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新闻会客厅》专题 > 正文

中央将投入两亿多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9日18:47 央视新闻频道《决策者说》
中央将投入两亿多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做客会客厅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中央将投入两亿多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财政部王家新司长


中央将投入两亿多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宗伟


中央将投入两亿多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共享中心主任蔡生福


  央视新闻频道《决策者说》9月29日播出节目《周和平:送“数字”文化下乡》,以下为节目内容。

  张 羽:欢迎您收看今天的《决策者说》。在9月14号刚刚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当中,特别提到了要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项工程是继农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一号工程之后,被称为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二号工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
工程?老百姓将如何从中受益?这是我们今天要谈到的话题。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今天的嘉宾。

  周和平,1949年生,河北省沙河市人。1968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1967届高中毕业,做过下乡知青、中学教师、校长,县委副书记,国家人事部处长,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2001年3月起任文化部副部长。

  张 羽:有请周和平副部长。周部长,这个工程叫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我们国家“十一五”发展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程,但是这个工程的名字相对专业,是什么内容呢?给我们介绍一下。

  周和平: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就是大概念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这么一个信息的工程,共享就是使这些文化资源为基层所使用的工程。

  张 羽:像这样一个工程为什么会出台,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出台这样一个工程?

  周和平: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都有了快速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这些不平衡,所以文化也是这样,在农村贫困地区,这种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滞后,这些文化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比较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就想到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把一些优秀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计算机的网络,通过现代的各种现代化的媒体,来为基层提供服务,用这种方式来提升文化单位服务的能力,另外也满足群众这种求富裕、求健康、求文明的需求,为构建

和谐社会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张 羽:从您这个介绍当中我感觉好像里边有一个矛盾,像农村地区,应该是现在信息最不发达的地方,而且也是基础设施,尤其是信息网络建设最薄弱的地方,但是您好像提到整个的传输和传送手段正是一种高科技的信息传输手段,像推动这样一个工程让它由小变大,困难在哪儿,优势在哪儿?

  周和平:这也正是我们要启动个工程的目的之一,这个工程的实施有利于缩小城乡的差距,有利于填补数字鸿沟。因为现在计算机网络很普及,但是它的网络基本在城市,农村很少,我们用这个工程,实际上使农民借助于计算机,能够了解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以外,实际上也是计算机的一个普及,这样让更多的人接触计算机,那么农村也进入信息时代。

  张 羽:等于现在我们要在这样一个信息不发达,或者信息传送非常薄弱的地区用一种高科技创新的手段去传送最先进的文化资讯,有什么有利条件呢?

  周和平:有利条件有几个方面,一个是中央重视,对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一些重要的会议上都提出,要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多次就这个共享工程的推动做指示,长春同志到基层视察工作的时候,都要跑到基层和农村的这些共享工程的基层点去视察、去了解,提出一些问题,指导我们进一步搞好工程的发展。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几次召开协调会,解决工程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的问题。第二方面,群众欢迎,就是群众对于共享工程这个参与热情之高,这也是我们策划者原来估计不充分的,各地在共享工程的基层点,老百姓是抱以极大的热情,特别有些集市,特别对一些农业技术方面的这些讲座、声像资料非常受欢迎。第三个方面,就是各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像财政部,从工程2002年4月启动以来到现在,中央财政已经投入了两亿多,地方财政也投入了两亿多,这样为工程的开展创造了很好的物质条件。同时像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

卫生部、农业部也积极给工程提供一些资源,这样使工程的资源不断丰富。另外社会各界,一些社会贤达知名人士,像王蒙先生、任继愈先生、戴逸先生都无偿地把自己的一些著作权捐给这个共享工程使用。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始于2002年,是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这个工程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整合一些优秀的文化资源,比如电影、电视剧、戏曲、图书、农业技术、科普知识等等,通过互联网和卫星的传输,或者通过移动硬盘和光盘的传递等多种形式为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村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目前,共享工程建设基层服务网点20多万个,辐射人群超过一个亿。

  张 羽:您看这么庞大的一个工程,需要花不少钱吧,钱怎么办?

  周和平:钱可以让财政部的王家新司长,让他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张 羽:今天我们也请到了财政部的王司长。王司长,对于这样一个工程,我们国家是一个什么样投入的力度?钱从哪儿来?

  王家新:当时跟文化部来共同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我们当时主要是这么考虑的,第一条,正像中央有关文件和刚刚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描述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一点跟公共财政的职能和辐射范围相吻合,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支持。第二,随着解决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经成为面向农村,解决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实现他们最基本的文化权益的一个有利抓手和重要的切入点。刚才周部长已经描述了,实践快,效果好,见效快,也深受群众欢迎。所以财政部党组对这个项目非常支持,多次要求我们要大力扶持、支持,几年来各级财政投入了很大的财力,刚才周部长也报了数字了。

  张 羽:两个多亿。

  王家新: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到现在是1.45亿,今年还要追加7000多万,但是我们有工作重点,就是要用于基层的站点建设和内容建设。

  周和平:我已经把7000万加进去了。

  张 羽:像这样的钱够吗?还要继续再投入吗?

  周和平:这肯定还要不断地加大投入,因为现在这个工程还在不断地发展,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要靠资金投入的,当然这是各级财政,各级政府都要加大投入。

  张 羽:刚才周部长已经跟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工程的宏观的情况,这个工程到底建设得怎么样,给老百姓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好处,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福建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的主任郑一仙,欢迎您郑主任。在实行这个工程之前,福建还算富裕地区了,农村这个文化设施的状况是什么样的?

  郑一仙:第一个事例,我们通过这个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在一些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市,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他们原来是享受不到这些藏书量丰富的大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但通过这个共享工程的建设,他们现在很容易地就能够享受到这块服务文化系统里头这个大量的丰富多彩的一些文艺演出的节目、录像,包括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那些东西,你不到一个大城市,或者不到那个剧场里头你看不到,大家都很羡慕,说你们在什么中心城市,你们享受了那么高雅的艺术,但我在很边远的地方看不到。

  张 羽:现在能看到吗?

  郑一仙:现在能看到。

  张 羽:真能看到?

  郑一仙:真能看到。现在你喜欢看的我就可以提供给你。

  张 羽:它是通过大屏幕放出来?

  郑一仙:通过大屏幕,一台电脑,一个投影仪,一个大屏幕,大家在那边边摇着扇子,你就可以看。整个一个黄金周期间,我们那个馆长自己掏腰包,下去为各个村的老百姓巡回放映,五一黄金周都不休息,因为太受欢迎了。我们这个省级分中心的工作人员有一次跟他一起到他下面,离镇里头还有20公里的一个叫龙新村,那天晚上全村男女老少跟过节似的,大家涌到村长的家门口,因为在村长家门口放这个采茶灯,闽西歌舞采茶灯,大家跟过节一样,那个村长很腼腆,他说我就希望你们多来,希望你们常来,这是最基层群众的反映。

  张 羽:周部长、郑主任,我在衡量这个工程的时候,作为一个外行人,或者作为一个媒体人,我在想,第一,有用没用,刚才郑主任实际已经回答了,很有用,老百姓很欢迎;第二,方便不方便,老百姓能不能很轻易地取得这样的信息,刚才也讲到,现在在福建省已经到了村里了是吧,是所有的村都能覆盖吗?

  周和平:只要有了设备,一般具备是三个一,一台电脑,一个投影仪、一个幕布就可以达到,它是网络已经接上,这个信息就可以使用。

  张 羽:第三个我觉得对农民朋友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贵不贵,享受这样的服务要不要钱?

  郑一仙:这个完全是政府买单的,因为它定位就定在公益性的运作,所以不允许向农民群众收费。

  周和平:所以这个工程是文化部和财政部一起启动的,当时的想法就是作为一个提供公共服务的这么一个工程。政府来投入,包括各个文化单位、基层服务点,政府投入,给一些设备,对基层都是免费提供服务。

  张 羽:现在我们文化部拥有的这个信息共享工程,这个信息资源有多大?我这儿有一个图板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现在我们拥有的量是35TB,相当于1.11亿册电子图书或32410小时的视频节目,24小时如果不间断播出可以连续播出1300多天,三年多。

  周和平:实际上一个TB大概是1000个小时的视频。

  崔建飞:这个1.11亿册电子图书也跟以前传统图书馆的概念不一样了,郑馆长,相当于多少个福建省图书馆?

  郑一仙:差不多算过来,我们大概是250多万册件的藏量,相当于40左右个福建省图书馆的量。

  张 羽: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是我们共享工程的点都可以接受到这么大的一个信息量?

  崔建飞:对。

  张 羽:我们今天请来了不少一线的实践者,咱们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共享中心的主任蔡生福先生,欢迎您蔡主任。您给我们介绍介绍,在咱们宁夏地区推动这样一个工程具体有什么经验和措施?

  蔡生福:宁夏地区网络比较落后,各村各乡都没有基层服务点,可以说我们县中心只有这一套接收设备,怎么样推动这个工作呢?在我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数字资源便捷的特点就是可以用光盘传输、用卫星、用网络,我们的条件就是在没有这些卫星跟网络的条件下,只能用光盘传输数字的资源,所以这两年多来,我们采取了光盘服务的模式,把共享工程这个资源进行再次的加工、整理。

  张 羽:等于在县中心这个点接到信息之后刻成光盘再送到村里去?

  蔡生福:对,把当地的适合农村需要的一些资源保存下来,有针对性地做一些VCD光盘。我们主要是通过这么几个方式,一个是到集贸市场上去搞宣传,先印宣传单,然后带着所有农村需要的光盘。

  张 羽:那不抢光了。

  蔡生福:这个不能免费发。

  张 羽:还是有一点点成本的。

  蔡生福:只是两块钱的成本,如果免费发,我就是带一千张、一万张都不够发的。

  张 羽:那肯定要抢光了,比盗版光盘还便宜,两块钱。

  蔡生福:但是我们到这个基层点,到基层种植、养殖业这个连片的村社的时候,我们是免费的,一分钱不收的。

  周和平:我刚到宁夏贺兰县的点去过,当时他们的工作人员正在制作光盘,管理得非常规整,他把这些光盘都一套一套地装到袋子来,编目非常清楚,作为图书馆来讲,每年的购书费只有四万块钱,你想四万块钱能买几本书,但是这些工作人员敬业精神很强,老蔡他们是带着大家为基层服务,在当地反映非常好。

  张 羽:周部长刚才提到你自己掏钱给农村朋友刻光盘。

  蔡生福:因为当初共享工程启动的时候,我们没有这个专项资金,为了尽快把这个资源送到农民手中,需要一台设备,最关键的设备就是智能光盘刻录机,当时这台机器是六千多块钱。

  张 羽:自己掏的?

  蔡生福:我自己先掏的。

  张 羽:部长,现在这个钱还人家了吗?

  蔡生福:这已经解决了。

  张 羽:当地政府解决了是吗?

  蔡生福:后来我们通过自主为其它单位制作的一些光盘,收了一些费用,就把这些挣回来了。

  周和平:通过为基层卫生服务、基层科技服务,制作的这些光盘给一些成本费,又帮他收回来了。

  张 羽:部长刚才对你这个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现在这个共享工程还有很多示范点,我们现在请来了山东省文化厅的副厅长李宗伟先生。山东是咱们共享工程的示范省,示范省现在做到什么程度了?为什么示范?

  李宗伟:文化共享工程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首先提出了一个共建共享的理念,我们山东的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就是走了一条合作共建的路子,我们把文化共享工程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这两项工程全面结合起来,实现了这两项工程,网络上一体共用,数字资源建设上是共建共享,技术平台是有机地连接。

  张 羽:传输网络和技术平台原来已经有了,现在就是共用这样一套技术。

  李宗伟:共用,结合起来。

  张 羽:不用多掏钱了。

  李宗伟:在基层站点的服务上,我们文化部门和远程教育部门是共同承担,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为群众服务。通过走了这个路子,山东目前在全国第一个建立起了覆盖全省农村的服务网络,目前我们的基层服务站点已经发展到84540多个,覆盖了所有的乡镇,所有的行政村。

  张 羽:说到这我们要提一个现在很时髦的名词,叫做数字鸿沟,由于现在网络信息的信息爆发式增长,使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由于掌握信息的不同,导致了发展机会的不同,信息越少的地区,越落后的地区,这样发展越滞后,其实国际上一直也在致力于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们请来了湖北十堰图书馆馆长助理,也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的负责人,曾在英国

留学,获得过信息和图书馆管理硕士的学位,郝敏女士。我们文化部在做的这项工作,你在英国的时候,是不是他们也有相关的这样一个工作呢?

  郝 敏:对,英国也有类似的一些项目,但是有所不同,他们只是说是读者到图书馆来利用网络,然后训练有素的图书馆员教读者怎么样利用和学习那个信息技术,但是我们的共享工程其实更贴近于基层群众。

  张 羽:他们太不方便了,要走到图书馆去,我都很少去图书馆。

  郝 敏:虽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他们是发达国家,但是数据显示,在他们这些工程没有实行之前,他们也有27%的人根本都没有上过网,所以说这个数字鸿沟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我们十堰市图书馆相对来说还算是地市级比较好的,一年有几十万的购书经费,但是即使是这样,也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地区、乡镇还有不同阶层的人的需求,他们也比较远,也不能到图书馆来,但是共享工程给我们图书馆拓宽了我们的服务方式。我们走到农村去,通过放一些他们最实用的这些农技知识,一些保健知识,现在新农村有一些生态旅游村,它的一些样板村的一些光碟,这样他们首先有了一个生动直观的认识,接着我们就把图书馆的书又给它补充上去,这样书和光盘结合在一起,所以说对当地农民来说,现在都引起了一种比较好的学习风气,所以共享工程这种传播方式确实是解决我们偏远地区数字鸿沟的很好的解决方式。

  张 羽:刚才您讲到,因为我们是纯公益的,我们已经投入了四个多亿,而且我们这个工程要长期进行下去,还要再继续加大覆盖面,这后边的钱怎么运转呢?

  周和平:因为是靠计算机技术来实行服务的工程,同时还有大量的文化资源要数字化,这些都要花钱,包括有些资源还要付出版权费,都要加大投入,所以这些中央财政应该说已经有了一个总体的策划,不断地加大力度,在中央财政的带动下,各级也会加大力度。加快这种服务网络的建设,我们提出的一个目标,到2010年的时候,要基本实现县县有分中心,乡乡有基层中心,50%的村庄有基层的服务点;第二个就是加快资源的建设,因为资源为王,资源是共享工程的实施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现代的资源已经有了35个TB,到“十一五”末的时候,我们的规划资源量要达到100个TB,就是十万个小时的资源。

  张 羽:在节目的最后,我们想请大家看几张图片,这几张图片实际上是反映了我们建国之后不同时期农村的文化建设的一个状态,这是六七十年代,当时农民主要的文娱方式就是自娱自乐、吹拉弹唱。同样是在那个年代,这个可能是赶歌会,就像每年的集市、歌会是农民的一个重要娱乐场所。到80年代实际我们已经有了送戏下乡,这是把一些当地的剧目和演出直接送到农村或者乡镇,盛况空前。到了90年代就更先进了,有这样的隆重的大篷车,这样的大篷车可以打开舞台,走村串巷,随时可以为大家演出。

  周和平:这个我得顺便说一句,最近财政部支持我们,已经是一亿多,采购一批流动舞台车,送到各省的剧团,让他们能够下乡演出,提供条件。

  张 羽:现在这样的大篷车还在活跃着。

  周和平:每个省要给十来部车,这是中央财政,也是做公益的。

  张 羽: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传统手段,最后我们看到两张照片就是我们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农民朋友看着电脑屏幕,欣喜地露出了笑容。这是在乡镇在通过文化共享工程下载的信息在放一个电影和戏剧,孩子欣喜的笑脸。刚才周部长也讲到了,我们这个工程是“十一五”规划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程,我们希望在“十一五”结束的时候,到我国的农村、乡镇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和孩子们的笑脸。谢谢周部长接受我们的采访,也谢谢大家的参与。

  相关专题:央视《新闻会客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