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人物周刊专题 > 正文

台湾首富郭台铭:霸气还是霸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14:34 南方人物周刊

  他白手起家,几十年打拼终成巨富,但现在他依然用着二手的办公桌椅;他很少理睬业内行规,却做到了上下游通吃,坐拥老大地位;他贵为台湾首富,却自比大鲸鱼,视媒体如同小虾米,曾经放言“买下报社”,毫不掩饰其狂妄之态。他的公司也深深打下了郭氏烙印,从而呈现出怪异的逻辑:虽被视为“从韩国到台湾,从新加坡到中国”“最不透明的公司”,偏偏在逆境中越走越稳。

  -特约撰稿 郑俊平 发自台北

  由深圳富士康公司向第一财经日报两位记者编辑个人提起的一场创纪录的起诉额高达3000万元的名誉侵权案,将富士康的幕后老板郭台铭推入公共视野。作为著名实业家,这位台湾首富与大众传媒的过招手段之独特令人瞠目。虽然那场天价诉讼旋即宣告“和解”,但其间的疑问依然多多,为此,我们编发这篇报道,旨在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郭台铭以及他的庞大企业鸿海集团。

  要说富士康没料到这次提出诉讼后的事态发展是很奇怪的;也许,富士康要的就是这样的风波与媒体效应,这一切也未尝不在这家企业法律团队的盘算之中。

  但或许更令公众好奇的是:这是什么样的老板或领导者,可以这样不顾企业形象的风险,挟着上亿美元规模的企业体,就针对一两位新闻工作者开锄?难道他不怕公司的口碑及形象受到更大的影响吗?对两位记者索赔3000万元人民币,又何尝算得上这家世界级企业一年营业额的多少份额呢?

  这一切,若是从这位台湾的企业家鸿海的创办人郭台铭谈起,也许就不觉得十分突兀。

  白手起家、底层崛起的典型

  郭台铭生于1950年,成长于一个

公务员的家庭,当时郭家一家六口住在台湾台北约30平方米的房子里,郭台铭自己回忆,“一家六口住在不到十坪大的房子,一住就是十年,房子虽小其乐融融,虽然父亲公务员的收入有限,但姐弟们衣食不缺,无忧无虑地快乐成长。”

  郭台铭的父亲是战乱时代由东北辗转来台,之后在台湾当了五十年警察,并且把郭台铭四姐弟拉扯长大。

  年轻时的郭台铭并不太耀眼。他就读中国海专,毕业后先是学以致用进入航运业,在那个年代,台湾正处于以中小企业带动出口贸易、经济准备起飞的时刻;郭台铭嗅到了创业环境的机会,于是以母亲标会下来和几位同学各拿出的十万块开始他的企业经营之路。

  创业的历程一开始并不顺遂,在缺乏经验的摸索中,第一笔资金很快用光;原有的其他股东也纷纷打了退堂鼓;不死心的郭台铭只好再向他的岳父借了少许资金,顶下一间既有厂房,打算继续走下去。和那个年代里很多台湾中小企业老板一样,“厂长兼业务”。郭台铭在这段过程中,更深刻地感受到“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性。这也影响到后来鸿海总给产业内上下游一种不太好的印象,很多人评论鸿海的垂直整合是“打不赢就买下你”的作风。这和整个科技业(特别是像台湾这样以代工起家的IT业)中惯于称“绝不和客户抢地盘”大为不同。

  郭台铭为了使公司进入全球市场,他自己拎着皮箱便往美国进发。根据他接受报纸的专访纪录,那时他曾雇用一个美国人做行销经理,找了个司机,顺道也请了个美国人和他练习英文,增加沟通能力──而这三个人是同一个人。

  就这样,他和这位伙伴开着车(机票太贵)在美国一州一州地跑起业务,郭台铭带着模具蓝图向美国的大公司客户展示并争取订单。据说,他在“汽车业务巡回”时期,竟跑过了美国偌大51州国土里的32州。

  这也是郭台铭与鸿海最艰苦的时期。他个人过着随处住在廉价汽车旅馆、在路边小餐馆一天吃两三个汉堡果腹的日子;而守在家里的妻子林淑如则常常见不着他。郭台铭回忆,曾有一次他有一个多月没有拿钱回家,后来在半夜回家时才发现小孩因为没有牛奶喝而哭闹不休,但林淑如为了避免增加郭台铭的压力,只喂小孩米汤,自己饿着肚子,也不愿向郭台铭诉苦。

  有位鸿海的老干部则回忆,鸿海籍籍无名的日子,他也曾在大雨天中看过老板全身湿透地回来——还不是产业界大亨的郭台铭,一样也得忍受送礼给客户,而客户收了礼却连人都不请进家坐坐的待遇。

  现在许多人知道鸿海和IT业的联系是从“连接器”(connector)起步,但更早的年头,鸿海其实做的是黑白电视机的旋钮。

  当时郭台铭的妻子还得帮他跑“三点半”(意指在银行截止汇兑受理前,存入支票开列的现金以免跳票),这和许许多多当年自己拎一只皮箱跑业务、共创台湾经济荣景的中小企业老板们的那一段历程没什么两样。

  有段话摘录自鸿海公司的网站,虽然是官方说法,但姑且可以据此了解“鸿海不是一日造成的”背后,郭台铭曾经的生意人日子:

  镜头拉回26年前,三重河堤旁的五金模具店里身高180公分的郭台铭,却缩在窄小的模具机器旁,他的摩托车引擎仍在发动着,就停在外面。

  一手奉上点燃的新乐园香烟,一脸堆满笑意的郭台铭对模具店里的师傅说:“拜托拜托,这套模具请一定要在今天开出来,客户明天就要了。我这里有两张电影票,今天将模具完成,晚上请你们去看电影!”那是鸿海创业的第二年,资本额只有30万元,专门承接一些黑白电视旋钮的生意。

  而今天,鸿海在台湾的登记资本额将近五百亿新台币,它做的是直接由惠普、苹果计算机这样规模的企业下单、设计及代工的委托生意。至于从这三十万至五百亿的过程,郭台铭带着鸿海切入模具制造、整合上下游,再到终于发展出鸿海独到的CMMS(零组件快速模块化制造服务)电子制造模式等等;许多台湾人都已经略闻其一二。

  霸气,除了霸气还是霸气

  在台湾,谈起郭台铭,最直接的联想形容词是“霸气”。但跟着霸气之后的,却是一个深植台湾企管界、甚至下至市井小民都知道的成功经营者楷模、苦干创业者与工作狂式的企业家形象。

  早已是《福布斯》(Forbes)杂志全球富豪调查榜上有名的郭台铭,平时出入不太展露奢华,他自身也以“赚大钱不是炫耀个人财富”理念自称,但他的公司在台湾登上制造业王座,在国际,则打败了最重要的对手Flextronics,成为全球第一的EMS(电子制造服务)厂商。也因为他这样的高成就配上务实作风,使得台湾社会似乎也认同他“霸气有理”。

  媒体上他批评政府产业政策已不是新闻,周刊上写着他如何用尽并购、砍价等手段逼近对手地盘,也早不是只有几遭;虽然发言批评的音量大,但鸿海与郭台铭被外界赞美的声音,却往往远远盖过了对他个人以及他所创办的这家公司的行事风格批评。

  毕竟在台湾社会对企业家人物的评鉴考核中,经营的实绩才是第一位,其余的并不是那样重要,至多,也只限于个人欣赏的观点,而真正的评价还是看制造出的经济体企业有何能耐。

  就以郭台铭对媒体的关系举例言之,他曾经用半戏谑口吻点名报社“再不修改报导方向,你们上市就把你们买下来”;也曾经以大鲸鱼之姿向小虾米记者提起诉讼。

  严格说来,郭台铭接受专访的次数也并不算多。台湾的中天电视台有个节目是《影响100》,这个节目的首任主持人萧裔芬也是在2004年底首度完成电视专访这位企业家的人。在这个节目播出后,台湾媒体的另一个话题却是“萧裔芬如何访问到了郭台铭”。由此可见这位老板接受外界直接探询的机会是多么稀有。

  而萧裔芬在访问完成后也留下了她之所以能访问到郭台铭的“幕后故事”:她花了八个月的时间准备、联系,其间历经临时改时间、遭鸿海高级幕僚投以“此事不看好”的疑问等等,最终才让这个“至为难得”的产业界贵宾走入棚内。

  萧裔芬在事后也指出,自己超过十年的新闻生涯中,准备这场和郭台铭的电视约会,比她当年在香港九七前夕采访前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还要艰困,但采访后的回响也更巨大热烈。她尤其深刻记得的是许多大老板开着名贵汽车、在随从人员呼拥中来上节目,而郭台铭却是“一个人开着休旅车”,同时,他也不会在不理解电视台作业的情况下提出高傲而无理的要求;相反的,他倒是东看西看,并且因为电视台办公室中一些机器的机壳产自鸿海之手而感到兴奋。

  综合接受萧裔芬采访和“买下报社“的扬言,或许可以得出一个台湾的郭台铭的媒体公式:他让媒体觉得难搞,甚至为保护公司也可以怒告记者个人,但媒体一旦取了他的金口证言,也必然会是不缺收视阅听价值的重要战果。

  关于这个“价值”或许还可以再举个例子。2003年,台湾历经了两年自1980年代能源危机后景气最困顿、民间中产阶级消费力不振的低点,而对未来经济景气的判断也是喜忧参半,郭台铭在该年第四季中参加一场高科技领袖论坛,他先是夸夸其谈他与国际其他品牌科技大厂的交流经验与过程,又论及近期他观察科技业出货与订单变化的总体状况,于是,重点来了,关于隔年景气的问题──郭台铭那时顿了约五秒钟,而全场屏息以待。当郭台铭说出那句有阵子常被股票圈及媒体界引用的“没有乐观的理由”后,台北的股市也应声倒地,两天内就下挫市值一千八百亿新台币,显然市场是十分同意(或者是附和)郭台铭的判断眼光。

  极具台湾民间色彩的“郭语录”

  除了一句和市井小民最相关的“没有乐观的理由”,郭台铭乃至于他经营管理上的众多名句,也是台湾书市、杂志报刊报导上常被汇流的“郭语录”,而郭语录也是许多向往成功者的实战教材。

  “郭语录”的受欢迎与受用,大抵不出两个原因:一是看法独到,二是旨深却易懂。相对于许多企业高阶经理人那种高决策层级、充满专业MBA术语的表达方式,郭台铭的话似乎真的让很多人觉得这位董事长离自己近了一步,而他的话也让自己离成功近了一步。

  就算再不景气,郭台铭也对经营同业喊话“不景气是最好练兵的时候”,在财富具有世界级身家的人生阶段,郭台铭的分析仅仅是,自己过去是“为生存而赚钱”、现在是“为理想而工作”。

  “郭语录”稳稳占着台湾民间“成功学”舞台的一角,而郭台铭与媒体的不亲近关系时不时制造着他被评为“霸气”之外的花边。不过要再深入看郭台铭,真的还是得看看他一手创办、并且塑造为全球IT业前100强内的这家鸿海公司。因为,毕竟郭台铭是个每天工作十五个小时的人,他的工作实绩或许才能更全面地反映这个人。

  从公司看,郭台铭这个董事长不开名车,坐在二手家具与旧桌椅围绕的办公室内;而他每一个工作日的日程安排更是尽人皆知:早上6点晨泳、结束后打电话联络欧美分公司、8点半陪客户吃早餐、9点半上厕所、 接着就是办公、上班,一直到他结束“一天工作15个小时”。

  另一个广为人知的“董事长行程”,则是郭台铭忙到几乎没时间去理发,而他多年来其实是选择一家台湾街头巷尾常见的家庭理发店,抓住小小空档让司机驱车经过时快速料理一番。而这家理发店和它的师傅、收费,其实真的很平民。

  既然董事长是这副样子,鸿海的个性也就可以想见。

  这个公司里纪律严谨、工作目标或业绩要求高、工作量与工作时间让人得花出全副心力等现象自是不在话下;过去台湾的《天下》杂志有一张采访时拍摄的照片,画面上就说透了鸿海和郭台铭一样的勤俭作风:工程师们围坐在一张中型十人左右的会议桌,在他们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台LCD液晶屏幕,可是屁股下坐着的却是一张张没有椅背的塑料圆板凳。

  郭台铭的管理风格常被人冠上“法家思想”、“治军严明”这类字眼,他觉得民主是最没效率的做事方式;虽然他对给员工的经济报酬不会手软,但他也说过,“我发奖金的时候就是我砍人(没达成目标的人)的时候”。他不吝于给员工红利,但十分要求员工的“权值相符”。曾经有位主管向郭台铭报告他必须亲赴欧洲处理一批有问题的产品,郭台铭在欣赏这位不规避责任、亲赴火线处理危机的主管作风之余,也不忘补上一句“赏罚分明、事由必究”的提醒:“不过机票钱你要自己出。”

  将鸿海打造成一头巨兽

  鸿海这家公司给产业界的印象也和郭台铭一样,霸气而令人佩服,但绝不是什么“和蔼可亲”。特别是近年来,郭台铭在率领鸿海拿下全球EMS厂商的王座后,亟欲将“制造业的鸿海”转型成“高科技的鸿海”,而在转型过程中,鸿海与台湾另一家以PC主机板起家、现也跨入科技自有品牌产品领域的华硕(ASUS)间的竞争话题与蜚短流长也屡见不鲜。

  在有些真实性待考的内幕消息中,郭台铭和华硕各自花了许多心力研究对手策略,在郭台铭的办公室里贴满了华硕的剪报,而华硕也成立了专责小组负责研究鸿海的策略。在大中华的IT硬件制造业内,鸿海和华硕各自用并购或削价的手段稳固或扩大地盘,之前鸿海公司曾想插足华硕的主机板市场,但华硕用上了各种计策暂时阻止了鸿海的野心。这场争战一直到现在都仍未分胜负,而在郭台铭眼里,他的比喻也反映了他与鸿海事业帝国的霸王性格,他认为未来“鸿海”与“非鸿海”的竞争会愈趋激烈。

  是的。“鸿海”与“非鸿海”。郭台铭认为他有能力吃下更大市场版图时,绝不会因时间或成本各种理由而耽搁片刻。他也不会去管什么“不与客户抢单”或从事“共守底价”这类看似“商道”的行规。

  另一方面,面对需要大资本投注的IT制造产业,郭台铭的鸿海却只有一年一次的股东说明会,从来不举办企业每季例行的法人说明会;就像郭台铭本人和媒体间的互动模式一样:鸿海的获利、配股及股东红利不差,但绝不是一家可以让人感觉信息十分透明易近、与大型投资机构保持良好互动的企业。

  这也难怪过去鸿海的EMS厂主要对手伟创力执行长马克斯(Michael Marks)曾公开批评鸿海的财报编制“相当积极”,大意是指鸿海的财务报表在盈亏数字上过于美化处理。

  在台湾出版的第一本最完整描述郭台铭与鸿海的书籍《虎与狐》中,有一篇来自现为花旗环球

证券亚太区下游硬件制造产业首席分析师杨应超的推荐文,这篇文章真正更深刻地以一位外资法人分析师的心情,写出了对鸿海这家公司的观感:

  ……研究从来不召开法人说明会的鸿海,是我担任分析师这几年来,最特别、也最具挑战性的经验。因为从韩国到台湾,从新加坡到中国,鸿海是最不透明的公司。

  ……下游客户怕它,怕它随时逆向整合;上游供货商恨它,恨它把价钱压得只有一口气的喘息空间;它的竞争对手就更不用说了。不能否认,几乎产业界各大小公司都不喜欢鸿海,但是鸿海偏偏能在愈是逆境中走得愈稳。

  我对鸿海有个建议是,鸿海未来要更好,一定要多和外界沟通、多交朋友。虽然在商言商,鸿海证明了只要有实力,能提供价值给客户,不怕生意不来。

  从杨应超的话来看,郭台铭的鸿海反映了独行、不顾外界印象与评价、也不开放信息的特点,但更重要的是,让所有人都讨厌毕竟不是件好事。

  如果了解另一个有关鸿海的特色,那么对富士康大举动用法律手段对付记者这样的举动,也许就会不以为奇。

  鸿海已是台湾每年在美国申请IP(

知识产权)专利数最多的企业,平均每天就有一点多个IP专利出笼,所以千万不要被郭台铭的传统企业主作风给误导,他做的不折不扣是高科技业,虽然他的事业还没有直接对应消费者的产品名字。

  申请这么多的IP专利,代表的也是郭台铭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而在高度创新导向的IT业中,IP不只是手段、象征,还可以用来收费、防阻对手,而实践这些手段的载体是法律。郭台铭在鸿海也组织了规模可观的法务团体,过去曾代表鸿海向欧洲一家公司提起零件诉讼的知识产权律师就指出,鸿海是他遇过所有台湾以代工起家厂商中,对知识产权研究最为透彻的公司。

  而这就是既像旧权威老板又经营着高科技业(而且还把它经营成一只巨兽)的郭台铭。

  他是台湾一代人的缩影

  虽然郭台铭的成就与他和他公司不时带起争议的语言行动,让人对他是敬畏有加,但某个方面,郭台铭部分已被公开的个人过往,其实又让台湾社会觉得他是某个时代人物的缩影,他身上则反映了台湾经济加速成长时期的实业家身影。

  郭台铭自己也曾表示过,“3字头”(约指台湾1940年代出生的那辈人)是台湾经济重要的推动力量,因为这一代人见证、带领了台湾的转型成长,又亲身吃过苦。而对台湾社会更深刻的观感是,他大不同于早年就在台湾拥有高学历和更多成功机会的同一辈企业家,他的经历就是一个出身平凡的平民的创富故事。

  在一次科技论坛上,一位商学院的教授提及未来台湾科技业时建言指出,台湾科技业工作者或许应该多和人文或艺术元素交流;而向来以质朴为自我论调也常宣扬质朴价值的郭台铭,毫不掩饰对这位教授观点的排斥,也引来全场哄堂大笑。他说,人文有很多种,像他郭台铭就不适合什么高等气质的人文,如果今天林百里(台湾另一位知名的IT界企业家,喜欢收藏名画,也喜欢与艺术圈名人交游)来就多一点人文了……

  就像古今中外几乎白手起家而致富的商贾,总是特别引起情感的共鸣或群体的记忆,台湾人会共同记得的是卖米王永庆的勤俭、跑海郭台铭的自律与眼光。对这块土地来说,郭台铭的真正行事风格、策略判断或许有争议,但他给台湾的一种形象位置已经非常深固了。特别是在现在大幅仰仗IT电子业创造出口汇差的台湾而言。

  2005年的郭台铭遇逢丧妻之恸,他结缡30年的妻子林淑如在创业期也曾为鸿海员工下厨,而关于郭林两人的婚姻也和郭台铭的奋斗岁月结合。早年林淑如几乎是在丈夫常常不在家的情况下独力持家,对当年学历与家世都不如她的郭台铭不离不弃;在林淑如因乳癌过世后,郭台铭在公开场合流下了英雄泪,也曾被披露私下大喊“老天对我不公平”。

  郭台铭曾说过他人生最开心的一件事便是在忙到半夜回家时,“吃一碗她(林淑如)下的面。”2003年,郭台铭不但投资捷克,也物色了一个超过250年历史的古堡作为他的私人收藏。郭台铭向来不是以自我享受为标榜的大企业主,原来这座古堡是为了体恤陪他多年一路走来、也爱好艺术的妻子林淑如而购下,同时也可用于鸿海招待大客户到欧洲参访的招待所。郭台铭将这座古堡的名字送给了林淑如,它就叫“Serna Castle”,而Serna就是林淑如的英文名。这么浪漫而昂贵的礼物,当时的台湾媒体说这叫郭台铭“铁汉柔情的一面”。

  林淑如与郭台铭是年轻时在打工场合相识,她是台北医学院的高材生,也是有名的校花,比起来,郭台铭中国海专毕业,还算是个制造业的工厂工头,而家世也不显赫。但林淑如却愿意为了爱情,接受了白手起家的郭台铭的追求,并不顾家庭的反对嫁给郭台铭,而这么多年来也不怨不悔,鸿海成为产业一方之霸后,林淑如也没有“老板娘”的公开骄贵姿态,她在55岁就殒命,确实令许多老鸿海人也感到惋惜难过。

  于是台湾媒体开始重现林淑如在世时,她从没在鸿海有过正式职位,更没有“老板娘”的视事作风,她有时还对记者代夫致歉,“对不起,我老公脾气不好。”

  这样一位走过艰难,却可叹没有缘分享受下半生清福的好妻子;再配上根本不可能沾上名贵红粉情事(如果他真的一天工作十五小时、忙到连理发都没时间的话)的特立企业家人生,郭台铭的形象又在台湾社会烙印了一次。

  或许郭台铭在没有交出鸿海实际经营权之前,他和他的鸿海一样还是会对局外人如记者或是局内角色如下游公司不改作风,但不论他和他的鸿海是不是被人喜欢,他的目标就是要持续、高速地成长,而且没什么人和事可以拦住他的去路。

  一个社会或时代记忆需要某个人取得代表权,在台湾,郭台铭就取得了某个侧面的代表形象。有些人对他的言行反感,对他的形象不以为然,但也有一大群人,就是期待这个形象继续运转。

  面对再也不可能停止的IT业极速竞争和商业媒体的信息挖掘,也许富士康或鸿海 还会为很多争议而战,但至少我们可以明白这位在台湾奠基的大企业家,为什么能享有“这就是郭台铭!”的特权,而不是仅仅骂几声“郭台铭怎么又去说这种话!”

  相关专题:南方人物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