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长征落脚点 红色之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07:20 华商网-华商报

  

长征落脚点 红色之巅(图)

  长征到达陕北后,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徐海东为军团长、程子华为政委、刘志丹为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1936年,红十五军团和红一军团的部分领导人在一起,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左
起:王首道、罗瑞卿、杨尚昆、程子华、聂荣臻、陈光、徐海东、邓小平。

  

长征落脚点 红色之巅(图)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了历时一年的长征。西北革命根据地不但成为红军三大主力长征的落脚点,而且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战略后方。近日,记者赶赴陕北,通过对老红军战士的走访,再现当年火热的革命景象。

  1935年10月19日,在陕北腹地一个小镇———吴起,跋涉了一年的中央红军终于可以歇一歇脚。看到苏维埃政府的牌子,虽然疲惫,战士们心里还是暖意融融,到家了!历时十二个月零两天的征程终于结束。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西北革命根据地,这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仅存的一块完整的革命根据地,不但成为三大主力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而且成为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和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战略后方。

  西北革命根据地建立

  据记载,1928年后短短几年,全国相继建立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红军遍布大江南北,身在南昌的蒋介石坐不住了。1931年起,蒋介石发动武装力量,先后对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大规模“围剿”,妄图将共产党消灭在襁褓之中。根据地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损失惨重的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同时期的中国西北,陕甘边、陕北两个根据地的人民同样进行着顽强抗争。

  刘志丹曾经是黄埔陆军学校第四期的学生,他所建立的南梁游击队和谢子长领导的陕北游击支队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陕北根据地一边进行着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一边要粉碎国民党对苏区的大肆“围剿”。

  现年93岁的李赤然老人,忘不了在陕北战斗的日子。出生在瓦窑堡镇的他,从小就受到了谢子长的影响,从儿童团团长到艰苦的地下工作,最后又在谢子长的指引下参加红军,成为当时红一团成立时唯一的指导员。

  1935年2月5日,安定县(今子长县)周家殓山坡上一孔破旧的窑洞里,陕甘边、陕北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召开会议,决定将两个苏区统一起来,西北革命根据地就此建立。

  策应中央红军转移

  2006年8月,记者来到甘泉、延安、志丹、吴起等地,穿过榆林桥、路过大小劳山,试图寻找当年的血雨腥风。然而,70年过去了,在一片欣欣向荣之中,一切都成了历史。

  据记载,就在西北革命根据地刚刚建立的时候,蒋介石已经对这块根据地虎视眈眈。他亲调陕、甘、宁、晋、绥5省军队,6个师、30个团约5万兵力向西北革命根据地发起了第二次“围剿”。

  那时的李赤然是红一团最年轻的指导员。新部成立,士气大增,负伤的李赤然带病参加了战斗。身负重伤的谢子长依然带兵打仗,这让李赤然敬佩不已;1935年2月21日,谢子长枪伤复发,不治身亡。悲痛之中,李赤然暗自发誓:“一定要为子长和千千万万流血牺牲的同志报仇。一定要继承他未竟的革命事业,做一个像他那样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坚强战士。”

  如今,敌人又发动了大规模“围剿”,李赤然觉得机会来了。“我必须参加战斗。”他说。

  5日7日拂晓,红军主力分3路向敌人开进。激战一日,敌人火力强大。“我们的手榴弹用完了,就将敌人扔过来未爆炸的再扔回去。当时,我带领的突击队和红二团,从敌人背后包抄,将敌人压在泥泞的山沟中,一举歼灭。”李赤然说。

  首战告捷,接下来数月,他跟着部队转战陕北高原。短短几个月里,相继解放了安定(今子长县)、延长、延川、安塞、靖边、保安(今志丹县)六座县城,将苏区范围扩大到了北起长城,南至淳化、耀县,西接甘肃环县,东临黄河的广大区域。

  此时,北上的中央红军已逼近西北,西北苏区的接连获胜让蒋介石感到不安,也许是觉察到了中央红军有向西北转移落脚的意图,他亲自挂帅,调集阎锡山、高桂兹、张学良、杨虎城等部队10万之众,再次进攻西北苏区,妄图一举歼灭西北红军,使长征中的各路红军无立足之地。

  然而,蒋介石的美梦还是破灭了。1935年9月15日,从鄂豫陕根据地一路孤军北上,历时10个月,徐海东带领红二十五军终于到达延川县永坪镇,与西北红军胜利会师,合并为红十五军团,一月之内,先后取得了劳山、榆林桥战役的胜利。

  中央红军抵达吴起

  红十五军团的成立,西北红军的壮大,加之中央红军已经抵达西北苏区的边缘,蒋介石感觉到了空前的压力。

  1935年9月,中央红军到达甘肃。到底要去哪里?要不要继续北上?队伍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一直以来,毛泽东是知道西北有苏区的,但随着国民党的“围剿”,西北苏区和中央失去了联系,西北苏区到底怎样了?没有消息。

  一张废旧的报纸终于让他们看到了希望。9月21日,部队抵达哈达铺,占领了一个邮局,在邮局里战士们发现了几张废旧报纸。其中一张《晋西日报》写道:“陕北刘志丹赤匪部已占6座县城,拥有正规红军5万余人,游击队、赤卫队和少先队员共20余万人,窥视晋西北,随时有东渡黄河的危险性。”

  看到消息,毛泽东和在场的红军将领眼前一亮。

  次日,在哈达铺一座关帝庙里,毛泽东召集一、三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团以上干部召开会议。毛泽东的讲话热情洋溢:“我们走了两万多里路,战胜了无数艰难困苦,今天终于能够坐到这里安安逸逸地开会了。这本身就是个伟大的胜利。目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我们就是要北上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

  10月19日,中央红军抵达吴起,结束了历时一年的长征。

  11月,陕北高原已是雪花飘飘,寒气逼人。中央红军和新合并的红十五军团在甘泉胜利会师,并合编为新的红一方面军。此后的直罗镇战役,红一方面军大胜,俘虏敌人5300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

  “直罗镇战役的胜利,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总结会上,毛泽东的讲话铿锵有力。

  陕北成为革命大本营

  直罗镇战役胜利了,中央红军在陕北站稳了脚跟。接下来怎么走,毛泽东一直在思考。

  1935年12月17日,隆冬的陕北高原,寒冷难耐,而瓦窑堡一座5孔窑洞大院里,却是热火朝天。中央领导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刘少奇等13人围坐开会。会开了8天。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通过了,决定广泛吸收各阶级、各阶层人士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人民政权。

  一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抗日的大旗在陕北高原高高举起。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率部队进驻延安城。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陕北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民族解放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革命的指导中心,成为举世瞩目的“红都”。本报记者刘海宏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