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老红军回忆长征:撤出苏区号召建设新根据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02:33 新京报
老红军回忆长征:撤出苏区号召建设新根据地

刘家祁重新穿上当年的军装。虽然他已93岁高龄,说起当年长征仍记忆深刻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老红军刘家祁回忆长征,称当时不叫“放弃”苏区,而是要去建立新根据地

  当时,我们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还不知道什么是长征。1934年10月初,一个晴天的中午,党校召开大会,中央学员和干部都一起参加,会上跟我们把中央的行动作了通报,动员大家打到后方去,建设新苏区。

  ■人物简介

  刘家祁

  93岁,1913年9月1日出生于佃农家庭,瑞金黄柏上椴村人。他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11月长征时在湘江战役中负伤。1937年3月,他到瑞金县汀瑞县委黄柏地下区委工作,任区委书记,1949年9月到瑞金县公安局工作,任侦查组长,1975年离休。

  ■长征揭秘

  红军转移时并未叫“长征”

  中共党史学家石仲泉在今年1月出版的《长征行》一书中写道:最初并没有“长征”这一提法,叫得多的是“转移”。

  据介绍,1934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决定将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意图,当时的中央领导层要求红军在强敌面前“转移地区,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到外线去作战”。

  据党史学家考证,最早把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称为“长征”的,是红军1935年5月进入四川大凉山彝族聚居地后,朱德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其中写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陕北吴起镇召开政治局会议,宣告“中央红军的长征任务已经完成”,再一次提到了“长征”一词。

  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论述了长征的伟大意义。从此,“长征”一词便广泛流传开来,成了有特定内涵的历史词汇。

  据新华社

  刘家祁是瑞金市3位仍健在的老红军之一。因为头脑相对清楚、身体较好,老人“社交频繁”,经常出席一些与长征有关的活动。在家里简朴的堂屋里,高挂着惟一的装饰———4张伟人的大幅头像。

  正在党校学习被动员撤出苏区

  

新京报:参加革命时,你多大年龄?

  刘家祁(以下简称“刘”):我十三四岁参加游击队,那时刚到一支步枪高。1929年,我当时16岁,参加了青年团,后来定都瑞金,我就加入了红军。

  新京报:红军开始长征时,是不是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啊?

  刘:当时,我们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还不知道什么是“长征”。1934年10月初,一个晴天的中午,党校召开大会,中央学员和干部都一起参加,会上跟我们把中央的行动作了通报,动员大家“打到后方去,建设新苏区”。

  新京报:大家都了解当时的形势吗?

  刘:都知道!当时我们都知道,第五次反围剿,广昌一带打阵地战,打得很厉害。那时候李德任军事指挥,讲究“寸土必争”,我们的口号就叫“打硬战,碉堡对碉堡”。

  新京报:碉堡对碉堡?

  刘:这是李德盲目指挥,不从实际出发!他这样打,违反了毛主席的战略: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我们学员听传闻、看报纸,都知道当时形势很紧张,听说队伍要撤出中央苏区,建立新根据地。

  新京报:那听说要撤出中央苏区,大家反应如何?

  刘:当时我们都很高兴啊。我记得那天,有1000多人在一起开会,中央总书记博古讲的话。他瘦瘦的、很高,戴一副眼镜。他没承认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我们大家都很高兴,因为当时不叫“放弃”中央苏区,而是说留下一部分人巩固中央苏区,其他人要去建立新根据地。

  湘江战役失利流落老乡家养伤

  新京报:长征出发时,你在哪个军团?

  刘:我在红九军团,罗炳辉是军团长。我们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的,有20多个同学都到九军团了。我是在九军团第三师,一共5个同学在这个师。

  我记得我们是10月3、4号的上午,从云石山马道口出发的。那个时间,从长汀、宁化都有部队出发,中央当时有两个纵队,整体上是一三军团打前卫,五九军团打后卫。

  走得很急,我只带了衣服、被单、盐炒的豆子、干粮。大家还领了驳壳枪。出发时,毛主席对大家说,五次反围剿失败了,但我们三五年就能回来。

  新京报:行军过程中,经常遭到

国民党的追堵吗?

  刘:追得很厉害。最要命的就是飞机很多,每天在头顶上来来去去盘旋。我们的装备很差的,很多人连枪也没有,所以白天不能走,晚上拿着火把赶路。就这样,有时最多一天走100里,平常走50、60里。

  新京报:据说你因为负伤和队伍失散了?

  刘:对。我们当时还没到湘江边上,就遇到湘、粤军阀。湘江战役失利后,有一天下午,我们二三百人在湖南宜章县一个村子外开会。忽然有几架敌人的飞机来了,向我们投了好多炸弹,我的右腿被炸伤了,弹片嵌进骨头,当时就晕过去了。

  等我再醒来,就是两个战友用担架抬着我走的。但这么重的伤,不可能一路抬着,所以到了蓝山县田心铺,他们给了我7块银圆,把我放在了当地一个老乡周老头家里。

  被敌兵发现后隐姓埋名学裁缝

  新京报:后来就住下养伤了?

  刘:我刚到周老头家里大概两个小时,就有四五个国民党兵冲进家里,要杀我。周老头就跪下求他们,说,“你们不要杀他!不要在我家里杀人!”后来,那些人抢走了我身上的文件、被单,能抢的全都抢走了。后来听说国民党追红军,追了3天3夜。

  新京报:被敌人发现后,你还能待在老乡家吗?

  刘:被国民党吓了这一次,周老头就不敢让我在家里住了。他和另外一个老乡把我抬到村后的山上,自己每天上山一趟,送红薯给我吃。他还从山上找来些草药,给我涂在伤口上,但效果不明显,一个多月了伤也没好。其实,老乡对我很好,他们自身也难保,饭也没的吃,还要管我。

  新京报:你一个人在山上怎么过啊?

  刘:那段过得很苦。山上有狼、有虎。可是当时死都不怕了,也就不怕这些动物了。开始伤很重,不能动,只能等着周老头送饭给我。他养了一只黄狗,每次看见黄狗,或者听见它叫,我就大声叫“周伯伯!周伯伯!”让他知道我还活着,他就送红薯给我。

  新京报:伤好了之后呢?

  刘:后来稍微好了点,好久也没听见枪响,估计敌人都走了,我就爬了一个下午,从山上爬回周老头家里。周老头家没钱,小孩又多,穷得自家人也没饭吃。我就拄着个棍儿,在村里挨家挨户讨饭吃。

  新京报:有没有试着追上大队伍?

  刘:我在村里讨饭的时候,听说还有几十个伤员留在这个村里,可是后来一个也没见,可能他们都牺牲了。那时候,我已经没法追上大队伍了,不知道队伍开到哪里去了。

  新京报:那怎么办啊?

  刘:追不上队伍,又担心被国民党发现,我就想先在那个村子里住下。我伤好以后,就跟一个姓钟的学裁缝手艺。他很喜欢我,给我治好伤,我就给他当了干儿子,但没告诉他我的真名,我说我姓肖。

  做衣服挣路费返家乡继续革命

  新京报:据说你后来又回到瑞金继续革命了?

  刘:我是1937年回到瑞金的。在钟家,我待了两年多。后来,听说西安事变了,毛主席让

周恩来放了蒋介石,国共二次合作。我觉得时机很好,就一路给人做衣服挣路费,回来了。

  新京报:回家后发现有什么变化吗?

  刘:好多人不在了。我家是黄柏乡上椴村的,当年村里总共1000多人,有几百个都去当红军了,差不多年轻男的都去了,好些女的也参军。但一直到解放,村里也没几个人回来,是不是死了,都不知道。

  我自己家就是40多岁的母亲和我老婆在家。

  新京报:当时瑞金的形势如何?

  刘:瑞金有游击队。项英、陈毅当领导,一直坚持斗争。

  新京报:你做什么工作?

  刘:回来后,我组建了黄柏地下区委,发展党员,开展游击斗争,继续闹革命。后来改编,进了新四军。

  新京报:现在生活还好吧?

  刘:很好哇!我一个月拿两千多块钱,很多。就是身体不太好了(他脱下袜子,脚背上还有当年受伤留下的疤痕)。

  新京报:会跟儿孙们讲长征的故事吗?

  刘:现在我重孙子都有啦。我跟他们讲,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讲战友的故事,不讲自己。(讲自己的故事)孩子们会说我吹牛(笑)。

  新京报:回想起来,你觉得长征路上最艰苦的是什么?

  刘:最苦的是没有粮食吃,在红军来之前,国民党都跟当地老百姓宣传说,红军杀人放火,所以老百姓不了解情况,就把粮食什么的,都藏到山上去了,红军拿着钱也买不到吃的。

  艰苦啊!红军不艰苦怎么叫长征呢。

  更多内容请登录新浪http://news.sina.com.cn/ z/xjbhscz/index.shtml

  采写:本报记者相丽丽

  摄影:本报记者韩萌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