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新版历史教材淡化毛泽东等内容引争议(图)(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13:20 国际在线

  教科书内容有所取舍在所难免

  争论源自《纽约时报》

  9月7日以来,不少网站纷纷转贴一个来自美国《侨报》的社论:历史教科书的写法。社评矛头直指上海版历史教科书:再多的盖茨和子弹头等贴近现实的内容,也代替不了毛
泽东的意义。这样的历史教育是否成功,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现状,瞻望中国的未来呢?

  “盖茨代替毛泽东”的说法就来自于《纽约时报》记者约瑟夫·凯恩(Joseph Kahn)9月1日的一篇报道《毛在哪里,中国修改历史教科书》(Where's Mao? Chinese Revise History Books)。这篇报道同时也被《国际先驱论坛报》转载。周春生那些被网民批判的历史观点就来自这篇报道。后来,这篇报道被国内的《青年参考》摘编转载,主要内容被国人广知。

  课改方案要求内容取舍

  司达(化名)是上海市某区的一名普通历史教师。

  对于网络上对上海新版教科书的描述,司达说,“这些说法其实很外行。”历史已不是高考必考科目,受重视程度不如以前。高中教材要在一年内讲完中国史和世界史,编纂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取舍。

  作为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90届的毕业生,司达的班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苏智良就是这套新版教科书的主编;负责人於以传是他同班同学。

  依据自己这么多年和他们的交往和了解,司达告诉记者,苏智良很不屑于和任何人争论这套新版的历史教科书,这种争论在苏看来是毫无意义的,他只是按照课程改革的方案编写教材。这个方案也凝结了很多学者多年研究的心血,他不需要和人去辩论什么,对于中学生,教给他们有用的知识就好。

  国内媒体跟风不理性

  9月17日,周春生在和记者不到5分钟的通话中,表现出对《纽约时报》报道的不满:“《纽约时报》对我的话进行了断章取义,以后我不会就教科书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司达说,上海市今秋正式在全市高中起始年级全面推广新教材,是上海市按照早在1998年就开始的第二期课程改革方案,依早已制定好的计划进行的常规步骤。

  “我可以说,90%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都是很支持这次课改的。”司达很肯定地告诉记者,他所认识的多数历史老师,认为国内媒体跟风境外媒体报道此事,失去了自己客观、理性的判断。

  来源: 青年周末

[上一页] [1] [2] [3]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