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的表述是最新总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8日04:34 中国新闻网 | |||||||||
资深观察家认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基于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是顺应社会和民意发展要求的明智选择。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中新网10月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5日召开会议,讨论拟提请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并决定六中全会于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六中全会的一个主要议题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此次政治局会议开宗明义强调,中国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中央党校资深党建专家叶笃初教授认为,“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意思虽早有体现,但这一表述也属最新总结。 共建共享 关键在党 《瞭望》新闻周刊报道指出,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集全社会之力,而执政党更是其中关键。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在不久前的建党85周年讲话中,胡锦涛代表中共中央指出:要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治党战略,和谐社会建设是治国战略”,叶笃初说,这两个战略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叶笃初表示,从此次政治局会议“公报”关于党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的要求中,可以看出很多具有很强针对性、现实性和指导性的内容。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激励干部真抓实干”,“和谐社会不是讲出来的,更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叶笃初说,在此前的实践中,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确实存在着“说得多、干得少”的情况。 “加强社会建设理论和社会政策的学习研究和教育培训”的要求同样切中此前工作的短处。叶笃初说,过去在许多地方,相较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一切以GDP为中心,忽视了社会管理、社会建设。 在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许多人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并不顺利,停留在分散的“自然人”、“经济人”阶段,叶笃初说,这就不仅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也需要党组织进行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支持社会组织的有序发展。 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刊出题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评论员文章,其中亦强调,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文章说,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重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式组织和带领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要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相关专题: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