范围不仅包括长三角
传统地理意义上的15城市,也包括苏北和浙西南,涵盖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共25个市(24个地级市,1个直辖市),土地面积21.1万平方公里,人口1.4亿人。

  一、长三角开放开发成效显著

  1、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亮点。改革开放20多以来,该地区经济整体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从分阶段看,改革开放初期的10多年,该地区相对于同期珠三角的较快发展和较高的对外开放度,其经济增长缓慢,地区生产总值(GDP)占全国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17.7%下降到1990年的16.2%。历史车轮行驶至20世纪90年代,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长三角跨入充满活力、引领全国经济增长的崭新发展时期,1991-2005年,年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9%,高于同期全国3.8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不断攀升,2005年,长三角以占全国2.2%的陆地面积、10.8%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2.4%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地区看,1991-2005年,江苏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2005年经济规模达到18272亿元,居全国第三位;浙江年均增长14.3%,总量13438亿元,连续10年列江苏之后居全国第四位;上海年均增长12.2%,总量9154亿元,连续3年居全国第7位。2005年长三角地区人均GDP达到28906元,达到3530美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接近世界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上海达到约6300美元。2005年两省一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807亿元,占全国的25.6%。人均财政总收入2698元,大大高于全国1142元的平均水平。总体上看,长三角地区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龙头地位日益显现,在2005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评比中,该地区占有近一半席位。综合竞争力处于国内前列,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从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综合因素分析,对2004年国内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上海的综合竞争力指数名列第一,与往年相比,2004年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江浙两地城市的竞争力明显提高。杭州、宁波、苏州和无锡四市竞争力分列5~8位,南京、温州、常州、绍兴、台州、嘉兴、南通等城市进入前50强,显示出强劲的上升势头。10多年来上海已发展成为全国金融与服务中心,乃至向国际金融中心迈进,与此同时,江苏的外向型经济和浙江的民营经济以及各地的制造业经济快速发展,携手共进,创造了90年代以来全国发展速度最快、开放程度最高、投资环境最佳、经济内在素质最好的奇迹,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亮点。

  表190年代以来全国及江浙沪经济发展情况

  地区

  GDP(亿元)

  GDP年均增长(%)

  1990年

  2005年

  1991-2005年

  全国

  18667.8

  182320.6

  10.1

  江苏

  1416.5

  18272.1

  13.7

  浙江

  904.6

  13437.9

  14.3

  上海

  781.7

  9154.2

  12.2

  2、产业结构全面提升。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5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的配置格局依次为5.7:53.9:40.4,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第一产比例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与全国相比,2005年第一产业比重低6.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高6.6个和0.2个百分点。与1990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4.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2.5个和11.7个点。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制造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是长三角地区经济走向辉煌的重要体现。随着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跨区域、跨国界转移,一些大型跨国公司逐渐把生产基地移入长三角地区以获得中国内地和亚太市场的机会,长三角地区原有的生产能力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发展壮大。2005年,苏州、绍兴等地的工业增加值占当地GDP的比重分别高达62.6%和54.7%,长三角地区正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生产中心和制造业基地。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地区原有的不适应市场竞争的生产制造企业正逐渐被淘汰,一些新兴生产企业不断涌现,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品比重逐渐提高,推动了该地区生产制造能力与市场开拓能力的增强,处于工业化中期的长三角正朝着工业化后期迈进。在第三产业内部,长三角地区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物流业、文化艺术、广播传媒、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更为突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服务、科学教育、房地产业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以金融保险业为例,2004年,上海、江苏、浙江的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分别达到741亿元、633亿元和480亿元,分别排全国第一、二、五位。长三角地区业已成为全国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服务和科学研究发展的核心区域,对全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发挥着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表290年代以来全国及江浙沪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三次产业比例

  1990年

  2005年

  全国

  26.9:41.3:31.8

  12.5:47.3:40.2

  江苏

  25.1:48.9:26.0

  8.0:56.6:35.4

  浙江

  24.9:45.1:30.0

  6.6:53.4:40.0

  上海

  4.4:64.7:30.9

  0.9:48.6:50.5

  3、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1990年随着国家实施上海浦东开放开发战略以及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成熟和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长三角对外经济贸易环境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不断迎接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并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壮大。浦东开发开放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苏州工业园区以及昆山、吴江等地的台资工业园区先后崛起,江浙沪一大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不断涌现,长三角对外开放出现了崭新的局面,进入了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2005年地区进出口总额超过5000达到亿美元,达到5215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35.4倍,占全国的比重从1990年的12.4%提高到36.7%,其中江苏2005年进、出口首次双双超过千亿美元,出口1229.8亿美元,进口1049.6亿美元,均列全国第二位。引进外资规模迅速扩大,尤其是近几年来,利用外资进入了以注重提高项目质量、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转变外资经济增长方式新的发展时期。2005年,全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7.5亿美元,占全国的46%,比1990年增长74.8倍,年均增长33.5%。在利用外资数量成倍扩大的同时,结构水平和质量也稳步提高。上海的整车制造业正是由上海大众、上海通用这样的合资企业领军,上海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也离不开上海贝尔、上海西门子这样的企业。至2005年底,上海功能性外资公司达到424家,是我国除香港以外拥有这类公司最多的地区,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24家,投资性公司130家,外资研发中心170家。另外江浙两地积极引导外商投资更多地投向或参与教育、科研、医疗、内贸、旅游以及社会福利等,把扩大第三产业的对外开放作为近年来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江苏外商投资服务业较快增长,吸收外资主要分布在现代物流、公用设施、信息咨询、社会服务等领域,是江苏利用外资增幅最高的产业。2005年,江苏新增第三产业外资项目1128个,协议注册外资75.6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17.0亿美元,其中新增3000万美元以上的第三产业大项目有28个,占全部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数的18.8%,第三产业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省比重由2000年的6.76%上升到2005年末的11%左右。在浙江,随着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度的加大和CEPA的进一步实施,交通运输、房地产、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等实际利用外资成为浙江引进外资的一大亮点,2005年浙江第三产业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省比重为17%。

  二、环杭州湾地区在长三角的地位及发展成就和差距

  环杭州湾地区位于浙江的东北部,近沪临苏,包括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6城市,辖21区12市13县,是浙江经济、科技、文化发达地区,土地面积4.57万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2340万人,分别占长三角的21.7%和16.7%,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12人,是全国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但与上海的2080人和苏南的800人相比,密度相对较低。2005年,其生产总值占长三角的21.8%,地方财政收入占17.4%,人均生产总值高于长三角30%,是全国的2.7倍。

  在上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下,该地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成为浙江现代化进程最快的区域。其主要表现:1、综合实力显著提高。2005年,环杭州湾实现生产总值8924亿元,比1990年的574亿元增加83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4倍,年均增长16.1%,比长三角平均速度高2.2个百分点,比上海和江苏速度高3.9个和2.4个百分点,GDP在长三角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18.5%上升到2005年的21.8%,人均GDP达到38230元,(折约4667美元),相当于上海的比率由1990年的36.2%提高到2005年的74.1%,与江苏的比率也由102%上升到156%,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在近几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综合实力地级以上百强城市报告》中,环杭州湾6城市均列入百强城市行列。从国家统计局历届测评百强县情况看,这一区域百强县的个数也在不断增加。从1991年的10个增加到2004年的23个,占2004年长三角列入百强县(48个)的近一半。在23个百强县中,被命名为中国纺织生产基地的萧山,20多年来GDP以年均超过15%的速度增长,2005年GDP超过58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9934元,分列浙江县域第一和第二位;拥有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的绍兴县,2005年完成GDP387亿元,人均GDP54946元,分列浙江县域第二和第一。2、区域产业集群格局明显。近年来,环杭州湾地区大力整合提升各类工业园区,引导企业进园进区集聚发展。在这一趋势引导下,众多小企业逐步走上“专业化、特色化”的联合之路。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环杭州湾区域的“块状经济”迅速发展并提升到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特点的产业群。在环杭州湾,除了发展较快的信息技术产业,还有基础厚实的传统产业。以化纤产业群为例,在全国同行业销售收入前30名企业中,集聚于环杭州湾区域的就有约1/3,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化纤产业带之一。发达的化纤产业群又为杭州湾沿岸的纺织业提供了强大的上游产业链,仅绍兴一个县,纺织面料就占了全国总产量的1/4左右。此外,嘉善的木业、海宁的皮革经编、慈溪的家电、嵊州的领带、余姚的塑料和宁波的服装,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都占据优势地位。与此同时,随着浙江经济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步伐的加快,先进经营理念、技术的外资纷纷涌入,环杭州湾的产业群正在发挥集聚升级效应,进行着新的产业结构提升和优化。

  但环杭州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后劲等方面,与长三角经济较发达的上海和苏南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环杭州湾对外开放水平相对较低。2005年该地区出口依存度为55.3%,分别相当于上海和苏南的68.0%和82.2%,实际利用外资67.6亿美元,虽然与上海相当,但和苏南的差距较大,环杭州湾仅为苏南(427亿美元)的15.8%。二是环杭州湾经济发展后劲相对不足。从投资分析,2005年环杭州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80亿元,仅相当于苏南的63%。从企业装备程度分析,2004年上海、苏南平均每人拥有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分别为32683元和20138元,比环杭州湾(17399元)高出87.8%和15.7%。三是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1)土地利用效率较低。2005年,上海和苏南单位面积产出(GDP/区域面积)分别为14430万元和3009万元,分别为环杭州湾的7.4倍和1.6倍。(2)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GDP/平均从业人员)相对低下。2004年,上海和苏南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90311元/人和75230元/人,分别为环杭州湾的164%和137%。(3)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相对较低。2005年上海和苏南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2.6和2.0,均高于环杭州湾的1.9水平。(4)国民经济中非农产业比重相对较低。2005年环杭州湾生产总值中第二、三产业合计比重为93.7%,分别比上海和苏南底5.4和1.9个百分点。(4)教育和科技力量较弱。2004年上海和苏南每百万人分别拥有高等院校4.4和3.4所,比环杭州湾高57%和21.4%,2004年上海和苏南每万人高校在校大学生分别为307人和341人,比环杭州湾高出56.6%和74%。2004苏南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为664人,相当于环杭州湾1.3倍(因上海资料缺乏所以不作比较)。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杭州湾地区人力资本质量并不高,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时间只有8.17年,比江苏沿江八市的8.56年要少0.39年,比上海少了2年,从高素质就业人数看,2000年杭州湾地区每万就业人口中拥有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数为468人,与苏南568人相比,要低近五分之一,加快提高我省的人口素质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三、走向大发展的环杭州湾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以浦东为龙头的开发开放以来,使长三角成为我国经济、科技和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增强,同样环杭州湾也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展望未来,新的前景更加美好,各方面的较好发展环境为环杭州湾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从全球形势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强化,国际制造业加速向长三角转移,有利于环杭州湾地区更快融入世界经济,更大范围地分享国际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机会。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为杭州湾地区利用后发优势,改造提升传统经济,拓展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从全国形势分析,近年来,国内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从2002年下半年起,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这一轮增长周期的高平台上,增长惯性依然较强。从年度看,2003-2005年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10.0%、10.1%和9.9%,2006年上半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9%,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处在历史的高水平上。另外不断扩张的国内需求为长三角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上半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371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48亿元,同比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出口4286亿美元,增长25.2%,继续快速增长。从长三角区域整体发展分析,如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一是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以及各类城市间的

高速公路、轻轨建设都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打下了基础。二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政府间共识达到新高度,各领域的交流不断加深,举措务实,签定了一系列省市间的合作协议,工商、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加速进行。从各地发展规划分析,各地根据本地区“十五”时期发展情况以及对未来经济发展前景的分析,都提出了较高的发展目标。上海以宽广的全球视野和敏锐的战略思维,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把未来发展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背景下,牢牢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上海生产总值目标“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9%以上。江苏提出到2010年全省总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届时,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长1.4倍左右,年均增长9.1%,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4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00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左右。浙江也提出了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GDP达到200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000元左右。从环杭州湾自身条件分析,环杭州湾区位条件优越。其区域紧邻上海、江苏,通江达海,区域内外交通发达,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沪杭高速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同城效应”日益显著。综合实力较强。2004年环杭州湾地区有19个县(市)进入全国社会经济综合百强县行列,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的强劲动力。发达的特色块状经济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已经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初步专业化经济优势,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实基础。经济资源富集。环杭州湾地区集中了浙江省主要的深水港口、滩涂、高校与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建有秦山核电站、嘉兴电厂、北仑电厂等大型
能源
企业,拥有钱塘江、太湖等江河湖泊,为产业带发展提供了有力资源保障。本地区还汇集了海、江、湖、溪、山、岛等多种自然景观,是长三角重要的旅游休闲胜地和人居天堂。体制富有活力。环杭州湾地区民营经济活力充沛,机制灵活,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市场体系较为发达,市场化进程较快,形成了充满创新活力的体制基础。总之,国际国内较好的发展环境和长三角全面发展、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格局以及环杭州湾的自身条件都为“环杭州湾”的再次腾飞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环杭州湾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是经济增长还是建立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之上。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重工业化趋势,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能源和交通的紧张,建设用地集约化较底,区域和城乡发展还不平衡,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越来越大,后续发展存在潜在忧患,还有来自于人口的挑战,以及城市人口密度过大,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必然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另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仍占较大比重,即使是高新技术产业,其技术含量也较为有限。二是众所周知,目前江浙沪三地协调机制还不完善,可以说,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问题和障碍就是行政区划和自然经济区划的不整合所造成的体制问题。尽管长三角地区各行政区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受制于行政区划范围,导致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消极影响:首先是直接导致了资源不能在更加广阔的区域范围内进行有效配置,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其次是由于地方政府都有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趋同性,客观上造成了严重的产业结构同构化,而适合一定区域发展的优势产业却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如从三地发展规划来看,产业结构趋同化趋势仍十分明显,犹以制造业为盛。2003年上海推出的“173”计划主要面向世界五百强企业,与江苏和浙江展开吸引外资的竞争。而江苏的沿江开发战略也是酝酿已久,在新一轮规划中,江苏省400多公里的长江岸线和沿线8个城市都被囊括在内,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化工、冶金和现代物流四大产业。构建环杭州湾产业带,实质也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连绵带,因此两省一市产业结构趋同化趋势也是环杭州湾地区发展面临的又一挑战。

  尽管目前环杭州湾在长三角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区域整体利益的矛盾与摩擦,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障碍,这些都对环杭州湾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但这些都只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只有通过区域经济社会的不断持续发展才能逐步加以解决,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将继续向前。应该说实施“环杭州湾”发展战略作为浙江经济新一轮腾飞的切入点的时机也已经成熟,为此浙江在2003年作出重大战略举措:接轨上海,扩大开放,培育发展环杭州湾产业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之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在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发展中,对接长江三角洲网络的重点是:加快沪杭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湖嘉乍铁路连接上海浦东铁路建设;拓宽沪杭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杭宁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沪杭甬高速公路二通道规划建设;推进甬舟港域一体化建设;加快长湖申线、杭甬运河等内河航道改造等等,这些都将为加速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国际级都市圈日渐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潮起正是扬帆时”,可以预测,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坚持树立和落实

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先进制造业建设,努力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环杭州湾地区作为具有现代化活力的城市群,必将为浙江以及长三角的繁荣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